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术英译的历史回顾与研究

2014-12-05张莺凡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4年7期
关键词:中国武术英译武术

张莺凡

(成都体育学院外语系,四川 成都 610041)

武术英译的历史回顾与研究

张莺凡

(成都体育学院外语系,四川 成都 610041)

“武术”被誉为中国的国粹,发展至今已成为一项世界性的体育运动。武术的英译对武术在全世界范围的推广和普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从历史学的角度,回顾了中国武术英译发展过程中的三大阶段,对比中西方武术翻译的异同及各自的特色,分析出武术翻译发展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武术;英译;历史回顾;研究

“武术”被誉为中国的国粹,其历史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在第29届奥运会上,武术未被列为正式的比赛项目,仅以特设项目的身份现身。究其原因,在于武术在世界上的普及性和推广度仍远远不够,而制约其广泛普及和推广的关键则是缺乏足够完整规范的“语言”。笔者认为在武术的对外传播和国际普及进程中,重要的载体应是规范化的语言,这是不同语种人群之间联系沟通的桥梁和纽带。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具有强大的交际功能和传播能效,能够很好地承担武术运动对外推广的任务。本文选取武术发展历史进程中的英译活动为研究对象,以探求武术英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1 武术英译的历史回顾

中国武术对外翻译的历史悠久。早期的翻译由于受到交通条件的限制,主要是在亚洲进行,在汉朝的时候,中国武术就已被介绍到日本及西域各国。武术的英译则是随着西方传教士的到来才逐步展开的,从那时起,武术英译历经了三个阶段:萌芽期、成长期和全面发展期。

1.1 萌芽期:清末到1962年

武术翻译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但是翻译的对象比较狭窄,主要针对日本、朝鲜等国,大多为汉日翻译,汉韩翻译,以及汉语与其他亚洲国家的语言翻译等。由于受到地域环境和交通条件的影响,武术英译的历史则相对较短暂,有历史可考的记载始于清末。据载乾隆年间,大批的欧洲传教士来到中国,他们在向中国介绍西方宗教的同时,也想将中国文化带回欧洲,其中就包括中国武术。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的Marc Theeboom教授曾提到第一个对西方介绍武术的人是中文名为钱德明的耶稣会传教士让✍约瑟夫✍玛丽✍阿米奥(Jean Joseph Marie Amiot),1750年他奉派到达中国。在其编撰的《北京传教士关于中国历史、科学、艺术、风俗习惯录》一书中特别提到中国道教的“功夫”问题,称为Kung Fu,阿米奥将武术描述成为一种用于治病的身体锻炼方法[1],武术更多时候被理解为“中式搏击术”或者“功夫”。所谓“Kungfu”,指的就是功夫,中式搏击。从翻译技巧来看,Kungfu一词采用了音译的方式,并以威妥玛式拼音法为准。结合阿米奥的个人经历,功夫一词的翻译极有可能和大多数早期专有名词翻译一样,是按照法语发音,由Gongfu,然后转成法语中的Kungfu,之后再译成英文的。这是有记载的最早的对武术一词的外译和对西方的介绍。

海外学者对发生于十九、二十世纪之交的义和团运动的介绍与翻译可以被视为中国武术集中英译的开端,部分国人与外人的通信往来,个别外国官员的外交文书中都有对义和团运动的英文翻译。如义和团运动被称为“Boxer Uprising”,参与义和团运动的民众被译为“Boxer”(拳民)[2]等。许多文献资料详尽地叙述了以“习拳练艺”为显著特点的义和团练武活动,这一活动的英译也部分地涉及了武术翻译的内容。《剑桥中国晚清史》曾指出——英语单词Boxers当首字母大写后,便是特指清末中国的秘密会社“义和拳”,这一组织因为他的成员都练习传统的拳术——义和拳得名。但是因为义和团运动始终是以一次政治活动的形式出现,对它的翻译也仅能归属于政治事件的翻译。而其中的武术部分也仅以介绍义和团的形式出现,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武术翻译,只能算作文献翻译或者政治翻译,并且存世的英译文本极少。武术的称谓在此处由Kungfu变为boxing,这是根据其动作的特点和性质进行翻译的,采用了意译的方法。但boxing一词,仅强调了武术中的拳术和技击部分,并未涵盖其文化内涵。

到20世纪30年代,在亚洲工作的美国人对中国武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些曾经驻扎在上海、天津的美国军官都学习了少林拳、摔跤甚至八卦拳,但作为功夫的传承仅仅是依靠拜师学艺,面传身授,这也间接证明了当时的武术学习可能仅限于口头交流,翻译的形式属于口语翻译,个别行为,翻译的内容仅局限于术语翻译,没有大规模的正式翻译活动出现,但是这的确为中国武术的对外翻译做出了巨大贡献。

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揭开了中国武术正式走向世界的序幕,也出现了文字可考的具有较高水平的翻译人员。据《中国近代体育史》记载,这一年中国参加了在柏林举行的第11届奥运会。国民政府派出了总计141人的参赛大军,其中运动员69人,另考察团员33名,干事、秘书等28名,国术表演队员11名。为团队担任翻译的是黄元恺,梅馥香[3],而袁敦礼和郝更生因为擅长英文也常为国术表演队充当临时翻译。这一记载表明了中国武术的英译至此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中国人也开始尝试将国粹展现给世界。

此时的武术英译活动,只是以武术的口头翻译,口头传播为主,虽然也曾出现少量的文字性材料,但还没有完整的规范的英译本武术著作出现,没有专门的武术翻译人员的加入,因此还不能说我国已产生了独立意义的武术英译活动,这一时期只能称为武术英译的萌芽期。

1.2 成长期:1963-1978年

在这16年中,中国的武术翻译进入成长阶段。1963年出现了武术英译史上现存可考的第一本英文著作《基本中国拳法》[4](Chinese Gung-Fu——The Philosophical Art of Self-Defense,李小龙自费出版),这是李小龙唯一一部生前完成出版的著作,也是已知的最早的武术书面翻译作品。在此书中,李小龙作为译者翻译了由大陆和香港出版的北派武术资料,特别是蔡云龙编撰的《武术运动基本训练》。《基本中国拳法》采用图文相结合的方式,全书的前1/3部分梳理中国武术理论知识包括各大门派概略,阴阳哲理,基本功的训练方法等,后2/3分布则重点为读者示范振藩拳法的动作。这是第一本在美国正式出版发行的专门介绍中国拳法的著作,也是第一本英译自中国武术专著的书籍。它的出版标志着中国武术的英译开始由单一的口译进入到以口译为主,口头与书面相结合的阶段。而“Kungfu”一词也因为李小龙主演的武打电影在主流英语世界中流行起来。

此后一些有关武术的译作在世界各地涌现出来:1972年James Yimm Lee(严镜海)著的Wing Chun Kung Fu(《咏春拳》),1973年由江北山(Buckham Kong)编撰出版的《洪家拳》Hung Gar Kung-Fu等。这些作品的译者大多为旅居海外的华人华侨以及香港澳门同胞,其中许多人本身就是武术高手,或武术练习者。如严镜海是著名的华裔武术家,江北山则是美国洪拳的代表人物,李小龙更是享誉国际的武术家及武术传播大使。这些海外移民为武术的翻译提供了人员基础,他们为武术翻译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从作品内容来看,这一时期的翻译作品大多是对武术中的某一门派、拳法进行推介,其目的主要是发展本门派的功夫,并没有过多的涉及武术的内涵。大量的译员参与,丰富的译作发表让武术的翻译开始走入了成长的阶段。

1.3 全面发展期:1979-至今

从1978开始中国施行的改革开放政策带来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并由此带动了武术以及武术翻译的推广和发展,从1979年起武术翻译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高潮期。这一阶段的口译活动和笔译作品都呈爆发式涌现,数量和质量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这一时期的口译活动主要有三类,一是用于武术交流的联络翻译。在2012年第九届中国河南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上共有200多名翻译志愿者用中英两种语言为比赛提供现场语言服务,担当起为中外武术交流提供联络翻译的作用。二是用于武术技能传授的教学口译。从1982年起,中国武术协会就曾受各国各地区的武术协会的邀请,多批次遴派武技优秀的,武德高尚的,并具有一定英语语言能力的武术运动员和教练员到墨西哥、加拿大、英国、新加坡、菲律宾、澳大利亚、意大利、泰国、马来西亚、文莱、尼泊尔等国家及地区进行援外武术教学工作,为其他国家培训出大批武术骨干力量和武术爱好者;三是各类国际性武术比赛和国际型武术会议的翻译活动。1990年,国际性的武术组织国际武术联合会在中国的首都北京正式成立,组织的正式语言是汉语和英语,每次进行正式会议时都需提供汉语和英语两种现场语言服务。

而这一阶段笔译的内容则更加丰富,覆盖武术的方方面面。从武术的基础术语到武术竞赛规则,从介绍武术套路和技击技术的文章到武术理论研究的专著等都成为笔译的对象。这一时期的翻译作品数量迅速增长,质量显著提高,内涵愈发深刻。据不完全统计,从1979年至2012年,已出版发行的英译武术书籍超过2 000余种,这个数字远远超过此前英译的武术书籍的总和,并且翻译门类逐渐齐全,除了之前的对某一拳类的具体介绍外,该阶段还突出对武术文化内涵,武术历史的介绍等。如英文版《中国红:武术》,2012年由黄山书社出版,详细描述了武术的源流、门派、套路、器械及其文化内涵。帮助读者以及无数的武术爱好者了解中国武术和体会中国文化。同年由Peter A. Lorge主编,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Chinese Martial Arts:from Antiquity to the twenty-first century则从历史的角度,介绍了从青铜时代至今的中国武术发展过程。武术翻译的兴盛客观上扩大了武术在海外的影响。

2 武术英译过程中的问题和对策

2.1 武术术语翻译的不一致性

造成术语翻译不一致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由于武术的内涵及外延都是随着社会历史的进程和武术自身的发展而随之变化的,因此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由于不同的历史时代、不同译者对术语的概念、内涵的理解不尽相同,对术语的翻译也就随之变更。另一方面,武术是独特的东方哲学思想以及民族文化的载体,而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差异及英汉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不同,东西方译者对武术的理解也存在差异,对武术概念的翻译也因此各具特色。

以武术一词为例,武术从实用技击演化而来,早期西方对中国武术的认识更侧重其实用性、技巧性的一面,古代中国武术更多时候被理解为“中式搏击术”或者“功夫”,因此最早将武术一词英译为“Kungfu”,他指的是功夫的技艺。此外,当时还有部分翻译者直接根据其动作的特点和性质将其翻译为“boxing”“sward”“knife”等;或根据武术的门派,地域名称进行翻译,如将少林拳就被直译为“shaolin boxing”,而武当长拳则为“wudang boxing”等。

中华民国期间,随着国民政府对“国粹体育”概念的深化以及对民族体育意识的肯定,民众对武术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武术的价值也逐步得到肯定,武术的译名也随之变化。在强大的民族观念的驱使下,中国武术于1928年被正式更名为“国术”。国术这一名称实际就是中国武术的简称。其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国术”被直接英译为“GuoShu”,Chinese Wushu或意译为“Chinesemartial arts”。直到今天,在台湾地区武术仍被称为国术,译为“Chinese WuShu”。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武术在世界体坛地位的提升,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大量武术的单项组织,也出现了统一的名称,这就是由国际武术联合会和中国武术协会共同协商、讨论的——“武术”,正式统一的英译名为“Wushu”。此译名采用了国际统一的对专有名词翻译使用的方法―音译,并且采用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汉语拼音方案,即克服了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有效的通过英语将之传递给外国人,同时又保护了中国特色文化传承的完整性与真实性。另外结合历史上对武术的翻译,去掉了“Chinese”一词,说明武术不光浸润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同时也是属于世界的文化瑰宝。这一翻译既表明了武术的民族性,又充分体现了武术的国际性。

然而虽然有了统一的名称,但是由于历史,地域等原因,中国武术的英译到今天仍旧没有完全统一。就连中国的中央电视台在对外介绍少林武当等传统武术时人就常用“Kungfu”一词,而非“Wushu”[5]。而武术称谓的翻译更是五花八门。如南非和法国的一些武术团体习惯于称“武术”为“Kungfu”(功夫);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一些武术团体又习惯于称“武术”为“martial arts”(国术);韩国、伊朗、阿尔及利亚、俄罗斯、加蓬、波兰、美国和奥地利等国的武术团体则越来越多地使用音译的“Wushu”这一反映时代特点的词语[6]。

由此可见,武术翻译还处于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阶段,没有使用权威的统一的体系标准。武术英译的不规范性、不统一性在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围内阻碍着武术的对外传播以及武术的国际化的进程。武术翻译迫切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标准化流程再造。在理论体系上,武术英译需在结合国际、国内先进的语言翻译理论知识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外宣翻译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契合国际规范的并具有中国特色的武术翻译理论体系;在实践操作上,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应尽快出版发行一部具有高权威性、强统一性、注重实用性的武术辞典。

2.2 翻译内容呈现不均衡性

武术既是一项中国传统体育运动,又是一块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武术翻译的内容决定了武术对外传播的方向和效果。纵观中国武术翻译史,从1963第一本英文版武术书籍出现至今的半个世纪,国内外英文版、中英文对照版的书籍大量涌现。以Wushu,Martial Arts为关键词对剑桥大学图书馆馆藏书籍进行搜索,找到的英文版书籍共计776本。国内的中英文对照版的武术书籍也多达几百本。对比这些书籍,可以清晰地发现由于东西方体育不同的文化渊源而产生的巨大的文化差异。国内外对武术翻译的内容选择呈现出不平衡性。依据人民体育出版社《武术学概论》中武术研究专题的分类法,可以将武术书籍分为几大类:太极拳专题、武术技理技法、竞技武术训练、武术教学理论与方法、武术发展、武术竞赛裁判法、传统武术、武术与医学、武术普及推广、武术的生物力学分析、武术史学、武术概念与分类、武术拳种拳法介绍、武术与美学以及武术管理等[7]。国内的中英文对照版主要集中于武术拳种拳法介绍(如释永信主编的少林拳谱系列,耿军主编的七星螳螂拳等)、太极拳专题(如任天麟主编的29式陈氏太极剑,中英文本等)以及武术史学专题(如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的中华文明史话——武术史话(中英文双语版)等)。而国外的英文版书籍则主要集中于武术的教育和普及(如Charles Ralph Heck的Instructing The Martial Arts等)、太极拳专题(如Fu Zhongwen的Mastering Yang Style Taijiquan等)、武术与医学主题(如J.C.Camey的Health and Fitness in the Martial Arts)以及武术哲学主题(如Joe Hyams的Zen in the Martial Arts等)。

在现行的译作中,中西方都较多的侧重各类拳法的翻译特别是太极拳拳法、武技以及武术的概念等,但对武术的内涵、武理的内容较少涉猎。理论研究和实践知识分配不均衡,严重制约武术翻译的发展。广大的武术译者在选择翻译作品时应加大对武理,武艺的翻译,在传授武术训练方法的同时,加强对武术的哲学内涵,武术的文化魅力的传播。

2.3 高水平武术翻译者的缺乏

翻译人员是“翻译活动”的主体[8],翻译者的数量和素质决定着翻译活动的水平和繁荣程度。中国目前的武术翻译人员严重缺乏。中国科学院科技翻译工作者协会于2008年发表了对中国译员现状的调查问卷结果——《译员生存状况调查报告》,报告显示,体育专业翻译人数在全部22种专业翻译人数中位列倒数第四位,翻译人数仅占现有约30万译员的1.3%,而专业的武术类翻译者则更是少之又少。目前从事武术翻译的工作者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武术专业人员,一类是翻译专业人员[9]。但由于武术的专业性、文化性等特点,呈现出“一边倒”的倾向,即翻译人员主要是武术专业人士,他们懂武术,了解用语,能够深刻理解武术的内涵与外延,但是往往翻译能力薄弱,语言选择未见其神髓,无法承担标准化术语的翻译工作。而好的武术翻译者须武术技能与语言技能两者兼得,他们在本就稀少的译员队伍中,更属凤毛麟角了。

面对市场需要,培养高水准的武术翻译人才,提高现有译员的翻译能力势在必行。一方面可以以体育院校为依托,集中优势资源,加强对武术翻译后备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对现有武术翻译人员进行再培训,提高其自身的语言能力和武术业务素养。培养与培训结合,人才与后备人才并进,多渠道解决翻译人才匮乏的问题。

3 结语

纵观武术英译史,可以清楚的看到:武术的英译经历了三个阶段,武术的翻译也从无到有,再到今天的繁荣发展,逐步成熟。但由于东西方文化之间存在差异,武术的翻译呈现出不统一、不规范的现象。武术翻译的人员也还处于紧缺状态。只有高度重视武术英译的标准化过程,提高翻译人员的素质,才能加快武术国际化发展的进程,促进武术在世界范围的推广,使武术常立于世界体坛。

[1]朱广收,朱东,等.武术国际化研究综述[J].搏击.武术科学,2010(7):14-15.

[2]Robert A.Bickers.The Boxers,China and the World[M]. Rowman&Littlefield,2007.

[3]何启君,胡晓风.中国近代体育史[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9.

[4]Bruce Lee.Chinese Gungfu—The Philosophical Artof Self-defense[M].America:Ohara Publications,1963.

[5]杨啸原.国外武术市场的现状及其成因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8(2)12:14.

[6]李长林.中国武术术语汉译英浅谈[C].第六次全国科技翻译学术研讨会论文,1993.

[7]徐才,等.《武术学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 [8]文军,钱多秀,等.翻译实用手册[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2010.

[9]李本一,赵秋菊,姚丹.武术用语英译标准化体系构建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2(3):90-95.

Historical Review and Research of English Wushu Translation

ZHANG Ying-fan
(Chengdu Sport University,Chengdu,Sichuan 610041)

Wushu,as part of Chinese national treasures,has developed into a world sport,so the translation of Wushu is playing amore andmore vital role in theworldwide promotion and popularization ofWushu.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y,the paper studies the development of English translation ofWushu,summarizes the three stages of translation and compar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It further discusses the concerning problems and measures ofWushu translation.

Wushu;English translation;historical review:research

G80-054

:A

:1001-9154(2014)07-0017-04

G80-054

:A

:1001-9154(2014)07-0017-04

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中国武术英译历史研究》(TY2012401)。

张莺凡(1977-),女,山东莱州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翻译与英语教学。

2014-04-14

猜你喜欢

中国武术英译武术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论武术与军事的结合发展之路
史料整理:认识中国武术的一条路径
老外学武术,疫情也拦不住
中国武术“元问题”的历史思考——《中国武术思想史》评析
“瓟斝”与“点犀”新解*——兼论中国典籍中名物词的英译
话语分析角度看公示语的英译及翻译对策
中国武术有哪些派别
《论语》英译的转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