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联(俄罗斯)RGN和RGO杀伤手榴弹

2014-12-20杨云

现代兵器 2014年12期
关键词:手榴弹冲压炸药

杨云

前 传

杀伤手榴弹是步兵常用的近战兵器,在巷战、壕内战斗等场合能发挥其他武器所不及的作用。二战结束后,留在苏军装备序列中的杀伤手榴弹主要有3种——RG-42进攻手榴弹、RGD-5进攻手榴弹和F-1防御手榴弹。RG-42进攻手榴弹弹体为冲压钢板卷制的圆柱体,设计带有较多战时应急的色彩,缺点较多,主要是圆柱形的弹体握持不便,因此从战后50年代开始逐渐被RGD-5进攻手榴弹代替。RGD-5也是进攻手榴弹,弹体由上下两个薄钢板冲压的半球扣合而成,外形为卵圆形,握持舒适度要比圆柱形的RG-42好了许多。RGD-5装药量为110克TNT炸药,因为是进攻手榴弹,冲压薄钢板弹体提供的有效破片很少,主要靠炸药爆炸的冲击波杀伤人员。F-1防御手榴弹是战争中后期开始生产的铸铁弹体防御手榴弹,内装60克TNT炸药,靠铸铁弹体产生的破片杀伤人员。为了产生更规则的破片,弹体外还有方格状的预制破片槽(实际是没用的)。

3种手榴弹都使用同一种发火件——UZRG或者UZRGM通用发火件,这是一种击针式的延期发火件。在平时,击针的尾部被握片头部的U形凹槽卡住,将击针簧向上压缩,击针下部又被运输保险销固定,构成平时的安全状态。投掷前紧握住握片,拔出运输保险销,将手榴弹用力投出,离手后握片失去手的握持被击针簧带动的击针尾部弹出,击针簧伸展不但弹飞握片,同时击针向下击发火帽点燃延期药,经过3~4秒的时间引爆雷管继而引爆手榴弹。

战后,这3种手榴弹苏军使用了相当长时间,其中RGD-5和F-1今天仍未退役。但是,这三种手榴弹的缺点也是非常明显的。依靠破片杀伤人员的F-1防御手榴弹全弹重量过大,有610克,弹体大部分重量是那个厚厚的铸铁外壳。当时,人们认为在铸铁外壳上铸出方格状的预制破片槽可以产生规则的破片。但实际情况是,铸铁外壳形成的破片形状和方格没有关系,要么被炸得太碎成了铁末,要么变成大块的碎片飞散到很远的地方,威胁投掷者自己和友邻,真正大小适中的有效破片较少。RGD-5和RG-42进攻手榴弹弹体是薄钢板冲压的,重量轻,也不会产生多少破片。但是金属制的UZRG/UZRGM通用发火件有时却成了飞得最远的“破片”,也能飞20~25米外,偶尔也能伤人。还有一个共同缺点就是,三种手榴弹使用的UZRG/UZRGM通用发火件只有单一的延期起爆功能,容易被敌拾起反投,在向上坡和屋顶投掷时,容易滚落下来伤及自己。为了克服这些缺点,苏联于70年代研制了两种全新的手榴弹——RGN进攻手榴弹和RGO防御手榴弹。这两种手榴弹属于同一系列,发火件通用,有碰炸和延期两种功能,仅仅是弹体结构有所不同。而且它们的弹体重量、破片散布效果和安全性都比F-1、RG-42、RGD-5三种手榴弹提高了一个技术等级,属于战后第三代手榴弹的技术水平。

RGN进攻手榴弹

这一系列中的RGN属于进攻手榴弹,主要依靠炸药爆炸的爆轰波杀伤人员,破片不是主要的杀伤手段,即便产生了少量破片,也要严格控制破片的数量和飞散距离,飞散距离越近越安全。为此,RGN进攻手榴弹使用了多项新技术新工艺来达到这些要求。

首先是弹体材质。上一代产品——RGD-5手榴弹使用钢板冲压弹体,虽然产生的有效破片很少,但是破片形状不好控制,较大的破片仍有可能飞出较远距离造成意外伤害,另外钢板材料也不利于全弹减重。RGN进攻手榴弹独创性地使用铝合金作为弹体材料,为上下两个铝合金半球扣合,其中上半球加工有安装引信的圆孔,孔内有一个薄金属做的螺纹衬套,用来安装引信,平时这个孔靠一个聚乙烯塑料盖封闭。使用铝合金弹体一来有利于全弹减重,二来可以减轻破片质量,缩短破片飞行距离,提高安全性。在RGN进攻手榴弹的铝合金弹体内壁冲有小方格状的预制破片槽,使用冲压刻槽预制破片弹体主要不是为了增加手榴弹的破片杀伤性能,而是进一步控制单个破片的质量,尽量保证破片均匀一致,避免出现单个较大破片飞出较远距离,进一步地压缩手榴弹的危险半径。在进攻手榴弹上使用冲压刻槽预制破片这在世界上也是属于罕见的。使用了内部冲压刻槽的铝合金弹体后,RGN进攻手榴弹的单个破片质量控制在0.3~0.4克,破片数量控制在220~250片,破片初速在700米/秒左右,杀伤半径约5.5米,破片最大飞散距离不超过10米,安全性较好。

其次是炸药品种。老的RGD-5手榴弹使用110克TNT炸药,在进攻手榴弹当中威力属于一般,要想再提高威力,一个是靠增加炸药量,当然这会带来弹体增大增重的缺陷,还有一个就是使用威力更大的高能炸药。RGN进攻手榴弹使用的是112克黑索金-TNT混合炸药,即将黑索金熔铸在TNT炸药内,这种混合炸药爆轰速度比纯TNT更高,产生的爆轰波杀伤力自然更大。使用黑索金-TNT混合炸药还有个好处,就是可以直接在弹体内浇铸装药,直接在炸药上开出引信安装孔,有利于生产效率。

RGN进攻手榴弹全弹高115毫米,弹径60毫米,全弹重310克。

RGO防御手榴弹

RGO防御手榴弹和RGN进攻手榴弹类似,也是上下半球扣合结构,但是弹体材质和结构都有很大不同。为了与RGN进攻手榴弹相区别,RGO防御手榴弹的下半球弹体外冲有了小方格刻槽,白天通过肉眼、夜间通过触摸就能识别。

作为防御手榴弹,破片杀伤性能是第一位的。理想的防御手榴弹破片性能应当是杀伤半径内破片数量密集,不让敌人从破片飞散的间隙中漏网。但破片飞散的最远距离即危险半径要尽可能小,避免误伤自己和友邻。此外,为了提高手榴弹的携行性能和投掷距离,在保证杀伤力的前提下全弹重量要轻。为了满足这些要求,RGO防御手榴弹使用双层钢板冲压弹体而不是RGN进攻手榴弹的单层铝合金弹体,两层钢板内侧都冲有预制破片刻槽。使用双层弹体可以在不增加弹体体积和质量的情况下使破片数量翻倍,极大提高了破片密集度,而钢制破片的质量和飞行速度也比铝合金破片大,传递的能量也更大。RGO防御手榴弹能产生650~700片重量为0.4~0.45克的破片,破片初速达1200米/秒,单个破片的能量是RGN进攻手榴弹破片的约3倍,密集杀伤半径约8米,破片飞散的危险半径约16米,呈现出高速密集小破片的技术特点。而上一代产品——F-1防御手榴弹弹重610克,比RGO防御手榴弹重了80克,使用铸铁弹体,属于非预制破片弹体(弹体外的铸造“破片槽”实际无用),爆炸破片大小不均匀,有效破片数量少,密集杀伤半径只有6.3米(远了敌人就可能从飞散破片间隙中漏网),破片飞散的危险距离却有好几十米。对比之下,RGO防御手榴弹的技术性能提高了一大步,不但密集的高速破片使敌人在杀伤半径内难以逃脱,较小的危险半径又有效地避免了误伤。在装药上,RGO防御手榴弹同样采用黑索金-TNT混合炸药,装药量比RGN进攻手榴弹略少,为92克。endprint

RGO防御手榴弹全弹高115毫米,弹径60毫米,全弹重530克。

碰炸、延期两用引信

RGO和RGN手榴弹通用同一种引信——UDZ或改进型的UDZ-S引信,这也是该系列手榴弹最有特点、最为“华彩”的部分。这种引信有碰炸和延期两种功能,正常使用时为碰炸功能,当碰炸机构故障瞎火时,又能自动转为延期功能,在出手3.3~4.3秒后自毁,安全冗余度很高。更值得一提的是,功能如此完善的引信使用的是纯机械结构,所有功能都靠传统的火帽、延期药、弹簧、击针、雷管来实现,没有使用任何电子机构。下面,我们就重点来剖析一下这种手榴弹引信的基本原理。

UDZ引信主体材质为聚乙烯塑料,外观为白色,内部主要由发火装置、隔火装置、万向碰炸装置、延期自毁装置和起爆装置五大系统组成。发火装置是一个传统的翻板击针机构,所不同的是发火火帽不在引信顶端,而是在侧面,翻板击针在解脱后不是向上翻而是向下翻。在平时,击针被保险握片压在上方位置,保险握片又被运输保险销固定。隔火装置由两个带火药柱的保险销、保险簧、火帽座和火帽座簧组成。在平时,两个保险销被火药柱向内顶出,把火帽座卡在引信一侧,火帽座上的火帽和万向碰炸装置的击针错开,起到隔火作用。只有当两个保险销后的火药柱烧完,保险销才会被弹簧向外推,放开火帽座使火帽座弹回,万向碰炸装置的击针才能对正火帽。万向碰炸装置的核心是一个重球和一个锥形的击针座,可以让手榴弹在任意角度落地时都能引爆。延期自毁装置是一个延期药管,和隔火装置的两个保险销并列,在出手的时候一起点燃,如果碰炸装置失灵,它能在燃烧完毕后点燃火帽座上的火帽引爆手榴弹。起爆装置当然就是火帽座下的雷管,当火帽被万向碰炸装置的击针戳燃或者被延期自毁装置的延期药管点燃后,产生的火焰能够引爆雷管,继而引爆手榴弹。

当投掷者握住手榴弹,拔掉运输保险销将手榴弹用力投出后,在出手的瞬间保险握片被弹出,翻板击针向下翻,打击引信侧面的发火火帽。发火火帽点燃后,同时点燃隔火装置两个保险销后面的火药柱,以及延期自毁装置的延期药管。隔火装置的两个保险销原本因为火药柱占据了后退的空间,是向内顶的,把火帽座挡在引信一侧。随着火药柱烧尽让出空间,两个保险销被保险销簧向外推出,松开火帽座,火帽座便在弹簧作用下弹回引信中间,火帽与万向碰炸装置的击针对正,手榴弹进入待发状态。

当手榴弹垂直落地时,在惯性作用下万向碰炸装置中的重球向下推挤锥形的击针座,刺戳火帽座上的火帽发火,点燃雷管引爆手榴弹。当手榴弹倾斜落地时,重球与锥形击针座的圆锥面、以及引信室顶部的弧形面配合产生纵向分力,仍能推挤锥形击针座向下刺戳火帽引爆手榴弹。如果碰炸机构因为故障没有起作用,那么出手瞬间随两个保险销火药柱一起点燃的延期药管在3.3~4.3秒后,仍能够点燃火帽引爆手榴弹。

从上面的介绍中可以看出,UDZ引信的设计非常巧妙,归纳起来有以下几大优点:一、既有碰炸功能,又能在碰炸功能失效的情况下用延期药管使手榴弹自毁,而且用于固定碰炸火帽座的保险销有两个,只要其中一个不起作用,火帽座就不能移动到引信体中间和碰炸击针对正,安全冗余度相当好。二、两个保险销火药柱起到了出手保险的作用,避免手榴弹出手后早炸危害使用者的安全。三、整个引信从单项技术来说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延期药柱、火帽座偏移隔离、万向碰炸装置等,这些技术在过去的炮弹、火箭弹引信和手榴弹引信中都广泛使用过。但是,设计者巧妙地将这些普通技术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就构成了这种结构独特性能先进的手榴弹引信。四、引信主体材料是聚乙烯塑料,手榴弹爆炸时能被炸碎,塑料碎片和内部的一些小金属零件因为重量轻也飞不远,不会像UZRG通用发火件一样被炸出很远距离伤人。

包装运输

RGN和RGO手榴弹的包装方式是一样的,用一个木制包装箱包装,包装箱的盖子和箱体之间有金属紧固扣扣住。包装箱内左侧为上下两层20个弹体,用塑料托座固定,配套的20个UDZ引信装在木箱右侧的金属密封盒内。打开金属密封盒后可以看到,20个UDZ引信上下两层装在一个塑料托座上,防止它们在金属盒内滚动碰撞。使用者在使用前需要将弹体和引信结合,然后才能使用。

技术点评

二战结束后,杀伤手榴弹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代:第一代是二战中沿用下来的型号,引信基本沿用英国米尔斯手榴弹开创的翻板击针引信及其变种,铸铁非预制破片弹体,重量在600克以上,填充的炸药主要是TNT。美国MK2手榴弹、苏联F-1防御手榴弹都属于这一代产品。第二代杀伤手榴弹基本研发自上世纪50年代,主要技术特点是使用钢板冲压弹体,有的带有钢丝刻槽预制破片层,引信仍是传统的翻板击针引信,这一代产品最有代表性的型号是美国M26手榴弹,全弹重454克, 装药为164克B炸药(黑索金-TNT混合炸药),带钢丝刻槽预制破片层,破片杀伤半径15米。前文介绍的苏联RGD-5进攻手榴弹也属于这一代。第三代杀伤手榴弹出现在上世纪60年代,RGN、RGO手榴弹就是典型的第三代杀伤手榴弹。这一代杀伤手榴弹和第一、第二代相比,有这样一些特点:首先是广泛使用注塑钢珠、冲压钢板刻槽等预制、半预制破片弹体,配合高性能炸药,使破片呈现典型的密集高速小破片特征,在近距离内破片密度大,敌人难以漏网,密集高速小破片形成的伤口多、伤道复杂,救治难度大,而轻质、均匀的小破片又有速度衰减快、衰减率稳定、便于控制飞散距离的特点,破片飞散的危险半径可以缩得很小,提高了使用安全性。其次,全弹重量大幅度减轻,基本控制在500克以下,明显提高了携行性能和投掷距离。第三,注重引信的安全性能和多用途性,出现了带有多重保险的引信和碰炸-延期双用途引信。

这些技术特点在RGN、RGO手榴弹上都能够看到,不但如此,RGN、RGO手榴弹还有一些独有的技术亮点:同一系列两种手榴弹功能不同,但使用通用的引信,使用方法也完全相同,既提高了生产效率,也方便训练使用。大胆使用新材料。RGN进攻手榴弹为了最大限度地控制破片飞散距离,独创性地使用铝合金作为弹体材料,降低了单个破片的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用双层弹体提高了破片密度。RGO防御手榴弹要在不增大弹体的情况下增大破片密度,使用了双层钢板刻槽弹体,在同等体积下破片数量提高了近一倍。

不过,RGO、RGN手榴弹也不是没有缺点,其一是引信重量占全弹重量较大,浪费了较多弹重。单个UDZ引信的质量有80克,占RGN进攻手榴弹全重超过1/4,占RGO防御手榴弹全重也将近1/6。其二是UDZ引信虽为双用途引信,但投掷者不能选择引信的工作模式,延期功能只有在碰炸功能失效的情况下才发挥作用,战术灵活性不足。其三是生产成本明显要比RGD-5、F-1手榴弹高。所以虽然自80年代起苏军开始装备RGO、RGN手榴弹,但是老的RGD-5、F-1手榴弹仍在大量使用,直到今天也没有退役。

(编辑/栀子)endprint

猜你喜欢

手榴弹冲压炸药
飞机钣金件冲压成型工艺研究
真实版“土豆雷”
印度成功完成首次超燃冲压发动机带飞点火试验
菲矿山惊现数万枚炸药怪“中企遗弃”
为什么炸药的威力会很大?
重保龄球
737NG飞机冲压空气系统原理与故障分析
手榴弹高龄不下岗
训练有素的狗
炸药的威力为什么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