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如“烹小鲜”:激活有效课堂的“色香味”

2014-12-09崔新萍

中学课程资源 2014年9期
关键词:色香味教学有效性初中化学

崔新萍

摘 要:化学教学的有效性如“烹小鲜”,教师应注重激活有效课堂的“色香味”。一堂有效的化学课堂,势必要满足“色香味”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和目标,看起来是精彩的,品起来是香气四溢的,回味起来是感动而具有价值的,这样的课堂对于教师来说才是一堂成功的、满意的、高效的课堂。

关键词:初中化学 教学有效性 课堂“色香味”

何谓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是所有学科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指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领下,完成对知识点的理解、探究,挖掘知识点深层次的内蕴,并让学科知识带给学生启发以及价值,最终对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化学学科对于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锻炼,对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推演、促进等方面都有着有益的价值。然而遗憾的是,因为很多教师并没有将五彩缤纷的化学课堂展现在学生面前,导致学生对化学课堂兴趣的缺失,学生对于课堂的学习始终挣扎在理解基础知识的环节上,更不必谈学科所带来的深层次的内涵以及对学生价值观的影响了。所以教学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作者认为教学如“烹小鲜”,我们要注重激活有效课堂的“色香味”。

一堂有效的化学课堂,势必要满足“色香味”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和目标,看起来是精彩的,品起来是香气四溢的,回味起来是感动而具有价值的,这样的课堂对于教师来说才是一堂成功的、满意的、高效的课堂。以下是作者关于如何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一、“色”在精彩:构建五彩纷呈的化学课堂

拿烹饪来比喻,一盘可口的小菜首先要取得食客视觉上的认可,看起来很可口,才能激发食客的食欲,忍不住要去品尝一下这道佳肴的味道。而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化学课堂精彩纷呈,才能激活学生求知探索的兴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五彩纷呈的化学课堂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得学生愿意主动循着教师的引导,去跟随教师进入课堂活动。可以说,“色”在精彩,注重的是一种引导,特别是在课堂导入阶段,成功的导入成就了一半的有效课堂。导入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等设备,将图片、情境推演开来,学生面对眼前五彩缤纷的课堂,会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参与到课堂中来。

比如在探究“物质的性质”知识点中,作者用多媒体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出以下知识点,学生观看的时候一目了然,对于这样的表格,我要求学生记忆的时候要背熟,让学生自己填写完整表格中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巩固结束后作者给出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的题目:某个盒子中放着一包白色物质,上面写着“生石灰干燥剂”字样,但是没过几天,发现这个固体被粉化了。提问:生石灰为什么可以做成干燥剂?是凭借怎样的化学原理,并将化学方程式列出?为了不让这包干燥剂粉化,我们可以做一些探究。比如取适量粉末于烧杯中加蒸馏水溶解,用手触摸烧杯的外壁,发现感觉不到明显的热量变化,这是为什么呢?随后学生为了探究这包固体粉化后粉末里的物质,取适量的粉末加蒸馏水溶解,再加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这时候看到溶液变成了红色,这又说明了什么呢?

学生们发现,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只要我们做一个热爱生活的有心人,敢于探索、敢于实践,其实任何难题都可以迎刃而解的。

二、“香”在高效:实现化学课堂的有效生成

佳肴之“香”激发食客的食欲,香气扑鼻才能成就“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美誉,而教学也同样如此,在有效性课堂的构建中,教师应该摒弃传统中不科学、不合理的教学思维,对待学生应该一视同仁,在新的课堂中,没有好学生和差学生之分,教师应该鼓励差学生:任何时候起步都不会晚,着眼于眼前的行动,而不是活在过去的历史中,为自己贴上差学生的标签。所以“香”在高效这个阶段,作者主张构建民主、自由、积极的学习氛围,通过多种有效手段实现化学课堂的有效生成。

比如复习时在讲解“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中,作者上课先要求学生将基础知识点梳理出来,作者提问道:“我们如果想要制取二氧化碳,我们需要哪些药品呢?”随后学生一起探讨,学生提到:“我们不能选择浓盐酸,因为浓盐酸能挥发出大量的氯化氢气体,浓盐酸强烈的挥发性会使得最终制取的二氧化碳不纯。”又有学生补充道:“我们也不能选择硫酸,因为硫酸会与碳酸钙发生反应,反应后形成的硫酸钙沉淀会覆盖在碳酸钙的表面。”经过学生的集体探讨,最终得到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以选择稀盐酸、碳酸钙来加以完成。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学生了解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相关规律,随后作者用多媒体给出下列装置,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如下:

关于图中指定仪器的名称,请写出来。在制取二氧化碳时应该选用以上哪两种装置相连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怎样的?如何检验瓶中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如果实验室要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我们可以选用哪些装置?实验操作的顺序是怎样的?

随后作者又出了一道阅读题:“二氧化碳本来无毒,但一旦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时,会对人体产生危害,所以一般人群密集的地方要多通风换气确保新鲜空气的流通。”阅读这个短文,请提出一个探究的问题,对于以上的问题想一个合理的猜想,并运用实验验证猜想,填写表格。

通过论证、猜想,最终完成知识点的巩固,在猜想和验证的过程中又能有所创新,这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近年来中考化学考点的新动态、新方向。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步步为营,从基础知识点的巩固到难点知识点的灵活运用。

三、“味”在回味:呈现化学学科的深层内蕴

美味的佳肴总会让食客不断惦记、回味无穷,吃完了还想再吃,所以我们会看到大街小巷中美味佳肴的门口排着长长的队伍,食客们不顾及时间上的等待,因为脑海中有了回味的那一刻。而教学也是如此,回味无穷的课堂才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基于对课堂的回味,会在课堂结束后去探索、去质疑、去解惑,基于对课堂的回味,学生会主动预习并且对下面一节课充满了期待,基于对课堂的回味,学生会自觉去完成课时练习、探究实验教学……这种回味还会进一步对学生产生影响,基于化学学科的实践性、应用性,学生会自觉去挖掘学科知识点的价值性,最终形成学科意识,形成科学的理念,久而久之,这种学科的深层内蕴会内化为一种内力,进而对学生内心的世界观、价值观甚至人生观都能产生有益的影响。

比如针对“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这个实验,学生发现铜与稀硫酸在常温或短时间加热的条件下均不能发生反应,铜与浓硫酸是否能发生化学反应呢?如下图。

学生大胆提出猜想:一是在常温下能反应;二是在常温下无法发生化学反应,只有加热了才能发生反应;三是即便在加热的前提下也不能发生反应。结合学生的猜想进行实验探究,作者不急于公布答案而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这对于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理念有着积极的价值和意义。

教学如“烹小鲜”,让有效教学注重“色香味”的呈现,这对于学科教学来说,具有深远的价值和意义,教师不再仅仅关注一堂课的教学成效,而是关注学生、关注课程带给学生深层次的影响,这也是“以学定教”教学理念的内在要求,也是初中化学新课程改革的深层次目标。我们的教学如果能实现“色香味”的呈现,我们的有效教学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了目标。

参考文献

[1]王云生.新课程化学教与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2]余文森.课堂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摘 要:化学教学的有效性如“烹小鲜”,教师应注重激活有效课堂的“色香味”。一堂有效的化学课堂,势必要满足“色香味”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和目标,看起来是精彩的,品起来是香气四溢的,回味起来是感动而具有价值的,这样的课堂对于教师来说才是一堂成功的、满意的、高效的课堂。

关键词:初中化学 教学有效性 课堂“色香味”

何谓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是所有学科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指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领下,完成对知识点的理解、探究,挖掘知识点深层次的内蕴,并让学科知识带给学生启发以及价值,最终对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化学学科对于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锻炼,对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推演、促进等方面都有着有益的价值。然而遗憾的是,因为很多教师并没有将五彩缤纷的化学课堂展现在学生面前,导致学生对化学课堂兴趣的缺失,学生对于课堂的学习始终挣扎在理解基础知识的环节上,更不必谈学科所带来的深层次的内涵以及对学生价值观的影响了。所以教学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作者认为教学如“烹小鲜”,我们要注重激活有效课堂的“色香味”。

一堂有效的化学课堂,势必要满足“色香味”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和目标,看起来是精彩的,品起来是香气四溢的,回味起来是感动而具有价值的,这样的课堂对于教师来说才是一堂成功的、满意的、高效的课堂。以下是作者关于如何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一、“色”在精彩:构建五彩纷呈的化学课堂

拿烹饪来比喻,一盘可口的小菜首先要取得食客视觉上的认可,看起来很可口,才能激发食客的食欲,忍不住要去品尝一下这道佳肴的味道。而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化学课堂精彩纷呈,才能激活学生求知探索的兴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五彩纷呈的化学课堂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得学生愿意主动循着教师的引导,去跟随教师进入课堂活动。可以说,“色”在精彩,注重的是一种引导,特别是在课堂导入阶段,成功的导入成就了一半的有效课堂。导入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等设备,将图片、情境推演开来,学生面对眼前五彩缤纷的课堂,会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参与到课堂中来。

比如在探究“物质的性质”知识点中,作者用多媒体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出以下知识点,学生观看的时候一目了然,对于这样的表格,我要求学生记忆的时候要背熟,让学生自己填写完整表格中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巩固结束后作者给出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的题目:某个盒子中放着一包白色物质,上面写着“生石灰干燥剂”字样,但是没过几天,发现这个固体被粉化了。提问:生石灰为什么可以做成干燥剂?是凭借怎样的化学原理,并将化学方程式列出?为了不让这包干燥剂粉化,我们可以做一些探究。比如取适量粉末于烧杯中加蒸馏水溶解,用手触摸烧杯的外壁,发现感觉不到明显的热量变化,这是为什么呢?随后学生为了探究这包固体粉化后粉末里的物质,取适量的粉末加蒸馏水溶解,再加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这时候看到溶液变成了红色,这又说明了什么呢?

学生们发现,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只要我们做一个热爱生活的有心人,敢于探索、敢于实践,其实任何难题都可以迎刃而解的。

二、“香”在高效:实现化学课堂的有效生成

佳肴之“香”激发食客的食欲,香气扑鼻才能成就“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美誉,而教学也同样如此,在有效性课堂的构建中,教师应该摒弃传统中不科学、不合理的教学思维,对待学生应该一视同仁,在新的课堂中,没有好学生和差学生之分,教师应该鼓励差学生:任何时候起步都不会晚,着眼于眼前的行动,而不是活在过去的历史中,为自己贴上差学生的标签。所以“香”在高效这个阶段,作者主张构建民主、自由、积极的学习氛围,通过多种有效手段实现化学课堂的有效生成。

比如复习时在讲解“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中,作者上课先要求学生将基础知识点梳理出来,作者提问道:“我们如果想要制取二氧化碳,我们需要哪些药品呢?”随后学生一起探讨,学生提到:“我们不能选择浓盐酸,因为浓盐酸能挥发出大量的氯化氢气体,浓盐酸强烈的挥发性会使得最终制取的二氧化碳不纯。”又有学生补充道:“我们也不能选择硫酸,因为硫酸会与碳酸钙发生反应,反应后形成的硫酸钙沉淀会覆盖在碳酸钙的表面。”经过学生的集体探讨,最终得到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以选择稀盐酸、碳酸钙来加以完成。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学生了解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相关规律,随后作者用多媒体给出下列装置,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如下:

关于图中指定仪器的名称,请写出来。在制取二氧化碳时应该选用以上哪两种装置相连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怎样的?如何检验瓶中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如果实验室要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我们可以选用哪些装置?实验操作的顺序是怎样的?

随后作者又出了一道阅读题:“二氧化碳本来无毒,但一旦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时,会对人体产生危害,所以一般人群密集的地方要多通风换气确保新鲜空气的流通。”阅读这个短文,请提出一个探究的问题,对于以上的问题想一个合理的猜想,并运用实验验证猜想,填写表格。

通过论证、猜想,最终完成知识点的巩固,在猜想和验证的过程中又能有所创新,这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近年来中考化学考点的新动态、新方向。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步步为营,从基础知识点的巩固到难点知识点的灵活运用。

三、“味”在回味:呈现化学学科的深层内蕴

美味的佳肴总会让食客不断惦记、回味无穷,吃完了还想再吃,所以我们会看到大街小巷中美味佳肴的门口排着长长的队伍,食客们不顾及时间上的等待,因为脑海中有了回味的那一刻。而教学也是如此,回味无穷的课堂才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基于对课堂的回味,会在课堂结束后去探索、去质疑、去解惑,基于对课堂的回味,学生会主动预习并且对下面一节课充满了期待,基于对课堂的回味,学生会自觉去完成课时练习、探究实验教学……这种回味还会进一步对学生产生影响,基于化学学科的实践性、应用性,学生会自觉去挖掘学科知识点的价值性,最终形成学科意识,形成科学的理念,久而久之,这种学科的深层内蕴会内化为一种内力,进而对学生内心的世界观、价值观甚至人生观都能产生有益的影响。

比如针对“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这个实验,学生发现铜与稀硫酸在常温或短时间加热的条件下均不能发生反应,铜与浓硫酸是否能发生化学反应呢?如下图。

学生大胆提出猜想:一是在常温下能反应;二是在常温下无法发生化学反应,只有加热了才能发生反应;三是即便在加热的前提下也不能发生反应。结合学生的猜想进行实验探究,作者不急于公布答案而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这对于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理念有着积极的价值和意义。

教学如“烹小鲜”,让有效教学注重“色香味”的呈现,这对于学科教学来说,具有深远的价值和意义,教师不再仅仅关注一堂课的教学成效,而是关注学生、关注课程带给学生深层次的影响,这也是“以学定教”教学理念的内在要求,也是初中化学新课程改革的深层次目标。我们的教学如果能实现“色香味”的呈现,我们的有效教学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了目标。

参考文献

[1]王云生.新课程化学教与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2]余文森.课堂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摘 要:化学教学的有效性如“烹小鲜”,教师应注重激活有效课堂的“色香味”。一堂有效的化学课堂,势必要满足“色香味”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和目标,看起来是精彩的,品起来是香气四溢的,回味起来是感动而具有价值的,这样的课堂对于教师来说才是一堂成功的、满意的、高效的课堂。

关键词:初中化学 教学有效性 课堂“色香味”

何谓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是所有学科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指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领下,完成对知识点的理解、探究,挖掘知识点深层次的内蕴,并让学科知识带给学生启发以及价值,最终对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化学学科对于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锻炼,对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推演、促进等方面都有着有益的价值。然而遗憾的是,因为很多教师并没有将五彩缤纷的化学课堂展现在学生面前,导致学生对化学课堂兴趣的缺失,学生对于课堂的学习始终挣扎在理解基础知识的环节上,更不必谈学科所带来的深层次的内涵以及对学生价值观的影响了。所以教学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作者认为教学如“烹小鲜”,我们要注重激活有效课堂的“色香味”。

一堂有效的化学课堂,势必要满足“色香味”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和目标,看起来是精彩的,品起来是香气四溢的,回味起来是感动而具有价值的,这样的课堂对于教师来说才是一堂成功的、满意的、高效的课堂。以下是作者关于如何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一、“色”在精彩:构建五彩纷呈的化学课堂

拿烹饪来比喻,一盘可口的小菜首先要取得食客视觉上的认可,看起来很可口,才能激发食客的食欲,忍不住要去品尝一下这道佳肴的味道。而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化学课堂精彩纷呈,才能激活学生求知探索的兴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五彩纷呈的化学课堂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得学生愿意主动循着教师的引导,去跟随教师进入课堂活动。可以说,“色”在精彩,注重的是一种引导,特别是在课堂导入阶段,成功的导入成就了一半的有效课堂。导入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等设备,将图片、情境推演开来,学生面对眼前五彩缤纷的课堂,会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参与到课堂中来。

比如在探究“物质的性质”知识点中,作者用多媒体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出以下知识点,学生观看的时候一目了然,对于这样的表格,我要求学生记忆的时候要背熟,让学生自己填写完整表格中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巩固结束后作者给出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的题目:某个盒子中放着一包白色物质,上面写着“生石灰干燥剂”字样,但是没过几天,发现这个固体被粉化了。提问:生石灰为什么可以做成干燥剂?是凭借怎样的化学原理,并将化学方程式列出?为了不让这包干燥剂粉化,我们可以做一些探究。比如取适量粉末于烧杯中加蒸馏水溶解,用手触摸烧杯的外壁,发现感觉不到明显的热量变化,这是为什么呢?随后学生为了探究这包固体粉化后粉末里的物质,取适量的粉末加蒸馏水溶解,再加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这时候看到溶液变成了红色,这又说明了什么呢?

学生们发现,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只要我们做一个热爱生活的有心人,敢于探索、敢于实践,其实任何难题都可以迎刃而解的。

二、“香”在高效:实现化学课堂的有效生成

佳肴之“香”激发食客的食欲,香气扑鼻才能成就“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美誉,而教学也同样如此,在有效性课堂的构建中,教师应该摒弃传统中不科学、不合理的教学思维,对待学生应该一视同仁,在新的课堂中,没有好学生和差学生之分,教师应该鼓励差学生:任何时候起步都不会晚,着眼于眼前的行动,而不是活在过去的历史中,为自己贴上差学生的标签。所以“香”在高效这个阶段,作者主张构建民主、自由、积极的学习氛围,通过多种有效手段实现化学课堂的有效生成。

比如复习时在讲解“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中,作者上课先要求学生将基础知识点梳理出来,作者提问道:“我们如果想要制取二氧化碳,我们需要哪些药品呢?”随后学生一起探讨,学生提到:“我们不能选择浓盐酸,因为浓盐酸能挥发出大量的氯化氢气体,浓盐酸强烈的挥发性会使得最终制取的二氧化碳不纯。”又有学生补充道:“我们也不能选择硫酸,因为硫酸会与碳酸钙发生反应,反应后形成的硫酸钙沉淀会覆盖在碳酸钙的表面。”经过学生的集体探讨,最终得到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以选择稀盐酸、碳酸钙来加以完成。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学生了解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相关规律,随后作者用多媒体给出下列装置,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如下:

关于图中指定仪器的名称,请写出来。在制取二氧化碳时应该选用以上哪两种装置相连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怎样的?如何检验瓶中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如果实验室要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我们可以选用哪些装置?实验操作的顺序是怎样的?

随后作者又出了一道阅读题:“二氧化碳本来无毒,但一旦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时,会对人体产生危害,所以一般人群密集的地方要多通风换气确保新鲜空气的流通。”阅读这个短文,请提出一个探究的问题,对于以上的问题想一个合理的猜想,并运用实验验证猜想,填写表格。

通过论证、猜想,最终完成知识点的巩固,在猜想和验证的过程中又能有所创新,这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近年来中考化学考点的新动态、新方向。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步步为营,从基础知识点的巩固到难点知识点的灵活运用。

三、“味”在回味:呈现化学学科的深层内蕴

美味的佳肴总会让食客不断惦记、回味无穷,吃完了还想再吃,所以我们会看到大街小巷中美味佳肴的门口排着长长的队伍,食客们不顾及时间上的等待,因为脑海中有了回味的那一刻。而教学也是如此,回味无穷的课堂才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基于对课堂的回味,会在课堂结束后去探索、去质疑、去解惑,基于对课堂的回味,学生会主动预习并且对下面一节课充满了期待,基于对课堂的回味,学生会自觉去完成课时练习、探究实验教学……这种回味还会进一步对学生产生影响,基于化学学科的实践性、应用性,学生会自觉去挖掘学科知识点的价值性,最终形成学科意识,形成科学的理念,久而久之,这种学科的深层内蕴会内化为一种内力,进而对学生内心的世界观、价值观甚至人生观都能产生有益的影响。

比如针对“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这个实验,学生发现铜与稀硫酸在常温或短时间加热的条件下均不能发生反应,铜与浓硫酸是否能发生化学反应呢?如下图。

学生大胆提出猜想:一是在常温下能反应;二是在常温下无法发生化学反应,只有加热了才能发生反应;三是即便在加热的前提下也不能发生反应。结合学生的猜想进行实验探究,作者不急于公布答案而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这对于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理念有着积极的价值和意义。

教学如“烹小鲜”,让有效教学注重“色香味”的呈现,这对于学科教学来说,具有深远的价值和意义,教师不再仅仅关注一堂课的教学成效,而是关注学生、关注课程带给学生深层次的影响,这也是“以学定教”教学理念的内在要求,也是初中化学新课程改革的深层次目标。我们的教学如果能实现“色香味”的呈现,我们的有效教学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了目标。

参考文献

[1]王云生.新课程化学教与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2]余文森.课堂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色香味教学有效性初中化学
东坡肉
夏日么么茶
让小学数学作业评语“色香味”俱全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