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谈

2014-12-20葛智蓉

江西教育C 2014年11期
关键词:英语教学目标英语

葛智蓉

中小学英语衔接是中学英语教学与小学英语教学这两个教学阶段的衔接,但二者又是相辅相成的。小学英语属于英语教学的基础阶段,初中英语是对小学英语知识的深入和扩展。作为小学六年级英语教师,要注意这两个阶段的异同,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帮助学生顺利过渡到初中学习生活中去。

一、影响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因素

1.教学重点不同,读写不同步。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一般来讲,教师片面着重对学生进行字母、单词、基础语法知识的训练,使学生没能打好语音、语调方面的基础,只是掌握了一定的词汇,语句的学习也没能围绕基本的日常生活开展,拘泥于对教材的生搬硬套。而在中学英语教学课程中,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自主学习能力,深入掌握语法、语句、语音的使用方法,积累更多的词汇量,对陌生单词要先会读后会写。中小学英语教学重点的不同,为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也是影响学生未来英语学习的重大隐患。

2.各地教材版本众多,英语教学方法制式化。各地区教育水平存在很大差异,加上生源质量、数量、民族的差异,致使各地区中小学英语教材的版本多种多样,而各版本教材的侧重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均不相同,甚至部分地区小学是没有英语课程教学的。为了受到更好的教育,一些学生在中学时期便转到了具有较高教育水平的外地上学。因此,在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上,各中学均出现了断层。加上当前小学英语教学阶段教师一般采用制式化教学方法,多是用领读、自读的方式死记硬背,这种压迫式教学让学生产生严重的厌学情绪。

二、完善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对策

1.强化学生语音学习训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小学英语教材缺乏音标教学内容,而中学英语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发音本领,教师要带领学生讲解、感悟发音的要领,教会学生掌握基本语音规则,具备基础英语交流能力。刚升入初中的学生词汇基础通常较差,为了不影响其他教学环节的完成,增强词汇量的课时就要压缩,教师经常面临完不成教学任务的窘境。因此,教师在小学阶段就应尝试让学生自行完成英语预习任务,并找出其中存在的错误,从而培养学生自主英语学习能力。很多学生在口语上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哑巴英语”要不得。教师应在课堂上营造英语学习氛围,鼓励、强化学生英语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做到手脑并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如张思中创造的“适当集中、反复循环、阅读原著、因材施教”的十六字外语教学法,激发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从而在升入初中后迅速进入英语学习状态。

2.运用分层教学法,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英语水平。教师可以把不同水平的学生分为不同的组,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可以在群体教学中增加个别施教的因素。多种因素层次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教师要根据教材、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层次制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应该是由课时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学科教学总目标组成的目标体系。通过目标分层降低学生对英语学习难度的心理预期,产生步步攀高的学习心态。如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Unit5 Lets eat内容“ Lets talk; Lets play”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从而让学生对中西方餐饮文化差异有一定了解,树立健康饮食意识。然后,教师启发、引导学生造句,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讲解,对学生讨论的范围进行规范化。让学生进行分组活动,大致可以分两个层次,高层次的应该在“Id like some juice, please. Here you are. Have some bread, too. Thanks.”课时句子的基础上进行延续性的对话练习;而低层次的学生则应在训练基本对话的强度上下功夫,这样就可以保证两个层次组各有所获,大体上同时结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对各层次学生学习情况的信息反馈,并引导学生集体探讨共性问题;教师则主要从知识、方法、能力等方面进行总结。

中小学英语教学一直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要解决小学升初中的问题,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解决这个英语的衔接问题有待于实施,除了上面谈到的教学方面的对策,还要注意对教师自身能力的提高。作为中小学英语教师,要不断探索、研究、创新英语教学手段,深入学习优秀教学经验,为做好中小学英语衔接工作打下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开发区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张淑光endprint

猜你喜欢

英语教学目标英语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