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商会该怎么做

2014-12-18本刊编辑部

中国商人 2014年12期
关键词:总商会浙商商会

本刊编辑部

前段时间看了一篇文章:《只要1000个字,文科生也能理解“大数据”》,文章只用了998字,通过形象的比喻、通俗易懂的释义,描述了如今红遍半边天的大数据。作者认为“海量、开放、连接”是大数据的根本,大数据是一种公共资源,谁都不可能“占有”公共资源,你只能去“使用”它。在大数据时代里,以前所谓的“数据分析”、“精准营销”对数据的使用程度,无异于在大西洋里洗个澡而已——大西洋肯定不只是让你干这个的。没有连接的数据是死的,连接赋予数据以生命。

通过这篇文章对于大数据深入浅出的分析,我突然明白了,平日里所关注的商会圈为什么有的风生水起、生气勃勃,有的毫无活力,沉闷封闭,更有甚者,风光一时之后就销声匿迹了……

这一切,皆因对于手中资源的掌握和使用有差异罢了。商会本身是一个资源整合的机构平台,商会及秘书处的开放、对接、包容、创新、整合等综合能力决定着一个商会的发展速度与影响力。

有这么几家商会,他们已经尝试着在大数据时代用好手中的海量资源,将平台作用发挥到极致,在此基础上对接、创新、整合,让“大西洋”发挥真正的效力。

北京福建企业总商会:

大平台上共享资源

北京福建企业总商会成立十多年做了大量工作,可以用“五个第一”来概括:

2009年6月,成为北京第一家总商会,目前会员已超过一万六千多家,下设10个地市区分会、10个行业分会和27个团体会员单位,创造性地提出了“大商会”发展战略。

2010年5月起,该商会成为北京地区第一家与银行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实行3家或3家以上会员企业“联保联贷”业务的商会,努力创新破解中小会员企业融资难题。

2010年11月,北京福建企业总商会牵头成立了北京京华公益事业基金会,是北京地区第一家由商会牵头成立的公募基金会,近年共筹募集资金近亿元。

2008年10月商会成立了党总支,2012年6月升格为党委,是北京地区第一家成立成立党委(党总支)的异地商会。

2012年1月,经北京民政局委托专业评估机构综合评定,北京市社会组织评估委员会审核,北京福建企业总商会成绩位列北京市一千七百多家商协会之首,被北京市民政局确认为“5A级社会组织”,同时被授予北京市社会组织示范基地。

从2003年底到今天,北京福建企业总商会十余年的快速发展,充分验证了陈春玖会长大商会战略的前瞻性和专业性。商会提出了“大商会、大融合、大平台”的指导思路,围绕这一中心,商会团结在北京的福建地市级商会,同时着力行业商会。由于对行业的细分,让北京福建企业总商会能够更好地整合会员力量,提升商会的凝聚力,也因此吸引了政府、金融、传媒、艺术、文化等领域的关注与合作,为会员打造更大的交流平台,为对外合作架起了更坚固的桥梁。

北京福建企业总商会的经验可以总结为两点:

大平台上不断发展企业联合体,资源共享、各司其职。北京福建企业总商会在处理总会与分会的关系中,明确了“总会活动,分会参与;总会资源,分会共享;分会工作,总会支持”的工作方针和工作原则。在整个关系框架内,总会体现为各分会共同参与、共同享有的商会资源大平台,而各分会则是一个个在财务上独立核算、管理和运营上各司其职的活跃成员。

立足多方利益需求,通过实体机构,凝聚专业资源。北京福建企业总商会立足于党建、政府核心工作、企业会员等各方核心需求,将商会资源区分为人脉资源、资金资源、公益资源等专业类别,并落实到对应的实体机构。

北京福建企业总商会的成功运作,刚好符合大数据三个基本属性:海量、开放、连接。作为一个拥有一万六千多家会员企业的超级商会,他们将手中的海量资源整合并与各分会共享,以开放的心态做商会,而“连接”的做法又将手中的资源赋予了新的生命,这是北京福建企业总商会在大数据时代致胜的关键。

北京广西企业商会:

不只盯着商会内部那点事

作为一个曾经“先天不足,后天缺钙”的小商会,能够在众多兄弟商会中脱颖而出,使桂商品牌形象深入人心,得益于商会率先提出的“打造桂商品牌,建设桂商文明”的群体使命感与时代意识。自2006年商会成立以来,北京广西企业商会硕果累累,期间好评如潮,最具影响力的,当属2011年北京市民政局授予5A级社团、全国工商联2012年度“十佳服务商会”等众多褒奖,并被中国社科院中国企业公民报告蓝皮书在2013年作为年度惟一商会典型案例进行专门介绍。

在“打造桂商品牌,建设桂商文明”方面,北京广西企业商会的做法是,不只盯着商会内部那点事,以开放的心态与众多商会“连接”。北京广西企业商会与近30省市自治区以及东盟、欧美国家近一百多家在京商协会结成友好联盟并建立了交流互动机制,实现信息与资源共享。全球化的视野和更为广泛的话语权,让北京广西企业商会不仅有了引领新兴行业和产业组织的跨界合作意识,也让他们建立了跨越地区甚至是国际间的协作平台。

2012年3月,北京广西企业商会率先发起并组织了全世界广西商会举办首届全球桂商发展论坛,众多领导以及以李宁等企业为代表的近八百位全球桂商代表出席;2014年3月,商会再次成功组织了第二届全球桂商发展论坛,海内外四十个国家和地区广西商会代表出席,并在论坛上成立了“世界桂商会长联席会”,北京广西企业商会会长郑志任会长。

作为一个必将载入“振兴桂商文明”和中国异地商会发展史册的里程碑,“世界桂商会长联席会”的成立,标志着两届全球桂商发展论坛凝聚起来的群体共识,转化为确保桂商在全球范围内协同行动的高效组织机制;标志着通过一系列重点项目,促进全球桂商群体横向联系与资源共享走向深入;更标志着以企业家平等协商理念、高效执行意识,对“仁义和谐、兼容并蓄”这个核心桂商精神的体系化、规范化与可持续践行。而这些,都是与大数据的根本属性是一脉相承的,也是北京广西企业商会从一个小商会发展为拥有全球化视野和广泛话语权商会的核心。endprint

北京福建茶业商会:

不“占有”资源,而是“使用”好它

与一些商会将秘书处设在会长企业不同,北京福建茶业商会的办公地点在马连道一个住宅小区里,这里汇聚了全国茶行业的精英,企业分布于茶生产、加工、销售、电商、衍生品等细分产业领域。

为了让商会真正做到普及所有会员,北京福建茶业商会在会长高晨生带领下,提出了“建设一流行业商会”的目标。此外,会长还要求执行团队职业化,即商会工作人员要有能力、勇气去做事,同时还要为结果负责。因此,在秘书处汪朝江的执行下,商会工作人员不仅需要对商会的执行层面负责,同时又有一定的自我发挥空间,成为整个商会运作层面的枢纽。

北京福建茶业商会在先试先行中不断探索,先后在商会金融、商务拓展、商会艺术、商会宣传、会员服务等方面摸索除了适合商会的模式、思路和经验,不仅提升了商会的品牌价值,同时吸引了政府、企业、金融、媒体等越来越多的关注及后续合作。

其中,茶界最具影响力的斗茶赛事——“马连道全国斗茶大赛”是商会承办的全国性茶事活动。在北京市西城区政府和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的共同支持下,商会已经连续承办了三届。刚刚举办完毕的这一届斗茶大赛升级为“文化节”,期间举办了以斗茶为主的多场茶事活动,比如“茶业电商论坛”、“茶业金融资本论坛”、“茶文化专题讲座”、“最美茶园摄影大赛”等,后续还将配套安排“获奖茶叶品鉴会”、“原产地寻茶之旅”活动等。

在全球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作为茶行业的优秀社团组织,北京福建茶业商会借助承办斗茶文化节的契机,主动“走出去”,“连接”更多茶商和消费者,将茶文化带到行业外,播种于不同领域,为茶行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沟通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也促进了茶行业的发展。

北京福建茶业商会通过举办与茶业相关的活动,一方面服务团结会员,树立商会的威信与美誉度,同时又凝聚全国乃至世界的关注目光,打造商会的品牌价值,向商会设定的目标迈进。这一路径恰好也符合大数据时代,“不去‘占有公共资源,只有去‘使用好它,”才能让大数据焕发出新的生命力的特质。在这一点上,北京福建茶业商会用历届成功举办的活动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浙江省浙商文化促进会:

“草根浙商”转型“文化新浙商”

大数据资源越来越丰富,不论是你是否使用,它依然存在,只有积极开放合作,主动连接,才能有效整合各种需要的资源,提升自己的能量与商会影响。

成立于2009年4月的浙江省浙商文化促进会是在浙江省文化厅的直接领导下,由浙江省文化企业与社会各界自愿结成的公益性、联合性法人社会团体。帮助浙商提升文化品质,积极引导浙商进入文化产业,多角度研究浙商文化,推动浙江省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商会秘书长何蔚萍将浙江省浙商文化促进会近年来的发经验总结如下:

健全制度,完善组织机构。促进会成立了动漫专业委员会、教育专业委员会、策划咨询专业委员会、人力资源专业委员会、健康专业委员会等7个专业委员会。

组织活动,丰富会员生活。“浙商文化之旅”、“天下浙商三峡行”等活动丰富了企业家的生活,提高了企业家的精神生活品质。此外,商会还组织企业家走出去对接项目,成效突出。

举办论坛,发挥桥梁作用。促进会先后举办“文化产业——浙商新的历史机遇”的文化产业论坛、动漫沙龙等活动,并促成动漫企业与传统企业联手,共同开发建设宝剑主题公园,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塑造形象,提升浙商企业文化层次。2010年,促进会在义乌文博会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了《浙商文化宣言》,展示了浙商为发展文化产业而努力的决心与抱负,也是在这一年,促进会参与编写了《浙江文化产业2010年度报告》。从2011年,促进会承办了一年一度的“文化新浙商”评选活动,这一活动,鼓励浙商群体从“草根浙商”到“文化新浙商”的转型。

搭建平台,促使浙商资源整合。一个商会的服务功能强不强,主要看这个商会的社会资源整合能力有多强。浙商文化促进会在新华网浙江频道开通了文化浙商网站,与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与两家文化公司共同发起成立了浙江文化艺术品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4月29日,由浙江、江苏、山东、安徽、福建、江西六省和上海市文化厅(局)共同发起成立了华东六省一市文化产业联盟。促进会通过内外整合,为会员提供尽可能好的服务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商会的吸引力。

引导投资,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成立五年多来浙商文化促进会已形成了自己的构架,确立了自己的形象标示和工作风格,联合一大批浙商会员,通过为会员实实在在的服务,推动了资源整合,促进转型升级,引导浙商进入文化产业,树立了浙商文化促进会的良好形象。

诚如何秘书长以上所传递的经验和信息,在大数据时代,有海量的资源,有开放的心态,也有积极与其他商会、社会团体和机构组织“连接”的心愿和举动,浙商文化促进会的成功正得益于在大数据时代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和执行力。

北京市木业商会:

创新发展  与国际标准接轨

商会的发展不仅需要国际化的视野,还需要发挥行业商会的凝聚力,团结会员力量,在国际贸易中才有话语权。北京市木业商会用案例充分印证了这一点:只有团结、只有凝聚、只有做到更加专业才能有话语权,商会也才能发挥它的价值。

北京市木业商会全称“北京市工商业联合会木业商会”,是经北京市工商联批准后,于2010年11月28日在北京福建木业家具商会的基础上正式挂牌成立的。目前,两个商会名称不同,实行一套机构,两块牌子,合署办公,对外统称“北京市木业商会”。

商会成立三年来,会员从当初一百多家发展到目前一千多家,会员企业年营业额一千多亿元,创造税收二十多亿元,从业人员达二十多万人。会员构成几乎涵盖了所有在京从事木材贸易、古典名贵红木家具、木制品龙头企业。北京市木业商会已被北京市工商联作为行业商会创新发展的典型向同业推介。

一个团结聚力的商会,才能及时应对潜在的挑战和问题。面对国际贸易争端,木业商会组织会员企业与美国家具生产商联盟过招,共同应对不合理的国际贸易政策。

2011年,美国商务部再次对中国输美木制家具发起反倾销行政复审调查,对中国木制家具出口商及生产商进行行政复审调查,共涉及包括中国出口商及生产商在内的198家企业,其中来自广东、深圳、福建的木制家具企业最多,北京市木业商会部分会员企业也因此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

面对美国家具生产商联盟持续发起的反倾销调查给中国木制家具造成的出口困境,北京市木业商会第一时间组织会员企业积极参与应诉,配合国家政府部门参与举证、取证工作,尽可能提供我国木制家具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的详实资料,按照国际贸易中的游戏规则捍卫自身合法权益。经过长达三个多月的应诉工作,北京市木业商会组织的中方企业最终在反倾销诉讼案中胜诉。

试想,如果在此次贸易争端中北京市木业商会未能及时参与应诉,或者倾销指控一旦成立,那么商会会员将面临高额的反倾销税,就相当于把木制家具非常重要的美国市场拱手相让。如果其他国外出口市场都来效仿,后果会更加严重。北京市木业商会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只有让自己变得强大,才能保护好自己的利益。

互联网时代,全球经济成为一体,单打独斗越来越不能对抗风险与不合理条款。商会作为整合资源的平台,只有开放合作,聚集会员的力量,连接全球资源,才能在国际大舞台中演好自己的角色。

在大数据时代,资讯暴增,信息量异常丰富,在拥有海量开放数据的同时,只要愿意探索,一切都会变得越来越得心应手。就如上述五个商会案例一样,他们之所以有品牌、有影响、有号召,与大数据的属性需求如出一辙:只有海量、开放、连接,才能为会员带来更多的服务与价值,商会也才能发展得越来越好,最终打造成精品商会。endprint

猜你喜欢

总商会浙商商会
商会真的不是全部
商会真的不是全部
工商联所属商会改革首要解决几个重大难题
工商联所属商会改革首要解决几个重大难题
文化浙商亮相世界
丝绸之路国际总商会落户陕西
中美关系正处于承前启后的关键时刻
商会垂直化趋势明显
马云为世界浙商大会演讲
石家庄衡水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