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市公司审计风险的防范

2014-12-25张笑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会计师会计信息方法

张笑

天津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400

一、引言

近年来,国内外接连发生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造假事件,让审计失败问题呈现在投资者以及决策者面前,无论是我国2012年的万福生科财务报告造假事件以及绿大地欺诈上市事件,还是美国世通公司财务丑闻以及安然公司的假账风波,都在揭示着审计失败的问题,而审计失败的根源在于审计风险的失控。

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为注册会计师及其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和舞台。在我国股权分置改革的背景下,我国企业尤其是上市企业的经营权与所有权逐渐分开,因此投资者想要获得更为准确的、真实的财务数据,就必须借助于相对独立的会计事务所这类的中介服务机构。但是,由于经济不景气以及企业经营绩效不佳的内外综合因素导致企业无法完成既定的经营目标,在行政经营目标的压力下,经营者铤而走险的财务造假行为屡禁不止,并且有向隐蔽化、普遍化、灵活多样化转变的趋势;加之上市公司经营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特别是在新经济环境中,经济活动变得更为灵活和复杂,在许多方面已经突破了现有的监管范围,而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规则等方面的改革却比较滞后,这些都给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工作增加了难度和风险。

二、审计风险的概念和构成

(一)审计风险的概念和特征

审计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审计存在重大错误或其他问题的财务报表后,有意或无意忽略报表中的问题,而出具不恰当审计意见的风险。由于审计所处的环境日益复杂,审计所面临的任务日趋艰巨,这些原因的存在决定了审计过程中存在审计风险。上市公司具有审计范围大、交易复杂、面临亏损致使股价下跌甚至退市三个特点,因此加大了上市公司的审计风险。

(二)审计风险的构成要素

审计风险是由三大要素构成即:控制风险、固有风险和检查风险。如下表1所示:

表1 审计风险要素构成

三、我国上市公司审计现状及审计风险的成因

(一)我国上市公司审计现状

随着中国经济融入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与之相关的信息披露显得日益重要,因此对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最近几年国内外一些上市公司相继发生财务欺诈案件,直接导致对会计报表的重新表述和上市公司的破产,损害了成千上万的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与此同时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有的会计师事务所以降低价格招揽业务,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的审计工作,审计结果很难保证质量。

(二)审计风险的形成原因

审计风险按形成的主体不同,可分为被审单位潜在的审计风险和审计机关及审计人员引发的审计风险。前者指的是由于一些企业会计人员经验和能力的欠缺以及内部控制制度尚未完善,又或者因为种种原因决策者有意造假,而导致财务会计信息错误、不完整以及失真等的审计风险。其主要包含:①被审企业会计人员能力的欠缺导致财务会计资料不完整、不准确以及不真实,从而产生了相应的风险;②被审企业自身内部控制制度尚未完善,以及被审企业采用的会计方法、会计政策不当,导致相关的审计风险。后者是指相关的审计机关以及审计人员在对企业进行审计的过程中,或因审计机关相关审计环境的限制,或因审计方法及审计技术自身存在的缺陷,或因审计人员能力及经验的有限而采用了不当的审计方法、遗漏了必要的审计程序以及不当的判断,最终产生了不必要的审计风险。

四、面对上市公司审计风险的规避措施

(一)规避被审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不完整、不准确以及不真实风险的措施

注册会计师应当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对被审企业提供的关联方之间的交易信息,例如商品购销、资产托管、转手贸易、费用转移,分解毛利率,转移利润等信息进行深入分析,尽可能的还原交易的真实情况,挖掘出更贴近真实交易情况的会计信息,避免受到被审企业所提供的错误或不完整会计信息的干扰,最终规避被审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不完整、不准确以及不真实的风险。

(二)规避被审企业提供的会计法规,政策不当的审计风险的方法

审查企业过程中,注册会计师要注意到被审企业选用的会计政策恰当性和完成会计估计的合理性。对于被审企业采用的假设条件以及处理过程需要谨慎地复核并测试,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被审企业估计可回收金额的方法是否合理,以及被审企业计提减值准备的方法及比例是否合理。如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对估计的结果进行独立估计,以衡量被审企业会计估计事项对会计报表的影响。

(三)规避被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经营管理不善的审计风险的措施

企业应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加强监事会建设,增强监事会监督职能。优化股权结构,积极发展机构战略投资者。发挥机构战略投资者对公司治理的积极作用,深化改革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进而起到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作用,要调动各类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积极性,从而为建立有效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奠定所有权基础。建立完整的管理系统,各种合理管理系统能够极大地提高审计程序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一步降低了审计风险。

(四)规避因审计技术及审计制度造成的审计风险的措施

审计人员应该与时俱进,接受并掌握先进的科学方法和技术,运用先进的审计程序和方法,能够有效地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效率、保证审计质量。了解国际审计界在审计技术与方法领域的一些特点和趋势,将有助于我国审计人员更好地运用先进技术与方法,为审计工作服务。

[1]王建新.上市公司审计失败的形成机制、识别及治理[J].当代财经,2012,(11):118-124.

[2]王颖.上市公司的审计风险及对策浅析[J].金融财经,2008,(5):67.

[3]陈丽蓉.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对审计意见影响的实证研究[J].财会月刊,2010,(7):67-70.

[4]常志安,赵兰芳.创业板上市公司审计风险研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0,(1):76-77.

猜你喜欢

会计师会计信息方法
《中国注册会计师》杂志征集注册会计师审计相关学术论文
2021年全国注册会计师考试举行
会计环境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影响分析
《中国注册会计师》杂志征集注册会计师审计相关学术论文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加强往来款清理 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用对方法才能瘦
事业单位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