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立学院产学研合作绩效评价研究——基于指标体系及模型的构建

2014-12-25王振馨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产学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王振馨

天津商业大学宝德学院,天津300384

目前,对于独立学院产学研合作绩效优劣的评价缺少有效的方法,甚至相关研究尚不多见,而合作绩效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双方未来是否继续展开合作,以及未来应该选择一个怎样的合作伙伴。因而,本文建立的独立学院产学研合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对独立学院与企业的合作绩效评价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相关研究现状

1.国外相关研究

国外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如何构建产学研合作绩效评价模型和评价指标两方面。Bonaccorsi和Piccaluga(1994)提出了一个基于企业角度的产学研合作绩效评价模型。该模型认为,合作绩效包括知识的产生、传递和衍生三个方面,因而引申出客观测度和主观测度两个评价侧面方面。Tomas Hellstrom等(1999)主要基于评价指标角度进行研究,认为评价指标至少要包括:生产力、范围、财务效益、教育、出版物、专利。Lim(2000)从大学的角度评价产学研合作绩效,他认为合作绩效是由大学向企业进行的知识流动的结果:从旧专利转换为新专利、或旧专利转换为新出版物的数量来体现,与企业成功合作的学者,会拥有更多的出版物,其作品也会被更多的引证。

2.国内相关研究

国内产学研合作绩效相关研究集中在评价工具的选择和指标建立这两个方面。按研究时间先后进行梳理。关毅(2002)建立了产学研联合质量评估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了技术水平、创新程度等在内的11个指标。黄泽霞(2007)建立的产学研合作绩效评价模型是针对重点大学的,该模型以国内90所重点大学的产学研合作为评价主体,其指标体系共包括三层: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夏凤(2008)构建的校企合作绩效评价框架是基于平衡记分卡这一战略管理绩效评价工具,从合作双方效益、“客户”、创新与学习、合作流程四个角度进行描述性分析。金芙蓉和罗守贵(2009)构建的绩效评价体系是基于投入产出的逻辑原理,从产学研合作动机角度出发进行分析。霍妍(2009)把产学研合作划分为投入、过程、产出3个环节,构建了一个三层产学研合作评价指标体系。戴勇等(2010)分析了企业家精神、研发投入与产学研合作绩效间的关系。

3.研究趋势分析

未来相关研究趋势将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综合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甚至研究学者各方角度来构建合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或评价模型;第二,跳出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这个合作的内部圈子,从外部利益相关者角度评价产学研合作绩效;第三,针对不同类别高校的产学研合作,设计有针对性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如可将我国高校分为研究型大学、研究——教学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不同类型高校工作的重心不同,其开展的产学研合作具有自身特点,因而不能用一个统一模型或指标体系评价所有类型高校产学研合作的绩效水平。本文正是基于这第三种研究趋势,试图以独立学院这一教学型大学的视角,从其产学研合作的特点和方式出发,构建评价产学研合作绩效的指标体系并建立评价模型。

二、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的构建

1.确定绩效评价指标选择的依据

由于现阶段我国尚缺乏独立学院产学研合作相关资料的数据库,因而在进行合作绩效评价时,构建多个独立学院产学研合作项目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现实可操作性较小,但对于单个的独立学院产学研合作项目而言,其研究范畴清楚,数据资料容易获得,构建其评价指标体系是完全可行的。因此,从独立学院产学研合作的特点出发,确定以独立学院常见的产学研合作方式为绩效评价指标选择的依据,包括:学生培养、产研合作和项目合作。

2.明确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应坚持科学性、系统性、可量化及可操作性原则。科学性是指指标选取要经过调查、研讨、测试等过程,使指标体系真实、科学地衡量独立学院产学研合作绩效;系统性是指构建的指标体系中各指标既具有内在逻辑关系,又相互独立,体现出层次性;可量化和可操作性是指标的选取和计算方法要统一,便于收集和进行数据分析。

3.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应从三个层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即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其中,目标层分为总目标层和分目标层,总目标层为独立学院产学研合作绩效,而分目标层包括学生培养绩效、产研合作绩效、项目合作绩效;准则层是将各分目标层的绩效评价明确化,如学生培养绩效分目标层,可从参与合作项目的学生人数、学生实习就业情况、学生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水平、学生创新能力等角度来评价;指标层是将各准则层分解为可量化的指标,如学生实习就业情况准则层,可量化为参与合作项目的学生实习次数及就业率。通过层层分解的方法由上至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指标采集的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其中指标层仅举例说明。

4.为体系中各层赋予权重并界定指标分值

此项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首先,对指标体系中同一层面的分目标、准则和指标赋予权重,例如,分目标层中,学生培养绩效占总绩效40%,产研合作绩效占30%,项目合作绩效占30%;准则层和指标层也依次赋予权重,如表1所示。这里用到的是德尔菲法。其次,对构建出的每一指标进行分值说明,如将学生就业率分为五个档次,5分为就业率大于95%,4分为90%~95%之间,3分为85%~90%之间,2分为80%~85%之间,1分为80%以下。

5.根据指标体系建立绩效评价模型

在构建指标体系和确定各层权重的基础之上,建立评价模型:

图1 独立学院产学研合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部分)

其中,P代表独立学院产学研合作绩效水平得分;Ai代表各分目标得分;Wi代表各分目标权重。

Aij代表各准则得分;Wij代表各准则权重;Aijk代表各指标得分;Wijk代表各指标权重。

最终将P值折算成百分制,并分为四个档次:优秀为 85~100,良好为 75~85,合格为 60~75,不合格为60以下。

三、评价例证分析

天津商业大学宝德学院与天津市某企业进行的管理咨询及系统培训项目,研究周期为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由于研究对象,即合作项目双方存在保密条款,本文略去该项目名称、合作双方的信息及数据信息。

通过将收集到的数据代入指标体系加权,并代入评价模型公式计算,得出该项目综合得分为3.98分,折算成百分制为79.6分,说明双方绩效合作属于良好水平。另外,从指标体系中也可看出,此次合作在学生培养和项目合作两个分目标层得分较高,而产研合作分目标层分值较低,反映出该合作产生的科研成果并不丰富。

四、结语

构建合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是衡量独立学院产学研合作效果的重要前提。从本文的研究可看出,指标体系的构建除依赖理论探讨外,更需要实际的数据支持,而我国独立学院发展历史较短,独立学院产学研合作刚刚起步,尚缺少相关数据的积累,使这方面的研究困难重重。未来,应加快建立相关数据库以推动独立学院产学研合作绩效评价工作。

[1]夏凤.基于平衡记分卡的校企合作绩效评价模型[J].职教论坛, 2008,(9):48-51.

[2]关毅,周欣荣.产学研联合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初探[J].科技与管理, 2002,(4):104-108.

[3]黄泽霞.重点大学产学研合作绩效评价研究[D].四川:四川大学,2007.

[4]金芙蓉,罗守贵.产学研合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 2009,(3):43-46.

[5]Bonnaccorsi.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the Evaluation of University—Industry Relationships[J].Management R&D,1994,24.

[6]Tomas Hellstrom,Merle Jacob.Evaluating and Managing the Performance of University-Industry Partnerships[J].Evaluation, 1999, 5:330-339.

[7]霍妍.产学研合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方法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10):125-128.

[8]戴勇,肖丁丁,锁颍馨.研发投入、企业家精神与产学研绩效的关系研究——以广东省部产学研合作企业为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0,(11):136-142.

猜你喜欢

产学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绩效评价:提升博物馆管理水平的有力杠杆——以央地共建博物馆绩效评价为例
网络空间攻防对联合作战体系支援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政产学研用”: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新探索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学前音乐教育专业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