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考场作文素材的积累策略

2014-12-01杨海锋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4年11期
关键词:素材积累

杨海锋

内容摘要:纵观历年高考作文,作文备考的最大缺憾是学生作文语言贫乏,内容空洞。根本原因是学生的素材积累不够。根据多年执教高三的经验,笔者认为:写出内容充实的考场作文,必须掌握写作素材积累的策略,只有掘一泉活水,方能润考场作文。

关键词:考场作文 素材 积累

考前作文素材积累的策略形成基于学生写作素材的源泉类别,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选用生活素材。俗话说的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当然需要积累。有的学生可能会说说:整天生活在校园,生活单调枯燥,除了教室、寝室、食堂三点一线外,就是考试、练习、笔记,哪有令人惊天动地的事?哪还有澎湃激动的情?哪见到赏心悦目的景?此言差矣!社会大校园,校园小社会。一张发黄的照片,一片秋日的落叶,一缕透进的阳光,一截用旧的铅笔,或许都蕴涵着某种含义,一段往事;同学情,师生谊,父子团聚之乐,母女相逢之欢,均可记可叙;课堂上触发你感动的一句话语,宿舍里引人发笑的一句幽默的话,操场上几个矫健的英姿,蓝天中几朵舒卷的白云,皆可圈可点。生活是积累,哪里有生活,哪里就贮存着丰富的材料宝藏,看你是否能去发现和挖掘。“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让自己的作文与多彩熟悉的生活联系起来,挖掘生活中的动人点感人处。

二、活用书本素材。语文课本上的文章,一般都是文质兼美的,只要教师善于引导,很多文章中的事迹和语言,都可以作为学生写作的素材。比如,在教授食指的《相信未来》时,可引导学生从如下几个角度立意:没有绝望的人生,只有绝望的心境;坚定的信念可以战胜一切苦难;面对挫折,乐观与悲观。高中课文《游褒禅山记》中的名句“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就警示着后人:到“险远”处去寻求“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没有天上掉馅饼的事,要想成功,必须付出心血、汗水和艰苦的努力。这个名句可用于“努力”“最好的风景”“更上一层楼”等话题。在教授《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时,可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常常觉得自己是一个倒霉的人,不幸的人,可怜的人,但往往并不知道自己是在幸福之中。对比海伦凯勒,你有和感想?她希望得到三天的光明,她要充分利用那三天的光明,来获得人生的价值与幸福。但是,想想,我们有多少个“三天”是在瞌睡之中,是在冥想之中,是在闲聊之中,是在胡混之中度过的?这样的一种现象,可用于“时光”“生命”“幸福”“价值”等话题。

三、妙用试题素材。高三要做大量的阅读题,无论是文学类文本还是实用类或论述类,一些文章本身就是文质兼美的好文章,在分析做题的同时,不妨做些积累,可以作为自己写作的借鉴和写作的素材积累,起到一石二鸟的效果。比如一篇论述类文本《保卫我们的城市》中说:中国要变成有文化魅力的创新型国家,需要的动力就包括历史文化的记忆,这是产生自主创新灵感的土壤。而城市的文化价值不是简单的“先进”、“落后”之比较,而应该是“文化之差异”,从这个角度讲,面对越来越迅猛的城市化热潮,保卫我们城市的传统,已经到了无论怎么说都不为过的地步了。此段话,如果写到传统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就可以拿来使用。

四、巧用媒体素材。由于高考是选拔性考试,它要选拔的是德才兼备的人才。它既是对智能的测试,又是对德能的测试。中国的文化传统一向注重“文以载道”,教师的职能首先就是“传道”,所以,高考作文命题总能与当时的时事、热门话题找到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留心时事,注意热门话题,把这些及时传达给学生,让学生跟上时代,跟上形势。比如历年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CCTV体坛人物”“CCTV中国十大经济人物”等,这些人物身上,往往都凝聚着某种足以感动人的精神,闪烁着时代的光芒,教师可以把这些人的事迹,精神,以及对他们的评价印成讲义,发给学生,让他们在受到精神鼓舞的同时,记忆下来,留待写作之用。

大家可以算一笔账:每天拿出十分钟时间,一周就可以读完一本杂志。多读些课外书,既松弛了紧张的神经,又开阔了眼界,能提高阅读品位和能力,还有益于自己的写作,何乐而不为呢?

总之,我们要教学生做有心人,关注生活、关注学习,运用策略,积累素材。考场作文有了源头活水,有生活、有文采、有感悟的好作文便会水到渠成。

(作者单位:江苏省兴化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素材积累
移动互联开发的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语言的积累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素材的积累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镉在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植株各器官中的积累及对其它营养元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