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糖胞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疗效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

2014-12-01李方枚白贞黄忱徐春春潘兴德兴市人民医院血液科江西德兴334200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4年36期
关键词:阿糖胞苷白血病粒细胞

李方枚,白贞,黄忱,徐春春,潘兴(德兴市人民医院血液科 江西 德兴 334200)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是急性髓细胞功能异常的特殊类型的白血病,可引发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白血病细胞形态和功能异常,出现贫血、免疫功能下降、骨骼疼痛等症状。患者死亡率较高,且生存质量低。出血倾向是其主要的临床特点,多数患者死于早期出血[1-2]。药物化疗是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常用手段,本研究通过对2010年至2013年间收集到的文献257篇,经评价筛选后获得文献2篇,通过比较含与不含葱环类药物联合阿糖胞苷化疗方案治疗,随机对照试验数据进行系统评价,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文献中402例均为确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病例;所有患者均无年龄、性别、病程等统计学差异;治疗前无明显化疗禁忌证、肝肾功能异常和心脏功能衰竭;所有患者均无其他癌症并发症。随机对照试验均无回顾性分析,且临床资料的选择均符合随机对照原则。

1.2 方法

查阅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专题全文数据库、中国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数据库、美国专利数据库、EMBASE、CENTRAL等2010-2014年间的相关文献,检索词为“阿糖胞苷”、“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随机对照试验”、“acute promyeloeytie leukemia”、“cytarabine”。参考Cochrane协作网系统评价员手册5.0版选择入选研究:将检索结果导人文献管理软件中,删除不相关的研究文献,获得相关的文献全文。

搜集比较含与不含葱环类药物联合阿糖胞苷化疗方案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葱环类药物联合阿糖胞苷每次的给药量为100~250mg/m2。分析统计病例中的以下数据:①无事件生存期:从患者随机分组开始到死亡、复发、未获得缓解之间的时间间隔;②无病生存期:从患者获得完全缓解到死亡、复发之间的时间间隔;③总生存期:从患者随机分组后出现任何原因导致的死亡之间的时间间隔;④诱导期内死亡;⑤总体复发率;⑥总体毒副反应发生率。

评估治疗方案的偏倚风险:风险标准主要包括分配序列、盲法、结果数据的完整度、报告选择性四个方面,对四个方面进行打分评估,风险等级主要分为三个级别:A级为低度偏倚风险,分配序列的制定、盲法的进行、结果数据的完整性、选择性报告均满足标准;B级为中度偏倚风险,只有一项不满足标准;C级为高度偏倚风险,有一项以上不满足标准。

按本研究要求制定数据分析表,数据包括以下内容:临床资料的基本特点、方法学评估、临床资料的筛选标准、治疗措施、患者生理特征和检测标准。

1.3 统计学分析

进行Meta分析采用RevMan 5.2统计软件。采用χ2检验研究统计学异质性分析;若纳入研究间无异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若纳入研究存在异质性,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异质性来源,异质性过大或无法确定其数据来源,则采用描述性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本次搜索共获得符合标准的文献257篇,通过阅读题目和摘要排除214篇,对剩余的43篇筛选评估后,最终获得2篇符合本次研究的目的,2篇均为已发表文献,其中1篇为英文文献,出自美国,1篇为中文文献,研究出自中国。

2.2 纳入研究临床资料的基本特征及风险偏倚等级

归纳总结受试者情况,其基本特征、干预措施、风险偏倚等级结果如表1~表3所示。

表1 受试者的基本特征

表2 患者治疗的干预措施

表3 风险偏倚等级情况

3 讨论

从1957年首次报道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至今,全球各地的生命科学研究者和医学工作者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特征及治疗方法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努力。现已发现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具有特殊的细胞结构,其形态呈病理学特征,同时胞内异位的后染色体存在抑制骨髓系前体细胞分化的作用,该作用与PML/RARa融合基因/蛋白密切相关,严重影响患者造血、凝血功能,可使患者出现出血性致死。因此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治疗有别于其他类型的急性白血病。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常采用葱环类药物联合阿糖胞苷的化疗方案。近年来随着对细胞生物学的特性认识的不断提高和治疗方法的改进,患者早期致死率明显下降。蒽环类抗生素如柔红霉素等具有抑制拓扑异构酶II的作用,影响癌细胞DNA超螺旋转化成为松弛状态,从而阻碍癌细胞DNA复制与转录。阿糖胞苷是作用于细胞S增殖期的嘧啶类抗代谢药物,可抑制细胞DNA的合成,干扰细胞的增殖。体内代谢产物可强有力地抑制DNA聚合酶的合成、抑制细胞DNA聚合及合成。柔红霉素、阿糖胞苷等成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主要治疗药物,药物剂量进行调整可使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缓解率达到70%~90%[3-4]。但没有直接证据表明,阿糖胞苷联合蒽环类药物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具有提高疗效和安全性的作用。

本研究经查阅大量文献,并通过筛选后共收纳2个随机对照研究,其中1个来自美国 ,l个来自中国。2个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估均为B。对于统计学异质性的研究受到材料来源和RevMan 5.2软件的局限性,对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且白细胞初始计数和患者年龄这两个方面的信息不能用于数据说明,文献报道的相关信息和数据不能系统性说明阿糖胞苷联合治疗具有提高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因此,本系统研究评价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1]张春.三氧化二砷(ATO)联合改良氟达拉滨+阿糖胞苷+粒系集落刺激因子(FLAG)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急性髓性白血病的疗效分析[J].首都医药.2014,7(1):119-121.

[2]吴晓莉,刘娜,穆艳顺,等.中剂量阿糖胞苷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不良反应观察[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4,12(2):131-138.

[3]余霞,周箭,钟晓燕,等.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31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1,12(13):79-81.

[4]董学斌.小剂量阿糖胞苷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4,18(14):130-131.

猜你喜欢

阿糖胞苷白血病粒细胞
儿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相关疾病研究
一例蛋鸡白血病继发细菌感染的诊治
大剂量阿糖胞苷强化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的临床效果
高三尖杉酯碱联合阿糖胞苷治疗7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误诊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1例分析
Graves病药物治疗致粒细胞减少的治疗体会
阅读理解Ⅰ
异柠檬酸脱氢酶1基因多态性对非洲人群急性白血病患者阿糖胞苷耐药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