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县志书编纂几种体裁应当把握的问题

2014-12-12刘树波

黑龙江史志 2014年22期
关键词:志书篇目事物

刘树波

近年来,参加了部分市县第二轮志书的评审,所拜读的志稿质量参差不齐,期间出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问题的出现有修志工作者基本功问题,有修志工作的培训问题,有修志工作交流和借鉴问题,有自身的学习态度问题,有接触少、时间短的问题,有工作责任心不强、重视不够的问题,有工作体制机制问题,有领导重视不够、急于成志的问题,诸此等等,都会对志书质量产生影响。这里只从技术层面谈谈志书编纂几种体裁应当把握和注意的几个问题,以求在编纂过程中减少问题,提高质量。

一、篇目设计应把握的问题

志书篇目设计,中指组《关于地方志编纂工作的规定》指出:“地方志的篇目设置,应合乎科学分类和社会分工实际,突出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做到门类合理,归属得当,层次分明,排列有序,形式上不强求一律。”按照志书的体例要求,在设计篇目时,要把握好一个原则,处理好二个关系,解决好三个问题。

1、把握“横分门类”原则。篇目设计要按照“横分门类,以类系事”原则进行分类,要总揽全局,站在时代的高度,事物的全度,特色的亮度进行篇目总体布局。要横分到位,纵分有度。

2、处理好二个关系。一是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创新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续修志书不是简单的延续,而是动态的创新,继承与创新是辩证统一的,继承是基础,创新是主导。创新是适应时代发展,是志书生命力之所在。在两千多年方志编纂的历史长河中,方志专家和修志工作者经过不断的探索、实践和总结,形成了“横排竖写”、“横分门类、以类系事”的体例。尤其是首轮新方志的编纂,其篇目设置在继承旧方志的基础上大胆创新,需要继承和发扬。篇目创新既要借鉴以往志书篇目设计中成功经验,又要依据客观事物的发展轨迹,因时因地因业而宜。特别是反映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趋于多元化,出现了新事物、新变化、新特点、新经验、新成果,尤其是工业、商业、经贸、电信、金融等行业部门变化更大。要立足于全面记述,突出重点,体现特色进行总体设计,逐步完善篇目,展示时代赋予的内涵,才具有生命力。要在继承中打基础,在创新中求发展,才能使志书发挥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增强志书的科学性、权威性、服务性和可读性。

二是科学分类与社会分工的关系。篇目设计力求从现代社会分工和科学分类出发。既要考虑科学分类,又要兼顾社会分工,形成有机整体。

第一,统一标准。在同一层次和类目中,要按同一标准进行分类,不能同时有几个标准。无论采取哪种形式或标准分类,都要遵循“事以类从,标准一致”的原则进行划分,否则就会出现概念混杂,标准不一的局面。

在我国工业统计中,一般把工业划分为12个门类,即:冶金工业(包括黑色金属工业与有色金属工业),电力工业,煤炭和炼焦工业,石油工业,化学工业,机械工业,建筑材料工业,森林工业,食品工业,纺织、缝纫、制革工业,造纸工业及其他工业。而轻工业主要指提供生产生活消费资料的工业部门,包括:①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如棉、毛、麻、丝的纺织及缝纫,皮革及其制品,纸浆及造纸,食品制造等工业;②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如日用金属、日用化工、日用玻璃、日用陶瓷、化学纤维及其织品、火柴、生活用木制品等工业。轻工业产品大部分是生产消费品,一部分作为原料和半成品用于生产,如化学纤维、工业用布、纸张、盐等。教育,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分为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其他教育。中等教育包括初中教育、高中教育、中等专业教育、职业中学教育、技工学校教育、其他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包括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其他教育包括职业技能培训、特殊教育、其他末列明的教育。在设计篇目时可作为参考。

首轮篇目中出现的将财税、金融保险列为一起,第二轮修志时就不能再列为一起。因财政、税务属政府行为,属经济管理工作,金融保险则属企业行为,是产业经济。第二轮修志过程中,有的将工业横排为冶金、煤炭、电力、化工、纺织、轻工业。轻工业是相对重工业而言的,不应与冶金、纺织等并列。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中已没有轻工业的提法,都是具体的行业分类。有的在“自然资源”章,除列出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生物资源外,还列出经人工种植和饲养的农作物,超出了“自然资源”的外延。

第二,分级有度。篇目设置是对事物属性概念的层层划分。在划分时,大类横分要到位,要包容各类事物,每类事物在纵向分类时要适度。纵分不到位,就会造成众多不同性质的事物堆积在一个记述单元中,出现条理混乱或遗漏现象,使事物本身的特点不能得到充分反映;纵分过细,就必然把完整的事物或发展过程分的支离破碎,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

第三,逻辑清晰。篇目间关系有两种,一种是横向间的关系,同级目是平行(并列)关系,另一种是纵向间的关系,上下级目为从属关系。横向与纵向间的关系不能混淆。有的篇目不同层次的标题同名,还有的归类不合理。某篇目将人口与人口控制并列为章,某篇目将档案管理与基层档案管理列为同级目,某篇目将无线广播与交通文艺广播列为同级节。以上三例都是从属关系。

上下级目外延不相称。某篇目的节名为建设规划,章名为城镇建设规划,节名比章名外延大。有的上一级标题外延过大,使下一级标题外延过小。某篇目工业篇经济体制章标题外延大。教科书通常把工业经济体制定义为“国家管理工业部门的组织形式和方式方法。”它包括宏观的工业领导与管理、微观的企业经营管理两大环节,具体涉及六个方面的内容:①工业所有制结构;②工业经济活动决策权在国家、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划分;③调节经济的手段是行政手段、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还是法律手段;④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⑤政府与企业的关系;⑥对外经济关系。概括起来,工业经济体制的基本内容有两点:一是工业所有制结构;二是工业管理体制。而本章各节的内容只是所有制结构,因此,章名应改为所有制结构。

第四,排列有序。志书篇目排列要按照一定规律和原则排列,使之更加分明。一般要按照先自然后社会,先经济后政治排序,因为先有自然后有社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的篇目排列顺序不够合理。某政法军事篇将军事放在政法各章的某个位置,政法和军事是相对独立的两大系统。因此,应将军事章后的公安、司法行政、保密安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章前移至军事章前,将军事章放在本篇最后。

3、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内容全面。地方志书内容涵盖自然和社会的方方面面。就是根据事物的本质属性和显著特征出发,全面客观地反映各类事物,并使各类事物之间形成有机整体,多角度、多层面反映本地域的各类事物。这就要求在设计篇目过程中做到全面、客观和系统。与首轮修志不同的是第二轮修志正处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各行各业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有的部门和行业有的出现了“关、停、并、转”,新的部门和行业不断摧生,尤其是二、三产业变化更大。如信息产业、社会保障、旅游、新能源、民营经济、股份制、中外合资、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劳务输出、房地产、开发区、拍卖行、餐饮业、中介服务、家政服务等等。涉及很多行业和门类,在设计篇目时要认真研究,结合当地实际,不可遗漏。

二是特色突出。特色是指地方特色和时代特色。同一时期的地方志书,既有时代的共性,也有地域的特性。篇目设计要有利于反映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突出记述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真正把握好时代的主旋律。

(1)突出时代特色。地方志是时代的产物,时代感是编修方志的重要特征。第二轮续志记述时段,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深入发展的重要时期,各条战线、各行业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出现了很多新事物、新行业、新特点、新问题。如开发区、保税区、边境贸易、信息业、旅游业、民营企业、三资企业、证券公司、绿色食品等行业,资源、生态环境、下岗再就业、农民工、流动人口等新情况。第二轮修志要反映新的行业和特点,就要体现在篇目上和记述上。续志不能简单沿用老篇目,用改革创新精神,准确把握新时期的社会脉搏,突出改革开放的进程,突出新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亮点。如设改革开发篇,集中体现改革开放政策带来的新变化、新特点、新成果。设精神文明建设篇(章),突出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记述,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和思想道德等方面取得的进步,强调以事系人,以人为本,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人是社会进步、和谐发展的动力源泉。

(2)突出地方特色。我国幅员广阔,地区性差异很大。设计篇目应注意挖掘本地的独特优势所在,把“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事物充分反映出来,特别是当地的独特资源、特色产业、风景名胜、地域文化等。如五大连池市是全国第一、世界第二个饮用矿泉水的城市,火山喷发形成的五大连池矿泉是世界三大低温冷泉之一。曾荣获世界地质公园、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中国生物圈保护区、中国国家自然遗产、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矿泉水之乡等“两个世界级”和“九个国家级”称号。《五大连池市志》将风景名胜、火山矿泉水、旅游、疗养独立设篇,突出了地方特色,展示了五大连池市自然环境、资源及旅游、疗养的独特魅力。《大庆市志》设置了石油、石化篇,彰显了大庆是举世闻名的油城地域特点,突出了油城主业。

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篇目。比如地质特点,黑龙江有平原黑土等特点;资源特色,黑龙江有中国大粮仓、大庆的油城、大小兴安岭森林资源,四大煤城等;位置、气候特色,黑龙江有北极村,冬季零下40多度,哈尔滨的冰雪大世界,还有东极抚远县。每一个地域,都有自己不同的特点。

三是标题精准。篇目标题要简洁、朴实、精炼和准确,要简、精、准。如“对困难职工和弱示群体进行救助”,可改为扶贫解困。“开展技术和技能培训,提高就业人员的综合生存能力”,可改为“技能培训”。副业生产全面发展,可改为副业生产。“好巡警临危不惧,制服穷凶极恶的窃贼。”可改为巡警制窃贼。篇目标题是一种简洁的陈述性词语,但不能过于简单,更不能用简称代替。如“财税”、“治乱”、“环卫”、“军代处”等。

二、序的写法

序是志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志有之,更是现代志书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文体。序(序言)位于志书之首,用来阐明修志目的、意义、体例、内容、志书特色、展示发展前景等,为全志作引导,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序一般为三类:自序、他序和代序,也有的称作领导序、专家序、主编序。在志书中常见的为领导序,也是传统作法。地方志书是官书,地方领导又是地方志组织的领导者,因此,领导为志书作序会给志书增光添彩,具有号召力和亲切感。同时也反映当地党委、政府领导对地方志工作的重视和支持。

序的内容因志而宜,因地而宜。《方志写作学》中归纳为十个方面,即“联系本地自然与社会的古今沧桑”、“畅谈本地在环境、资源和政治、经济、文化上的特点和优势”、“颂扬本地人民的光辉历史”、“指点本地的人文胜事”、“阐释本志编修实践和理论上的创新”、“简介本志内容,预断其功用”、“略述本志编修的组织领导和修志队伍概况”、“对支持与赞助本志编修和出版的集体和个人的谢词”、“敬请批评指正的谦词”等等,不尽相同。从总体上看,序内容虽涉及面比较广,但对于某个序来说,其内容涉及面就很有限。

序用以“叙作者之意也”,而“非以为观美也”。因此,在写序过程中应当注意设序不宜过多,一般以一二篇为宜。“一序只能择其两三个方面,抓住重点,高度概括,以一当十,浓墨记述。”(《新编方志十二讲》)。写序应做到高屋建瓴,切合实际,重点突出,言简意赅,引人入胜;必免雷同,设序过多,内容空泛,粉饰竞美,平铺直叙。

三、凡例的写法

凡例既是志书独立的组成部分,又是其必备的传统文体,也是地方志书编纂必须遵循的规定和法则,也是阅读志书的一把钥匙。

凡例是志书的编纂宗旨、编纂原则、编纂体例及内容、格式及规则条例。凡例虽然文字不多,但确起着重要的统领、规范、编写和导读的作用。

新方志凡例一般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①确定志书的指导思想、编纂原则和修志目的;②阐明志书的体例、编目设置和框架结构;③确定全志内容;④规定记述的时间范围;⑤规定人物收录标准;⑥对称谓、纪年和数据、专业术语等的规定;⑦说明资料来源依据的要求;⑧规定一些特殊问题的处理原则和方法。

在修志方案制定后,就应该把凡例制订工作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草拟于编修之前,修订于编修之中,定稿于编修之末。一是条理清晰。通常是分条说明,一条一例,不要把一类事项分列几条,也不要把几类事项归入一条,使读者一目了然,便于阅读应用。二是重点突出,各具特色。凡例不能千篇一律,凡例的制定会因时段变化、地域不同而不同,既要体现志书的内在规则,也要体现与其他志书区别所在,使志书充分体现时代和地方特色。三是内容简明扼要。凡例是编纂和阅读志书规定性和指导性的说明,内容严谨简明,语言准确精炼,有的事项,可举例说明。四是反复修订。制定凡例,不能一蹴而就。在编纂过程中,撰稿人对地情会产生新的认识,出现新情况,需要对凡例进行局部修整。志书的编纂过程,也是凡例的修改完善过程。只有反复修订,精益求精,使凡例与全书达到科学统一,真正发挥指导编纂、制约全书和引领读者的作用。

四、概述的写法

概述就是概而述之,是全书主要内容的提炼和升华。通过概述,可以反映一个区域或一项事业的大致面貌。著名方志学家董一博认为一篇好的概述可以立体鸟瞰全志;申大势,说大略,提示规律等。篇(章)下序可参考概述的写法。

概述的作用。一是统摄全志,立体鸟瞰全志。概述能够将全志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从全局高度,立体再现志书全貌,从而达到概括全局、画龙点睛、纲举目张的效果。二是彰明因果,揭示规律。概述使各门类之间相互贯通,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并揭示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更好地发挥方志鉴古知今的作用。三是总览全局,方便阅读。志书是一地之全书,内容广泛,信息量大。通过概述可以使读者尽快对全志有一个整体认识,了解一方大势大略,优势劣势,也为读者阅读全志起到导引作用。

概述的内容受志书内容制约,不能一概而论。一般应当包括五个方面内容。一是总括全貌。它是全书主要内容的概括和提炼,是全志的综合反映;二是反映大势大略。一地的发展都会有自己战略构想、发展规划和实施过程,在概述中要有所体现;三是突出特色。要把区别于其它地域的发展优势突出出来;四是经验教训。要善于从发展中反映兴衰起伏,总结经验教训,探索规律,趋利避害;五是展望未来。要切合实际的描绘美好未来,鼓舞斗志,激励前进。

撰写概述时应当注意的问题。一是要站在一定的高度。要高屋建瓴,总揽全局。二是论述要有一定的深度。做到叙议结合,形神兼备,揭示规律,有理有据。三是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要突出主线、主体和特色。四是结构合理,层次清晰。反映事物要分类表达,层次分明,结构严谨,条理清晰。五是简洁流畅,生动活泼。文笔要简洁流畅,文采要突出,语言要精炼生动,篇幅不宜过长。

五、大事记的写法

大事记就是在一定地域内社会发展变化的综合性记述。大事记作为一地历史之“经”,具有贯通古今,统领全志,概述总貌,提携分述的作用。

大事记主要记载的是某一地区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的活动。要求做到“大事突出、要事不漏”,既有重点,又较全面地反映历史的真象。大事是相对的,没有统一的绝对标准。通常我们所说的大事,即当时影响较大、事后影响较久的事为大事,如重大政治、经济变革、重大自然灾害等。所谓要事,即在地方上有影响,不记总感到缺憾之事,如地名变更、出现的名人、本地报纸的出版和停刊等。大事记内容的收录范围和标准概括起来为“大”、“要”、“特”、“新”、“异”、“奇”。“大”指某一地域在记述时限内大事件、大活动、大建筑、大人物、大灾害等。“要”指某一地域的要事、要闻、重要的会议、重要的事件(重要的时间不一定规模大)、重要的变化、变迁和人事活动等重要事项。“特”指的是某一地域独特的事物、独有的产品、特殊的人物等。“新”指在历史的各阶段,一切新生事物的产生变化,科学技术新的突破,生产关系新的变革,生产组织新的形式的产生,还有历史上之“最”、“第一”之事。我们现在记录的是改革开放这一重要历史时期的大事,因此,要注重改革开放的大事、要事。“异”指一地与其他地区相比较,差异特别的事物、事件及奇异的生产工具、工艺的重大差异,以及一切社会活动中不同的活动和活动方式等。“奇”指奇状、奇事、奇人、奇物的出现等。综上所述,如能具备以上六个特点,即可大体上体现地方特色和时代特点,反映一地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的概况。

编写大事记要遵循以下要求:一是尊重历史,尊重事实。选择大事应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如实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做到资料翔实可靠,史实准确无误。二是严格选择,突出大事。大事记要记录的是大事、要事,选择标准应严格,防止事无大小,逢事便记的情况,将大事记变成了流水账。三是要素齐备,言简意赅。每件大事的技术要素应完备,应包括背景、时间、地点、人物、活动经过、结果影响等。大事记的语言要精练、简明、扼要、准确,文约事丰,言简意赅。四是详略得当,突出地方。大事记应遵循志详则略记,志缺则详记的原则。对于重要事件应详细记明时间、地点、原因、经过、结果等,对于次要事件可以适当略记,对于本地独有的、特殊的事件应详细记述,以突出地方特色。

六、专记的写法

专记,或称专题记述,就某一个事件展开深入记述的一种体裁。它是对分志中重要而典型但又受分志分类记事的束缚,不能展开或深入记述的事物作集中记述。就形式而言,专记是纪事本末体在志书中的具体运用,是续志进一步反映当今飞速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内容的需要;就内容而言,专记是在志书体例允许范围内,充分利用背景资料、概括性资料和典型资料,着重记述一特定事物在本地的发生、发展和演进的过程,以充分展示改革开放以来所表现出来的地情特色、时代特色。

专记的选题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把握。一要能够立得起。所谓立得起,是说专记必须是本身有确切的内涵,有地方特色,有特殊影响的事,是值得专门记述的事。有确切内涵,是就专题的完整性而言的。既然是专题,必须有实质性内容,有丰富的资料表现,便于编纂者去作定性、定量分析的记述。有无地方特色,是专记选题能否成立的关键。那些内涵再丰富,但不是地方专有事物,在地方的表现也谈不上突出,作为专题就显得勉强。有特殊影响,可以从现实和历史的影响、地域内域外获得影响去衡量。对现实影响大,对历史影响深,自然可以考虑作为选题。二是因容而宜。专记不必搞平均主义,专记作为一种体裁,是根据内容记述需要而设的。专记主要应相对反映当地整体地情而考虑其有否必要设立,它应是对一地宏观地情的典型剖析。三是注意与续志其他内容的关系。专记的设立,最可能出现的就是增加志书内容的重复。就常理而言,一些好的内容,有特色的事物,值得记述的典型,我们在续志的资料收集中不可能不加以特别的注意,在竖写过程中,不可能不加以使用。如此一来,动态记述与专题记述就有可能发生争夺“资源”的情况。所以,专记的设立,首先不能与竖写内容机械重复,其次不能蚕食续志的相关内容,而是应本着“当立则立,否则作罢”的态度去对待。

写好专记应注意的问题。第一,要注意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专记是志书的组成部分,这是前提。专记必须在全书的统一框架内发挥作用,写什么、不写什么应服从于总体设计的安排。专记与升格的分志一样,要有特色,切忌把可在分志中记述的事情人为地抽出来写专记。有了专记,正文章节中一般就点到为止,不必多写。第二,专记要有深度。有深度是专记为续志所用的重要原因之一。专记要紧扣记述的专题,通过合理选材,调动各种资源要素,增加记述深度。第三,专记要用资料说话。用资料说话,就是不以观点代替材料。专记要严格按照志书的记述要求,以具体、鲜活、生动的资料去表述事物,切忌空洞的说教和新闻评说,遵循志书“述而不论”的普遍规律。第四,专记应借鉴纪事本末体的写法。纪事本末体比较适宜表述完整的历史事物,尤其适宜寓观点于史实记述之中的志书。对于特别复杂的问题,以本末体为主,适当结合综述式与综述提要式方法来记述。一般而言,专记应依时纵述,不宜分章列目记述。

七、人物的写法

人们常说方志具有“资治、教化、存史”的功用,方志人物志在这方面的功用尤其显著。这是因为人物志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体裁有传、传略、录、表等,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层次和角度记述历史。人物传主要记载对当地社会发展有较大影响的人物,记述较为详细,是人物志的主体;人物传略是比较简略的传记,一般只记人物的主要事迹,不详细记述人物的一生;人物简介,近似传略,但内容比传略还要简要;人物表,是用表格的形式收录入志人物,人物要素比较齐全;人物名录,只单纯收录人物的名字等。人物志的几种体裁,在编纂中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某种或某几种形式,不必各种形式俱全。

按照《新编地方志工作暂行规定》,收录立传人物以原籍(出生地)为主,非本地出生,但长期定居本地并有重要业绩者,也可在本地立传,包括外籍、外籍华侨和华侨为本地做出重要贡献者。在世人物不立传,凡在世人物确又可记述的事迹,应在有关篇章节目之中予以记录。人物立传主要应看他是否对社会和历史起过一定的推动作用,有无突出的贡献。此外,立传还应注重人物的群众性,对于那些在社会历史进程中做出显著成绩的人,不论是官是民,都应立传。选取的人物应在某个行业中成绩卓著者,且应反映社会的各个方面。人物立传应以正面人物为主,反面人物也可适当入传,但数量应占很少数。

一般而言,人物传应先简单记述人物的生平,然后记述其主要事迹,达到全面反映人物一生的情况,又突出重点,有的对其重要的缺点和过失也应记录。对于反面人物的记述应记清其反面的事实,如其另有可取之处也应如实记录。

人物传既重要又难写,“修志之难,在于人物”。人物传在写作时有“五忌”,即忌苍白无力、忌千人一面、忌千篇一律、忌议论说教、忌用语雷同。在写人物传时应注意以下方面:首先,把人物置于一定的历史背景和环境中记述,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和精神面貌。其次,应注重对典型事件的记述。人物传的写作既要平叙人物的基本资料,又应抓住最能表现人物特性的典型事件进行生动描述,塑造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再次,记述人物的语言力求丰富,使人物形象鲜明丰满。撰写者应对要记的人物情况全面深入了解,并在下笔之前作一番研究,明确人物的基本特征,这样才可能做到挥笔自如。总之,精心挖掘和利用各种典型的材料,才能使人物形象有立体感,更加真实、丰富和动人。

猜你喜欢

志书篇目事物
议题确认 过程组织 篇目对比——基于群文阅读模式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也说方志的体例与篇目(设计)及二者的关系(随笔)
情系志书藏古今
志书图片的放置原则
单独中的洞见
略议年鉴资料在第二轮贵州省《科学技术志》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轮志书编纂应避免年鉴化倾向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春天来啦(2则)
略评法学论文篇目之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