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谈对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基本原则的认识

2014-12-05任晓龙

少年体育训练 2014年6期
关键词:体能训练负荷强度

任晓龙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1)

体能训练是足球比赛必不可少的准备环节,有效的体能训练不但需要了解相关的生理机制和原则,还需要了解足球比赛的体能需求以及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本文探讨了足球体能训练设计的科学基础,以期为足球训练的理论与实践搭建沟通的桥梁。

1 体能训练的目的

每个与足球有关的人员都会意识到这样一个事实:训练是比赛准备的必要组成部分。足球比赛本身实际上也仅是准备的一个环节。弥补体能短板,增强体能优势是适应比赛需求的一项基本要求。训练的基本目的是提高人体运动表现能力,这些运动表现能力可以归纳为身体的、生理的和心理的能力。训练的最终目的是要使运动表现能力得到最大化地表达,如果在训练中出现影响运动能力表达的功能限制,那么训练计划就应该去克服这些功能限制。运动员应该具备适应足球比赛需求的各方面能力,科学的训练能够使运动员保持匹配状态,通过进一步地改善训练,促使运动员能够匹配更高水平比赛和更快比赛节奏的需求。理想化的体能水平是人人都想要的,但现实中却从不会出现。运动员总是努力地改进,尽量提升自己的极限。足球对人体大多数的生理系统都有需求,同时还需要比赛技术和战术意识,所以足球体能训练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或保持体能的优势部分,同时不断地纠正弱势部分。

2 体能训练的基本原则

训练过程是在一个变化的背景下发生的,因此训练的短期目标可能会有不规律的或是意外的改变。在训练的早期阶段,直接目的可能是通过更多更深入的训练刺激,为随后的比赛做身体准备,训练呈现出非常艰苦的特征。运动员因为受伤而长期缺阵后的重新复出,需要进行这种艰苦的身体准备。在运动员康复期间,在有球训练之前必须先进行系统化的身体训练,直到运动员能够跟上球队的训练强度。在正常的训练过程中,如果太早进行剧烈的运动,运动员可能无法应付,甚至可能招致伤害,训练结果不是体能改善而是体能破坏。即使是受过良好训练的运动员,如果在艰苦的训练课程之间没有足够的恢复时间,也会由于过度训练而受伤。有效训练的关键在于在合适的时间给予合适的训练刺激。下面列出一些有效训练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2.1 基本原则

2.1.1 超负荷原则 训练的一个基本原则是超负荷原则,超负荷原则是指运动员对某一负荷刺激基本适应后,必须适时、适量地增大负荷使之超过原有负荷,运动能力才能继续增长。训练刺激负荷应大于个体通常习惯的负荷,使身体产生调整的需要,并迫使适应过程的尽快发生。适应需要骨骼肌肉和其他组织产生相应的功能变化,训练刺激在分子水平上激活细胞内反应的信号传导过程。科学实验表明,在训练结束后携带DNA遗传信息的基因会为一些急性升高的代谢基因制造蛋白质和信使RNA。超负荷训练的恢复阶段,超微结构发生改变。当生理适应产生了,运动员对训练刺激的耐受性会逐步提高,相应地,训练刺激的强度需要根据超负荷原则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很明显,训练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呈现出超负荷——疲劳——恢复——适应的螺旋状态。如果训练的进度过快,结果可能产生“过度训练”,如果发生这种状况,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和运动表现是下降的而不是继续提高。在训练的任何阶段都有可能发生“过度训练”的情况,因此运动监控和医疗监督在训练中是非常必要的,教练员的经验也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渐进超负荷的概念,在古代奥运会就被接受。体能的改善不是一个线性过程,在体能训练的早期阶段往往进步很大,而在后期阶段即接近人体适应理论极

限时,获得进步会越来越难。

2.1.2 特异性原则 特异性原则是指长期运动训练可诱导机体生理性适应性变化,提高运动成绩。特异性原则要求运动训练在生物力学、生理生化的适应方面以及基础体能训练方面必须专项化。特异性原则表明,在体能训练的不同肌肉运动形式中,训练效益仅对参与运动的肌肉产生比较明显的效果。骨骼肌中存在着不同类型的运动单元,特定的运动形式会募集特定组合的运动单元参与。足球训练计划,只要有可能,应该与比赛的需求紧密联系。在足球体能训练中,训练的设计有时可以结合球进行。而在一些情况下,特殊的专门训练是必要的,如对腘绳肌和内收肌力量的训练。

2.1.3 可逆性原则 可逆性原则指运动训练可以提高人体的运动能力、增强各器官系统的功能,但又会因训练的中止而逐渐下降复原,即这种变化是可逆的。如果没有进行有规律性的渐增负荷训练,运动员的体能可能会出现劣化趋势。训练刺激过低会使先前获得的效益丧失,这是运动员受伤休赛期间经常会出现的情况。虽然丧失率可能会低于收益率,但通过艰苦训练获得的效益会因为停训而逐渐失去。停训期间,骨骼肌会萎缩,骨骼的矿物质含量会降低。因此,即使是受伤停训期间,也必须进行一些体能训练,这样有助于减少体能下降的水平,并为伤愈后重新训练做好准备。

2.2 训练刺激的控制

超负荷、特异性和可逆性原则为规范的训练计划制订提供了一个框架。对于如何实现不断地适应提供了一个通用的操作。个体由于遗传的因素不同,起始的能力肯定有所不同,在训练中能够将能力提高到什么程度也是不同的。教练员的窘境是,如何在个体有差异的情况下,把握训练刺激的阈值,既要最大程度地刺激有机体使其产生最佳的适应,又要避免过度训练带来的损伤。这就牵涉到训练刺激强度的控制问题。

训练的效果依赖于训练所提供的生理刺激,训练的指标是它的强度、持续时间和频率。对于这些指标的不同设置体现了训练的类型特征。训练强度有时代表着训练的质量,根据不同类型的训练,训练强度可以通过生理数据予以量化,有氧训练可以通过最大摄氧量的百分比来表达,或以最大心率的百分比来表达,另外它还可以被表达为低于、对应或超过“无氧阈”水平,个体主观体力感觉也是一种评价方式,血液中的乳酸堆积则是评价“速度-耐力”训练强度的一个指标,力量训练的强度则可以依据能够重复最大负荷重量的百分比来表达。训练时间通常以分钟来表示,特别是当训练是连续进行时,整体训练量或总的跑动距离可以作为等效替代指标。间歇训练可以采取训练时间与间歇时间的比率以及重复次数来表达,组间的间歇时间应严格规定。例如,400m的间歇训练,跑6组,组间间歇3min。训练频率一般指一周进行多少次独立的训练。赛季准备期可能一天两练甚至三练,而赛季开始后,训练频率会相应减少。这些训练指标不是完全独立的,它们彼此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强化训练不可能像低强度的技术训练一样持续很长时间;低强度训练优先使用脂肪而不是碳水化合物,因此在实施体重控制计划时,低强度训练结合饮食控制可起到不错的作用。高强度训练对身体的能量系统和结缔组织的需求很高,因此在训练安排上,连续几天的训练应有变化,以便这些系统能够恢复。改变运动的类型,可以使身体紧张的区域得到休息,而同时对身体其他区域进行加负荷。例如,速度-耐力跑训练后,第二天进行水中跑训练。早上进行足球技能训练,而下午可安排身体躯干和上身肌肉的力量训练。下肢受伤的运动员可以对上身进行继续训练,可以通过使用踏车运动或在水中练习来保持有氧能力。通过这些方法,防止体能的逆转,同时恢复过程则在进行中。此外,还要注意在实施训练刺激的形式,对于足球运动员而言,体能训练必须符合足球运动的发展规律,体能训练应以高强度、高对抗以技战术为核心而展开。

3 总 结

足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要遵循基本的原则,其中超负荷原则、特异性原则和可逆性原则特别值得注意,它们为规范的体能训练计划制订提供了一个框架。在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实施中,对训练刺激的控制是最重要的关键环节。

[1]刘丹.足球体能训练:高水平足球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证[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2]马继政.论运动适应特异性原则[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25(5):74.

[3]董青.足球专项体能训练的误区及对策探索[J].浙江体育科学,2006,28(5):51.

猜你喜欢

体能训练负荷强度
人造革合成革拉伸负荷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3项标准中维持热负荷要求对比分析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更 正
低强度自密实混凝土在房建中的应用
Opening flexible resources by integrating energy systems: A review of flexibility for the modern power system
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
我国冰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综合述评
对体能训练认识的理性回归
电场强度叠加问题的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