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宾川县烟草病虫害发生特点

2014-12-20周慧丹等

南方农业·下旬 2014年10期
关键词:发生特点调查

周慧丹等

摘 要 烟草病虫害是影响宾川县烟叶产量、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此,对宾川县2011年~2014年烟草病虫害进行普查及系统调查,浅析了宾川县烟草病毒病、赤星病、黑胫病、炭疽病、烟蚜发生特点,为宾川病虫害预测预报及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烟草病虫害;调查;发生特点;云南省宾川县

中图分类号:S435.7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10-0-3

宾川县位于云南省大理州洱海东部、金沙江南岸。地处100°17′~100°55′E,25°33′~26°12′N,属中亚热带低纬高原季风气候,境内平均气温17.9 ℃,常年降雨量550~700 mm,日照时数2 620.3 h,光照充足,热量充沛,是大理州优质烟叶产区之一,但烟草病虫害发生普遍,是优质烟叶生产的重要制约因子。随着烟草工业对烟叶品质要求的提高以及气候变化、作物布局和栽培方式的改变,我国烟草病虫害发生呈上升趋势。目前,已查明侵染性病害已有62种之多[1-2],并且在不断增加,造成的为害日益严重,病虫害预测预报可有效提高烤烟病虫害防治水平,有效指导科学化使用农药,建立健全病虫害预测预报体系是病虫害综合治理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为此,对宾川县烟草病虫害进行了调查,以期为宾川烟草病虫害预测预报体系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四病一虫”,即病毒病(花叶病、丛顶病)、赤星病、黑胫病、炭疽病、烟蚜,棉铃虫。

1.2 调查时间及地点

调查时间为2011-2014年烤烟移栽10 d后至采烤结束,普查每10 d调查一次,系统调查每5 d调查一次至采烤开始,黄皿诱蚜从4月1日开始调查每天记录,赤星病空中孢子监测6月1日起开始调查,隔2 d调查一次。普查地点在宾川县各乡镇各主种烟片区,系统调查观测圃建立在宾川平川镇底么村委会坡北村,监测圃占地0.1 hm?。

1.3 调查方法

普查:在宾川县种烟的6各乡镇选择连片面积较大(3.3 hm?以上)的植烟田块3~5片进行普查,每片采取5点取样、每点定点50株,每片调查250株。系统调查:将监测圃划分为3块,分别调查细菌类病害、真菌类病害、病毒病类病害和虫害,具体调查方法参照烟草害虫预测预报调查规程(YC/T340)、烟草病害预测预报调查规程(YC/T341)。

1.4 分级方法

参照烟草病虫虫害分级调查方法(YC/T39)。

2 结果与分析

2.1 宾川烤烟病虫害主要种类

根据参考文献(方宇澄,1992),结合对烤烟病虫害普查,对烟草病虫害症状辨识更加准确,通过2011-2014年连续4年调查,初步掌握宾川烤烟病虫害的种类。由表1可知,2011-2014年调查发现8种病害,炭疽病、赤星病、白粉病、黑胫病、野火病、普通花叶病、丛顶病发生较普遍,每年都有发生。由表2可知2011-2014年害虫发生种类多,常发生的有小地老虎、烟蚜、烟青虫、棉铃虫4种害虫,金针虫、烟蛀茎蛾、斜纹夜蛾、金龟子时有发生。

2.2 宾川烤烟病毒病发生特点

病毒病初发期是在5月30日左右,之后病毒病有所发展,发病率上升,病情指数有所增加,6月5日-6月20日病情发展迅速,到6月25日左右,病情发展到一个小高峰,之后雨水较多,病情基本稳定,7月5日以后,病毒病又逐渐加重,病情指数继续上升,但2013年雨水调匀, 植株健壮,进入7月以后病情稳定,没有继续加重。总体来说,2011-2014年病毒病发生较轻,发病率低,病情指数低,病情指数逐年增高,但增加不明显(图1)。

2.3 宾川烤烟赤星病发生特点

根据图2可知,宾川县赤星病初发期是在6月25日-7月5日间(2012年发生偏早),之后病情发展迅速,病情指数上升,7月10日-7月15日由于受阴雨天气影响,病情发展放缓,7月20日后病情发展迅速,发病率上升,病情指数增加。到7月30日左右,赤星病发展进入最高峰,之后随着采烤进度的加快,病害发生迅速下降,病情指数下降,2012年病情发生较为特殊,病情发生趋势较其他年相对缓慢,高峰期稍迟。虽然2011年发病率较高,但病情指数小于5,宾川赤星病总体上发生较轻。

对宾川县2011-2014年分生孢子动态田间空中孢子动态观测可知,一般在第5~10次观测发现空中有赤星病分生孢子(即6月10日-6月19日之间),即发现分生孢子后半个月左右赤星病出发,空中分生孢子数量没有规律,与天气有一定关系,雨后空中分生孢子数量骤减,连续晴天分生孢子数量急剧上升,与雨后空气湿度增加,气候条件有利于赤星病孢子萌发与传播有关[4]。在第39次观测后分生孢子数量减低,没有上升趋势,总体上2011年、2012年监测到的孢子数量比2013年、2014年多,但在赤星病发生情况上并没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2.4 宾川烤烟黑胫病发生特点

根据图4可知,烟草黑胫病在宾川一般是6月下旬-7月上旬开始发生,7月上旬病情指数上升,7月中下旬进入高峰期,之后会继续上升,进入8月后地上部分死亡及气候条件的变化,病情基本稳定,2012年系统观测圃内没有发生黑胫病。2013年、2014年黑胫病病情指数高的原因可能与栽培方式改变有关。

2.5 宾川烤烟炭疽病发生特点

由图5可知,炭疽病一般从5月下旬开始发生(5月20日-5月30日),6月30日-7月10日进入高峰,病情指数上升,随着后期烟叶采烤的开始逐渐回落,一般下部烟叶采烤结束,炭疽病发生率及病情指数逐渐下降。

2.6 宾川烤烟蚜虫发生特点

黄皿诱蚜从4月1日开始就发现有见到蚜虫,从图6得知,烟蚜的迁飞呈两个高峰期,一个是4月中旬,另一个是在6月上旬,2011-2014年大高峰期烟蚜迁飞数量在18~36头,小高峰期烟蚜迁飞数量1~13头,4月开始,随着小春作物收割,食物来源的恶化,4月中旬形成蚜虫迁飞高峰,进入6月后,随着气温上升,外界实务来源的变化,大量蚜虫开始迁入烟田。

从蚜虫发生时间及发生量来看,2011-2014年蚜虫一般进入6月中旬以后开始发生,随后蚜虫的数量不断上升,尤其在烤烟现蕾后虫口数量上升快,比如2013年7月10日-7月15日,蚜虫的数量从5.34 头/百株上升到104.9 头/百株(图7)。

3 讨论

四年来,宾川烟区的病虫害发生较轻,为害烟田的主要病虫害有炭疽病、赤星病、白粉病、黑胫病、野火病、普通花叶病、丛顶病、小地老虎、烟蚜、烟青虫、棉铃虫、金龟子等。通过对病毒病、赤星病、炭疽病、黑胫病、烟蚜的系统调查发现“四病一虫”的初发期及发生规律。

结合“四病一虫”发生规律,可制订有效的防治措施,在最佳时机进行病虫害防治。如病毒病可在5月30日左右开始防治,赤星病在监测到分生孢子时就可开展化学防治,在雨天过后及时进行防治;黑胫病要提前做好防治,在5月底就可开始防治;炭疽病要在移栽后20 d及时防治[3]。

烟草病虫害预测预报是烟草病虫害防治的基础,通过田间监测系统可为防治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但目前宾川县对病虫害监测种类不够全面,还没有完全摸清病虫害发生规律。因此,建议在下一步完善系统监测及普查;同时,加强监测时段内天气情况参数精准记录,建立预测预报模型,准确做出短期预报,及时指导烟农在最佳施药时期内正确施药,达到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朱贤朝,王彦亭,王智法.中国烟草病害[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2]王刚.我国烟草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进展与展望[J].中国烟草科学,2004,25(1).

[3]方宇澄.中国烟草病虫害彩色图志[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4]张万良,翟争光,谢杨军,等.2011.烟草赤星病研究进展[J].北京农业,2011,23(1).

(责任编辑:赵中正)

摘 要 烟草病虫害是影响宾川县烟叶产量、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此,对宾川县2011年~2014年烟草病虫害进行普查及系统调查,浅析了宾川县烟草病毒病、赤星病、黑胫病、炭疽病、烟蚜发生特点,为宾川病虫害预测预报及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烟草病虫害;调查;发生特点;云南省宾川县

中图分类号:S435.7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10-0-3

宾川县位于云南省大理州洱海东部、金沙江南岸。地处100°17′~100°55′E,25°33′~26°12′N,属中亚热带低纬高原季风气候,境内平均气温17.9 ℃,常年降雨量550~700 mm,日照时数2 620.3 h,光照充足,热量充沛,是大理州优质烟叶产区之一,但烟草病虫害发生普遍,是优质烟叶生产的重要制约因子。随着烟草工业对烟叶品质要求的提高以及气候变化、作物布局和栽培方式的改变,我国烟草病虫害发生呈上升趋势。目前,已查明侵染性病害已有62种之多[1-2],并且在不断增加,造成的为害日益严重,病虫害预测预报可有效提高烤烟病虫害防治水平,有效指导科学化使用农药,建立健全病虫害预测预报体系是病虫害综合治理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为此,对宾川县烟草病虫害进行了调查,以期为宾川烟草病虫害预测预报体系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四病一虫”,即病毒病(花叶病、丛顶病)、赤星病、黑胫病、炭疽病、烟蚜,棉铃虫。

1.2 调查时间及地点

调查时间为2011-2014年烤烟移栽10 d后至采烤结束,普查每10 d调查一次,系统调查每5 d调查一次至采烤开始,黄皿诱蚜从4月1日开始调查每天记录,赤星病空中孢子监测6月1日起开始调查,隔2 d调查一次。普查地点在宾川县各乡镇各主种烟片区,系统调查观测圃建立在宾川平川镇底么村委会坡北村,监测圃占地0.1 hm?。

1.3 调查方法

普查:在宾川县种烟的6各乡镇选择连片面积较大(3.3 hm?以上)的植烟田块3~5片进行普查,每片采取5点取样、每点定点50株,每片调查250株。系统调查:将监测圃划分为3块,分别调查细菌类病害、真菌类病害、病毒病类病害和虫害,具体调查方法参照烟草害虫预测预报调查规程(YC/T340)、烟草病害预测预报调查规程(YC/T341)。

1.4 分级方法

参照烟草病虫虫害分级调查方法(YC/T39)。

2 结果与分析

2.1 宾川烤烟病虫害主要种类

根据参考文献(方宇澄,1992),结合对烤烟病虫害普查,对烟草病虫害症状辨识更加准确,通过2011-2014年连续4年调查,初步掌握宾川烤烟病虫害的种类。由表1可知,2011-2014年调查发现8种病害,炭疽病、赤星病、白粉病、黑胫病、野火病、普通花叶病、丛顶病发生较普遍,每年都有发生。由表2可知2011-2014年害虫发生种类多,常发生的有小地老虎、烟蚜、烟青虫、棉铃虫4种害虫,金针虫、烟蛀茎蛾、斜纹夜蛾、金龟子时有发生。

2.2 宾川烤烟病毒病发生特点

病毒病初发期是在5月30日左右,之后病毒病有所发展,发病率上升,病情指数有所增加,6月5日-6月20日病情发展迅速,到6月25日左右,病情发展到一个小高峰,之后雨水较多,病情基本稳定,7月5日以后,病毒病又逐渐加重,病情指数继续上升,但2013年雨水调匀, 植株健壮,进入7月以后病情稳定,没有继续加重。总体来说,2011-2014年病毒病发生较轻,发病率低,病情指数低,病情指数逐年增高,但增加不明显(图1)。

2.3 宾川烤烟赤星病发生特点

根据图2可知,宾川县赤星病初发期是在6月25日-7月5日间(2012年发生偏早),之后病情发展迅速,病情指数上升,7月10日-7月15日由于受阴雨天气影响,病情发展放缓,7月20日后病情发展迅速,发病率上升,病情指数增加。到7月30日左右,赤星病发展进入最高峰,之后随着采烤进度的加快,病害发生迅速下降,病情指数下降,2012年病情发生较为特殊,病情发生趋势较其他年相对缓慢,高峰期稍迟。虽然2011年发病率较高,但病情指数小于5,宾川赤星病总体上发生较轻。

对宾川县2011-2014年分生孢子动态田间空中孢子动态观测可知,一般在第5~10次观测发现空中有赤星病分生孢子(即6月10日-6月19日之间),即发现分生孢子后半个月左右赤星病出发,空中分生孢子数量没有规律,与天气有一定关系,雨后空中分生孢子数量骤减,连续晴天分生孢子数量急剧上升,与雨后空气湿度增加,气候条件有利于赤星病孢子萌发与传播有关[4]。在第39次观测后分生孢子数量减低,没有上升趋势,总体上2011年、2012年监测到的孢子数量比2013年、2014年多,但在赤星病发生情况上并没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2.4 宾川烤烟黑胫病发生特点

根据图4可知,烟草黑胫病在宾川一般是6月下旬-7月上旬开始发生,7月上旬病情指数上升,7月中下旬进入高峰期,之后会继续上升,进入8月后地上部分死亡及气候条件的变化,病情基本稳定,2012年系统观测圃内没有发生黑胫病。2013年、2014年黑胫病病情指数高的原因可能与栽培方式改变有关。

2.5 宾川烤烟炭疽病发生特点

由图5可知,炭疽病一般从5月下旬开始发生(5月20日-5月30日),6月30日-7月10日进入高峰,病情指数上升,随着后期烟叶采烤的开始逐渐回落,一般下部烟叶采烤结束,炭疽病发生率及病情指数逐渐下降。

2.6 宾川烤烟蚜虫发生特点

黄皿诱蚜从4月1日开始就发现有见到蚜虫,从图6得知,烟蚜的迁飞呈两个高峰期,一个是4月中旬,另一个是在6月上旬,2011-2014年大高峰期烟蚜迁飞数量在18~36头,小高峰期烟蚜迁飞数量1~13头,4月开始,随着小春作物收割,食物来源的恶化,4月中旬形成蚜虫迁飞高峰,进入6月后,随着气温上升,外界实务来源的变化,大量蚜虫开始迁入烟田。

从蚜虫发生时间及发生量来看,2011-2014年蚜虫一般进入6月中旬以后开始发生,随后蚜虫的数量不断上升,尤其在烤烟现蕾后虫口数量上升快,比如2013年7月10日-7月15日,蚜虫的数量从5.34 头/百株上升到104.9 头/百株(图7)。

3 讨论

四年来,宾川烟区的病虫害发生较轻,为害烟田的主要病虫害有炭疽病、赤星病、白粉病、黑胫病、野火病、普通花叶病、丛顶病、小地老虎、烟蚜、烟青虫、棉铃虫、金龟子等。通过对病毒病、赤星病、炭疽病、黑胫病、烟蚜的系统调查发现“四病一虫”的初发期及发生规律。

结合“四病一虫”发生规律,可制订有效的防治措施,在最佳时机进行病虫害防治。如病毒病可在5月30日左右开始防治,赤星病在监测到分生孢子时就可开展化学防治,在雨天过后及时进行防治;黑胫病要提前做好防治,在5月底就可开始防治;炭疽病要在移栽后20 d及时防治[3]。

烟草病虫害预测预报是烟草病虫害防治的基础,通过田间监测系统可为防治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但目前宾川县对病虫害监测种类不够全面,还没有完全摸清病虫害发生规律。因此,建议在下一步完善系统监测及普查;同时,加强监测时段内天气情况参数精准记录,建立预测预报模型,准确做出短期预报,及时指导烟农在最佳施药时期内正确施药,达到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朱贤朝,王彦亭,王智法.中国烟草病害[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2]王刚.我国烟草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进展与展望[J].中国烟草科学,2004,25(1).

[3]方宇澄.中国烟草病虫害彩色图志[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4]张万良,翟争光,谢杨军,等.2011.烟草赤星病研究进展[J].北京农业,2011,23(1).

(责任编辑:赵中正)

摘 要 烟草病虫害是影响宾川县烟叶产量、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此,对宾川县2011年~2014年烟草病虫害进行普查及系统调查,浅析了宾川县烟草病毒病、赤星病、黑胫病、炭疽病、烟蚜发生特点,为宾川病虫害预测预报及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烟草病虫害;调查;发生特点;云南省宾川县

中图分类号:S435.7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10-0-3

宾川县位于云南省大理州洱海东部、金沙江南岸。地处100°17′~100°55′E,25°33′~26°12′N,属中亚热带低纬高原季风气候,境内平均气温17.9 ℃,常年降雨量550~700 mm,日照时数2 620.3 h,光照充足,热量充沛,是大理州优质烟叶产区之一,但烟草病虫害发生普遍,是优质烟叶生产的重要制约因子。随着烟草工业对烟叶品质要求的提高以及气候变化、作物布局和栽培方式的改变,我国烟草病虫害发生呈上升趋势。目前,已查明侵染性病害已有62种之多[1-2],并且在不断增加,造成的为害日益严重,病虫害预测预报可有效提高烤烟病虫害防治水平,有效指导科学化使用农药,建立健全病虫害预测预报体系是病虫害综合治理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为此,对宾川县烟草病虫害进行了调查,以期为宾川烟草病虫害预测预报体系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四病一虫”,即病毒病(花叶病、丛顶病)、赤星病、黑胫病、炭疽病、烟蚜,棉铃虫。

1.2 调查时间及地点

调查时间为2011-2014年烤烟移栽10 d后至采烤结束,普查每10 d调查一次,系统调查每5 d调查一次至采烤开始,黄皿诱蚜从4月1日开始调查每天记录,赤星病空中孢子监测6月1日起开始调查,隔2 d调查一次。普查地点在宾川县各乡镇各主种烟片区,系统调查观测圃建立在宾川平川镇底么村委会坡北村,监测圃占地0.1 hm?。

1.3 调查方法

普查:在宾川县种烟的6各乡镇选择连片面积较大(3.3 hm?以上)的植烟田块3~5片进行普查,每片采取5点取样、每点定点50株,每片调查250株。系统调查:将监测圃划分为3块,分别调查细菌类病害、真菌类病害、病毒病类病害和虫害,具体调查方法参照烟草害虫预测预报调查规程(YC/T340)、烟草病害预测预报调查规程(YC/T341)。

1.4 分级方法

参照烟草病虫虫害分级调查方法(YC/T39)。

2 结果与分析

2.1 宾川烤烟病虫害主要种类

根据参考文献(方宇澄,1992),结合对烤烟病虫害普查,对烟草病虫害症状辨识更加准确,通过2011-2014年连续4年调查,初步掌握宾川烤烟病虫害的种类。由表1可知,2011-2014年调查发现8种病害,炭疽病、赤星病、白粉病、黑胫病、野火病、普通花叶病、丛顶病发生较普遍,每年都有发生。由表2可知2011-2014年害虫发生种类多,常发生的有小地老虎、烟蚜、烟青虫、棉铃虫4种害虫,金针虫、烟蛀茎蛾、斜纹夜蛾、金龟子时有发生。

2.2 宾川烤烟病毒病发生特点

病毒病初发期是在5月30日左右,之后病毒病有所发展,发病率上升,病情指数有所增加,6月5日-6月20日病情发展迅速,到6月25日左右,病情发展到一个小高峰,之后雨水较多,病情基本稳定,7月5日以后,病毒病又逐渐加重,病情指数继续上升,但2013年雨水调匀, 植株健壮,进入7月以后病情稳定,没有继续加重。总体来说,2011-2014年病毒病发生较轻,发病率低,病情指数低,病情指数逐年增高,但增加不明显(图1)。

2.3 宾川烤烟赤星病发生特点

根据图2可知,宾川县赤星病初发期是在6月25日-7月5日间(2012年发生偏早),之后病情发展迅速,病情指数上升,7月10日-7月15日由于受阴雨天气影响,病情发展放缓,7月20日后病情发展迅速,发病率上升,病情指数增加。到7月30日左右,赤星病发展进入最高峰,之后随着采烤进度的加快,病害发生迅速下降,病情指数下降,2012年病情发生较为特殊,病情发生趋势较其他年相对缓慢,高峰期稍迟。虽然2011年发病率较高,但病情指数小于5,宾川赤星病总体上发生较轻。

对宾川县2011-2014年分生孢子动态田间空中孢子动态观测可知,一般在第5~10次观测发现空中有赤星病分生孢子(即6月10日-6月19日之间),即发现分生孢子后半个月左右赤星病出发,空中分生孢子数量没有规律,与天气有一定关系,雨后空中分生孢子数量骤减,连续晴天分生孢子数量急剧上升,与雨后空气湿度增加,气候条件有利于赤星病孢子萌发与传播有关[4]。在第39次观测后分生孢子数量减低,没有上升趋势,总体上2011年、2012年监测到的孢子数量比2013年、2014年多,但在赤星病发生情况上并没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2.4 宾川烤烟黑胫病发生特点

根据图4可知,烟草黑胫病在宾川一般是6月下旬-7月上旬开始发生,7月上旬病情指数上升,7月中下旬进入高峰期,之后会继续上升,进入8月后地上部分死亡及气候条件的变化,病情基本稳定,2012年系统观测圃内没有发生黑胫病。2013年、2014年黑胫病病情指数高的原因可能与栽培方式改变有关。

2.5 宾川烤烟炭疽病发生特点

由图5可知,炭疽病一般从5月下旬开始发生(5月20日-5月30日),6月30日-7月10日进入高峰,病情指数上升,随着后期烟叶采烤的开始逐渐回落,一般下部烟叶采烤结束,炭疽病发生率及病情指数逐渐下降。

2.6 宾川烤烟蚜虫发生特点

黄皿诱蚜从4月1日开始就发现有见到蚜虫,从图6得知,烟蚜的迁飞呈两个高峰期,一个是4月中旬,另一个是在6月上旬,2011-2014年大高峰期烟蚜迁飞数量在18~36头,小高峰期烟蚜迁飞数量1~13头,4月开始,随着小春作物收割,食物来源的恶化,4月中旬形成蚜虫迁飞高峰,进入6月后,随着气温上升,外界实务来源的变化,大量蚜虫开始迁入烟田。

从蚜虫发生时间及发生量来看,2011-2014年蚜虫一般进入6月中旬以后开始发生,随后蚜虫的数量不断上升,尤其在烤烟现蕾后虫口数量上升快,比如2013年7月10日-7月15日,蚜虫的数量从5.34 头/百株上升到104.9 头/百株(图7)。

3 讨论

四年来,宾川烟区的病虫害发生较轻,为害烟田的主要病虫害有炭疽病、赤星病、白粉病、黑胫病、野火病、普通花叶病、丛顶病、小地老虎、烟蚜、烟青虫、棉铃虫、金龟子等。通过对病毒病、赤星病、炭疽病、黑胫病、烟蚜的系统调查发现“四病一虫”的初发期及发生规律。

结合“四病一虫”发生规律,可制订有效的防治措施,在最佳时机进行病虫害防治。如病毒病可在5月30日左右开始防治,赤星病在监测到分生孢子时就可开展化学防治,在雨天过后及时进行防治;黑胫病要提前做好防治,在5月底就可开始防治;炭疽病要在移栽后20 d及时防治[3]。

烟草病虫害预测预报是烟草病虫害防治的基础,通过田间监测系统可为防治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但目前宾川县对病虫害监测种类不够全面,还没有完全摸清病虫害发生规律。因此,建议在下一步完善系统监测及普查;同时,加强监测时段内天气情况参数精准记录,建立预测预报模型,准确做出短期预报,及时指导烟农在最佳施药时期内正确施药,达到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朱贤朝,王彦亭,王智法.中国烟草病害[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2]王刚.我国烟草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进展与展望[J].中国烟草科学,2004,25(1).

[3]方宇澄.中国烟草病虫害彩色图志[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4]张万良,翟争光,谢杨军,等.2011.烟草赤星病研究进展[J].北京农业,2011,23(1).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发生特点调查
2016年阜阳市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特点及重发原因分析
建湖县白背飞虱发生情况及防治对策
高职学生志愿填报取向及满意度调查研究
营口市典型区土壤现状调查与污染土壤的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