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构建和完善——以广西为例*

2014-12-07童建红曾丽芳

体育科技 2014年6期
关键词:服务体系公共服务少数民族

童建红 曾丽芳



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构建和完善——以广西为例*

童建红 曾丽芳

(广西科技大学, 广西 柳州 545006)

民族地区加强现代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有利于保障民族地区公民的体育权益,建设体育强国,维护民族团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广西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背景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广西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的成效,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之处,并提出了完善广西现代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具体路径。

广西;民族地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完善

近年来,随着服务型政府目标的确立,公共服务成为我国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构建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成为当前我国政府转型的重要任务。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作为公共服务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也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2012年7月11日国务院印发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国发[2012]29号)将群众体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范畴。《体育事业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建立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为重点,提高公共体育服务水平……”当前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同地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居民具有不同的体育需求,少数民族地区尤其如此,因此,少数民族地区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具有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发展路径。如何构建和完善少数民族地区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体育强国的今天,显得尤为迫切。本研究以少数民族地区广西为例,探讨在少数民族地区如何构建和完善现代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力图为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借鉴与启示。

1 广西构建现代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现实背景

区域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构建必须遵循公共服务的规律和密切关注区域自身的特点,以公共利益为目标,根据区域地理、经济和文化等特征科学构建[1]。广西作为一个多民族集聚地,具有不同于其他区域的经济、社会文化、人口背景,因此,构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时,必须考虑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性,符合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从而更好的满足少数民族居民的体育需求,保障他们的体育权益。

在经济发展水平方面,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以及北部湾经济的不断推进,广西经济获得持续快速的增长。据初步统计,2013年,全区生产总值(GDP)14378亿元,在全国排名第18位,人均GDP为30709.10元[2]。国际社会发展实践表明,当一个国家处于人均GDP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过渡时期,公共需求会快速增长。目前,广西人均GDP接近5000美元,以体育为代表的公共服务需求将会不断增长,这为当前广西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同时,广西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相对于东中部发达地区,广西GDP总量和人均GDP在全国还处于中下游地位,因此,广西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建设也不能照搬东中部发达城市的模式,必须根据自身经济实力以及居民生活水平量力而为。

在社会文化构成方面,少数民族具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和生活习惯,少数民族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应适应当地人们的传统文化、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3]。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必须满足当地居民的公共体育需求,不然容易导致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效率低下。广西是一个以壮族为主体,其他12个少数民族为补充的多民族集聚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8%。各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体育文化。一方面,这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构建提供了大量的体育资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外,广西少数民族人口较多,各民族社会经济背景迥异,形成不同的体育需求,人口构成决定了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内容和供给方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2 广西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2.1 体育活动内容丰富多彩

近年来,随着广西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体育需求的不断升温,各种体育活动日益丰富,民族特色不断增强。这其中既有由政府主导打造的现代群众性品牌赛事活动,如每年主办一次的广西体育节、两年一届的广西万村农民篮球赛和广西城乡万人气排球赛以及广西“红水河杯”绣排球赛等;也有政府和民间共同组织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节庆活动,如每年主办一届的柳州三江富禄花炮节、柳州融水斗马节、宾阳炮龙节等。这些独具特色的体育活动,不仅丰富了民族地区群众体育文化生活,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各民族的团结和谐。当前广西体育活动呈现出传统与现代并存、东方与西方体育文化互动融合的局面。

2.2 体育组织不断健全

体育组织是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政府职能转变的不断深入,广西体育组织也在不断健全和完善,基本上形成了以政府体育职能部门为主导、以体育社团组织为骨干、以各类体育俱乐部为帮手、以群众体育组织为基础的全民健身组织体系[4]。截止2013年,广西共有283个社区健身俱乐部,7548个健身活动站点,12085支农村篮球队,33183名社会体育指导员,1000多名国民体质检测人员,138个国民体质检测站,形成了一支由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教师、大学生为主要构成的全民健身志愿队伍,每年5000多名体育志愿者参与体育公共服务当中[5]。另外,还成立体育科学研究组织,如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大学等高校分别成立了广西民族体育研究发展中心、广西民族体育产业研究发展中心、广西全民健身研究中心等,提高了体育公共服务科学化水平。

2.3 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初显成效

体育场地设施是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物质载体,是体育事业发展的标志[6]。近年来,随着广西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兴建了一批城乡体育基础设施,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也在不断完善。农村体育设施不断完善,7650个行政村建设了篮球场、3330个行政村配置了两张乒乓球桌[7]。传统体育保护深入开展,共命名了24所民族传统体育示范学校、20名民族体育传承人,建设了17个民族传统体育特色之乡、6个民族传统体育传承馆[8]。体育健身工程稳步推进,组织实施了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国家级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及中国(广西)红水河流域民族体育工程、中越边境(广西)全民健身工程等健身工程,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大幅度增加[9]。

3 广西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广西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相对于各民族公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和薄弱环节。

一是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水平较低。近年来,虽然广西政府加大了对体育的投入力度,但是由于广西处于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相对于东中部发达地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供给水平较低。体育事业经费及体育基础设施投资支出较少。2008年,全区体育事业支出8.61亿元,在全国排名第24位[10]。体育场地设施严重不足,体育资源短缺,人均体育场地仅为0.9平方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体育场地设施结构失衡,城乡差距明显,大型设施多,中小型设施少。社会体育组织发展滞后,基层体育健身站(点)覆盖率不高,城市社区覆盖率低于80%,农村社区低于50%。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不足和质量偏低。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流失较快,保护和传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二是传统公共体育服务体制机制不顺畅。现行的政府体育机构设置导致政府在体育服务过程中不得不陷入部门主义所带来的一系列体制困难。竞技运动成绩是当前体育部门考核绩效的核心指标,因此,竞技运动成绩作为体育部门工作者的重要职责,而对尚未纳入政府绩效考核的公共体育服务则相对忽略,在事实上造成了公共体育服务指标的软化。另外,由于广西处于西部落后地区,市场力量和体育社会组织发展缓慢,难以形成公共体育服务的多元供给模式。同时,相对发达地区,政府公共体育服务理念比较滞后,支持和鼓励市场组织和体育社会组织发展的主动性不强,政府购买体育公共服务的内容和范围层次较低。

三是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与民众体育需求存在一定差距。提供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是政府的基本职能,各级政府应当按照本辖区民众的实际需要提供公共体育服务,才能满足民众不同的体育诉求。但我国“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体制和通常需要“自下而上”才有效的公共体育服务表达机制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矛盾,体育公共服务只是采用单向注入式而非双向互动式的方式。当前广西体育公共服务主要围绕国家相关体育政策规划自上而下提供,如按照奥运争光计划和全民健身计划予以实施,缺乏自下而上的民众体育诉求表达机制,导致政府提供的公共体育服务与各少数民族公众实际体育需求存在一定差距。整理和挖掘少数民族特色体育文化,开展满足当地民众需求的草根体育活动,则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和财政保障。

4 完善广西现代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路径

4.1 推进理念创新,切实把公共体育服务作为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能

加强少数民族地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加快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民族身体素质,保障民族地区公民的基本体育权益,满足民族地区公民基本体育需求的必要途径,有利于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同胞的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实现少数民族同胞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各民族居民相互交流和相互了解,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因此,各级政府要切实把公共体育服务作为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能,摒弃体育就是竞技体育,竞技体育就是金牌的传统体育观,把为各民族群众提供更有效的公共体育服务,作为政府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建立体育公共服务绩效评估体系和政府体育公共服务问责机制,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4.2 加大投入,加强民族地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基础建设

健全的公共体育服务基础设施,是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重要指标,也是保障少数民族群众享受体育权利的基本前提。建立完善的公共体育服务基础设施,首先要有完善的制度作为保障。广西公共体育服务相关的政策法规建设相对滞后,要建立健全公共体育服务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相应的财税优惠政策,绩效评价制度,为公共体育服务的完善提供制度保障。其次,要加大投入,加强公共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将公共体育设施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加大公共财政对公共体育设施的支持力度。同时要采取相应的激励机制,将社会资金引入公共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中。第三,要加强公共体育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是保证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服务水平和良好运转的中坚力量。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力度以及通过各种机制吸引更多志愿者投入到公共体育服务中来。第四,要加强民族传统体育的挖掘和创新。要挖掘和整理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文化,并进行创意转化,适合现代社会需求,提供公共体育服务供给能力。

4.3 深化体育体制改革,创新公共体育服务运行机制

建立和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关键在于深化体制改革和运行机制创新。在体制改革方面,一方面要树立大体育观,建立科学的体育考核机制,将公共体育服务纳入政府体育绩效考核内容;另一方面,要完善政府体育公共服务职能,努力实现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应当鼓励、动员各种力量参与进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多中心治理模式。大力发展体育服务企业、非营利性体育社会组织和社区体育俱乐部,使其在公共体育服务中承担更多责任。在机制转变方面,要扩大公共体育服务购买力度和购买范围,实现供给方式多样化。在公共体育服务具体提供过程中,政府要设立公共体育服务标准,通过公开投标的形式,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向体育服务企业、体育社会组织购买服务。

4.4 重塑公共体育服务管理方式,建立公共体育服务诉求表达机制

“政府存在的目的在于满足民众的公共需求”[11]。少数民族地区公共体育服务内容是为了实现少数民族人民群众的公共体育权利而确定的,保障少数民族群众的公共体育权利是构建少数民族地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基本依据和最终目标。也就是说,为实现少数民族群众的公共体育权利,少数民族地区公共体育服务内容应该以少数民族群众的具体体育需求为发展目标。为了更好满足少数民族群众的体育需求和提高公共体育服务效率,必须改革自上而下的注入式供给方式,建立公共体育服务诉求表达机制。首先,了解民众体育诉求,通过各种途径对各少数民族群众的体育需求进行现状调查。其次,建立政府与市民互动平台。通过各种媒体加强政府与各民族群体的互动和沟通,让普通群众有渠道表达自己的体育诉求,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主体与需求主体能更好地对接。最后,建立各少数民族群众参与公共体育服务决策机制。促进公共体育服务由政府自上而下单向注入方式向双向互动式转变,应该建立一套合理的制度,让各少数民族群众进入政府公共体育服务决策的议程,即政府让公众参与公共体育服务的决策。

[1]朱征宇,付强. 我国区域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构建的理论分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1,05:6-9.

[2] 2013年广西生产总值超1.4万亿元 同比增10.2%.[EB/OL].[2014-01-29]http://news.gxnews.com.cn/staticpages/

[3]孙健.西北民族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以青海为例[J].青海社会科学, 2011 (2): 59-63.

[4] [5] [6]以建设国家民族地区全民健身示范区为抓手 加快推进我区群众体育事业取得新发展——陈立基副局长在2013年全区群众体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2013-04-15]http://www.gxsports.gov.cn:13579/Item.

[7]肖林鹏,李宗浩,杨晓晨. 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概念开发及其结构探讨[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06:472-475.

[8]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保护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EB/OL].[2012-06-08]http://www.gxsports.gov.cn/Item

[9]韦李.红水河流域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体育科技,2012,02:24-27.

[10]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EB/OL].[2012-02-28] http://www.gxsports.gov.cn:13579/Item.

[11](美)登哈特,(美)登哈特著.新公共服务 服务,而不是掌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Construction and Enhancement of Public Sports Service System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 Taking Guangxi as an Example

TONG Jian-hong,etal

(Dept.of P.E, Guang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Science,Liuzhou 545006, Guangxi, China )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public sports service system in the minority areas is conducive to the protection of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citizens in ethnic areas of sports;the construction of sports power, safeguarding national unity, building comparatively well-off society in the round.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and achievements of Guangxi public sports service system,this paper pointe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s and put forward the concrete path to improve the public sports service system.

Guangxi; minority areas; public sports service system; enhancement

2011年度广西教育厅科研立项项目(编号:201106LX411);2012年度广西教育厅科研立项项目(编号:201204LX284);2013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2013JAG198)。

童建红(1981-),湖北武汉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社会学。

猜你喜欢

服务体系公共服务少数民族
建设门诊“老年友好型”服务体系的实践与探讨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建设服务体系 助力乡村振兴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新冠病毒及公共服务观念的渐变
少数民族的服装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政府购买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的实践探索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四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