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加体育课时是增强学生体质的好举措

2014-12-05范丽英

少年体育训练 2014年6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体质体育课

范丽英

(大连海洋大学体育部,辽宁 大连 116023)

多年来,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问题一直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警觉。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意识越来越被他们特殊的生长环境和条件所忽略。国家教育体制的不健全,重智育轻体能以及独生子女怕吃苦所表现出来的他们在速度、耐力、力量、灵敏等身体素质方面的欠缺,由此带来肥胖、身体机能水平低下严重地影响到他们身体的全面健康。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体育大学校长杨桦在全国政协12届一次会议小组讨论中建议将“每天锻炼一小时”改为“每天一节体育课”,以便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要求得到更好落实。当青少年学生们还不能真正地认识到身体健康对人一生的积极影响、还不能主动进行锻炼的时候,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和教育者就有必要在改变多年的教学模式上做文章,将增加体育课课时编入教学大纲,纳入今后体育教学改革的重点范畴,进一步改进传统学校的体育教学模式:做到中小学学生每天一节体育课、大学生每周2次体育课。将学生自主的体育活动变成正式的体育课程,从根本上将学生消极的不良习惯转换成积极有序的锻炼课程来完成。对我国学生多年来偏低的体质现状的增强和素质的提高,都将是最为积极有效的方法。

1 学校体育教育现状

多少年来,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与应试教育的束缚,对终身体育认识存在偏差,学校体育教学存在着实践课程不仅时间少、次数也少,内容单一、老化;加之体育教师的严重缺编以及场地器材的局限,体育课时数少,内容陈旧、乏味,对学生缺少吸引力;体育成绩的考核与评定基本上采用竞技评价方法,混淆了教学成绩考核与运动竞赛成绩测试的不同概念,出现了好的学生不认真学也能及格,而差的学生再努力练也过不了关的现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机械地进行着教与学的任务,忽视了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表现在学生喜欢体育而不愿意上体育课;无形中影响了学生对终身体育锻炼思想的建立;尤其是编制少,在校生与教师比例严重失衡,缺少对体育教师业务素质的培训和提高机会等制约学校体育教学发展多方面问题,影响学生接受足够的体育教育的机会。为了我们未来的学生都有一个良好的健康习惯,基础课程是关键。

2 改革举措

2.1 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了解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意义。要明确“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强调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了解体育与其他学科中的互助关系,确信健康的身体是一切活动的保证。对于正处在身体发育时期的学生,此刻对他们施以科学的体育教学内容和方法,注重能力和精神的培养,引导学生主动、自觉地参与锻炼,将为他们获得一生的健康体质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

2.2 体育教学内容要根据人体发展规律 (人生的三个时期:发育生长期、成熟期、衰老期)进行设置。培养学生必要的运动技术、技能要考虑到终身体育的要求,将体育教学内容与未来的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培养健身意识和参与意识,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人体各时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接受各种体育锻炼项目的能力,建立学校体育为学生终身体育服务的宗旨。

2.3 增加体育课的趣味性能够更好地吸引青少年参与锻炼。其实,我国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学校体育设施的种类是接近的,但是在吸引学生方面还是非常欠缺的。要抓好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关键是要培养学生体育兴趣,而不是上体育课就是跑圈。学校应向学生开放体育设施的使用,并配有专业教师指导,降低锻炼的费用。体育课要和兴趣相结合,采取一些欢快、有趣的锻炼内容吸引学生运动,而不是被迫去做,培养他们主动的、满足兴趣的又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锻炼的意识。

2.4 学校体育在选择适宜学生个性终身体育锻炼的运动项目,随时随地进行体育锻炼的同时,还应向学生增加一些理论教学的内容。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以及心理、生理、知识水平等特点,开发学生未知的体育知识领域,并重视理论教学的实用性,使学生真正懂得运用体育理论知识来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的方法,了解身心健康的综合知识,为一生的锻炼和健康打下一个良好的身体基础。

2.5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运动特长,有目的的选择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通过一定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获得提高运动特长的能力,既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内容,又提高了学生喜爱体育项目的愿望。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必过于教条和技术化,学生只要了解该项目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则,初步掌握基本技术技能即可,以后通过自练或竞赛达到不断提高和完善的目的。使学生充分发挥运动才能,在实践中真正体验到运动的乐趣。

2.6 在校学生正处在学习的颠峰时期,他们头脑灵活,思维敏捷,极易接受新生事物,对于学习和掌握集休闲、健身、娱乐为一体的运动项目的积极性非常高。由于这些项目多为高消费项目,而目前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又极为有限,对这些项目实施有偿教学,既能满足学生学习的渴望,还弥补经费的不足。

2.7 提高体育教师的文化素养,增强师资力量的整体水平。根据教育部的数据,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国内专职体育教师缺编达30多万,其实我国的体育生不少,由于招聘门槛过高,(其实是收费过高)限制了不少青年学生从事体育教师职业的愿望。为此,严格执行招聘教师的考核机制,做到进人的高尺度和透明度,净化教师队伍,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师队伍环境。因为,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是一位运动技能的传授者和教学过程的组织者,还应是一位对学生进行健康锻炼的指导者和接受学生咨询的体育健康专家。要让体育教师树立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奉献精神,不为外物所奴役的主体精神;敢于探求真理、坚持真理的求是精神;以人和社会全面发展为目的的创新精神。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对学生无私的爱,赢得学生的信任,真正地为国家的教育事业服务。

2.8 要以学生的综合表现进行全面的考评,合理、有效的体育成绩评定是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的主要方面。对学生的体育成绩应从学生掌握三基情况、运用各项技能的熟练程度、在比赛中反映出的技能、体能状况和体育道德作风与意志品质方面、并配以学生学习态度、成绩提高幅度和自我锻炼的能力以及《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测定等多方面综合地、全面地进行评定。深化体育考试内容和形式的改革。在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中,要将学生日常体育成绩、体质健康状况、参与体育活动的表现作为重要评价内容。使学生不仅增强了体质,强健体魄,还学会了运用所学体育知识,在今后人生的各个时期根据外界环境和条件的变化形成适合自身的体育锻炼方法和习惯,不断提高和维护自身的体质和健康状况。

3 结 语

学校体育是提高青少年健康素质的关键环节,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提高学生健康素质,是学校教育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各级、各部门行政领导和体育教育工作者应按照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完善和审定学校教育教学内容和升学体育考试制度,强调体育课是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积极推进体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有效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基础。力求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范丽英.女大学生健康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2]范丽英.论提高大学生健康体质的有效途径.北京:青少年体育,2013(2).

[3]沈跃进.21世纪高校体育教育的改革探讨.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体质体育课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体育课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