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输液筐在门诊输液摆药中的应用

2014-12-02黄敏玲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门诊输液室广西贵港537100

吉林医学 2014年24期
关键词:塑料输液液体

黄敏玲 (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门诊输液室,广西 贵港 537100)

静脉输液是护理工作中经常需要用到的一种护理操作技术,药物配制则是静脉输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笔者在门诊输液室将塑料型水果篮应用于静脉输液中,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由我院采购组根据需要,统一采购塑料型水果篮,我室配置长型水果篮、圆型水果篮各100个以利于周转。长型水果篮网格状,为体长29.0 cm、宽14.5 cm、高5.0 cm的长方形,用于摆放每个患者配制好的液体;圆型水果篮网格状,半径22 cm、高11 cm,用于放置每个患者未配制的液体;圆型水果篮中间设有1个隔板,将篮体分为两个隔间,一隔放需要加入液体的药物,另一隔放液体。这些水果篮不用时可重叠存放,不占空间。

1.2 使用方法:①备药:根据我科输液人数,选择组别(10个1组):如本科有100个患者输液,可选择10个组。备药时每位患者占一个圆型输液篮,所有液体瓶颈上用液体黑笔写上患者的姓名及序列号,以达到醒目易见的效果。然后由配药护士按患者输液单先后顺序从右到左摆放液体于治疗桌上[1]。②配液:护士必须熟悉药品性质、配伍禁忌,对需要做过敏试验的药物,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液体配好后放于长型输液篮内,姓名及序列号向外,由输液护士按常规给患者输入。当第1组液体输注完毕后,护士能在相应的位置准确无误地找到所要更换的液体,每次加药完毕,护士在输液单上相应的位置注明加药时间并签名,以达到再次核对的作用。③输液核对:配好后的液体由加药护士再次核对,然后由输液护士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和“三查八对”制度,同时使用“反问法”核对患者身份。并根据前一瓶液体的输液时间及滴数,计算输液完毕时间。巡视后,在前一瓶液体输毕前5~10 min告知加药护士加下1瓶液体,液体配好后摆放于长型输液篮内,便于查找、更换。当患者的最后1组液体更换完毕后,护士将输液篮逐一重叠、收回,以备下次使用。使用中的输液篮用500 mg/L含氯消毒液浸泡凉干备用,2次/d,以上操作由两人共同完成。

2 结果

统计并对比对照组(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未使用输液篮盛装液体输液的 72980例患者与观察组(2011年12月~2012年12月)使用输液篮盛装液体输液的 73103例患者所发生的护理差错、护理缺陷、投诉纠纷。自使用输液篮盛装液体输液后所发生的护理差错、护理缺陷、投诉纠纷的例数明显减少,患者满意度由82.5%上升到9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详见表1。

表1 门诊输液室使用输液篮摆药前后对照(例)

3 讨论

从表1可以看出观察组自使用输液篮盛装液体后,所发生的护理差错、护理缺陷、投诉纠纷率比对照组未使用输液篮盛装液体前明显减少。原因分析:①对照组在输液操作中,护士摆药时将每位患者的液体全部摆放在治疗室操作台面上,操作台面满满当当,杂乱无章,需要重新核对,一方面严重浪费时间,另一方面又会明显增加安全隐患[2]。②观察组自使用输液篮盛装液体后,患者的姓名、输液瓶数明显,且加药和未加药的液体分界清楚,易于取用,节省了反复查找的时间,便于及时加药,也减少了反复巡视之劳,降低了液体混放安全隐患,杜绝了取错药、输错液的现象,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输液室使用塑料型水果篮作为输液篮实用性强,成本低,易清洗,可反复使用[3],可重叠存放,不占空间,方便快捷,省事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及患者满意度,保证了患者输液用药护理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张剑萍.塑料型水果篮在临床输液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08,6(28):2623.

[2] 徐佳丽,娄 岩,栗 静.液体摆放架的临床应用[J].中国社区医生(医学专业),2011,35(13):296.

[3] 朱 莉.输液筐在临床输液摆药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2(下半月版):54.

猜你喜欢

塑料输液液体
液体小“桥”
『液体的压强』知识巩固
液体压强由谁定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层层叠叠的液体
塑料也高级
颈枕输液袋
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