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糊涂的爱

2014-12-09李臻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14年6期
关键词:茶杯关门小强

李臻

旅店老板面试甲乙丙三位男性应征者。

问:“假如你无意中推开房门,看见女客一丝不挂在沐浴,而她也看见了你,这时你怎么办?”

甲君答:“说声‘对不起就关门退出。”

乙君答:“说声‘对不起,小姐,就关门退出。”

丙君答:“说声‘对不起,先生,就关门退出。”

结果,丙被录用了。

不言而喻,丙君被录用的原因就在于他“糊涂”的智慧运用,在彼时彼境下,一句“对不起,先生”,既维护了小姐的尊严,又为自己的尴尬处境找回了台阶。在佩服丙君绝妙回答的同时,我不禁联想到在平时的校园生活中,作为教师,在适当的时候也应像丙君那样,利用自己的机智,装回糊涂,这样往往会化解尴尬与难堪,甚至会创造惊喜与神奇。

记得有一位小学教师在考场上发现一名学生的裤裆湿漉漉的,那个学生不时地夹紧双腿以逃避难堪,脸上泛起惶恐不安的神色。此时,老师端起茶杯绕考场转了一圈,经过该生旁边时,“一不小心”将茶杯里的水洒到了那个学生的裤子上,原本湿了的裤裆此时已是鱼目混珠、难分难解了。“对不起。”老师摆弄着自己的茶杯像是对他说,又像是对全班同学说。再瞧那名被“冒犯”的学生,此时俨然平静轻松了许多。不得不佩服,这位老师正是用他充满智慧的糊涂深深地爱着他的学生,这种装出来的糊涂此时此刻胜过任何苦口婆心的言说,胜过任何就事论事的教诲,他保全了处于尴尬境地学生的面子,也为自己糊涂智慧的画廊添上了精彩的一笔。

其实像那位令人尊敬的老师那样,我们完全可以把这种装糊涂的智慧用于与学生的日常交往中。课堂上,我们常会发现有的学生不注意听课,在偷偷地摆弄藏在书桌中的玩具。此时,我们的目光可以不必像猫抓耗子那样地咄咄逼人,甚至大发雷霆将其揪起训斥一通,那样不仅浪费了教学时间,破坏了教学氛围,还伤害了师生的感情。不妨装回糊涂,我们的目光和他的目光可以不时地来一下“邂逅”,必要时提问一下,矢口不揭他的短,让他感觉到老师只是在关注他的听讲情况。对于神经特别敏感的学生,干脆装作不知道,目光只在他的邻近徘徊,就足以让他知难而退了。现在的学生特别精明,老师这边一点风吹草动他们都会觉察得到,因此这“糊涂功”在课上常用,不仅节省了大量批评人的时间,还有效制止了学生学习以外事情的发生,维护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有时,我们的一句“糊涂话”会带给学生无限的动力。一次,我正要走进教室,班上的学生小刚突然从教室里跑出来,跟我撞了个满怀。正纳闷呢,又看见教室里另一个学生小强气势汹汹地操起一把扫帚杀将出来。立刻明白事由的我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笑着跟在场的同学说:“看小强同学劳动多积极,利用下课时间打扫卫生。班长要把好人好事记在簿上哦。”没料到,刚才拿扫帚的小强在其他学生的笑声中果真扫起地来,直到把整个教室打扫得十分干净。这事曾让我偷偷乐了好几天,后来一想,这戏剧性场面的出现恰巧印证了著名的“皮格玛利翁效应”。由此看来,在教育中必要的糊涂话就是要给孩子一个赞美、信任和期待,这往往具有一种正能量,它能增强学生的自我价值,使其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

孩子们都有自己的面子,他们的感情甚至更加脆弱,他们的自尊心更需要保护。郑板桥曾说,“难得糊涂”。我们在适当的时候装回糊涂,留给他们的是自我反省的时间,留给他们的是自我悔改的空间,留给他们的是自我教育的机会,留给他们的是自我提升的平台。对于教师自身来说,这种糊涂的爱乃是一种达观,一种洒脱,一种宽宏豁达的豪迈,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情怀,一种充满着教育智慧的人文关怀。

责任编辑:晏祥辉

猜你喜欢

茶杯关门小强
茶杯里的风波
开在茶杯上的花
2021年有一家理发店决定关门
关门
关门的那只手
为什么蟑螂叫“打不死的小强”?
“二力平衡”练习
“动”茶杯
小强爬行记
气急败坏 山崩地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