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找到生命自在生长的“场”

2014-12-26徐向阳余志权杨文斌

中小学德育 2014年12期
关键词:校长家长学校

徐向阳++余志权+杨文斌

“办学校就是办氛围。”这是沙坪坝小学包耘校长常常说起的一句话。熟悉包耘校长的都知道,这不是他一时之间的悟得,而是对多年教育经历的深刻感悟。从教三十多年,在多所学校各种岗位的经历,让包耘校长对教育有了独到的认识。

教育是什么?教育为什么?很多教师苦苦追问,乃至终其一生仍不得其解。包耘此前在教师进修学校从教,之后在多所学校担任副校长和校长,对教育既有高屋建瓴的审思,又有深入一线的体认,对教育的认识自然更为完整。

如同许多人质问大学教育究竟教什么,质疑读书的意义何在,人们对教育的终极意义的审问是可以理解的。而作为教育者,包耘并不疑惑,他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给生命找一个自在伸展的“场”,让师生在某种氛围的氤氲中经历、习得、体察和成长,这是教育取得实效的通途。

沙坪坝小学是重庆具有悠久历史的品牌学校,毗邻重庆一中和重庆南开中学,地段优质,师资优良,生源优秀,如此众多的优势资源集于一身,使其彰显出一种特殊的“场效应”,营造出一种独一无二的特殊氛围。

回归文化:价值原点的追寻

沙坪坝小学创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抗战时期,处于战事中心的沙坪坝中心区与近处的磁器口镇血脉相连,共同创造了闻名当时的沙磁文化片区。沙磁文化区作为战时中国文化中心,集中了中央大学、交通大学、重庆大学等知名院校在内的18所高等学府,大学生人数占全国八分之一,同时汇聚了大批爱国教育家、科学家、文化艺术家和工商企业家,在战火硝烟下呈现出一派名师荟萃、校舍林立、书声朗朗、弦歌不辍的繁荣景象,盛极一时,蜚声中外。

而今,历史远去,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爱国、民主、团结、进步”精神还存留在沙坪坝小学的校园里。

“这种精神是沙磁文化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沙小的校魂,不可轻易舍弃。”2011年,包耘调任沙坪坝小学后,就清醒地意识到这点。他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在继承中超越的问题。

早些年,包耘曾到北京学习培训。期间,北大一位副校长有关教育氛围的言谈深深触发了他的思考。那时他就意识到,办学校就是办一种氛围。尽管当时这种意识还很模糊,但他已认识到,朝着这个方向,学校办学一定会有光明的出路。

究竟什么叫氛围?此后的包耘一直在找寻着它的内涵。

2012年6月,包耘在调任沙坪坝小学校长一年多后,在学校召开了文化建设新三年规划教师动员会。会上,他深情邀请师生及家长们共同参与,发现学校亮点,找寻学校文化符号,提炼最合适的沙小精神。

当月,学校举行“学校文化建设研讨会”,就此前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交流。这一场人人参与、人人发言的头脑风暴,激活了大家思想的火花,让老师们对沙小的过去、现在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对将来充满了更多畅想和信心。

尽管众说纷纭,各有各理,但还是有几位老师的发言引起了包耘的思考。

许丽老师说,“沙子”即“沙小之子”。从“沙子”身上我们看到了谦卑却不卑微,我们要培养“谦谦君子”。

田祥英则说,一粒沙子看世界,一个学生就是一粒沙子,聚沙成塔体现的正是团结协作之精神。

黎清悦老师说,每颗沙粒都有自己的梦。沙粒精神就是沙小人所应该拥有的精神,更是我们希望沙小孩子传承的精神。

许多老师基于校史和地名的思考及解读,让包耘校长认识到,有根基的教育才是有底蕴的教育,有历史的文化才是有生命力的文化。出于这一思考,他在新学期开学前的行政会议上,第一次做了有关传承沙磁文化,铸造沙小品牌的主题报告,提出了“聚沙成塔”的主题文化构想。新学期开学会上,包校长又向全校教职工做了同题报告,让每位教职工对“聚沙成塔”进行诠释。

之后,学校召开退休教师座谈会,分年段会等,让老师们对“聚沙成塔”“一沙一世界”进行解读。几个月后,学校发放调查问卷,向全体家长征询看法、建议。

调查结果使学校坚定了以沙磁文化作为学校文化之根的决心。2012年11月,学校举行首届科研节暨学校文化建设研讨会,邀请本区的多位教育行政领导、专家和同行到会,并由包耘校长详细阐述了学校文化建设思路:以沙磁文化为主线,深入开展学科特色目标建设,培育学校文化。

此后不久,学校又陆续召集退休老党员进行座谈,组织教师、家长、学生三方论坛,对学校办学理念和方向进行了深度探讨。

连续多场次不同主题和角度的探讨,让包耘对学校文化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学校是一个文化场所,但文化场所并不一定显现文化,因为学校不会自动生成文化,而需要大家有意识地去建设。”

在他的带动下,师生们渐渐认识到,沙坪坝小学的学校文化应是全体沙小人积极思考、酝酿、探索,从沙小丰厚的历史底蕴中提炼、生成出来。

重庆是一所有着深深历史痕迹的城市,从教以来,包耘曾在多所学校任职,而这些学校大都带着历史的斑斑痕印,这使得他对校园文化的传承特别在意。在他看来,一所学校不管办学多久,始终有一些东西是不随时间的消逝而消逝,不以物质的灭亡而灭亡的,即使历经沧桑,最终仍会积淀、存留下来,这就是一所学校的历史、传统、文化,即学校的内涵、底蕴。

在新一轮学校文化建设中,沙坪坝小学有意识地回到历史,回到传统,回到文化的视野,注重学校精神的铸造,建设沙小师生的精神家园,就是源于包耘对这种文化传承的领会。

“学校不能没有记忆。如果学校文化中没有历史的流淌,没有历史的脉络,师生就会失去归属感,学校的精神就失去了家园;没有历史的根基,学校的灵魂就没有了依靠。”在对学校历史有了更深感悟后的今天,包耘对学校的“历史感”有了更新的思考。

对学校历史的追念,同时也激起了包耘对中学母校的记忆。他至今仍清楚地记得“允公允能,日新月异”这一南开校训,尽管当时对其含义懵懂不辨,但包耘仍清晰地记住了它。这也让他认识到,学校文化的影响力是如此之大;沙小也应建立这样的学校文化,让沙小教师和学子终身铭记。

而新时期沙小的文化核心应该是什么?这成了包耘校长终日思考的大问题。

在充分了解了学校的校史、校情后,包耘认识到,沙小姓沙,有着沙的品质,沙的精神。于是,他带着老师们通过挖掘学校历史,追寻沙小近八十年的足迹,全员参与学校文化建设,确立了“聚沙成塔”的核心理念。

“聚沙成塔的主体是沙,沙小的老师、学生就如一粒粒沙子。沙子的特征是离得开,也靠得拢,而其聚拢的条件是必须有一种特殊的凝固剂。这种凝固剂就是沙小精神。”包耘校长对办学理念的阐释,让师生们渐渐明确,“聚沙成塔”寓意着团结协作、广采博纳,积少成多、持之以恒。

两年多的探寻和追问,让包耘终于找到了新时期办学的价值原点,并引领师生走上了全新的办学之路。

幸福校园:情感氛围的凝聚

在包耘校长看来,一所成功的学校,必然是一所情感氛围浓烈的、“温暖”的学校。为此,他特别注重师生情感的建立。

在沙坪坝小学,有一个简洁的活动口号——“四节三新二典一开放”,经过几年的推动、完善,它已成学校品牌。

“四节”即英语节、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这是老师、学生和家长展示自我风采的平台。2013年的英语节上,学校请来了在重庆就学的英国留学生,为孩子们介绍代表英国文化的三明治、007、贝克汉姆等,之后讲授三明治的做法,还让孩子们与家长一起制作三明治。最后,当孩子们将亲手制作的三明治送给父母吃时,家长们无不深受感动,纷纷感叹孩子长大了。其时正值母亲节,父母们感慨万千,觉得过了一个特别有意义的节日。

自包耘校长来到沙坪坝小学后,沙小的孩子最想过的就是新年了,因为在新年期间,他们将有“三新”活动——新年午餐会、新年音乐会、新年庆祝会,这是他们一年里最翘首以盼的活动。

新年午餐会上,每班推荐一名孩子与校长共进午餐。在这一年里,谁的表现得到了老师、同伴的认可,谁就有机会参与。午餐会后,常会有家长给包校长写信,感谢他给了孩子这么好的一个机会,让他的孩子以此为荣,表现越来越好。让包耘没有想到的是,新年午餐会不但得到家长的认同,而且社会反响极大,被认为是育德手段的一个创新。

新年音乐会是专门为管乐班的孩子设置的,每年举行的新年音乐会,都诠释着“台下十年功,台上十分钟”的道理,激励着孩子们勤学苦练。而每当孩子们演奏出优美的乐曲时,台下的老师和家长们都会流露出一脸的自豪和骄傲。

为了营造一种浓郁的校园情感氛围,包耘校长特别重视“一头一尾”这两个学生进校和离校的特殊时间。这就有了沙坪坝小学别具一格的入队典礼和毕业典礼。由于每年都有迎来送往,因此这两个典礼贯穿学生六年小学生涯的始终。

在入队典礼上,一年级的小朋友会在家长的陪同下戴上红领巾,走进美好的校园生活。作为一颗小小沙粒,他们健康地成长、愉快地学习、不断地进步,所取得的每一点成绩老师们都会悉心搜集,并装帧进他们的毕业纪念册里。六年之后的毕业典礼上,当身穿毕业礼服的孩子们从校长手上接过那本独一无二的纪念册时,他们该是何等的激动和欣喜!因为纪念册上有他们成长的足迹,有他们收获的证明,有老师的殷殷教导,有同学的深深情谊。这样的纪念册将陪着孩子们的一生,为他们留下最珍贵、难忘的记忆。

“毕业典礼对于学校来说,只是每一年一次,但对于每名毕业生及其家人来说,一辈子就这一次。所以我们的毕业典礼要隆重热烈,这也是对每一个生命的尊重。”包耘校长对毕业典礼的看重,有其更为深层次的原因。

刚刚结束的2014届毕业典礼,是给沙小孩子的一顿艺术大餐:艺体表演、管乐合奏、竖笛齐奏、教师献词献歌、家长朗诵、美术、科技、信息技术作品展示,特别是毕业证书的颁发仪式、纪念册的个性化设计……这一切的一切,汇集了师生们的真情、汗水和智慧,是学校为毕业班学生和家长准备的一场情感盛宴。

沙坪坝小学每年都会举办家长开放日活动,且备受家长推崇,因为这能让家长们亲眼目睹老师的教育教学、看到自己孩子的在校表现。同时,家长们也会将自己的经验和疑惑与其他家长交流分享,互相倾吐、借鉴提高。

生动活泼的活动营造了快乐的校园文化氛围。孩子们浸淫其间,身心畅快,学业优良。

不仅对学生,包耘对教师们的管理也充满着温情。在沙小,没有严格的考勤制度,但老师们几乎不会迟到早退。这让外人感到困惑。

“人最重要。从管理的角度,我们力求营造一种舒适的文化氛围,来感染老师、影响老师,而不是限制他们不能干这不能干那。因为从道理上讲,我们该要求的都要求了,作为教书育人者,老师们都清楚其中利害,不需多讲。在制度上的适当的‘放任,正是对他们的信任和尊重。”

让包耘校长认识到这一点的,还是一个偶然的事件。他在另一所学校担任校长期间,一位老师有一天因事耽搁,上班有点迟了。此时如果坐公交到学校,那肯定迟到,将扣除奖金5元;而打的士则不会迟到,但要花费十几元。这位老师几乎没有权衡得失,直接就打车到了学校。

这种超越金钱换算的态度让包耘觉得,用制度来限制老师的行为是不明智的,也是最不合适的。那时他还没有意识到,是学校的情感氛围影响了这位老师的选择。来到沙坪坝小学后,沙磁文化的魅力让教师们合作无间,这让包耘觉得再进行考勤已属多余。

前些年,包耘和老师们致力于建设幸福沙小,因为他们觉得教育的目的是使人过得更幸福,而幸福是可传递的,教师的幸福必将转化到学生身上。于是,他们努力把校园打造成温馨幸福的家园,使校园里充满温情的问候、充满温暖的微笑。

这几年,沙坪坝小学组建了各种教师共同体。在日常工作中,年级组是一个共同体;在教研活动中,学科组是一个共同体;在对外赛课、基本功比赛等赛事中,则搭建涵盖老、中、青指导团队的共同体。这种“主角在前台,团队在后台;这件事你是主角,那件事他是主角”的模式,使沙坪坝小学教师参加各项赛事均能拔得头筹,让老师们感受到专业成长的幸福。

日积月累的多年坚持,形成了沙坪坝小学和谐幸福的办学氛围。

课程引领:全面发展与个性化发展的交汇

2012年,包耘在《中国教育报》上看到一则家长调查,内容是希望孩子在学校里是怎样的。结果显示,家长们最希望孩子在学校里拥有健康的身体、健全的人格和多样的能力。这一调查结果及其排序深深影响了包耘的教育观。

来到沙坪坝小学后,包耘提出了自己在课程设置上的三个设想,即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和特色课程精品化。这一充分兼顾了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化发展的课程体系,让沙小的孩子获得了充分的自主发展空间,涌现出各种各样的“能人”,真正实现了“小小沙粒,颗颗独秀”。

这不能不说是得益于包耘校长着眼学生未来的教育观。沙坪坝小学不仅坚持“不让一个孩子掉队,让每个孩子活得精彩”,更着眼学生未来,努力在小学六年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基。为此,包耘和他的团队努力培植“一沙一世界”的土壤,搭建“颗颗独秀”的平台。

而对于着眼学生发展的特色课程,曾有部分教师表示质疑:“每周用两节课时间开展校本特色课程,要解决场地、时间、师资矛盾,十分费力,又不能创造任何效益,还给老师增加了工作量,可不可以不搞了?”

“那不行,不但要继续开展,还要进一步深入开展。”包耘的坚持,让这项持续了二十年,最为人所称道的学校特色得以保持。

于是,每周四下午,全校孩子都会迎来最开心的时刻。在这个时间,他们可以去学他们愿意学习的课程。

“我们的校本课程主要涵盖体育、艺术、科技、语言四大类,学生打乱班级限制,重新编组参加学习活动。全校共设有70余个组,每个孩子都会参加其中1个组的学习。”在谈到沙小的校本特色课程时,包耘十分自豪。

“全校性地开展这样的活动,这不多见,也令人震惊。而且,我刚才参观的时候发现,你们的孩子专业水平很高,你们的师资是怎么解决的?”在一次广东省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到校参观时,一位校长疑惑地问包耘。

“这得益于沙小良好的传统和宽松的环境,不少社会单位的专业老师与学校联系,希望能为孩子们做点事。”名校的底蕴,让家长资源也无比丰厚。这也是包耘倍感宽慰的地方。

在沙坪坝小学,小组活动开展时会有三个层次的辅导教师。其中的管乐团、艺术体操、武术、围棋、国际象棋、轮滑等专业性强的校级组均由校外专业教师担任辅导员;合唱、美术、英语、机器人制作等校级组则由本校专业教师担任辅导员;年级组均由本年级有特长的教师担任辅导员。

在学校所有校本课程中,最令师生们引以为傲的是管乐团。管乐团成立于1993年,目前有队员100余人。以前主要学礼仪管乐,多次参加市级管乐大赛获特等奖、一等奖,每年向上一级学校输送大量艺术尖子。

“坚持了近20年,应该升级了。”尽管成绩卓著,但包耘还是对它进行了“改造”,特聘四川音乐学院和市歌剧院的名师进行指导排练,并多次聘请解放军军乐团等北京的专家来校进行指导。管乐团从此由礼仪管乐向演奏管乐转型。

2012年初,包耘抓住中奥建交40周年文化交流的机会,将学校的管乐推向更高的平台,参加了维也纳金色大厅的演出,让学生在更高的舞台上去展示自己,赢得了来自世界的掌声。

而赢得掌声的远不止管乐团。“沙坪坝小学的艺术体操,每年有超过100名学生学习,曾培养了国家艺术体操队队长、北京奥运银牌得主吕远洋。在每届重庆市艺术体操比赛中,我们学校都是获奖大户,甚至囊括所有奖牌。”如包耘所说,沙坪坝小学的体育团队、机器人团队、科技模型制作团队在重庆都小有名气。

沙坪坝小学的活动为何如此出色?这源于包耘的一次常规巡课。

那天早上,照例是各班朝会活动时间。有一个班显得格外热闹。包耘过去一看,见讲台上平放着一个人体模型,一位着军装的“老师”正在给大家讲解如何急救。

包耘了解得知,上课的原来是第三军医大学的教授,该班一名学生的家长。这让他的脑子里灵光一闪:“这不是很好的资源吗?”

于是,家长开放日、家长进校日、家长进课堂、家长讲坛等一系列活动陆续开展起来,至今已形成一种长效机制。如今,每学月最后一周的周三下午第一节课,已是固定的家长进课堂时间。这一节课的老师全是家长,由他们结合自己的职业经历给学生进行内容丰富、生动形象、针对性强的主题教育活动。

为充分发挥家长资源的效用,学校还成立了校级、班级家长委员会,鼓励他们参与学校和班级事务的管理、决策,共同商讨学校发展事宜。

在这种开放的办学思想感染下,家长们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许多家长根据自身工作特点及兴趣爱好,主动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承担相应的角色和任务:“心理医生妈妈”给孩子们讲如何塑造健康的心理,“电力妈妈”给孩子们普及用电安全知识,“摄影爸爸”来学校给孩子们拍照,记录他们成长的瞬间……家校共鸣,使学校的开放办学之路越走越顺。

在这悄然变化的背后,是孩子们对家长进课堂的亲切和兴奋,是家长们脸上的喜悦和满足,是教室里的阵阵掌声。有一天,来自重庆大学的一名学生家长的感谢信,让包耘产生了要立即和老师们分享的冲动。感谢信里说:“沙小的开放和包容,给了孩子诸多机会……我庆幸为孩子选择了沙小,我们愿意和孩子一起与沙小共成长!”来自家长的肯定,是给包耘和沙小老师们的最大奖赏。

“让每一个学科都做出沙小特色,让每一个沙小孩子在经过六年的教育后,都能深深打上沙小的烙印。”包耘的信念,让沙坪坝小学的课程不仅“面”上育人,而且“点”上成人,收获了无数个性飞扬的教育精彩。

聚沙成塔:在文化的蓄积中超越

2012年1月 ,包耘校长带领38名沙小学生到维也纳金色大厅参加演出。途中,他看到在大雪纷飞中,学生们下车后就像一群野人一样,你推我攘,哄抢积雪,挤倒了桌椅,弄坏了花草,打破了卢森堡的宁静,正在用餐的欧洲人用非常惊讶的神态看着他们。

在比利时第一次吃早餐时,由于不懂西餐的吃法,学生们用盘子盛带汤的面食,把汤水洒在地毯上,个别学生甚至把刀叉插入装糖、装盐的瓶子里。他们还在街头撵鸽子,在卫生间乱撒,在酒店里大声说话……可谓把独生子女们的种种问题暴露殆尽。

包耘校长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痛定思痛后,他在餐厅上教育,在乘车时要求,在酒店里批评,一次又一次,让孩子们一点点学、一点点悟,一点点进步。离开欧洲时,这帮孩子无论在住宿、用餐还是参观考察时,都做得非常出色。回到重庆机场后,尽管每个家庭几乎都是举家来接,但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自己拿或帮别人拿行李,所有的孩子都不脱离队伍,所有的孩子在合影、集合交待完毕事情后才由家长接走。这让包耘校长很欣慰,也让家长们非常意外和满意。

两年多后的今天,沙小孩子的成长已不仅限于文明礼仪、行为规范的养成,在学科、艺体等多方面也都收获了累累硕果。

自从沙小走出了国家艺术体操队队长吕远洋之后,众多学妹以她为榜样,坚持刻苦训练,代表沙坪坝区参加市级比赛,连年获得重庆市体操团体冠军,为市队、国家队输送了大批后备人才。

而在围棋国手古力回到母校看望师生之后,沙坪坝小学的围棋爱好者更是欢欣鼓舞,在各种围棋比赛中崭露头角。学校还成立了围棋校队,聚集了本校各层次的围棋学子。其中的一年级孩子宋瑞莱自幼喜爱围棋,一直以古力哥哥为榜样,立志成为出色的围棋手。目前,她在连续参加的四次市区级同年龄组的围棋比赛中都取得优异成绩。

近日,全国目标教学研讨会在沙坪坝举行,沙坪坝小学作为分会场之一,承接了来自全国的41节语文课和1节音乐课教学任务。事后,执教教师、山东潍坊奎文区圣荣小学的孙秀君老师评价说:这些孩子表现得太出色了!思维非常活跃,语言表达清晰有条理,语文素养很好,看得出来你们学校在平时的教学中是对学生训练有素的。

曾有一位五年级学生的家长来信说:“一次次地超越自我、一次次的赛场历练,使孩子不但身体健康了,内心也更强大了。在前不久的区运动会上,他获得了50米、200米两个第一名以后,我们看到他不光是欣喜,还有学习上的更加努力,因为他知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看到儿子自信、阳光、快乐,我们全家人由衷地感谢沙坪坝小学的这块沃土。”

这位家长道出了无数沙小家长的心声,而这也正是家长们争相把孩子送到沙小上学的原因。近年来,陆续有多个房地产开发商与学校商谈集团办学事宜,这推动着沙坪坝小学为优质、均衡教育作出更大的贡献。

学校日渐被社会认可,让包耘对“聚沙成塔”的办学理念有了更大信心:“聚细节的养成为高素质之塔,聚善行之培养为崇品德之塔,聚知识之学习为优人才之塔。学校教育是点点滴滴的,而人也就是在点滴小事中成长起来的。我们不期望一日建成摩天大厦,但期望‘积小流能‘成江海。”

而今的沙坪坝小学“政令”畅通,老师们评先晋级时坦然相对,教育教学勇于担当。这让包耘校长常常心生感动,因为担当不仅是责任,更是精神、品质和境界。

由此看来,一种精神之塔已经从垒土、结构到成型,而支撑起这座高塔的,就是那蕴蓄多年的沙磁文化之力——这股巨大的力量正如同一个“动力之场”,助推着沙小的师生们自觉朝着明亮前方,健步前行。

猜你喜欢

校长家长学校
家长错了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学校推介
家长请吃药Ⅱ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犯错误找家长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