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经商环境失去竞争优势

2014-12-18郎咸平

中国商人 2014年12期
关键词:工业用地营商行政

郎咸平

什么是中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优势?很多人会说是人工成本,但是中国现在的人工成本已经快和美国持平。而另一件更为不幸的事情是,中国在能源、地租等方面的优势也已经彻底消失了。

先看看用电成本,中国工业用电1元1度,美国是我们的一半;天然气成本,中国是美国的7倍;物流成本,中国是美国的1.5—2倍;土地成本,中国全国平均工业用地每平方米102美元左右,美国中西部每平方米只有13—20美元。以旧金山为例,它的工业用地成本只要每平米46美元,而上海大约是每平米180美元,深圳更是达到了每平米210美元,平均下来,我们的工业用地成本比美国高了5倍。

富士康的母公司鸿海集团是全世界最大的电子产品外包商,它对在中国建厂的各方面成本分析和判断我认为是非常权威的。2012年底,富士康放出消息,说要在美国建工厂。它做出这个判断除了因为中国大陆的经营成本优势被美国追上,我认为一些与政策有关的税费、融资成本等问题,也在扼杀中国的经商环境,削弱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

中国的经商环境指本土和外国企业在中国经营时遇到的企业开设、经营、履约等方面遵循的政策法规,以及要遵循这些法律法规耗费的时间和金钱成本。世界银行过去十几年,每年从10个方面对全球189个经济体的营商环境进行评估,主要是看各个国家杜企业的监管环境。2013年10月,它发布了《2014年全球营商环境报告》,中国名列96位。

我们的排名怎么会这么低?我认为原因主要出现在政府管得太多,完全没有做到“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举个例子,你如果打算在中国建立一家工厂,撇开用工成本问题,你首先要考虑申请执照需要多少行政审批流程,也就是要有多少个政府部门的批准你才能合法建厂。2013年,一位企业家在广州市两会上抛出过一张项目审批需要经历的“万里长征图”:一个项目从立项到审批,要跑20个委办局、53个处室,盖108个章,需要799个审批工作日。这件事当时引起轩然大波,政府知道后快速做出了反应,在很多领域开展了行政审批简化的改革。

我非常支持政府的这项改革,它优化了我们的营商环境,但必须指出的是,光把一些行政机构的某项审批权限收回是不够的,还要通过其他改革让政府部门真正起到为企业解决问题的作用,而不是为企业制造问题。截止2011年12月,除宪法外,我们有效的现行法律有239条,行政法规714件,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8921件。各级政府根据这些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可以随意地订立各种收费以及处罚标准。也就是说,一个政府部门今天被取消了某项审批权,明天它可能按照被赋予的行政权力又为自己制定出其他的行政审批权力,然后继续产生腐败和企业营商环境恶化的问题。这叫政府的不守法成本,它还包括预缴税等问题。比如,某地今年税收不足,地方政府可以要求企业参照今年的纳税情况把明年的税先缴了。

再看中国中小型企业的融资成本。因为我们的利率没有实现市场化,还是央行说了算,目前维持着全球较高的利率水平;我们的商业银行基本都有官方背景,它们在选择借贷对象时往往很难完全按照市场原则——把钱贷给更有偿还能力的企业,而是很容易受地方政府的影响,把钱贷给国企、地方性大企业等有地方政府扶持的企业。因此,我们的中小企业也就是大多数民营企业,它们的融资成本都高达20—50%,而美国的这一数据仅为10%。此外,中国大型企业的融资成本是6.5%,而美国维持在2%左右。从融资成本来看,无论建大企业还是小企业,美国都比我们低得多。

中国曾经用招商引资的核心竞争力没有了,企业的经营成本甚至比美国还高。此外,一直被诟病的中国法制环境、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也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那些在中国建立工厂的外企,甚至我们自己的民营企业基本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建立,它们在经过一番对比、考量之后,还有什么理由非要留在这里继续经营呢?endprint

猜你喜欢

工业用地营商行政
渝中: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激活母城发展新气象
营商环境“优”,一域发展“暖”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一张图看三运营商政企业务
论行政和解中的行政优先权行使
从新修改的行政诉讼法谈行政行为
浅议工业用地招拍挂出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行政相对人在依法行政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行政不作为的概念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