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现状及对策

2014-12-25孟菲

创新科技 2014年12期
关键词:校企院校高职

孟菲

(河南经贸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75000)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现状及对策

孟菲

(河南经贸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75000)

随着社会的发展需求,校企合作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在对一些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本课题的相关内容,分别从政策、院校、企业等方面进行分析,深刻揭示校企合作的现状、原因,并提出一定的见解,希望可以为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提高借鉴。

校企合作,高职院校,企业

1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许多高职院校为了加快应用性技能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目标,并通过与企业合作办学的实践性探索,实现了以行业为依托,以就业为导向,与企业零距离接轨的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本文主要对当前各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现状进行分析,揭示出合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推进校企合作的对策[1-2]。

2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现状

随着社会发展的需求,主要合作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2.1 校企合作教育的模式

比较符合现实、比较理想的校企合作模式,企业参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学校按照企业的发展经营为目标,来调整和设立教学任务,以企业的工作任务和工作流程为导向来进行课程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企业根据学校安排的课程参与到实践的环节。在这样的模式下,高职院校按照企业需求来确定专业方向,并在企业建立合作的实习基地,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和实习实践,并逐步形成产学合作体。

2.2“工学交替”的培养模式

根据学校的教学需要安排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不定期的到专业对口企业进行对口实习或者定岗实习,这样要求学生在校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的相交叉进行,更好地调整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和技能的锻炼,促使其更加明确专业方向,对理论学习更深刻。

2.3“订单式”培养模式

这种方式适合高职院校和企业的深度合作,高职院校负责学生的专业理论学习,企业参与其人才培养方案,根据自己的需求设置来调整学校的教学计划。同时企业提供稳定的实习基地,完善的实习设备及产品,学生毕业后直接在该企业就业,完成学生到职业人的零距离对接,

2.4“2+1”的合作模式

这种模式在现在的校企合作中比较常见,即学生学习的三年时间中,两年在校内学习,一年在校外实践(可以是大三实习,也可以是大二时就实习),同时根据实习情况进行毕业论文的撰写或者毕业设计的完成[3]。

3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3.1 政策指导力度不够

校企合作仅仅是高职院校和相关企业之间自发的一种合作方式。教育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没有具体的政策规定关于高职院校和企业在培养职业性人才方面的权利、义务、法律责任;政府也没有相关的政策优惠、政府补贴;政府认为人才培养只是学校教育的责任,没有将其纳入到政策规划中来;相关部门没有建立合理实用的监督协调机构,导致有些好项目不能顺利通过审批,或者难以获得企业主管部门、劳动部门、教育部门的充分协调。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制约了校企合作的可操作性。

3.2 院校自身存在的问题

3.2.1 认识不深刻、不全面

很多高职院校和教师对校企合作认识不到位、不深刻、不全面,只看到校企合作是解决学生实习就业的方面,没有深刻认识到校企合作是从教育根本目的出发的。只是简单认为校企合作等同于教学实习,机械设计实践环节,没有根据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规律、教学方法创新、实践教学的目的性和连续性来设计,导致课堂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学不能统一,只能徒有其表。

3.2.2 自身条件有限

企业合作的条件是互惠互利,而高职院校的教师大多都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多少在相应岗位上实践的经验,导致在学校教学中也只能从书本上、网络上等地方搜集资料,理论对理论,不能很好地掌握行业发展的现状和未来的趋势,也不能使自己的教学更好地和企业需求挂钩。

3.2.3 双师型教师队伍落后

现在的高职院校一直倡导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双师”是指具有讲师和工程师(经济师、会计师、技师)双重资格的教师,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职称系列,二者的评定需要相关部门的协调和支持。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目的是使得一线教师具备实际企业岗位要求的资格证书,深入到实践中来,可以利用周末和假期进行深入一线的实践活动,考取或获取相应的资格,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学习,但是实际生活中收效甚微。

3.2.4 学生认识不到位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普遍认为大学生活是象牙塔中的学习,而不是企业岗位上的劳动付出,认为顶岗实习是丢人的行为,只是为了出售廉价劳动力,工作不够体面,对自己的专业和职业生涯迷茫,甚至产生消极、抵触情绪。

3.3 企业方面存在的问题

3.3.1 企业更偏重利益层面

企业对校企合作参与热情不高,普遍认为育人是学校的职责,企业只需要从若干的毕业生中选择合适自己的职工即可。对于大部分去企业顶岗实习的学生只是进行简单的培训,安排他们做简单的工作,没有对学生的顶岗实习的具体学习任务和技能培养有详细计划,也不愿意花费过多的时间、精力来培训学生,因为这些不能立刻创造价值。

3.3.2 企业保密意识较强

企业的一些行业信息不大愿意和高职院校共享,怕失去商机或者为了本企业的更好发展,导致学校和企业的着眼点不同,校企合作仅仅停留在表面,不能做到深度合作。

3.3.3 学校和企业互动少、合作层次低

企业和高职院校都只能关注自身发展,没有真正的坐下来详谈共同的发展,在实际合作时间内没有开诚布公的交谈,因为各自的立场和利益角度不同,导致企业不愿意也不可能真正参与到学校的教育中来,学校也没有时间委派专业教师长久时间的深入到企业一线,致使校企合作流于形式[4-7]。

4 推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措施

4.1 政府加大参与和监督的力度

政府应建立约束与激励相结合的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力机制,在宏观和微观上都做好监督引导的工作。首先,在舆论、政策上正面积极的引导,消除广大家长和学生对于职业教育的偏见,认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踏实锻炼专业技能;其次,在校企合作的模式上更多的创新,加深力度,争取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的良性循环机制,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将职业教育资源的优势转化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再次,在校企合作项目的立项中,多给予政策的支持,比如企业可以适当地给予一定的优惠等,高职院校多一点教育经费等。

4.2 高职院校加强自身建设

首先,高职院校要踏实做好人才培养,严抓学生的校园学习质量,保证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扎实,方能赢得企业的青睐和认可;其次,认真甄选合作的企业,调整专业,考验资质,了解职工的培养等各个方面,争取校企合作等价的对口和时效性;再次,加大对教师的培养,要经常组织教师出去学习、培训、实践,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行业发展和锻炼打造自身的专业实践技能;最后,多引进行业一线的骨干技师、项目负责人等到学校的课堂来,争取将他们丰富的实践可以面对面的传授给学生。

4.3 企业进一步转换思想

企业在保证其基本利益的基础上,进一步转换思想、加大步伐。首先,校企合作毕竟减少了一部分企业的正常薪酬支出;其次,至少通过校企合作扩大了企业知名度,塑造良好自身形象;再次,可以第一时间选择最合适本企业的优秀人才,并且没有适应期,可以直接上岗,实现学生和职业人的零对接,节省成本[8-9]。

[1]张立忠,葛秋萍.高职院校产学研与校企合作的基本问题Ⅱ[J].商洛学院学报,2009(2).

[2]杨印山.优化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机制的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7(8):123-124.

[3]赵彦普.校企合作模式探析[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24(1).

[4]庄泽.构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05(6).

[5]韩志刚,金长义.关于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探讨[J].广西轻工业,2008(6).

[6]李坤,费飞.深化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思路与政策建议[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26(9):39-40.

[7]刘大立.高等职业教育国际比较研究的文献述评[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2).

[8]宋晓燕,宋继东.旅游类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1:79.

[9]李忠华.构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6).

G511

A

1671-0037(2014)06-31-1.5

孟菲(1981.5-),女,硕士研究生,助理教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猜你喜欢

校企院校高职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