APP下载

2010年以来国内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综述

2015-01-04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15期
关键词:媒介素养大学生

陈 勇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2010年以来国内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综述

陈 勇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本文对2010年以来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文献基于内容分析法进行了梳理,对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部分观点进行了阐述,并立足于国内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就其发展规律和趋势进行了简要展望。

媒介素养;大学生;教育;研究

身处信息时代,随着科技进步,媒体形态不断发展,以数字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作为公民素养重要组成部分的媒介素养越来越受到大家关注。大学生这一特定群体具有文化层次相对较高的特点,他们对媒介的认知、应对、利用和辨识,将不可避免的影响到自身的生活交往、学习思维、思想态势等重要价值取向和观念模式。因此,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日益得到高校、学界乃至社会的重视与关注。笔者梳理分析了近5年来的相关研究情况,试图对基于大学生这一特定群体的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发展规律和趋势进行探索和研究,为进一步推动和良好开展相关实践工作奠定认知基础和借鉴。

一、媒介素养概念以及内涵探讨

媒介素养(media literacy)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其内涵随着时代变化和新媒介的持续发展而不断更新完善。自20世纪30年代英国学者利维斯和汤普森在《文化与环境:批判意识的培养》中提出相关概念以来,学界对媒介素养的有众多不同定义。

国外而言,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早在1992年就对此概念作了如下定义:“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对于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的能力,以及制作和生产媒介信息的能力。”[1]到了2005年,美国新媒介联合会提出了新媒介素养的概念,认为新媒介素养是由听觉、视觉以及数字素养相互重叠共同构成的一整套能力与技巧。该概念重点强调了个体通过视听转换的理解与使用能力以及对数字媒介和数字内容的控制转换以及再加工能力。[2]其他较为有影响的观点包括:“媒介素养”是“在印刷媒体或非印刷媒体等各种形式媒体中获得信息、分析信息、评估信息、传播信息的能力”。[3]

国内而言,中国社科院卜卫研究员提出“媒介素养”应具有四个内涵:即对基础媒介知识能够了解以及使用;对媒介信息的价值和意义能够学习和判断;具备传播和学习创造相关信息的技能;能够有效利用大众传媒发展自己。[4]中国传媒大学袁军教授则将媒介素养定义为社会公众认知、参与、使用媒介的能力。媒介素养教育就是针对社会公众开展培养和提升上述能力的一项重要素质教育。[5]中国传媒大学传媒教育研究中心学者秦学智则进一步强调了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认为该教育不仅能够提升个体的媒介知识和技能,同时可以培养和提升受教育者与媒介相关的情感态度、与社会同步认可的价值观和思想品德修养。[6]

综合学者们的观点,尽管细节不尽相同,但可以清楚地看出其核心观点的相似性:第一,媒介素养就是能够利用媒介有效获取、再加工和传播信息的能力。第二,媒介素养教育是媒介素养能力培养和提升的重要途径。

二、2010年以来国内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相关研究文献调查

根据对中国知网进行检索,2010年以来与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相关的论文共计313篇(检索日期为2014年10月13日)。其中,2010年为34篇,2011年为56篇,2012年为68篇,2013年为75篇,2014年为80篇(截至10月底),相关研究呈逐年上升趋势。

(一)研究主题

这些研究的主题选择,呈现多样化特点。具体分布见表1。

表1 国内2010~2014年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论文的主题分布表

(二)研究内容

就内容而言,这些研究呈现出多维度、学科交叉融合特点。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研究。这些研究围绕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内涵、模式、方法等众多理论问题进行探讨,并针对文化教育程度较高的大学生群体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可行性和迫切性进行了相关论证研究。例如,李朗、欧阳宏生的《新时期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徐晨霞、宋嘉庚的《对Potter James媒介素养“过程式定义”的中国式解读》,赵娟娟的《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分析与思考》,谢峰的《批判与赋权: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范式选择》,黄峥的《网络时代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内涵新探》等。

(2)针对大学生某特定群体的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调查研究、分析报告等实证方面的探索。例如,黄新宇的《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与分析——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玉林师范学院、河池学院为例》,刘素贞的《第五媒介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方式的影响及对高校德育工作的新挑战——基于上海市10所高校大学生手机网络行为调研分析》,张文锋等人的《广西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现状及培育对策——基于对四所高校的实证调查》,吕向文的《公安院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状况调查》,冯瑞珍的《对新闻传播类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分析——以河北省四所高校为例》等。

(3)国内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培养途径与策略研究。此类约占研究文献比重的20%。例如,李安英等人的《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及对策分析——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吴鹏泽、杜世友的《中国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研究》,郑丽的《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状与对策分析》,王亚涛的《公安院校开设媒介素养教育相关课程的探讨》,蒋小花、郎杭芳的《媒介素养教育对大学生的影响与对策研究》,陈树湘的《论大学生媒介教育的现实路径——以淮阴师院大学生通讯社“解读”活动为例》等。

(4)新媒介视角下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新媒体具有时代概念,目前以数字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介时代的媒介素养教育成为近5年来的研究热点,约占研究文献比重的27%。例如,肖荣春、白金龙的《移动的自留地:知识青年、新媒介赋权、场景生产与媒介素养——以大学生的新媒介使用实践为观察》,马燕的《微传播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万鹏程等人的《手机媒体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影响及其发展》,曹陇华等人的《基于微博平台的大学生媒介素养分析》,谢伍瑛、赵周的《微媒体时代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问题探究》,臧敏、徐圆圆的《自媒体时代下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分析——以微博为例》等。

(5)思政教育与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将媒介素养教育与思政工作、德育工作、学风养成等方面相联系,分析其可行机制的建立、实践模式的探讨等研究也成为此领域的热点,约占研究文献比重的29%。相关学者认为针对大学生这一特定群体应该将媒介素养教育和思政教育有效结合,通过研究和实践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和良好世界观的养成。[7]例如,方乐莺的《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中的道德生成机制研究》,苏威、梁文娟的《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媒介素养研究》,张光华、阎高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与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陈致远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媒介素养新领域》,徐占品、迟晓明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与学风建设关系研究》等。

(6)其他领域研究。包括中外比对研究、文献综述和计量分析等其他研究方向。例如,吴鹏泽的《中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对比研究》,彭少健的《当前我国媒介素养研究前沿与热点综述》,张永汀的《基于CNKI的大学生媒介素养研究文献计量分析》等。

尽管上述六个方面的研究范畴无法完全涵盖所有相关研究,且分类之间有相互交错与重叠之处,但从整体上看,还是能够相对清晰完整地描绘出近5年来中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范畴。

(三)研究方法

通过对我国近5年间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分析整理,我们发现大部分是采用文献研究法对媒介素养的研究现状和基本理论开展分析或解释性研究,通过定性研究归纳总结媒介素养教育现状;部分研究通过采用调查研究法对特定地区或特定专业大学生媒介素养状况开展实证调查分析;也有少量文献是采用了实验研究法,通过实践模式检验所提出的媒介素养教育方法或者提升策略,但缺乏检验和评价研究。总体来说,目前针对大学生特定群体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研究仍然是以主观判断和定性分析为主,虽然少量开展了实践模式和定量研究,但相关问卷和调查缺乏科学的论证、结论往往重复或与实际情况不符,更多的研究是针对某一方向的单一研究,未能统筹考虑,整体看呈现出研究方法分布不合理,方法单一,缺乏混合使用多种研究方法论证,研究结果不具备较强的信服力和实践指导意义。

三、结语

根据文献检视结果,国内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起步较晚。大陆地区媒介素养教育自1997年发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卜卫和宋小卫研究员成为这一领域的先驱者;2004年开始阶段性发展,中国传媒大学传媒教育硕士点批复,《媒介研究》教育专辑出版;继上海交通大学首创媒介素养教育公选课后,复旦、上海师大学等高校也相继开设相关课程,复旦大学同时创办开通了国内首个专业网站;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学者谢金文的《新闻·传媒·传媒素养》成为我国第一本针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著作;东北师大也于2007年成立了媒介素养课程研究中心,真正从课程角度积极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南京师大张舒予教授则在2009年正式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方向博士招生。[8]

进入21世纪,国内高校的媒介素养教育进一步获得良好发展,尽管众多高校对媒介素养相关课程设置不尽相同,既有公共选修课也有通识课,但大部分都是针对新闻传播学等相关专业学生,部分院校推广到了文学或历史学等相关专业,但纵观大学生群体仍然是绝大多数并没有学习过系统专业的媒介素养教育,一些学校则把媒介素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混合在一起,缺乏系统有效的教育,总体来说我国高校媒介素养教育仍然呈现课程种类和数量单一的现状,在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上存在一定意义上较大的缺失。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在我国尚处于发展阶段,但近几年已呈快速全面发展的趋势,今后其研究领域、研究视觉和研究方法也必然呈现多元化。其一,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相关理论的探索仍然是趋势之一。例如,相关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进一步厘清、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结构分析、指标建立及评价体系的科学完善等。其二,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与目标的科学设计及其实现策略的实践性研究将成为研究重点。这一方向的研究必须在立足于实践教学的基础上,通过选取具体问题并多种研究方法并举,才能探索符合国情的大学生发展需求的教育理念、教育途径、教育内容、课程模式,并构建可行性实施方案,同时要在实践检验的过程中不断测试检验、理论提升,进一步调整完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系统。其三,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的跨学科多元化趋势。随着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重要性的日益凸显,相关学者和研究机构开始从政治学、教育学、伦理学、思政德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图情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寻求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的突破和创新以及实践方式的合理性,必将形成多学科领域交叉研究的方式,同时思辨研究、定性分析结合实证研究、定量分析,并采用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的更新势必会推动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理论的深化以及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的开展。

[1] 张玲.媒介素养教育——一个亟待研究与发展的领域[J].现代传播,2004(1).

[2] 李冬霞.我国网民新媒介素养研究综述[J].软件导刊,2014(2).

[3] 彭兰.社会化媒体时代的三种媒介素养及其关系[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

[4] 卜卫.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J].现代传播,1997(1).

[5] 袁军.媒介素养教育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6] 秦学智,秦倩,何娟.传媒素养教育的几个重要概念辨析[J].现代传播,2011(12).

[7] 彭少健.当前我国媒介素养研究前沿与热点综述[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2(6).

[8] 汤书昆,孙文彬.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研究述评[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9(2).

G710

A

1674-8883(2015)15-0010-02

本论文为南京森林警察学院科研基金项目(RWYB201410)成果之一

陈勇(1979—),男,南京森林警察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公安文化,警察公共关系,危机传播。

猜你喜欢

媒介素养大学生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书,最优雅的媒介
大学生之歌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