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民健身视角下体育公众人物的社会效应分析*

2014-12-07孙留中李慧娜

体育科技 2014年6期
关键词:体育明星全民公众

孙留中 李慧娜 陈 丽 査 钰



全民健身视角下体育公众人物的社会效应分析*

孙留中 李慧娜 陈 丽 査 钰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体育学院,贵州 兴义 562400)

全民健身视角下体育公众人物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其具有的本质属性对全民健身将产生一系列的社会效应,包括积极的推动效应也包括一些负面的消极影响。在以人为本构建社会和谐为主题的今天,体育公众人物应以其健康的良好形象来促进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并接受公众的监督。

全民健身;体育公众人物;社会效应;体育文化

全民健身是由国家领导、社会支持、全民参与的一项重大的社会活动,与人们迫切期望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相呼应,是实现“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公众人物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社会知名度、社会影响力,在各自的领域成就卓越,表现不凡,拥有比一般人更多的社会资源。随着体育多元化的社会进程,体育运动高度的竞争性和高娱乐性成为媒介和公众最为关注的领域之一,体育公众人物已成为当今社会的新宠;在全民健身这个社会背景之下,体育公众人物作为特殊的群体,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将产生哪些一系列的社会效应,是一个研究课题。

1 体育公众人物的本质属性

体育公众人物是当代重要一个社会现象,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是体育的社会化、产业化、国际化、法制化,以及网络媒体的现代化,特别是与大众体育文化相伴而生的体育传媒的飞速发展等社会过程中的综合发展的产物,反映了社会的和谐进步发展。目前我国尚无任何法律来界定何为体育公众人物,而普遍存在的一种共识就是,在体育界具有重要影响、众所周知的体育人物,如体育知名人士、体育明星等。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事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要对体育公众人物有深刻的认识,必须深入到现实社会关系中去。

1.1 体育公众人物的符号属性

符号的意义源自其所处的社会环境或文化背景,所以符号是能够传达其他含义而非其本身的东西。体育公众人物是一种间接的、内在的、关系性的表达某种意义的符号。提到体育公众人物我们首先会联想到那些奥运冠军为国争光奋力拼搏站到领奖台、看国旗升起等情景,这所表现的正是一种隐性的内容意义,过多的表现出对某一事物的感性认识,而不仅仅看重其本身实在。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说过,姚明就像一个符号,对于中国来讲他展现的是民族的骄傲,对于外国来讲他展现的是民族的自强。体育公众人物以身份的符号形式成为人的表征,这种符号正是其与社会互动的结果,是人类社会组织活动形式的反映,只有和特殊的对象相关联时才是有意义的。

1.2 体育公众人物的控制属性

控制性是体育公众人物所具有的特殊属性,表现在控制某种社会资源,具有重大的社会影响力,以至他的言行事关公共利益,而被公众关注。因此,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体育公众人物也应具有两个基本要素,一是在体育界具有重要影响,为人们所广泛知晓和关注;二是与社会公众利益密切相关,并且个人从这种知名度中获得巨大的利益。体育公众人物以社会知名度和社会公共利益相关性为构成要件,二者缺一不可,共同体现了体育公众人物的特性。根据这两个基本要素,体育公众人物主要包括:体育明星(如知名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等)、体育官员、体育媒体人员、体育组织管理人员、以及体育品牌商家管理人员。

2 全民健身视角下体育公众人物的正效应分析

2.1 体育公众人物的示范效应

全民健身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体育公众人物对全民健身有着巨大的示范导向和鼓舞作用。如中国女排鼓舞了多少代中国人的心,雅典奥运会上刘翔夺取跨栏金牌后举国上下一片欢腾等。他们在鼓舞人们的同时,带动了更多人参与到体育运动这个项目中来,参与到全民健身这项伟大的工程中来,容国团的胜利曾使中国少年人手一拍,姚明成为NBA状元秀掀起了中国的篮球风;丁俊晖引发了中国的台球潮;李娜使中国的网球热情空前高涨等。体育公众人物在比赛中不畏艰难、奋力拼搏、密切协作、为国争光的精神品质,对人们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都是一种极大的示范作用,这种意志品质和价值观尤其是对青少年的影响更为巨大,面对经济日益发展,诱惑遍地的社会,将引导一些价值观偏激或迷惑的青少年走向一个积极的轨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体育公众人物引导人们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不仅增强了体质而且陶冶了情操。

2.2 体育公众人物的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使体育公众人物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得到凸显。晕轮效应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即对一个人进行评价时,往往会因对他的某一品质特征的强烈、清晰的感知,而掩盖了其他方面的品质,并以此来推断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作为知名度与美誉度的完美结合体,体育公众人物具有良好、积极健康的社会形象,人们对他们本人及其行为等一切都表现出爱屋及乌的积极肯定,甚至是一种崇拜,他们的一言一行使许多追随者争先模仿,他们在竞技赛场上高超的技艺、顽强的斗志、力与美的展示, 满足了大众对自身体魄和生命力的美好愿望,更使许多人入迷,疯狂爱上了他们及他们从事的体育项目,激发了广大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使竞技体育到全民健身的过度变得顺其自然,越来越多的人由电视机前、牌桌上等走进了体育场所,使体育健身成为大众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形成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围,使人们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 适应自身的发展要求, 变体育为大众的生活方式。如:刘翔、邢慧娜雅典奥运夺冠后, 全国各地举行了多次万人长跑活动、登长城活动等。

2.3 体育公众人物的文化效应

体育公众人物是体育文化的传承者,他们对优秀的体育文化进行继承和创新,也是全民健身文化的实践者和倡导者。著名的体育社会学学者卢元镇教授对体育文化作了精辟的阐述:体育文化是关于人类体育运动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总和。全民健身文化也应具备文化的三个维度物质、制度、精神文化,作为全民健身文化的实践者和倡导者,体育公众人物从这三个维度对全民健身文化进行了诠释、发展和传播。我国正处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阶段, 和谐是社会稳定的保证、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和动力、是中华民族悠久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全民健身事业正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体现,建设和谐社会不仅需要国家和政府的统领, 更需要社会每个公民积极参与和身体力行,体育公众人物作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他们具有很大的社会号召力和感染力,他们以其自有的特质,把全民健身文化以及中国的古老文化传统:包容谦和与仁爱、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等诠释得淋漓尽致,这些文化也正是当下人们追逐的社会主流文化。

2.4 体育公众人物的公益效应

全民健身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公益事业,体育公众人物在其中扮演的是公益形象大使和倡导者。如:姚明于2011年6月9日以国际特殊奥林匹克全球形象大使的身份来到甘肃酒泉探望特殊儿童,指导和鼓励孩子们勇敢投篮。体育公众人物同时可以作为社会的风尚标,名目繁多的公益事业和慈善机构也乐于借助其影响力, 往往着力将他们塑造为这些事业和机构的代表性人物, 借以造福社会。如:国家体育总局2003年制定的《雪炭工程实施办法》,总局每年在本级体育彩票公益金中安排5000万元用于实施“雪炭工程”(从用于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中安排3000万元,从实施奥运争光计划中安排2000万元),2012年将有超过3亿元的体彩公益金用于全国全民健身设施的援建。在全民健身事业中,体育公众人物可以义务的担当全民健身的指导工作,他们走进社区、走进人们的生活中,推广健身项目、指导技术动作,让全民健身活动更具有吸引力,使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如2011年8月9日,国家体育总局联合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组织部分奥运冠军赴北京市最大的打工子弟学校,与打工子弟共同践行“每天锻炼一小时”理念,开展乒乓球、篮球、拔河、跳绳、轮滑等健身互动活动,进行健身知识辅导和咨询。体育公众人物的公益不仅是出钱出力,他们带给社会群体的精神力量,才是独一无二的。中国的体育公益需要成熟,需要坚持,每个人都要关心公益事业,体育公众人物作为倡导者,有责任带领人们共同去发展创造。

3 全民健身视角下体育公众人物的负效应分析

3.1 体育公众人物的不良言行对全民健身的消极影响

体育明星是美和力量的象征、是成功的典范、英雄的化身,是时尚的代言人,但现实生活中也存在一部分体育公众人物,他们在面对自己特殊的个性、受教育水平的限制和社会不良因素的错误诱导下出现了迷失,并导致不良的社会言行,而违背了他们的身份。如:兴奋剂事件的频繁发生、马拉多纳的吸毒、泰森的暴力、孔令辉酒后驾驶、王皓酒后打人事件等。这些行为失去了道德的公平和诚信,违背了社会规则,部分盲目追随者、崇拜者,却奉为一种时尚潮流,特别是对尚未分辨是非的青少年群体,他们一贯地接受,且学习能力特强,而青少年群体正是全民健身事业的未来,他们在这种言行的教导下,失去了人生观、价值观,变得消极懈怠,同时也必将导致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受阻。体育暴力事件正是对这一不良行为的又一最好诠释,部分崇拜者看到自己所爱的球队或体育公众人物输了球、或受到委屈,便会以其为辱,就会把内心的不满宣泄给裁判、对方球迷或球队,在盲目狂热愚昧的支配下,丧失了理智,暴力事件就随其而至;暴力事件令人担忧,极大地影响了体育运动的发展,破坏了以和谐为主题的全民健身事业。遵守法律和社会公德是体育公众人物必须遵循的道德底线,体育公众人物应以自己的言行为榜样,告诉自己的崇拜者、追随者何为正当的言行,怎样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

3.2 体育公众人物的精神懈怠对全民健身的消极影响

体育公众人物代表着健康积极的良好的形象,他们在训练场、赛场上的拼搏精神一直是人们学习的榜样。但是在市场经济的今天,社会人被大量金钱至上的观念所充斥,体育公众人物是高收入人群,加之媒体对其奢华生活的渲染,以自我为中心, 再加上张扬个性、注重奇异的外表和对传统观念的轻视,极易给人们传递一种新的思想概念,这种思想脱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脱离了全民健身的路线,变成了对物质的追求,对优秀民族文化的背叛,可是由于他们以前的影响力,跟随者、崇拜者纷至沓来,奢靡之风泛滥,享乐主义盛行,体育文化的精神荡然无存,全民健身事业变得举步维艰。因此体育公众人物所代表的精神符号,对社会和谐和全民健身有着重大的意义,稍有不慎就会给社会带来一系列恶果,让我们一起来守护这种积极的精神。北京关键之道体育咨询公司总经理张庆认为,体育公众人物具有独特的精神特质,他们参与全民健身等公益活动能起到一种引发的作用,引发那些孩子们身上的生命力,让他们积极参与运动,多感受一些体育的快乐,多一些体育健身精神的培养。

4 结语

体育公众人物是一个特殊群体,是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一种现象,特别是随着各种传媒的日益发达,社会公共化程度越来越高,他们言行不仅受到广泛关注,而且也更加公开化和透明化。他们拥有较多的社会资源和一定的影响力,他们的言行和精神具有广泛的社会效应,影响着大众的认识,引导人们的行为方式,进而影响着体育文化的建设以及全民健身公益事业的发展。因此在全民健身的环境下,应当重视体育公众人物的社会效应,积极引导发挥其正面的推动作用,抑制其反面的消极影响,一起发展全民体育、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创造、传承中国体育文化。

[1]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2]吴增基.现代社会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3]于可红,谢翔,夏思永.体育文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6.

[4]卢耿华,黄聚云,王怡.体育公众人物形象的社会学探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22(6):32-35.

[5]王家新.体育明星价值的社会学审视[J].体育文化导刊,2006(7):53-55.

[6]邹克宁,余文龙,刘彤.当代体育明星崇拜现象产生的原因及社会影响[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7(4):12-16.

[7]郝家春,张志佳.中国体育明星社会责任解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21):276-280.

[8]尧义,庹清云.体育明星崇拜审视[J].体育文化导刊,2008(10):37-38.

[9]尚志强.体育明星对新农村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影响[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0,26.

Social Effect of Sports Public Figures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the National Fitness

SUN Liu-zhong, etal.

(Xingyi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Xingyi 562400, Guizhou, China)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the national fitness, sports public figures once again become the focus of social attention, the nature of its property will produce a series of social effect to the national fitness, including actively promote effect as well as some negative negative impact. Today, in the theme of in building a harmonious people-oriented society, a good image of the sports public figures should be defined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fitness, and accept the supervision of the public.

national fitness; sports public figures; social effect; sports culture

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3ZC251)。

孙留中(1981-),河南西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体育明星全民公众
全民·爱·阅读
公众号3月热榜
全民阅读 让师生遇见更好的自己
公众号9月热榜
新时代我国体育明星社会责任的缺失研究*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浅析我国体育明星公共形象营销及对青少年的影响
一场全民答题狂欢
高校学生体育明星崇拜的调查与分析——以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