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今天,我们该怎样进行英美文学教学

2014-12-05郝素玲

博览群书 2014年1期
关键词:英美原著英语专业

○郝素玲

(作者系郑州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

今天,我们该怎样进行英美文学教学,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在国内高校英语专业的本科课程中,英美文学课程是一门主干专业课程。该课程旨在引导英语专业学生通过对文学史上经典作品的系统阅读,使学生能够系统理解英美文学历史发展进程,了解西方的文学文化,熟知文学的不同体裁,进而培养学生探究作品意义、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起到提高学生的人文意识和文学鉴赏水平,提升个人修养和人文素质的作用。

应该说,随着国内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国际化交流的不断加强以及专家学者的不断探索,国内的英美文学教学取得了诸多成绩,但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文学设置课时偏少,开课时间较晚,学生自主阅读主动性不强等,它们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文学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

笔者最近在阅读美国著名文学评论家肖瓦尔特(Elaine Showalter)的《文学教学》一书时深刻体会到,除了上述问题应该加以解决外,在现有的教学模式之下,要特别注重原著阅读。提高学生阅读英文原著的自主性,应该成为英美文学教学非常重要的一环。

肖瓦尔特的《文学教学》是一本旨在指导高校本科生英语文学教学的指导性书目。作者在书中谈到了应该如何讲授理论,如何准备教学大纲,又该如何谈论众多现实话题。她的一个指导思想是,一定要严肃认真地对待教学,要像对待学术研究那样来对待文学教学。像这样的思路与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但笔者认为,就中国语境而言,要想达到上述要求,首先要加强文学教学中的原著阅读。

中国当下的英美文学教学模式,基本上是选读式教学,即除了少数短篇诗歌与短篇小说之外,绝大部分的文学作品,主要是从长篇作品中选取好的片段,然后交给学生进行阅读。这样的阅读模式自有其道理,但它们毕竟如快餐一般,很难让学生领略文学经典的整体之美,也很难进入到经典的历史深处。

我们都知道,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可以促进个人情操的培养,还可以全面提高专业水平。但现在网络时代的迅猛发展,在为我们文学课程教学带来了诸多益处的同时,也替代了传统的阅读模式。闪烁的屏幕,令人目不暇接的滚动新闻所产生的浮动效应,似乎使师生很难有毅力安静地坐下来阅读文学作品,特别是英文原著。但这并不能成为我们抛弃文学经典阅读的理由。

那么,我们该如何提高学生阅读作品的积极性,又该如何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促进课堂讨论的效果,这成了今天教师应该着力解决的问题。

在笔者看来,原著阅读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诸多方面。

首先,原著阅读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根据我国教育部制定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关于高等院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英语专业人才应该“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在打好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牢固的掌握英语专业知识的前提下, 拓宽人文学科知识和科技知识。”同时要“注重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要达到《大纲》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和道德文化心理素质的提高,文学阅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优秀的文学作品,特别是经典文学作品,都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文学作品内容丰富,包括关于政治、文化、历史、艺术、宗教等诸多领域,这些知识为我们了解世界文明发展史和文化进程提供了丰厚的文化资源,也是我们进行创新的知识基础。只有在丰富阅读的基础上,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才能得到全面提升。

其次,原著阅读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英文水平。文学作品中丰富的语言资源,不同语境中语言生动的表现力所产生的接受效应,能够远远超出单一的单词释义或者句型解释。而且,经典的文学作品代表着一个民族最高的文学水准,所以,原著阅读可以更能培养学生的心智,提高专业素养。

第三,原著阅读是与国际专业教育接轨的主要渠道。在英美国家的高校中,英语专业的课程内容主要以文本阅读和英文写作为中心。我们不妨以美国颇具代表性的两所著名大学——耶鲁大学和斯坦福大学为例。耶鲁大学的英语专业,宗旨是让学生“阅读英语语言发展史上各种题材的文学作品。学生可以选择包括中世纪梦幻文学、莎士比亚戏剧、美国奴隶叙事文学、现代派诗歌、网络文学,以及世界各地以英语写作的小说作品。通过阅读,学生将获取深入探究人类经验的洞察力,成为技艺高超的作家和具备思辨能力的思想家”。斯坦福大学指出,在斯坦福学习英语,旨在深入有效地探索古代以及当代以英语写作的文学遗产。课程包括研究某一个作家或者某一类文学题材,还包括文学理论、新闻媒体和文学创作。斯坦福的英语专业强调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分析能力,并为许多专业领域,包括教育、新闻、法律、出版等打下良好的基础。

依据上述指导思想,耶鲁和斯坦福的课程在内容上涉及了中世纪文学、现当代文学和文学批评理论。比如:耶鲁开设有“1945年以来的美国小说”和“文学理论概论”等;而斯坦福大学则开设有“中世纪文学”、“圣经文学”和“艾略特与20世纪诗歌”等。在课程模式上,均开设有从低年级的普及性入门课程到高年级的专题研讨班、专题讲座和荣誉学生研讨班等。

但值得注意的是,无论课程形式如何,他们的文学课程都是以作品阅读为主,且是以原著阅读为主。授课教授会按照学期的时间安排阅读作品的数量和内容。一般情况下,一部长篇文学作品是一周的课外阅读任务。除此之外,学生要进行积极的课堂讨论,认真写作课程论文,以完成课程任务。

显而易见,在此教学模式下,丰富的阅读,有效的课堂讨论,教授的正确引导,以及在课程论文写作,自我观点的总结和不断完善,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都得到了极大提高。

第四,原著阅读是时代发展的需求。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国际交流日益增多,公共知识资源为世人所知,世界各地的学子都意识到了语言学习的重要性。英语作为一门国际交流的通用语言,已经成为日常交流的语言工具。随着国际交流的深入,国内英语专业的学生在毕业之后,要面对的竞争对手将是来自在国内外接受高等教育的同龄人。国外的非专业学生由于各种考试的需要,以及出国学习考试的需要,他们的应试能力以及语言水平得到了普遍的提高。在此情况下,对于我国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仅仅掌握一门语言技能,早已没有了任何优势。因此,如果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英语专业势必会失去竞争优势。

笔者认为,英语专业学生在语言优势的基础上阅读英文原著,从英文原著中汲取世界文明的精髓,在充实专业基础的同时,扩宽知识领域,为以后的职业生涯奠定人文知识基础,唯如此,英语专业学生才能够在未来的竞争市场占据一定的优势。

最后,原著阅读是提升个人素养的必要基础。文学阅读对于培养心理健康和个人情操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这是举世公认的观点。这一观点的理论依据,也通过国内外学者通过研究得以证实。2011年英国《卫报》发表文章说,美国布法罗大学的研究者对140名本科生进行研究,发现阅读可以影响一个人的性格,改变一个人的情感培养。俄亥俄州的研究者发现,文学阅读可以使人们更能关注他人,增进人们之间的互相理解。而在我国,早几年前就推出了全民阅读的活动。在此背景下,英语专业学生应该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把阅读原著作为提高专业水平和个人素养的手段,扩大阅读,提高自己。

综上所述,无论是专业要求,还是时代所需,或是个人情操的培养,原著阅读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讲,都应该是本科教育中的一个重点。

那么,作为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师,我们应该怎样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原著阅读的兴趣呢?

首先,提高认识,正确引导。正确引导的方法有许多,除了与学生交流上述观点,并尽量使之认同之外,必要的课程要求也同样能起到促进阅读的兴趣。笔者的一些学生就是在课程阅读书目以及课程论文写作的要求下,开始系统地阅读英文原著。他们在阅读作品和完成课程论文的时候惊喜地发现,自己对作品的见解与别人的分析会有很大的不同。如果仅仅是阅读作品选段,阅读他人的综述及其观点,总有不全面或者偏颇的感觉。因此,有些同学发出感慨,只有在自己完整地通读了整部作品之后,才能真正领略作品的艺术魅力。

其次,循序渐进,合理设置课程。文学水平的提高需要长期的努力和积累。因此,尽早开始文学课程,利用循序渐进的方法,逐渐培养学生对文学阅读的兴趣,加强专业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敏感度,提高其阅读能力。关于课程设置,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名校的做法,细化文学课程的分类,增加可选修之内容,增加文学课程课时。同时,按照不同的层次,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从低年级的名篇欣赏课开始,在学生对英美文学中重要作家的作品和文体风格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再逐步开设小说原著阅读、专题讲座和专题研讨班等课程。

再次,与时俱进,拓宽学习范围。英文原著阅读不能仅仅局限在传统意义的经典文学作品。2009年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美国文学史》,不仅改变了传统意义上文学史的限定范围,而且把文学的范围扩展到了政治、音乐、艺术等领域。这部新文学史说明,文学与文化原本就是难以区分开来的概念。哈佛成功的通识教育方法也在告诉我们,全面提升人文知识,是奠定各类学科的基石。

生活在全球化时代,英语专业教育需要改变思想,拓宽视野,重视英美文学课程,坚持人文素质教育。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与时俱进,与世界同步,也才能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具有挑战力和创新力的复合型外语人才。

猜你喜欢

英美原著英语专业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大侦探福尔摩斯
Structure and context in College English learning
警察与赞美诗
张英美:授人以渔共同致富
Onemoretime:comingandgoingLiuYu英美电影与英美文学的互动发展研究
TheRelationshipbetweenLanguageandSociety
Pragmatic Analysis of Cat in the rain
A Pre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PoemThe Passionate Shepherd to His Love by Marlowe
水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