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页制作基础及HTML”中多种教学法的应用

2014-11-26芳,马

镇江高专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网页教学法教学模式

刘 芳,马 军

(1.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信息工程系,江苏南京 210019;2.江苏城市职业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江苏徐州 221000)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业、事业单位、相关机构和个人都通过建立自己的个性网站来开展业务或介绍自己。高校“网页制作基础及HTML”课程的开设,充分考虑了应用技能型人才的特点,突出了课程的趣味性、实用性和完整性,有效帮助了学生熟悉网站设计和网页制作的流程,掌握网站的具体开发方法。

1 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所在的教学团队通过调研发现,“网页制作基础及HTML”课程目前的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授课时,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轮流进行。首先,教师讲解专业知识点,并对相关操作进行演示。然后,学生对演示的内容进行单纯的模仿操作。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比较枯燥,学生的积极性得不到很好的激发。

2)教学中单纯介绍各知识点的操作,忽略了各知识点间的联系,而且教学内容的顺序安排与现在企业实际开发流程不一致,学生学习后,面对实际的网站项目还是无从下手。

3)缺少注重讲解网站开发思路、网页设计规则、网页设计方法的教材,而且缺少完整有效的网站开发实例。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笔者所在的教学团队基于企业实际网站项目的开发过程,淡化工具意识,关注网页的设计与制作思想。对“网页制作基础及HTML”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自编了讲义。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实用性、趣味性的案例作为项目引导,用任务驱动的方法进行教学内容设计。在课堂上,采用基于MCLA的标准化教学模式,融入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让学生在完成各项具体任务的同时轻松掌握网站的开发流程、技术知识和建设方法。

2 基于项目开发的教学设计思路

项目教学法特别适于对实践性要求较高的计算机类课程,一般情况下,通过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一个综合性项目来实施。项目教学法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它充分体现了“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思想[1],强调让学生积极地融入项目开发过程中,对获取的新知识重新进行整合,从而提高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利用项目教学法构建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有利于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培养综合职业素质,提高岗位竞争力。

课程教学设计围绕以下基本原则:

1)选取的项目内容应具有实用性、典型性和趣味性,有助于学生轻松掌握相关理论知识,提高职业技能。

2)将知识单元与网站开发子任务一一对应,有效实现项目任务分解。

3)项目开发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能够覆盖整个教学大纲[2]。

3 以完整案例为教学内容设计的载体

教学团队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拓宽知识点的原则,设计了“未来世界”网站项目,真正做到实战式、探索式、启发式教学,从而推动学生专业技能和工作能力的快速提升。

教师通过演示完整的网站项目从无到有的开发过程,淡化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界限,从网站开发思路、网站设计规则、网站制作方法等3个方面对项目进行任务分解,帮助学生实现对知识的整体性建构[3]。

讲义中,每个知识单元的“案例任务”与网站开发的分解子任务一一对应,相关章节的编排顺序则按照真实网站开发项目的设计制作流程来安排。

每一个典型工作任务都有明确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要求,充分体现课程教学与就业岗位能力要求的密切联系,使学生的学习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典型工作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网站设计与规划。

2)HTML代码编写。

3)Dreamweaver网页设计。

4)表单网页。

5)Photoshop网页效果图绘制。

6)表格布局方法。

7)DIV+CSS网页布局方法。

8)Firework图像处理。

9)Flash动画制作。

10)Javascript应用技巧[4]。

4 基于MCLA教学法的标准化教学过程

由印度NIIT公司提出的MCLA(Model Centered Learning Architecture)是一种侧重培养实际应用技能的教学模式。NIIT在课程设置上强调“关联、由浅入深”,建构一个贴近应用、层次清晰的知识技能体系。NIIT对软件领域的知识作了分类和精选,不单纯强调教学内容所涵盖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以够用为度,不求面面俱到,尽可能让学生关注那些真正对其实践有帮助的信息[5]。

整个学习过程由许多小的教学循环组成。每个教学循环的流程为:

1)根据业界中的典型应用建立案例模型。

2)教师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并构造与前者类似的问题模型。

3)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独立实践(解决一个新的实际问题),最终获得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网页制作基础及HTML”课程借鉴了MCLA教学法,按照如图1所示的6个步骤组织教学,即每个案例采用标准化的教学环节。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4~5人,以小组合作形式共同完成实际网站项目的开发。学生最终的学习效果评定,除了传统的教师评价外,还引入了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等方式。这种评价方式能够激励学生更好地去完成项目任务。

图1 教学具体步骤

以案例“表格布局方法”为例,教学设计如表1所示。

表1 “表格布局方法”教学设计

续表

5 结束语

根据当前高职高专精品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的需要,笔者所在的教学团队对“网页制作基础及HTML”课程教学进行必要的改革,融入了多种教学方法。对江苏城市职业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2012级学生实施新的教学模式后,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获得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今后,笔者所在的教学团队将进一步推动精品课程教学改革,以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1]张宗飞.试论项目教学法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3(1):152-153.

[2]郭锂,叶惠文.基于“双层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立体教材开发与应用:以《网页设计与制作》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2(2):83-85.

[3]周小丽.“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3(8):127-128.

[4]王玉,张伟红.任务教学法在网页设计与制作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新思维,2013(2):116-117.

[5]张立.印度NIIT教育的特色探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0):56-57.

[6]朱香卫,邹羚,张建,等.《ASP.NET程序设计》精品课程开发与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10(14):29-31.

猜你喜欢

网页教学法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基于HTML5与CSS3的网页设计技术研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CSS的网页导航栏的设计
基于HTML5静态网页设计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基于URL和网页类型的网页信息采集研究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