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壁带状瘤2例报告

2014-12-28解放军第85医院放射科上海200052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4年1期
关键词:经产妇分界腹壁

解放军第85医院放射科(上海 200052)

朱艳清 李笑笑 李 杰

病例1 患者女,27岁,于入院前3月无意中发现右侧腹股沟区肿块,约7cm×5cm,活动度差,无触痛,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明显,嘱其屏气后肿块仍明显。患者两年前在外院行剖宫产术。

CT表现:平扫示:相当于右髂嵴及以下层面右侧前腹壁肌层明显增厚,局部见一3.5×6cm的卵圆形软组织块影,与周围组织分界尚清,病变向皮下脂肪层突入。平扫密度较均匀,CT值38HU,增强后呈轻度较均匀强化,CT值81HU(见图1、2)。

手术所见:右下腹斜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及腹外斜肌腱膜,局部见一肿块,肿块向内侧附着于腹直肌前鞘,外侧附着于髂骨,上下方与腹壁各肌层附着。后方与腹膜相连。沿肿块依次分离粘连并逐渐切除肿块。病理诊断:“腹壁”带状瘤。

病例2 患者女,38岁,半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发现下腹腹壁一鸡蛋大小肿块,质硬,局部固定,无触痛,无红肿。现自感肿块逐渐增大来诊。数年前有剖宫产手术史,否认外伤史。

CT表现:左侧前下腹壁(腹直肌)可见一团块状不均匀软组织密度影向盆腔内突入,其内似见分隔,边界尚清,最大层面大小约为8.0×5.9cm,平均CT值约为25HU,邻近腹壁增厚,病灶与盆腔内脏器分界尚清(见图3、4)。

MRI表现:左侧前下腹壁(腹直肌)可见一团块状异常信号,T1WI上呈较低信号,与肌肉信号相似,T2W上呈较高信号,边界尚清晰,增强扫描明显不均匀强化。

手术所见:切开皮肤、皮下脂肪,左下腹直肌层面见一软组织肿块,大小约6×9cm,肿瘤深达腹膜,包膜完整,未累及腹腔脏器,保留腹膜,完整切除肿瘤。病理诊断:“腹壁”带状瘤(韧带样纤维瘤)。

图1 右侧前下腹壁肌层明显增厚,局部形成一卵圆形软组织块影,与周围组织分界尚清,平扫密度较均匀。图2 增强扫描呈较均匀强化。图3 左侧前下腹壁见一不均匀软组织密度影向盆腔内突入,其内似见分隔,边界尚清。图4 磁共振增强扫描见肿块明显不均匀强化

讨 论

腹壁带状瘤也称腹壁韧带样瘤、纤维或韧带样纤维瘤,也被称为硬纤维瘤,临床上比较少见,好发年龄为25~40岁,每年新发病率大约百万分之3.7,发病率在实体瘤中仅占0.03%。临床特点为:①多见于经产妇;②好发于腹壁肌肉内,为无痛性卵圆形肿块;③肿块生长缓慢,质硬,呈浸润性生长,无包膜,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④术后易复发,复发率70%左右;⑤易恶变为纤维肉瘤。本病病因不十分清楚。因多数病例为经产妇,故可能与腹壁外伤或剖腹产手术损伤有关。本组两例患者均有剖腹产手术史,刚好验证了该病与外伤或手术损伤之间的相关性。由于本病无特殊的临床表现,临床医师对其临床特点尚缺乏足够的认识,难以明确诊断。笔者认为:对经产妇腹壁扪及一质硬、无痛、边界不清的包块,除了子宫内膜异位症以外,应想到腹壁带状瘤的可能。由于本病呈浸润性生长,且易局部复发,应按低度恶性肿瘤处理。治疗上主张早期广泛切除,一般包括肿瘤周围3cm以上的正常组织,必要时切除腹膜及邻近的腹股沟韧带或骨膜。因前腹壁伸缩性大,所以一般较大的缺损仍可再接缝合。对于过大的腹壁缺损,可用阔筋膜、仿绸或人造纤维织物修补,肿瘤范围很广不能切除时,可使用放射治疗[1]。

1.宋永秀,张艳春.腹壁带状瘤6例分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14):1884.

猜你喜欢

经产妇分界腹壁
经产妇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危险因素研究
鱼刺致不典型小肠腹壁瘘并脓肿形成1例
观察二胎政策开放后对高龄经产妇妊娠特征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腹壁缺损的重建方法与研究进展
高龄经产妇妊娠特点及分娩方式对其分娩结局的影响研究
刑法与民法之间的分界问题研究
肖碧源
不同年龄段高龄经产妇妊娠特点及妊娠结局临床分析
10kV用户分界开关在定陶电网的应用分析
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分界、循环和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