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程中的“微言大义”

2014-12-26李政涛

中小学德育 2014年12期
关键词:国旗载体讲话

李政涛

国旗下讲话,是当代中国德育的传统。一面国旗凝聚了太多的理想和情感,无论赋予它多么厚重的价值和意义,都不为过。在一次出国旅行中,身为留学生的年轻导游多次感叹,中国人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全世界最有成效的,无论身在哪里,“中国情结”都始终相依相随。不能不说,这样的教育成效与国旗有关。

我至今还记得,当年在那个简陋的部队小学操场,当校长严肃的口令响起,国旗随后升起的时候,站在人群中的我如何心潮澎湃的场景……从那时起,国旗就扎进了我心里,无论我身处何方,无论是否有真实的国旗存在,在我心里,这面国旗始终埋藏在最隐秘也是最坚韧的角落里,它始终与我的生命同在。当年身在德国的我,偶尔在电视新闻里看到中国国旗,用“怦然心动”形容当时的感受,并不为过。

然而,很长时间以来,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只是把升国旗和校长、老师讲话,视为一种学校例行的制度化“活动”,或者是一种“仪式”,我们意识到这种仪式和活动具有不可替代的育人价值,但很少会去思考:这些教育价值不会自动显现和转化,需要教育者有意识、有计划且有系统地挖掘转化。更没有想到,如何在“课程”的层面上,将点状的价值整合起来,将随时可能飘散消逝的价值沉淀下来,加以提炼和固化,进而体现课程的真谛之一:程即“路程”,“路程”之路,意味着每一种课程无非是建造一条路,让更多的后来者驻足其上,沿此路前行。我原有的认识或多或少反映了多数人的心声:国旗下的讲话,无非就是“升国旗、奏国歌,老师讲、学生听”这么一个近乎机械化的程序而已。

滨海小学的研究与实践,打破了上述根深蒂固的惯性认知,扭转了我们对“国旗下讲话”存在形态和实施方式的传统理解。他们的做法是:将“国旗下讲话”课程化,由此又有了“国旗下讲话微课程”。

何以会在课程前加个“微”字,有此“微”的课程,与无此“微”的课程,有何不同?这是我初次触及后陡然而生的困惑。

细细品味,豁然有所领悟:虽然有“微”之名,但“微而不小”,看似“微言”,却有“大义”内蕴其中。油然想起中国的“全息理论”: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灰尘或沙粒,都蕴含了宇宙全部丰富的信息。在汉语里还有“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等诸多词语表达类似之意。

这套“微课程”,是在滨海小学这样一所近于“袖珍”的“微型小学”(中国语境)中创造出来的。这可能是采用“微”字的用意之一,其背后的“谨慎”“谦卑”之心若隐若现。但“微而有大”却是我的另一重感受。现有的各种学校教育改革,容易出现的缺失往往在于太“小”:教师备课,只会就这堂课想这堂课,就这个内容想这个内容,就这个年级想这个年级,难以拓展,更难以将不同的课、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年级链接成为一个整体,他的视野就在这样的“小”中翻腾打转;教师上课,习惯性地盯那几个学生,抓一两个角落,却缺乏对课堂整体宏观的把握——别看小小一间教室,依然需要有宏观整体的视野!校长办学,容易把“特点”当“特色”,眼里的“点”,就变成策划、实施中的“点”,挖得或许很深,但结果往往走向“坐井观天”。能够把“点”变成“色”,让“色”成为“点”的弥漫渗透,进而形成整体系统架构的,拥有大视野、大格局的校长,并不多见。如上“以小见小”“从微到微”,因而“小而不大”“微而不著”的办学思路比比皆是。

那么,国旗下讲话微课程之“大”,“大”在哪里?

“大”在“微而有魂”。“魂魄”在于学校办学的核心价值观:“生命自觉”和“儿童立场”,是滨海小学从初创到现在贯穿始终的学校精神,也是其立校之本。如今,这种精神化入了国旗下讲话的“课程”设计中,这样的课程就成为“有魂有根”的课程,而不是“魂不附体”“魂不守舍”“魂飞魄散”的课程。基于魂魄的课程之“大”,恐怕是当今不少德育课程,尤其是校本德育课程普遍的缺失所在,它们不缺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以及具体的课程实施方案,但贯穿其中的魂魄在哪里,如果有魂魄,又是否能够扎实、充实、丰实、平实且真实地融会贯通,如同水银泻地般流淌?却语焉不详。

“大”在“微而有体”。“体”为载体,“课程”本身就是载体,是转化教育理念、学校精神的载体,也是培育有生命自觉的教师和学生的载体,更是体现儿童立场的载体。经历十余年的“新基础教育”改革历程,我深切地体会到:一种理念之魂,无论听上去或看上去多么美好,如果不借助某种具体载体,转化为具体可行之物,都将沦为抽象、空洞的无用无物。长久以来被我们反复咀嚼,但却一直嚼不烂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如果不从转化入手,不为转化寻找恰当的载体,这一议题仍然难逃“纸上谈兵”的命运。就“微课程”而言,它内含的教育思想、课程理念也需要有具体的“载体”,既要有“篇目”“故事”“案例”“实践作业”等内容性的载体,也要有框架、方法等形式化的载体。这样的课程就避免了“大而无当”“空洞无物”,这可能是“微课程”之“微”的另一重意义:只有细致入“微”,才会密实厚实。

“大”在“微而有型”。“型”是“整体之型”,“结构之型”。学校“微课程”的整体架构和具体内容,是在反复酝酿、讨论、反思和重建中生成的,之所以如此费心费力费时,在于让“讲话”变成“课程”,再让课程“成型”的艰难。任何有“课程设计”经历的人,都会对此感同身受。目前来看,全书所成之“型”,虽然离“尽善尽美”之型,尚有距离,但它卓然成为一个“整体”,独特的类结构也已生成,却是事实,而且,把内隐之型变为外显之型,从碎片之型化为整体之型,从原初的理想型态变成今日的现实型态,实属不易,其中的创造性转化和转化性创造时有所见。

“大”在“微而有静”。微型之物,多是安静且隐匿的存在。真正的教育,需要有真正的课程和教学,它们都离不开一个“静”字。有质量的研究,高质量的教育,都是在“安安静静”的状态下完成的。我所言的“安静”,并非指因悄然无声而死气沉沉的校园,而是内在的安静、安详和从容。我所认识的校长李唯和她的核心团队,我所目睹的《国旗下讲话微课程》的生成过程,不敢说没有任何的躁动之影,但其中“安静做研究”的态度和历程,在如此浮华喧嚣的年代,并不多见。

“大”在“微而有光”。在我心目中,教育是对人内心的照亮,进而实现对人的灵魂的唤醒。依此标准,可将世界上的教育分为两类:有光的教育和没有光的教育。这表明,不是所有的教育,都是有光的教育。只有返回教育本真,展现教育真谛和精髓,充分实现了育人价值的教育,才是有光的教育。它可以借助于教育过程中的任何人、事和物。而是否有光,不在人之大、事之大或物之大。我见过许多用各种身份、地位、荣誉支撑起来的貌似伟岸的人,却“满目疮痍”“猥琐不堪”,内心晦暗之极。也见过一些喜欢摆大场面、搞大活动的所谓教育教学活动或学校活动,然宏大豪华的背后,无非黑洞而已。教育如何才能有光?满怀真诚之心的教育,真心为人的发展,真心为学生和教师的发展的教育,就会有光。有梦想和理想的教育,就会有光,我们无法设想,没有梦想和理想的教育,会是什么样的教育!能够用具体而微的行动践行理想,因而是用生命去实践,在生命中实践的教育,才会有光。我在“国旗下讲话”之微课程中,隐约见到了教育之光,它是高远理想和微观实践的汇聚,它不仅照亮了滨海小学的师生,而且,我相信,不久的将来,也将照亮更多的人。

这是“微言大义”中最大的“义”:能够真实地促进人的生命的成长和发展,在教育的世界里,还有什么比这样的“义”,更大、更宽广、更深厚,更值得代代相传?

猜你喜欢

国旗载体讲话
以多媒体信息为载体,展数学课堂魅力
以几何画板为载体,探究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
国旗在校园里升起
以学习故事为载体 提升教师察析幼儿学习行为的能力
递国旗风波,谁之过
尊重国旗
讲话慢
国旗飘扬
变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