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管理重在放手

2014-12-22张道明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14年11期
关键词:中层校长会议

张道明

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学校管理千头万绪,直接关系着师生的校园生活质量,影响着学校的办学质量,其重要作用不言而喻。然而,目前学校管理效果还不尽如人意,甚至面临一些困境。笔者以为,破解学校管理难题,关键不在“管”而在于“理”。所谓“理”,就是校长要舍得放权,变单向管理为双向活动的协同管理,变个体被动管理为多方位参与管理,只有这样学校管理才能风生水起,富有成效。

一、 “项目管理制”,放权于中层

俗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所学校不论大小,各种相关的职能部门,如德育、教导、教研、后勤、财务、团队等都不可或缺,这对校长的管理水平、能力素质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校长即便再优秀,能力再强,但毕竟精力有限,如果事必躬亲,效果肯定不好,而且也不现实。有智慧的校长不会独揽大权,而是懂得放权,让权于人,自己运筹帷幄,协调衔接各部门,为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平台和有利条件。

校长更多应该思考干什么,而中层管理思考的是怎么干,前者是方向的问题,后者是方法的问题。说到底,中层是校长的左右手,是校长办学思想的具体执行者和操作者。某校实施的是“项目管理制”,即经过校长考察和教职工推荐,任命了分管德育、安全、教导、教科研、大队部、后勤、总务、财会、工会等部门责任人。校长把任务分解给相应部门的负责人,由其在调查的基础上制定出实施方案,提交校行政会讨论;行政人员对其方案的可行性进行量化评估,提出意见和建议,经修改反馈,集体表决通过后实施。这样的管理充分发挥了中层干部的智慧,学校执行的方案不再是某个人的想法,而是基于一线教师和中层思考的集体智慧的结晶,有群众基础,容易推行,其可行性和操作性大大增强了。

上述的“项目管理制”下,校长把任务分解给部门,既减轻了自己的压力,又给了中层锻炼的机会,让下属可以充分展示才能,最终历练成为在学校某个部门独当一面的部门“经理”。当然,校长并非是甩手掌柜,可以不管不问,他要时刻关注事态的发展和进程,及时衔接协调中层搞不定的环节,为中层顺利实施方案铺好路,架好桥,最终落实校长的办学思想,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与愿景。

二、 “年级负责制”,让权于年级

一个学校,校长和中层不可能把学校的所有事情都做完、做好。校长直接面对的是教师,而教师面对的是每一个具体鲜活的学生,是学校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的具体执行者。换言之,教师是一个学校实现愿景和目标的最主要践行者。离开了一线教师,一切都是空谈。

学校中层毕竟人数少,他们或许负责某个班级的学科教学,如果要与每个办公室、每个科目、每位教师交接工作,进行管理,可能就显得精力不够,效果自然不佳。特别是教师人数比较多的学校,这种情况尤为突出。以某校为例,学生近1600人,教师70余人,班级27个。这样大的学校就适合“年级负责制”。何谓“年级负责制”?就是分年级管理,年级组长由该年级所有教师推选产生,年级组的老师在年级组长的带领下参与管理自己的年级。年级组长上连接学校,接受学校的任务,传达上面的文件精神;下连接一线教师,与大家朝夕相处,共同制定管理该年级组的方案,交行政审核通过后执行,收集整理年级组资料,上交学校各部门负责人,并把教师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学校。年级组长是学校和教师之间的中转站,作用不容小觑。

这样的管理让全体教师从被管理者转变为管理者,积极主动参与管理,大大激发了其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增强了,工作态度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不再敷衍了事,而是积极主动找事做,做好事,做出成效,学校形成了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的良好局面。如此一来,既减轻了学校中层的工作压力,又激活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风生水起,富有成效。

三、 “例会变变脸”,还权于教师

以往的会议都是领导唱主角,其讲话的精神、布置的工作、安排的任务,教师执行起来必定大打折扣。

让教师参与管理是学校管理让权于教师的一个方面,校长要把“让权”的理念贯彻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让教师真正感觉到当家作主的责任与荣耀,感受到自身在管理中的价值。

教师例会往往是校长讲安全,助理讲教学,主任讲教科研,后勤、财会……你方唱罢我登台,内容重复啰嗦,且训斥批评多,鼓励赞扬少,会议短则个把小时,长则两三个钟头,导致教师反感,其效果可想而知。如何改变会议的形式,让教师乐于参会呢?

某校实行“教师例会变变脸”,在形式和内容以及时间上都有所改变和创新。每次会前5分钟,安排一位教师介绍自己最近的收获,内容不限,或看书心得,或观课感受,或课堂亮招,或育人故事,或生活感悟,能带给人思考、启迪或顿悟的内容皆可。此举既改变了会议形式,让每一个普通教师有机会走到“台上”,展现自己的风采,同时又能激发教师认真读书、观课、教学,用心感受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的“风景”,让经验因为交流而传播、故事因为分享而感动、美好因为弘扬而传递正能量,让思想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可谓一举多得。校长可以限定发言时间,要求每个发言人讲话直奔主题,挑重要内容讲,言简意赅,不重复,不啰嗦。发言人需要精心准备发言稿,直接讲问题,提措施,在规定时间内把内容讲清楚,把要求说明白。这样的“变脸”会议大大节约了会议时间,提高了会议效果,一改以往会议过多且冗长等不良会风,深受老师们喜爱,开会成为大家期盼的事,因为可以分享很多精彩。“变脸”会议实则是领导让权于人,让普通教师成为管理者,参与学校管理,更是一种无为中有为、放手中收获的管理智慧。

学校管理千头万绪,是一门复杂系统的艺术。学校管理不在管,而重在“理”,最有效的管理就是放手。智慧的校长懂管理,会管理,懂得让权于人,让广大教师参与管理,如此,学校的管理才会卓有成效,为教育质量的稳步提升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鸣锣开道,保驾护航。

【责任编辑:白文军】

猜你喜欢

中层校长会议
欧洲理事会会议
进退之间:中小学中层管理者领导力提升
从“称职”到“一流”
主席团会议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对企业中层管理者激励问题的思考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一场会议和它的记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