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针灸治疗腰腿疼痛患者48例

2014-11-26胡江红

针灸临床杂志 2014年1期
关键词:温灸腰腿痛督脉

胡江红

(郑州中医骨伤病医院,河南郑州450016)

腰腿疼痛在中医学理论中属于“痹证”的范畴,为中老年人群的多发常见病症[1]。其主要临床症状为自发性胀痛或牵掣性疼痛,可对患者的工作与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有资料显示,腰腿疼痛的发病率在近年来有不断攀升的趋势,几乎占据了骨科门诊的25% ~30%和针灸门诊的30% ~50%[2]。同时,此类患者病程多迁延难愈,给临床治疗带来了一定困难,但针灸治疗仍是目前常使用的治疗方法之一[3],笔者在近两年内采用温针灸对48例本病患者实施治疗,疗效理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于2011年1月~2012年12月给予施治的96例腰腿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男54例,女42例;年龄45 ~72 岁,平均(54.6 ±9.7)岁;病程半年至11年,平均(4.2±3.3)年。不考虑年龄、性别、病程长短等,均按治疗时间的先后顺序将该9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8例,组间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参考《腰腿痛诊断与治疗》[4]相关腰腿疼痛的诊断方法制定:①表现有腰痛同时合并有坐骨神经分布区的放射疼痛,咳嗽或打喷嚏均可增强痛感,同时患者常有侧弯脊柱或卧床屈膝的表现;②沿坐骨神经分布表现有诸如腰点、髂点、臀点、腘点、腓点、踝点等多处压痛点;③有laseque征阳性表现的坐骨神经牵扯症状;④在患者坐骨神经所支配的范围内,表现有不同程度的自主神经障碍与感觉障碍,具体表现如有患肢的拇趾丧失一定背屈力、小腿外侧麻木、跟腱反射减弱以及臀肌张力下降等。符合以上症状者均可纳入本研究。

1.3 排除标准[5]

①合并有骨折、结核以及腰椎肿瘤的患者;②患有严重心、脑、肾、肺等脏器功能不全及造血系统障碍者;③合并有髓核突出并对马尾神经产生严重压迫者;④精神病患者或孕育期妇女;⑤其他存有可对疗效判断造成影响因素或相关资料不齐备的患者。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仅给予服用由辽宁东方人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腰腿痛丸进行治疗,服药方法为3 g/次,3次/天,以15天为1个疗程;治疗组行温针灸治疗,具体方法如下。

1.4.1 取穴 主穴选择肾俞、腰阳关、胞肓、秩边、次髎、命门、委中、悬钟、环跳、承山、昆仑、大肠俞以及阿是穴和夹脊穴等,与此同时实施辨证配穴,其中风寒湿型配以阳陵泉、阴陵泉及血海和风市等;气滞血瘀型配以三阴交穴与足三里穴;肝肾阴虚型配以肝俞、太溪及太冲等。

1.4.2 行针方法 在选定好穴位后即先对皮肤行消毒处理,根据患者皮脂厚度选用不同规格的华佗一次性无菌毫针垂直刺入,其刺入的深度以患者刚出现酸麻胀感为宜,然后选取肾俞、环跳、大肠俞、命门4个穴位作为温灸之穴位,将已被切为大概1.5 cm长度的艾柱作为温灸热源,将其点燃后套插在毫针端部,以此沿毫针与所刺穴位将热量导至深层肌肉组织,此操作需配合电针行温灸两壮,每壮持续时间以6 min左右为宜,基本均可达到温灸的最佳效果(肤色由正常色刚转为微红)。完成温灸后再选两组主穴接以电针仪并连通电极,电流频率疏密波,其强度设置在患者可耐受的范围,同时在接有电针的穴位行全科治疗仪局部照射治疗。电针治疗完成后即可将针取出,若针刺部位疼痛明显可行拔罐处理以缓解疼痛,具体方法为先行3次闪罐后再保温留罐5~10 min。

治疗组温针灸治疗1次/天,同样以15天为一疗程,在两组患者均完成1个疗程的治疗后进行疗效统计并对比分析。

1.5 疗效标准

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6]。治愈:本病相关症状消失,基本恢复正常的功能;好转:本病相关症状有所减轻,腰腿活动能力有所改善,但劳累后仍可感到疼痛;无效:仍具本病相关的明显症状,痛感持续。

1.6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实验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 1。

表1 两组腰腿疼痛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例(%)

3 讨论

中医理论对腰腿疼痛的发病机制有所认识,《素问·脉要精微论》提到:“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又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亦有“蔽者,按之不得,腰脊头项痛……病本于肾”的说法。不少古代医药论著均将腰腿疼痛的诱因归结为腰部所发生的病变,并认为该病本质在于肾气亏虚、精髓耗损、外邪入侵以及跌扑损伤等。

中医理论认为,督脉行于背部,贯脊属肾,为阳脉之海,其功能兼具运行气血与精髓转输等,而肾主藏精,主骨生髓,所以督脉与肾不论就形态结构还是功能来看,均存有颇为密切之关联[7]。其一,肾生“骨髓”与“五谷之精液”和而为之膏(《灵枢·五癃津液别》),之后则可经督脉脉气将之输布至全身骨骼并充养于骨;其二,肾需依靠督脉将其内所蕴含之真阳行全身输布以行对脏腑与肌肉关节濡养之功,但若督脉虚空或是突发跌仆致损,势必促督脉脉气呈堵塞之态,终致失司于总督诸阳之功能,故显腰腿疼痛之症。故腰腿疼痛应以温肾填精、疏通督脉以及通络止痛为关键治则。具体到本研究实例,治疗组行温针灸治疗之所以获得满意疗效,笔者经分析后认为可能与以下因素相关:命门、肾俞、环跳、大肠俞等穴在行针刺并施以温针灸的情况下,其经络传感易被温热效应所激活并达到“气至而有效”的效果,以此不仅可增强温阳补肾之功,而且可以同时促成温通经络、祛风化湿、散寒止痛之效;肾俞、太溪、三阴交等穴位在行针刺后其功效主要为补虚温肾,进而改善病体所具有的肾虚精亏之状态;督脉的疏通可经腰夹脊、后溪等穴行针刺后得以疏通,气血充养筋肉骨节,有助痛症消减;最后,对足三里、阳陵泉以及三阴交等肢体穴位行针刺后则可达到益气活血、通络止痛之效。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在对患者行温针灸后,可同时有益于改善其微循环、血流动力以及多数连接组织的延伸性等,继而避免神经根受压,因此可有效缓解关节出现的僵硬、疼痛以及肌痉挛等症状[8];另外,在行温针灸后,其所产生的刺激作用可在一定程度对腰腿疼痛所致蛋白多糖和组织胺等化学物质的释放产生抑制作用,因而可帮助机体改善甚至消除某些化学性神经根炎症[9]。

综上所述,行温针灸治疗腰腿疼痛临床疗效满意,较一般的药物治疗效果更优,值得大力推广其临床应用范围。

[1]罗艳.温针灸治疗腰腿痛53例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19(11):1320 -1321

[2]梁瑞松.温针灸治疗腰腿痛106例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22(12):1080

[3]王小琴.针灸治疗腰腿痛研究进展[J].针灸临床杂志,2009,25(2):51-52

[4]叶应陵.腰腿痛诊断与治疗[M].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669-670

[5]林真真.针刺与温针灸治疗腰腿痛疗效对比[J].福建中医药,2012,43(5):36 -37

[6]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1-204

[7]黄开云,蒲椿,管遵惠.温针灸治疗重症腰椎间盘突出症28例[J].针灸临床杂志,2008,24(2):28 -30

[8]周英洪.针灸综合治疗慢性腰腿痛68例效果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1):183 -184

[9]齐雨.探讨在LDH开窗髓核摘除术后非物理性因素腰腿痛治疗中中西医结合的临床作用价值[J].中国医药导刊,2013,15(5):856-857

猜你喜欢

温灸腰腿痛督脉
鲍远程从督脉论治脊柱疼痛经验
隔姜灸治疗冻疮效果好
中正平和是养生的根本
医针灸综合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效果
马氏温灸传承基地落户朝阳传统中医将更多回归
从“阴中求阳”论治“督脉生病”
治疗腰腿痛验方
温灸加推拿法治疗腰椎术后尿潴留的临床观察
最方便的健身
温灸神阙穴促进阑尾术后胃肠功能恢复12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