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京江北新区生态环境改善对策研究

2014-12-23金哲等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23期
关键词:改善对策生态环境

金哲等

摘 要:目前,南京市政府正积极推进江北新区的建设工作,新区处在东部发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交汇处,是苏南面向苏中、苏北和安徽、河南等中西部地区的战略支点。但是,长期以来南京江北地区的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较主城相对落后,其可利用空间狭长,内部环境差异显著,既有老山等优良的自然环境,也有全市环境矛盾突出地区化工园,那么在此背景下对新区谋篇布局必须仔细研究江北地区的生态环境特征,从源头做好防范。该文主要对江北地区的环境现状进行分析,辨别目前存在的主要突出环境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对策措施,以期在新区建设过程中既能避免传统城市病的出现,保护好现有的良好生态环境,又能妥善处理好现存的突出环境问题。

关键词:南京江北新区;生态环境;改善对策

中图分类号 X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23-95-03

Abstract:Now the Nanjing government is actively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Jiangbei District.It is in the confluence of eastern developed areas and midwestern,and it is the strategic point of southern Jiangsu for middle Jiangsu,northern Jiangsu,Anhui,Henan etc.But for a long time the urban construction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Jiangbei area is relatively backward,the available space is narrow and the difference of internal environment is significant.It has excellent natural environment such as Laoshan,but also has the city's environmental contradiction area-chemical industry park.So it is necessary to do a good job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rom the source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Jiangbei district.This article mainly analyzes the environmental status,identifies the main environmental problems,and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so as to avoid the occurrence of the traditional city disease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Jiangbei district,and can properly handle the existing seriou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Key words:Nanjing Jiangbei district;Ecological environment;Improvement measures

2013年5月,国务院批准实施《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规划提出了建设南京江北新区(以下全文简称江北新区)战略构想,明确要求将江北新区打造成苏南板块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型城市化示范区域,积极推进南京江北新区建设与发展。

1 研究区域概况

江北新区是南京市乃至整个苏南地区最具发展潜力的战略空间,也是南京都市区新增空间的主要承载地,《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中明确提出“在南京推动建设江北新区,重点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型城市化,成为加快现代化建设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新引擎”,南京市委、市政府进一步提出将江北新区建设为“国家级”新区,促进江北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使江北地区在国家战略层面中成为长三角门户城市辐射带动中西部的门户和桥头堡,尽快形成江南江北一体化发展格局。

2 区域环境现状

2.1 生态环境 江北新区生态环境优越,2012年末全区森林覆盖率约27%。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安全格局本底较好。现状农林用地面积约1 320km2,水域面积约495km2,合计占到江北新区总用地比重约75%。现状建设用地584km2,约占江北新区总用地比重23.5%。根据《南京市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江北新区范围内包含的红线保护区主要有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江河重要湿地、饮用水源保护区、清水通道、洪水调蓄区等类别,总计9大类46个红线保护区。

2.2 大气环境 2012年新区常规监测点SO2、NO2、PM103项常规污染物年均浓度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但新区内区域环境质量差异明显,大厂、化工园等重化工区域空气环境质量不容乐观。

2.3 水环境 2012年,南京江北新区区县级以上集中式水源地监测结果全部达标;部分乡镇级水源地存在超标现象。新区地表水好于Ⅲ类水质的比例仅45.1%,劣Ⅴ类水体占所监测断面的19.5%,水环境质量达标率偏低,部分河流黑臭已成为公众强烈反映的环境问题。

2.4 资源消耗 2012年江北新区重点工业企业总工业取水量、燃煤消耗量和电力消耗量均占全市比例的40%~50%,能源消耗总量占南京全市接近50%。在全区38个工业行业大类中,综合能耗居于前5位的工业行业分别为: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和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目前江北新区能源梯级利用还不够完善,余热利用仍不充分,有较大的节能和降耗空间。因有长江水源保障,现状水资源比较充裕,从用水构成看,目前江北新区农业是用水大户,用水量占全区总用水量的接近50%。endprint

3 目前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3.1 重化工业的污染较为突出 江北新区总体环境状况良好,但局部区域水、气环境质量达标率不高,重化工业的集中区域污染较重,大厂地区重化工产业用地与城市居住用地交叉布局,重化工产业污染扰民问题较为突出。

3.2 重化工业的产业占比偏大 江北新区产业以石化、钢铁、电力等重化工产业为主,占工业总产值的78%,能耗、水耗大,污染物排放量居高。产业结构偏重,给生态环境带来较大压力,亟待推进产业升级和绿色转型。

3.3 资源消耗及污染排放居高 2012年,江北新区总工业用水、燃煤消耗和电力消耗的绝对量大,在全市占比高。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超过全市平均水平。特别是大厂地区,分布了扬子、扬巴、南钢、华能、南热等一批重化工企业,是全市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大户的集中区域。

3.4 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目前江北新区污水管网铺设进度落后,污水厂进水量和运行效率偏低,污水集中处理率不高;生活垃圾填埋场几近饱和,垃圾分类工作刚刚起步,垃圾焚烧发电厂尚在建设;绿地系统缺乏统一规划,区域生态资源仍有待优化配置。

3.5 环境风险防范压力较大 江北新区石油化工、钢铁、能源等产业规模大、集聚度高,污染源较多,存在一定环境风险。大多数重化工企业沿江分布,临江码头危化品存储量大、种类繁多,加上长江航道过境危化品运输频繁,长江生态安全隐患客观存在。发展进程中,保障环境安全的任务艰巨。

4 对策建议

4.1 城市空间和产业布局需要进一步调优 (1)加快推进大厂片区4大企业整体搬迁。大厂片区南钢、南化、华能电厂、南热电厂存在布局污染问题,在主导风向为北风等条件下,对八卦洲和南京主城的环境污染影响较大。需要在《方案》中明确这4大企业的减排、关停、搬迁问题,明确产业转型、优化升级等要求。将大厂地区打造成传统重工业基地改造示范区。(2)加快长江大桥片区的城市功能转变。将长江大桥片区打造成现代化滨江商务区,实现由传统重工业向产业高端化和现代服务业的根本性转变。(3)加快玉带片功能转变。玉带片以化工物流为主,目前已有部分污染企业入驻,因处于南京主城上风向,对主城的污染影响较大。建议玉带片区应禁止再上化工项目,现有项目逐步迁出;龙袍新城适当扩展,主动转变功能,定位为装备物流产业基地。(4)加快解决居住与工业布局混杂问题。现状工业和居住混杂问题较为突出,需要进一步明确重点改造区域及改造更新的任务和内容。

4.2 应在布局上留足生态防护绿地和城市风道 新区工业布局与城镇布局规划方案需对未来生态用地充分保障并严格落实。进一步拓展和完善大厂—浦口、长芦—雄州、长芦—大厂、长芦—龙袍4片生态隔离带,同时尽最大可能新建设置必要的绿化隔离带与生态防护带,以减轻工业对周边环境污染。

4.3 更加重视长江岸线和生态红线保护 将生态岸线比例作为新区生态建设的硬指标。长江岸线是新区不可多得的稀缺资源,对维护新区生态安全,营造生态景观具有重要作用。必须加快对长江生产岸线的集约利用,重视生态岸线保护。应增加生态岸线占比的指标。同时严守生态红线,加强新区各类规划的分区管制。严格落实《南京市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的要求,形成江北新区生态功能保障的基线、环境质量安全的底线和自然资源利用的红线,实行最刚性的保护和最严格的管制,把生态红线刚性约束要求上升到法规层面,形成法律威慑效力,任何违反规划的行为都受到惩处,使生态“红线”成为一条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4.4 仍需重视高新技术产业潜在不利影响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会使新区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有所增加,客观上要求必须不断保持和改进工业固废的环境管理,特别是持续做好工业企业循环化改造和综合利用,加快建设江北环保产业园,整合、提升和发展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纸、报废汽车、电子垃圾等可再生资源产业。在新兴产业引进过程中,选择可与原有产业产出对接的下游制造业,形成较为完整的绿色循环产业链。

4.5 形成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污水处理格局 新区污水处理厂数量较多,且布局较为分散,较分散的污水处理布局有利于污水的资源化再利用,同时也符合国家提出的节能减排的要求。但同时也带来管网建设投入大、不利于管理等环境问题。因此,要进一步研究污水集中布局方案,做好与即将出台的《南京市城乡生活污水处理规划(2013-2020)》充分对接,在考虑地形、地貌条件的基础上适当集中,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和中水回用率,使城市排水分片区科学实施,建一片成一片。

4.6 应明确环境风险3级防护区 在化工集中区周围设置如下环境安全防范区:(1)1公里限制区:距化工石化集中区边界外1km范围,限制人口发展;事故时的首批人员疏散区。(2)2km控制区:距园区边界外1~2km范围,限制集中居民区发展;事故时必要情况下的次批人员疏散区。(3)3km防范区:距园区外边界2~3km间范围,事故时人员采取防护措施区。同时,应建立企业、园区、市三级事故应急预案系统,各级应急系统应各司其责,分级响应,协调配合。

5 结语

南京江北新区是苏南地区现代化进程中具有较大开发潜力和开发空间的重要承载区域,在国家重大发展格局中处于战略节点和门户地位,是南京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建议在新区的建设过程中,进一步统筹空间布局,加大对生态红线的保护。注意避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可能产生的污染问题,加大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和环境风险防范力度,并高度重视城市总体规划及重大项目的环评工作,严格审批程序,全力打造生态江北。 (责编:徐焕斗)endprint

3 目前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3.1 重化工业的污染较为突出 江北新区总体环境状况良好,但局部区域水、气环境质量达标率不高,重化工业的集中区域污染较重,大厂地区重化工产业用地与城市居住用地交叉布局,重化工产业污染扰民问题较为突出。

3.2 重化工业的产业占比偏大 江北新区产业以石化、钢铁、电力等重化工产业为主,占工业总产值的78%,能耗、水耗大,污染物排放量居高。产业结构偏重,给生态环境带来较大压力,亟待推进产业升级和绿色转型。

3.3 资源消耗及污染排放居高 2012年,江北新区总工业用水、燃煤消耗和电力消耗的绝对量大,在全市占比高。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超过全市平均水平。特别是大厂地区,分布了扬子、扬巴、南钢、华能、南热等一批重化工企业,是全市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大户的集中区域。

3.4 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目前江北新区污水管网铺设进度落后,污水厂进水量和运行效率偏低,污水集中处理率不高;生活垃圾填埋场几近饱和,垃圾分类工作刚刚起步,垃圾焚烧发电厂尚在建设;绿地系统缺乏统一规划,区域生态资源仍有待优化配置。

3.5 环境风险防范压力较大 江北新区石油化工、钢铁、能源等产业规模大、集聚度高,污染源较多,存在一定环境风险。大多数重化工企业沿江分布,临江码头危化品存储量大、种类繁多,加上长江航道过境危化品运输频繁,长江生态安全隐患客观存在。发展进程中,保障环境安全的任务艰巨。

4 对策建议

4.1 城市空间和产业布局需要进一步调优 (1)加快推进大厂片区4大企业整体搬迁。大厂片区南钢、南化、华能电厂、南热电厂存在布局污染问题,在主导风向为北风等条件下,对八卦洲和南京主城的环境污染影响较大。需要在《方案》中明确这4大企业的减排、关停、搬迁问题,明确产业转型、优化升级等要求。将大厂地区打造成传统重工业基地改造示范区。(2)加快长江大桥片区的城市功能转变。将长江大桥片区打造成现代化滨江商务区,实现由传统重工业向产业高端化和现代服务业的根本性转变。(3)加快玉带片功能转变。玉带片以化工物流为主,目前已有部分污染企业入驻,因处于南京主城上风向,对主城的污染影响较大。建议玉带片区应禁止再上化工项目,现有项目逐步迁出;龙袍新城适当扩展,主动转变功能,定位为装备物流产业基地。(4)加快解决居住与工业布局混杂问题。现状工业和居住混杂问题较为突出,需要进一步明确重点改造区域及改造更新的任务和内容。

4.2 应在布局上留足生态防护绿地和城市风道 新区工业布局与城镇布局规划方案需对未来生态用地充分保障并严格落实。进一步拓展和完善大厂—浦口、长芦—雄州、长芦—大厂、长芦—龙袍4片生态隔离带,同时尽最大可能新建设置必要的绿化隔离带与生态防护带,以减轻工业对周边环境污染。

4.3 更加重视长江岸线和生态红线保护 将生态岸线比例作为新区生态建设的硬指标。长江岸线是新区不可多得的稀缺资源,对维护新区生态安全,营造生态景观具有重要作用。必须加快对长江生产岸线的集约利用,重视生态岸线保护。应增加生态岸线占比的指标。同时严守生态红线,加强新区各类规划的分区管制。严格落实《南京市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的要求,形成江北新区生态功能保障的基线、环境质量安全的底线和自然资源利用的红线,实行最刚性的保护和最严格的管制,把生态红线刚性约束要求上升到法规层面,形成法律威慑效力,任何违反规划的行为都受到惩处,使生态“红线”成为一条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4.4 仍需重视高新技术产业潜在不利影响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会使新区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有所增加,客观上要求必须不断保持和改进工业固废的环境管理,特别是持续做好工业企业循环化改造和综合利用,加快建设江北环保产业园,整合、提升和发展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纸、报废汽车、电子垃圾等可再生资源产业。在新兴产业引进过程中,选择可与原有产业产出对接的下游制造业,形成较为完整的绿色循环产业链。

4.5 形成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污水处理格局 新区污水处理厂数量较多,且布局较为分散,较分散的污水处理布局有利于污水的资源化再利用,同时也符合国家提出的节能减排的要求。但同时也带来管网建设投入大、不利于管理等环境问题。因此,要进一步研究污水集中布局方案,做好与即将出台的《南京市城乡生活污水处理规划(2013-2020)》充分对接,在考虑地形、地貌条件的基础上适当集中,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和中水回用率,使城市排水分片区科学实施,建一片成一片。

4.6 应明确环境风险3级防护区 在化工集中区周围设置如下环境安全防范区:(1)1公里限制区:距化工石化集中区边界外1km范围,限制人口发展;事故时的首批人员疏散区。(2)2km控制区:距园区边界外1~2km范围,限制集中居民区发展;事故时必要情况下的次批人员疏散区。(3)3km防范区:距园区外边界2~3km间范围,事故时人员采取防护措施区。同时,应建立企业、园区、市三级事故应急预案系统,各级应急系统应各司其责,分级响应,协调配合。

5 结语

南京江北新区是苏南地区现代化进程中具有较大开发潜力和开发空间的重要承载区域,在国家重大发展格局中处于战略节点和门户地位,是南京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建议在新区的建设过程中,进一步统筹空间布局,加大对生态红线的保护。注意避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可能产生的污染问题,加大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和环境风险防范力度,并高度重视城市总体规划及重大项目的环评工作,严格审批程序,全力打造生态江北。 (责编:徐焕斗)endprint

3 目前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3.1 重化工业的污染较为突出 江北新区总体环境状况良好,但局部区域水、气环境质量达标率不高,重化工业的集中区域污染较重,大厂地区重化工产业用地与城市居住用地交叉布局,重化工产业污染扰民问题较为突出。

3.2 重化工业的产业占比偏大 江北新区产业以石化、钢铁、电力等重化工产业为主,占工业总产值的78%,能耗、水耗大,污染物排放量居高。产业结构偏重,给生态环境带来较大压力,亟待推进产业升级和绿色转型。

3.3 资源消耗及污染排放居高 2012年,江北新区总工业用水、燃煤消耗和电力消耗的绝对量大,在全市占比高。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超过全市平均水平。特别是大厂地区,分布了扬子、扬巴、南钢、华能、南热等一批重化工企业,是全市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大户的集中区域。

3.4 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目前江北新区污水管网铺设进度落后,污水厂进水量和运行效率偏低,污水集中处理率不高;生活垃圾填埋场几近饱和,垃圾分类工作刚刚起步,垃圾焚烧发电厂尚在建设;绿地系统缺乏统一规划,区域生态资源仍有待优化配置。

3.5 环境风险防范压力较大 江北新区石油化工、钢铁、能源等产业规模大、集聚度高,污染源较多,存在一定环境风险。大多数重化工企业沿江分布,临江码头危化品存储量大、种类繁多,加上长江航道过境危化品运输频繁,长江生态安全隐患客观存在。发展进程中,保障环境安全的任务艰巨。

4 对策建议

4.1 城市空间和产业布局需要进一步调优 (1)加快推进大厂片区4大企业整体搬迁。大厂片区南钢、南化、华能电厂、南热电厂存在布局污染问题,在主导风向为北风等条件下,对八卦洲和南京主城的环境污染影响较大。需要在《方案》中明确这4大企业的减排、关停、搬迁问题,明确产业转型、优化升级等要求。将大厂地区打造成传统重工业基地改造示范区。(2)加快长江大桥片区的城市功能转变。将长江大桥片区打造成现代化滨江商务区,实现由传统重工业向产业高端化和现代服务业的根本性转变。(3)加快玉带片功能转变。玉带片以化工物流为主,目前已有部分污染企业入驻,因处于南京主城上风向,对主城的污染影响较大。建议玉带片区应禁止再上化工项目,现有项目逐步迁出;龙袍新城适当扩展,主动转变功能,定位为装备物流产业基地。(4)加快解决居住与工业布局混杂问题。现状工业和居住混杂问题较为突出,需要进一步明确重点改造区域及改造更新的任务和内容。

4.2 应在布局上留足生态防护绿地和城市风道 新区工业布局与城镇布局规划方案需对未来生态用地充分保障并严格落实。进一步拓展和完善大厂—浦口、长芦—雄州、长芦—大厂、长芦—龙袍4片生态隔离带,同时尽最大可能新建设置必要的绿化隔离带与生态防护带,以减轻工业对周边环境污染。

4.3 更加重视长江岸线和生态红线保护 将生态岸线比例作为新区生态建设的硬指标。长江岸线是新区不可多得的稀缺资源,对维护新区生态安全,营造生态景观具有重要作用。必须加快对长江生产岸线的集约利用,重视生态岸线保护。应增加生态岸线占比的指标。同时严守生态红线,加强新区各类规划的分区管制。严格落实《南京市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的要求,形成江北新区生态功能保障的基线、环境质量安全的底线和自然资源利用的红线,实行最刚性的保护和最严格的管制,把生态红线刚性约束要求上升到法规层面,形成法律威慑效力,任何违反规划的行为都受到惩处,使生态“红线”成为一条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4.4 仍需重视高新技术产业潜在不利影响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会使新区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有所增加,客观上要求必须不断保持和改进工业固废的环境管理,特别是持续做好工业企业循环化改造和综合利用,加快建设江北环保产业园,整合、提升和发展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纸、报废汽车、电子垃圾等可再生资源产业。在新兴产业引进过程中,选择可与原有产业产出对接的下游制造业,形成较为完整的绿色循环产业链。

4.5 形成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污水处理格局 新区污水处理厂数量较多,且布局较为分散,较分散的污水处理布局有利于污水的资源化再利用,同时也符合国家提出的节能减排的要求。但同时也带来管网建设投入大、不利于管理等环境问题。因此,要进一步研究污水集中布局方案,做好与即将出台的《南京市城乡生活污水处理规划(2013-2020)》充分对接,在考虑地形、地貌条件的基础上适当集中,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和中水回用率,使城市排水分片区科学实施,建一片成一片。

4.6 应明确环境风险3级防护区 在化工集中区周围设置如下环境安全防范区:(1)1公里限制区:距化工石化集中区边界外1km范围,限制人口发展;事故时的首批人员疏散区。(2)2km控制区:距园区边界外1~2km范围,限制集中居民区发展;事故时必要情况下的次批人员疏散区。(3)3km防范区:距园区外边界2~3km间范围,事故时人员采取防护措施区。同时,应建立企业、园区、市三级事故应急预案系统,各级应急系统应各司其责,分级响应,协调配合。

5 结语

南京江北新区是苏南地区现代化进程中具有较大开发潜力和开发空间的重要承载区域,在国家重大发展格局中处于战略节点和门户地位,是南京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建议在新区的建设过程中,进一步统筹空间布局,加大对生态红线的保护。注意避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可能产生的污染问题,加大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和环境风险防范力度,并高度重视城市总体规划及重大项目的环评工作,严格审批程序,全力打造生态江北。 (责编:徐焕斗)endprint

猜你喜欢

改善对策生态环境
职业教育中的公平问题研究
产权视角下的西宁特钢企业环境风险评价与控制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如何强化我国生态环境监察工作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