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环境对贫困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影响

2014-12-16晏晓波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年1期
关键词:矛盾性家庭成员负相关

晏晓波 刘 磊

(河北联合大学财务处 河北唐山 063000)

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源头是其本人的人格特征,而人格特征的形成与家庭环境密切相关[1]。如果家庭成员之间亲密度低,易导致情绪问题的出现,在家庭中不能顺利表达自己的情感,就不能缓解成长中的困惑所带来的心理压力[2]。总之,家庭环境的研究结论比较一致地认为和谐、亲密的家庭会对子女的心理产生有益的影响,而矛盾、冲突的家庭会对子女心理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谢倩等的研究结果表明[3],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家庭环境量表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娱乐性、知识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呈显著负相关。本研究试图从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入手,了解和掌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及现状,同时对其家庭环境进行调查,以期反映出当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家庭环境对其的影响,为这个特殊群体的健康成长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某院校1~5年级贫困生426人。贫困生均为自己申报,本研究调查认定的贫困生为申请助学贷款的学生。

1.2 研究工具

1.2.1 症况自评量表(SCL-90)。该量表为进行调查者心理状况,由被调查者自填,采用统一指导语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收回。该量表总共90道题,根据最近一星期来自己的实际感觉,采用 5 级评分,“1”分是没有症状,“2”分是较轻,“3”分是中等,“4”分是较重,“5”分是严重。自评量表中 F1~F10项代表各因子分,分别为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计算出各个因子分的总分,T分为标准分,为各因子的合计分除该因子的项目数所得。某项因子分偏高,说明此项的心理卫生问题严重,反之,心理卫生问题偏轻。SCL-90总分是90个单项分相加之和,说明了心理健康状况的总体水平,SCL-90总分越高,说明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越低,反之,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越高。根据Derogatis等人的研究结果,各症状的效度系数为0.77~0.90(P<0.01)。

1.2.2 家庭环境量表(FES)。“家庭环境量表”(FES)系Moss等于1981年编制。该量表包含90个关于家庭精神环境的问题。该量表所评价的家庭特征包括:亲密度(Cohesion),即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承诺、帮助和支持和程度;情感表达(Expressiveness)即鼓励家庭成员公开活动,直接表达其情感的程度;矛盾性(ConfIict),也就是家庭成员之间公开表露愤怒、攻击和矛盾的程度;独立性(Independence),即家庭成员的自尊、自信和自主程度;成功性(Achievement 0rientation),是指将一般性活动(如上学和工作)变为成就性或竞争性活动的程度;知识性(Intellectual-Cultural 0rientation),即对政治、社会、智力和文化活动的兴趣大小;娱乐性(Active-Recreational 0rientation),即参与社交和娱乐活动的程度;道德宗教观(Moral-Religious Emphasis),即对伦理、宗教和价值的重视程度;组织性(Organization),即指安排家庭活动和责任时有明确的组织和结构的程度;控制性(Control),即使用固定家规和程序来安排家庭生活的程度。

1.2.3 统计学处理。本研究采用SPSS 15.0进行所有统计分析,所有计量资料由()表示,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相关性研究应用person相关系数,多因素分析采用协方差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贫困大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与常模的比较 见表1。由表1可知,贫困生SCL-90各因子的得分与全国常模比较结果。敌对因子的得分为1.59,高于常模的1.50,差异有显著性。同时恐怖、偏执、精神病性3因子的得分分别为1.33、1.53、1.44,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贫困大学生SCL-90得分与常模比较(±s)

表1 贫困大学生SCL-90得分与常模比较(±s)

u P躯体化因子 贫困生(n=426) 全国常模(n=1388)1.360±0.467 1.4±0.5 1.17 >0.05强迫状态 1.620±0.586 1.6±0.6 0.48 >0.05人际敏感 1.680±0.593 1.6±0.5 0.03 >0.05抑郁 1.590±0.521 1.5±0.6 0.25 >0.05焦虑 1.430±0.506 1.4±0.4 0.93 >0.05敌对 1.590±0.468 1.5±0.6 2.37 <0.05恐怖 1.330±0.438 1.2±0.4 4.38 <0.001偏执 1.530±0.479 1.4±0.6 3.37 <0.001精神病性1.440±0.562 1.3±0.4 4.06 <0.001

2.2 贫困大学生家庭环境现状 见表2。由表2可知,同常模相比,贫困生家庭环境因子中的情感表达、道德和控制性得分分别为6.50、6.16和4.96,高于常模的5.8、5.3和3.6,成功和组织得分分别为4.26和5.00低于常模的6.8和6.7,且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其他因子与常模没有统计学差异。

表2 家庭环境得分与常模比较(±s)

表2 家庭环境得分与常模比较(±s)

t P亲密度因子 贫困生(n=426) 常模(n=390)7.560±1.461 7.7±1.9 1.17 >0.05情感表达 6.500±1.080 5.8±1.7 7.00 <0.001矛盾 2.270±1.295 2.2±1.9 0.64 >0.05独立 5.690±1.223 5.8±1.4 1.18 >0.05成功 4.260±1.681 6.8±1.7 21.25 <0.001知识 4.410±1.338 5.6±2.1 0.89 >0.05道德 6.160±2.203 5.3±1.4 6.59 <0.001组织 5.000±.903 6.7±1.8 16.88 <0.001控制性4.960±1.157 3.6±1.8 12.71 <0.001

2.3 贫困大学生家庭环境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见表3。

表3 家庭环境与SCL-90的相关系数

家庭环境的部分因子与心理健康的部分因子存在显著相关。表3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贫困生家庭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道德、控制与几乎所有心理健康因子存在显著相关;成功性、组织性与贫困生心理健康各因子均无显著相关。在贫困生各家庭环境因子中,与心理健康各因子相关程度最大的是亲密度、情感表达和矛盾性。具体如下:偏执与亲密度和情感表达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敌对与亲密度、道德宗教观存在显著负相关;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与矛盾性存在显著正相关;抑郁与亲密度、情感表达存在显著负相关与矛盾性存在显著正相关;焦虑与情感表达存在显著负相关,与矛盾性存在显著正相关。

3 讨论

3.1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通过对贫困大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与全国常模比较发现,SCL-90的9个因子中,有6个高于全国常模,除了敌对因子外,这一研究结果表明贫困大学生确实存在着心理问题,这与国内相关研究结果一致[4]。经济困难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异常检出率较高,家庭经济富裕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要好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5]。贫困大学生相对于普通大学生而言,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经济上的贫困,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性格发展和素质提高。作为同龄人,他们原本应该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心理不平衡,可又无能为力,这便产生了心理不适,另外,贫困生往往贫困对他们的负面影响放大,这更加剧了他们的敏感程度,除此以外,他们还为学费、生活费焦虑,为家庭、学业、爱情甚至就业焦虑。

3.2 贫困生心理健康与家庭环境的相关分析 由表3相关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贫困大学生家庭亲密度、情感表达、道德与绝大部分心理健康因子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矛盾性与全部因子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独立性、知识性与控制性与部分心理健康因子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而成功因子与组织因子与心理健康各因子均无显著相关关系。具体分析情况如下:①偏执与亲密度和情感表达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说明家庭成员间相互帮助越少,情感表达越欠缺,学生就会越趋于偏执;反之家庭成员之间沟通充分,互帮互谅,学生就会远离偏执。②敌对与亲密度、道德宗教观存在显著负相关,与矛盾性存在显著正相关,说明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支持和帮助越少,家庭道德观念越淡薄,矛盾越多,学生越容易产生敌对的心理;反之家庭成员之间能够相互帮助,没有矛盾冲突,学生就不容易出现敌对心理。③人际关系与矛盾存在显著正相关,说明家庭成员间的矛盾和攻击越多,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越容易紧张和敏感;反之家庭成员之间矛盾冲突越少,学生就更容易与人交往,人际关系适应性就好。④抑郁与亲密度、情感表达存在显著负相关,与矛盾性存在显著正相关,说明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帮助越少,情感表达越少,愤怒、矛盾和攻击越多,学生越容易抑郁;反之家庭成员之间能够互相帮助,经常沟通交流,学生就会减少抑郁的心理。⑤焦虑与情感表达存在显著负相关,与矛盾性存在显著正相关,说明说明家庭成员,情感表达越少,愤怒、矛盾和攻击越多,学生越容易焦虑;反之家庭成员之间沟通的越多,焦虑就会越少。

[1]王常青.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和应对策略[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8,3:45

[2]武慧多.大学新生家庭环境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9,20:117

[3]谢 倩,朱丽芳.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家庭环境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05,8:945

[4]郑凤敏.不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12):1096

[5]李满林,罗海燕.不同经济背景家庭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9,9:45

猜你喜欢

矛盾性家庭成员负相关
N-末端脑钠肽前体与糖尿病及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呈负相关
《大大方方的输家》:一部先锋性与矛盾性并存的小说
家庭成员的排序 决定孩子的格局
自尊在网络成瘾与矛盾性的家庭环境中的中介作用
更 正
论蔡和森、李富春革命家庭成员赴法勤工俭学之原因
翻译心理与文本质量的相关性探析
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学习焦虑的调查与研究
英美法系对价原则的矛盾性及其解读
《黑暗的心》中康拉德生态意识的矛盾性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