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井沟花开别样红——山西省劳动模范、最美村官、昔阳县井沟村周银柱、马怀兰夫妇写真

2014-11-27■昔

支部建设 2014年1期
关键词:乡亲们夫妇

■昔 组

病重不忘反哺情

2002年,对于晋中市昔阳县银鑫装饰公司董事长周银柱和总经理马怀兰夫妇来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农历正月二十五,妻子马怀兰因患乳腺癌做了左乳切除手术。化疗的痛苦还未结束,农历四月十四丈夫周银柱又被确诊为肾盂癌,并在北京医院做了左肾切除术。年迈的父母得知儿子、媳妇都身患癌症,一时难以承受,情急之下母亲脑出血瘫痪在床,老父亲冠心病突发也住进了医院。一连串的打击无情地落在周银柱夫妇身上,精神和身体的双重挤压,使年过半百的两口子一时不知所措。无奈之下,他们突然想起回老家——井沟村养病。

井沟村地处太行山西麓东侧井落山下,离全国名村大寨仅25公里。这里曾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据说南海观音赶赴五台山参加三教聚会,路经太行,正逢大旱之年,赤地千里,寸草不生,观音顿生恻隐之心,捧就神瓶,选择有仙气之山,滴水成井,拯救灾民,所成井之山得名“井落山”,而山下小村就取名为井沟村。可南海观音并没有拯救了井沟村,全村一百余户人家,四百余口人,人畜缺水喝、年年遭灾害。六年前这里曾是山西省出名的贫困村,并因过于贫困而被列入移民搬迁计划中。

2004年初夏,周银柱、马怀兰夫妇拖着带病的身体,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故乡——井沟村。那天下着小雨,本来就崎岖不平的山路,此时更加泥泞难走,30多公里的路,开车走了将近4个小时。一进村,映入他们眼帘的到处是破烂不堪的景象:错杂零乱的街巷,高低不平,乱石满地;家家门前三堆一坑(柴堆、粪堆、煤堆,露天厕所坑),颓墙败瓦,杂草丛生。村民们的贫穷更让人揪心:这里除了山坡上那几亩薄田,就再也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年人均收入不到700元,买东西大部分用玉米换;遇上天旱雨水少,全村人畜饮水非常困难,连洗脸都是件很困难的事。看着眼前那些衣衫破烂、满脸皱纹、一身寒酸的父老乡亲,周银柱顿觉心里酸酸的,愧疚之情溢满心头:“井沟啊,生我养我的地方,这么多年了,你怎么还这样?”他悔恨自己:“这几年把全部心身都投入公司的发展上,而把养育自己的家乡搁在一边,真是无颜面对乡村父老啊!”于是,他萌生了一个想法:利用有生之年,回到家乡为乡亲们做点好事、实事。他和妻子商量:“怀兰,你看怎么办?”没想到,马怀兰比他都坚决:“老周,井沟是你的家乡,也是我的家乡。上帝给我们的日子也不多了,咱们就回来为乡亲们做点事吧。”

不用扬鞭自奋蹄

周银柱十六岁考入昔阳高中只身一人离开井沟村,多少年来一直在外打拼,当过中学教员,文化站、供销社、文化馆等单位的工作人员。1991年,调入工商银行昔阳支行,负责三产开发项目。先后开发过餐饮业、根雕艺术、房地产、灯景制作、室内外装饰等项目,资产积累上百万元。1996年,三产企业和工商银行脱勾,后经改制,周银柱组建了银鑫装饰有限公司,并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妻子马怀兰,是昔阳县出名的热心、豪爽女强人。2002年马怀兰从教师岗位上退下来以后,就到丈夫办的银鑫装饰有限公司担任了总经理。夫妇二人取长补短,珠联璧合,把企业搞得红红火火。经过十多年的努力,银鑫装饰有限公司固定资产与日俱增,技术力量相当雄厚,企业管理日臻完善,已经是具备国家二级资质的建筑装饰企业,成为晋中市规模最大、经营范围最广、最有实力的装饰企业之一。

企业兴旺发达了,自己的家庭条件优裕了,可生他养他的井沟村落后了,乡亲们的生活太苦了。强烈的自责和无限的愧疚使他俩暂时忘却了病痛,夫妇俩决定用他们多年在外打拼积累的经验和市场经济的理念,回村带领乡亲们共同建设井沟村。

时值国家号召实施村村通(公路)。修路不是一件小事,特别是山区,需要大量的资金。除政府补贴外,还需井沟村自筹60万元。这对于濒临搬迁的井沟村来说,是想都不敢想的数目,怎么办?众人拾柴火焰高,大伙捐吧。结果连出嫁的闺女都算上,总共集了9万元。周银柱和妻子商量,妻子深明大义地说:“拿咱家的钱吧。”

2004年6月份,“村村通”工程进入了真正的实施阶段。路线规划出来了,启动资金筹集起来了,筑路工程队进村了,全村老百姓别提多高兴。周银柱夫妇更是把全副身心投入到筑路工程上。周银柱每天起早贪黑,不仅忙于调动机械和人力,而且亲自参加修筑路基的劳动。为了节省开支,妻子拖着手术后极度虚弱的身子在自家厨房给十几个工人做饭,累得腰都直不起来,虚汗把衣服都湿透了。深夜夫妇二人躺在床上时,过度的劳累和太虚的体质使他们大睁着眼睡不着觉,淡淡的月光照在妻子惨白的脸上,周银柱难过得直掉眼泪:“怀兰,别跟我受罪了,明天你回城吧。”“不,我愿意与你在一起,为了修路,你连命都不要了,我还有什么依恋的。咱俩都是癌症病人,活到哪天谁都说不准,就让我多陪陪你吧。”听了妻子满怀深情的话语,周银柱紧紧握住妻子的手,眼泪无声地流淌着。

经过三个月的紧张施工,一条通向山外的平展展的水泥路终于修成了,祖祖辈辈井沟人连想都不敢想的事,而今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井沟大人小孩无不欢天喜地。然而周银柱望着村里凹凸不平、污水横流的街道,心里又萌生了一个想法:彻底改造村里的道路,让水泥硬化路户户通。他的想法得到了大多数村民的拥护,于是继“村村通”工程之后,又一鼓作气开始了“户户通”工程。

就在修路进入关键的时刻,周银柱感到浑身发软,一点儿力气也没有。村里的人多次劝他到医院进行复查,他总是说“工程这么紧,实在走不开”。直到有一天病情发展到尿血时,才在大家的劝说下到医院进行了检查,结果发现他又患了膀胱癌,不得不到北京进行二次手术。

离村去北京的那天,乡亲们早早就围在周家门外,有的拿鸡蛋、有的拿奶粉……周银柱的病深深地揪着乡亲们的心,他从家门出来时,全村人都围了上来。周银柱满含热泪与乡亲们话别,汽车缓缓地走着,乡亲们送了一程又一程。望着乡亲们期盼的眼神,周银柱与妻子相互激励着:一定要战胜病魔,早日回来。

周银柱人在北京医院,心却在井沟村的筑路工地上,他临进手术室还从北京打电话给村里的负责人安排工地上的事情。当手术结束后刚刚醒来,又马上打电话询问村里修路的事情。

周银柱在北京仅仅住了七天医院,伤口还没有愈合,就急匆匆返回井沟村,又出现在修路工地上。他的行动大大激发了全村男女老少的筑路热情,每天全村人都自觉地到工地参加劳动,就连六七十岁的老人也不甘落后,个个争先恐后到工地上承担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

井沟在外工作的儿女们也非常关注家乡的道路建设,特别是交通局副局长梁永军、银行干部陈海军等,不仅积极捐款,而且出主意想办法,上下沟通、四处联络。

……

修路考验了井沟人的意志,也凝聚了井沟人的民心,更让井沟村的人看到了周银柱夫妇宽厚仁慈的心。为修路,他们付出的不仅是辛劳和血汗,光资金就先后从自家拿出65万余元。老百姓说:“井沟村这条路是银柱夫妇用生命铺出来的。”

都言巾帼胜须眉

周银柱夫妇无私的付出赢得了乡亲们的信赖。2005年6月,马怀兰以全票当选为井沟村村委主任。任职大会上,她向乡亲们保证:“我已横下一条心,在自己有限的生命里,和乡亲们一道把咱们的井沟建设成社会主义新农村。”马怀兰以一个企业家的身份,以带病之身,在昔阳县的历史上写下了“企官带村官”的第一笔。

马怀兰舍弃小家带病回村任村官的事迹,感动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大寨村党总支书记、大寨工贸公司总经理郭凤莲,她不仅把井沟村作为大寨村的帮扶重点,还报请县委批准兼任了井沟村党支部书记,并亲笔为井沟村题名为“大寨二村”。井沟、大寨结对帮扶,开创了昔阳县历史上“富村带穷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路子。两位不同寻常的、肩负着井沟村希望与未来的女人尽心描绘着井沟村的发展蓝图:那就是“在井沟的山、井沟的水”上做文章,打造绿色家园,实现“村在林中、房在树下,人在花里”的绿色生存环境;发展庄园经济,形成“山村景秀,农家幽雅,服务配套,相关产业齐全”的旅游格局。

改天换地这么大的工程,启动资金怎么解决?2005年7月13日,郭凤莲组织了第一次为井沟村扶贫的捐资大会。会上她以个人名义带头捐款6万元。郭凤莲的慷慨之举,大大激发了社会各界的捐资积极性,各有关部门的干部职工、井沟村在外工作的人们,都纷纷捐款。郭凤莲无私奉献的行为,也深深感动了井沟人。每当郭凤莲来到井沟,村民们总是争先恐后地请她到家里吃饭;树上的苹果熟了,总是把最大最红的给她留着;新小米下来了,村民们托人将黄澄澄的小米捎给她……她与井沟人结下了鱼水之情。

为了节省资金,马怀兰带领井沟村人在城里拆迁工地上捡废弃的旧砖瓦,由于她多年没有在日光下干活,又加上正是酷暑天,火暴的日光晒得她脸上起皮,胳膊上全起了水泡。人们劝她少干点,或到阴凉地休息一会儿,她总是笑着说:“你们不是也干着吗?多一个人多把手,咱们得抢时间。”几十万块砖头,马怀兰硬是和乡亲们一道用蚂蚁啃骨头的精神一块块捡起来,一车车运进村。

正是在这两位不寻常的女人的感召下,在她们这样的精神鼓舞下,井沟人齐心协力,艰苦创业,短短五年,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企带村促发展

要想让村里真正变样,光有好的环境还远远不够,必须给井沟人开辟致富的路子。井沟村党支部、村委会与周银柱的银鑫公司不失时机地实现了“企农结合”,将银鑫公司与井沟村融为一体:井沟村以土地,村民以生产工具、大牲畜、多余房舍以及劳力等入股;企业则以资本、市场、技术反哺农村。农民成了股东,用管理企业的办法经营井沟村,小山村引入了现代企业的管理机制,创建了“井沟企农合作社”。合作社对所有下属企业均实行前期投资扶持注入,让更多的专业户参与经营。合作社除了技术培训、质量把关等服务外,更重要的是对产品统一包装包销,年底进行分红。就这样,井沟村形成了独有的管理模式,也谱写了昔阳县历史上“企业带农村”的新篇章。

全新的运行机制,大大激发了井沟人发家致富的积极性,也大大加快了井沟村建设新农村的步伐。几年来,银鑫公司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先后对16至45周岁的村民进行了各种职业技能培训,村民分别学到了建筑装饰、电脑操作、刺绣编织、花灯制作、宾馆服务、养殖种植等实用技术,富余劳动力实现了自主创业,就地转移。同时,合作社积极开发生态旅游,打造“乡村民俗文化”、“消夏避暑农家乐”及“中国农民花灯第一村”等文化消费品牌。2009年元宵节,井沟民间故事灯展轰动了昔阳县城,公司和农户都得到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辛勤耕耘换来丰硕成果:原来崎岖不平的山路街道,现在修成了3.5公里的通村路,铺就了8公里的“户户通”街道硬化路,还铺设了通往大田的4公里机耕路;村里、村外道路畅通无阻……

原来干旱少雨、吃水困难的山沟沟,现在修起了总容量达1万立方米的大型集雨水窑5个,铺设引水管道2000余米,库容量达2万立方米的小塘坝也已竣工。

原来地上无产业、吃饭靠老天,现在拥有了4个山养特禽绿壳蛋鸡专业养殖大户、1个梅花鹿养殖场以及25个农副产品加工运输、花灯制作专业户。绿壳蛋在2009年取得全省唯一的有机食品认证书。马怀兰牌鸡蛋、杂粮获山西省著名商标,全村年人均收入2012年增加到5000多元。

原来信息闭塞、通讯落后,现在宽带网络通进村,90%的农户安装了程控电话,移动信号覆盖全村,高音喇叭换成了数字广播。

原来做饭取暖靠烧柴,现在已经有十几家用上了沼气,洁净绿色能源正全面推广。

原来街道脏乱不堪,现在家家门前有草坪、户户院里有花坛。

原来荒山秃岭,现在山上山下花香鸟语、绿涛如海,“村在林中,房在树下,人在花里”的绿色生存环境实现了。

每当夜幕降临,村里的大街小巷华灯四射,大人在路边的树荫下聊天娱乐,小孩在柔软翠绿的草地上嬉戏玩耍。谁能相信,这儿曾是一个破败不堪、濒临消亡的山村呢?

平展展的文化广场、八大文化场院、七十二行民宅小院,将为开发绿色消夏旅游增光添色。

一方风景引来八方来客,全国公路交通现场会到井沟参观;太行新闻论坛近百名记者在井沟采访;全国油画名家在井沟采风;连续三年参加“回望大寨、情系农村”的知青们,年年都来井沟村与村民一起载歌载舞,品尝农家饭;与山西青年报、太原晚报等媒体组办的“弟子规”夏令营连续三年在井沟成功举办;乡土文化博览园纳入全市文化产业重点项目。

八年来,周银柱、马怀兰两口子几乎每天都是早上5点起床,先到村里的建设工地上转一圈,8点钟再驾车到70里外的公司上班。即使在公司,大部分精力也在为井沟的事操劳、谋划。每天下午下班后,又驱车返回村里,先打着手电筒检查工程,然后组织开会或通过大喇叭为村民讲形势,讲发展,讲未来。为了提高村民素质,挖掘乡村文化,他们为村里设计了村徽、村旗、村歌、村魂,使原来一盘散沙的村级组织和村民,摒弃了各人自扫门前雪的狭隘观念,邻里互助,家庭和睦。村里完善了合作医疗制度、五保制度和低保制度,逐步解决了人们的后顾之忧。

井沟村的实绩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上级的表彰:2006年跨入了“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2008年达到“省级新农村示范村”。先后被评为省、市级文明和谐村,省级生态文明村,全国绿色小康村和全国巾帼标兵村。2007年,周银柱、马怀兰夫妇俩双双入选“首届感动晋中十大公德人物”,2009年又双双被评为“中国扶贫开发典型人物”,并获得“晋中市劳动模范”、“山西省劳动模范”、“山西省十大杰出支农个人”、“全国双学双比女能手”、“山西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大新人物”等荣誉称号和“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周银柱当选为市人大代表,马怀兰当选为省人大代表,2013年被评为山西省最美村官,并提名全国最美村官,中央电视台1频道、13频道新闻联播头条新闻播出,时间长达40分钟。

壮心不已谱新篇

井沟村美了,井沟村人富了,周银柱夫妇为之而付出了多少心血,有谁能说得清呢?几年来他们夫妇先后出资600多万元,投入了井沟的新农村建设中。这个数字对大企业、大老板来说也许微不足道,但对他们夫妇来说,这是他们积蓄了大半辈子的辛苦钱啊!

有一点也许人们不会相信:别看他们为了村里的事慷慨大方,帮助别人毫不吝惜,可马怀兰至今穿的内衣还经常打补丁;为了节俭开支,周银柱抽的烟降低了“水平”;为了节俭开支,夫妇俩几年来没穿过一件名牌服装;为了节俭开支,他们与亲朋的往来也总是那样寒酸,就连外出办事也尽可能坐公共汽车。2013年,井沟产业发展到了关键时期,口子决定把榆次市地理位置最好的一套避暑房卖掉,准备投资井沟的产业发展。对于他们的行为,一些人不理解:“他们这是图什么呢?”马怀兰感慨地说:“我们这样做,不图有什么回报,只想在临走前给百姓们留下点念想,为子女后代留下一种精神。”也许,这就是他们夫妇的别样情怀。

猜你喜欢

乡亲们夫妇
工地上的一对夫妇
“团长”何八斤让乡亲们便利购物
《猎人海力布》五问
夫妇自编曳步舞,快乐感染数百万人
为乡亲们奔小康当好“领头雁”
乡亲们叫我“卖光光”书记
郭靖夫妇为什么没能守住襄阳
老张回家记
让乡亲们“零门槛”读书
一对外交官夫妇的支教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