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协调发展探析

2014-12-06陈永兵

少年体育训练 2014年7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体育教师心理健康

陈永兵

(云南文山学院体育学院,云南 文山 663000)

高校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协调发展探析

陈永兵

(云南文山学院体育学院,云南 文山 663000)

当今高校学生不同程度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如何缓解学生压力、培养健康的心理状态,已成为各高校积极探索的关键。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体育教育协调发展是当代高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从分析高校心理健康和体育教育协同发展的现状入手,探讨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教育协调发展的局限性,论述了高校心理健康和体育教学协调发展的方法,希望能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借鉴。

1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体育教育协同发展的现状

面对现代高校学生人际交往关系敏感、心理抑郁、思想偏执等问题,高校已逐步建设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教育协同发展的机制,以便更好地应对。同时,高校心理健康和体育教育协调发展有着以下优点。

1.1 缓解学生的不良情绪

拥有稳定、健康的情绪有利于学生保持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有利于保持较高效率的学习状态。高校学生适时地参加体育活动可以缓解各种郁积的消极情绪,尤其是为不良情绪的宣泄提供发泄处。另外,体育活动对消除轻微情绪障碍以及减缓心理疾病的发生具有积极的意义。

1.2 有助于加强自我认识

在高校的体育教学中,多数活动都是集体参与的或带有竞争目的的活动。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收获成功,有助于获得集体的承认和增强自信心,进而加强正确的自我认识和确定自我的社会价值。一个人对自我有了足够的认识,意味着他能在客观的角度上认识自我及以正确的方式对待自我。

1.3 培养学生坚定的意识

高校体育活动一般具有高强度、竞争激烈、过程艰苦的特点,这样的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吃苦耐劳、勇于奋斗、坚持不懈的精神作风,有利于培养互相帮助、团结互爱的集体思想,使学生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现代的高校学生应具备坚强的信念和自觉的行动能力并应明确生活和学习的目标。

1.4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

“公平、公开、公正”等原则是高校体育活动进行的基本行为规范,也是每位学生需要遵守的行为准则。因此,高校体育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意识,有利于培养行为协调、反应适度的健康心理状态。

1.5 加强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就高校体育活动具有公开性和集体性的特点而言,集体与集体之间、集体与个人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存在着相互交流、沟通的关系。在这样的关系之下,容易促成学生之间团结合作、友善交流,使得人际交往能力得到长足的发展。高校学生应具备友爱、宽容、热情的品质,并且妥善地处理好人际交往问题有助于心理健康发展。

2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教育协调发展的局限性

2.1 高校在体育领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局限性

据相关部门调查显示,高校在体育领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有很多,但极具代表性的只有一种模式——整合型模式,其他模式,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弊端。另一方面,在实施心理教育过程中要想让整合模式顺利实施,则有赖于体育教师是否具有较强的心理学科的理论知识以及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咨询、辅导的能力,体育教师还应具备健心、育心的思想意识。

2.2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局限性

现代的高校主要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发展型教育模式,另以适应型和障碍型教育模式为辅。发展型教育模式、适应型教育模式和障碍型教育模式均有其自身的局限性,若单一的使用其中的一种模式,可能会导致大学生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工作出现极端的单一化或是极端的复杂化。因此,只有将这3种模式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地使用才能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以发挥最大的功效。另外,此方法的应用仅限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用,并且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只普及到咨询和课堂上,而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则没涉及。

综上可得出结论,目前高校中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教学并没有得要实际的相结合。在现实高校体育教学中,往往体育教师通过体育课、运动竞赛和课外体育活动来着重培养学生掌握体育技能和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但是没有注重在体育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同时,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咨询工作忽视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需求的多元化,一味的重视理论知识的普及和指导,在实际行动上方案较少。这说明,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学还没有真正地做到理论联系实践。

3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体育教学协调发展的方法

要想将高校心理健康教学和体育教学真正的共同运作起来,应在科学的分析心理学、系统学、社会学和教育学的基础上,贴近学校体育教育的实际,并符合现代心理教育发展的要求,兼具较强的理论性和全面的实践性。进一步的促进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体育教学中,需要做到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通过有机的整合做到物力资源、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的有效分配。

3.1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教学的有机整合

高校心理健康教学的总目标是:(1)帮助高校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素质;(2)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调解心理落差的能力;(3)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并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以上三个目标既是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的总目标,也是其他学科融入心理教学的总方向。以此目标探索科学的教学方式、积极利用人力、物力、信息资源,在最大程度上提高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2 高校心理健康教学和体育教学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

值得注重的是,高校心理健康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是针对大学生实施的整体素质教育。因此,在统筹规划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体育教学共同运行时,应注重系统性原则,坚持教育发展性原则和学生主体性原则。具体而言:(1)系统性原则强调自上而下的、运行有序的协同运作模式,以便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和体育教学的整体效能,收到真正意义上的“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2)教育发展性原则要求从发展变化的角度看待高校学生的心理成长历程,由关注现实问题侧重于关注未来发展问题;(3)学生主体性原则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转变部分学生“事事代劳”的不良观念,帮助学生树立自己解决问题的意识,逐步引导学生养成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3.3 高校应促进心理健康部门和体育教育部门师资力量的整合

要在实际操作中形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体育教学的协调发展,其中一个关键内容就是促进两部门师资力量的融合。这两个部门的师资力量既包括高校心理专家、心理医生、体育教师的交流和合作,还包括高校健康教学理念的融合。也就是说高校要突破专业教育的局限,建立“大学科”的教学系统,实现高校教学全过程、全课程、全人员共同参与心理健康教学的方式。

在心理健康教学中的“专业”是指在高校心理健康教学过程中,教师全面掌握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的相关技巧与理论,进一步通过专业的知识和专业的判断承担起心理医生的责任来帮助高校学生缓解或解决心理问题。然而,这种“专业”的教学方法更接近于传统意义上的临床医学和心理治疗,不能够最大程度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并且,这种“专业”的教育方式在实际运用中对于以教学为主的高校来说,人员配置上存在很多的隐患。因为,在高校中缺少具备过硬的心理治疗和咨询的专业知识并且受过专业化训练的心理医生。另一方面,高校教育过度的追求“专业”会在实践教学中影响心理健康教育的广泛展开。以此来看,“专业”的教学方式并不能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方向。

综上所述,高校建立“大学科”系统教学理念,融合各部门的师资力量,建立层次清晰的多层次教学体系,是高校运作心理健康教学和体育教学共同发展的关键。另外,高校还应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全面丰富教师有关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同时,改革课堂教学设置和高校教师评价体系,打破“专业’教学的局限,营造出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围。

3.4 强化体育教师培养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

在高校中体育教师是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因此高校应注重对体育教师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提高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使得体育教师能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自觉地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的意识,并在教学中逐步融入心理健康知识,这样有助于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同时,体育教师自身也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和情绪状态,使自己在学生面前呈现一个良好的精神面貌,做到不以自身情绪影响到正常教学。体育教师还应充分调动学生对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并在其中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心理意识,使得学生消除紧张、焦虑的情绪,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以此看来,高校体育教师肩负着心理健康教育的重大责任。

4 结 语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体育教育协调发展是当代高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新形势下高校教育模式突破的关键点。这种共同运作的模式有助于实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实现高校体育教育功能的多角度发挥,有益于实现心理健康与多学科的整合。

目前来说,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并没有形成系统化和理论化相结合的体系,还需要学校相关管理机构加强政策引导,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各个学科、各个教学环节相互结合、相互渗透,形成咨询服务、治疗作用相结合的多层次、多角度的“大学科”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育出更多的心理健康的专业人才。

[1]陈波.浅议高校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成才之路,2008(36).

[2]彭健民,黎杰.高校体育教学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综述)[J].湖北体育科技,2004(1) .

[3]孙巍.高校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5(S1).

[4]房杰.高校体育教学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G80-05

A

1674-151X(2014)07-060-03

2014-05-17

陈永兵(1983~),助教。研究方向:游泳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体育教师心理健康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疫情防控对高校学生管理体系完善的启示
提高东北高校学生冬季运动兴趣的路径研究
中小学体育教师创新行为的现状与促进策略*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