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刺络放血加补母泻子针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60例

2014-11-26雷海燕

针灸临床杂志 2014年1期
关键词:刺络患部痛风性

雷海燕

(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上海201900)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是以关节红肿热痛及关节变形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所致的关节急性炎症。目前西医治疗主要采用秋水仙碱及非甾体类抗炎止痛药为主,疗效确切,但毒副作用较大。笔者自2009年起采用阿是穴刺络放血加补母泻子针刺疗法治疗6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0例患者均确诊为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所有患者均为中老年男性,治疗组患者年龄41~65岁;初次发病者7例,复发者53例;对照组患者年龄39~64岁,初次发病者5例,复发者55例。本次发病病程最短者1天,最长者7天。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7月制定出版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①多以单个趾指关节猝然红肿疼痛,逐渐痛剧如虎咬,昼轻夜甚,反复发作,可伴有头痛、发热等症;②多见于中老年男子,可有痛风家族史,常因劳累、暴饮暴食、吃高嘌呤饮食、饮酒及外感风寒等诱发;③初起可单关节发病,以第一跖趾关节为多见,继则足踝、足跟、手指和其他小关节出现红肿热痛,甚则关节腔可渗液,反复发作后,可伴关节周围及耳廓、耳轮及趾、指骨间出现痛风石;④血尿酸、尿尿酸增高,发作期白细胞总数可增高;⑤必要时肾B超探测、尿常规、肾功能等检查,以了解痛风后肾病变情况。X线摄片检查:可示软骨缘邻近关节的骨质有不整齐的穿凿样圆形缺损。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体温<38℃者,均可纳入本研究。

1.4 排除标准

合并有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或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心肝肾和造血系统等疾病者。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三棱针关节局部阿是穴点刺放血,每次可选取1~3个穴位点刺,并挤出血液,可酌情拔罐放血,隔日1次,1周为一疗程。

针刺选穴:主穴选用局部阿是穴,加刺患部所在经脉的“母”、“子”穴,“母”穴补法,“子”穴泻法,每次留针30 min,每日1次,1周为一疗程。

若患部在足大趾及其附近者,选足太阴脾经大都(母)、商丘(子);若患部在足小趾及其附近者,选足太阳膀胱经至阴(母)、束骨(子);若患部在内踝关节及其附近者,选足少阴肾经复溜(母)、涌泉(子)或足厥阴肝经曲泉(母)、行间(子);若患部在外踝关节及其附近者,选足少阳胆经侠溪(母)、阳辅(子);若患部在手大拇指掌指关节及其附近者,选手太阴肺经太渊(母)、尺泽(子);若患部在手食指掌指关节及其附近者,选手少阳大肠经曲池(母)、二间(子);若患部在手小指掌指关节及其附近者,选手太阳小肠经后溪(母)、小海(子)等。

2.2 对照组

口服醋酸泼尼松片(强的松片,上海信宜制药,国药准字 H31020771)10 mg/次,3次/日;秋水仙碱片(通化百信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2022313)1 mg/次,3次/日;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戴芬,德国慕尼黑市,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00590)75 mg/次,1次/日。

治疗期间嘱两组患者禁食高嘌呤食物,禁止饮酒,避免过度紧张、劳累、受凉,保持心情愉快,急性期如行动不便需卧床休息。

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治疗1个疗程前后的血尿酸指标。

患者症状的VAS评价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4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痛风相关疗效评价标准进行疗效评估。

症状积分分级量化指标:①11点疼痛程度数字等级量表(NRS-11):0分表示无疼痛,10分表示能够想象到的最严重疼痛;1~3分表示轻度疼痛,但仍可从事正常活动;4~6分表示中度疼痛,影响工作,但能生活自理;7~9分表示比较严重的疼痛,生活不能自理;10分表示剧烈疼痛,无法忍受。②关节肿胀:0分:关节无肿胀或肿胀消失;1分:关节肿胀、皮色红;2分:关节显著肿胀、皮色发红;3分:关节高度肿胀、皮色暗红。③活动受限:0分:关节活动正常;1分:关节活动受限;2分:关节活动明显受限;3分:关节活动严重受限。④患者本人及医生对病情的VAS评分。

临床控制:关节疼痛、红肿等症状消失,关节活动正常,积分减少≥95%;显效:关节疼痛、红肿等症状消失,关节活动不受限,积分减少≥70%,<95%;有效:关节疼痛、红肿等症状基本消除,关节活动轻度受限,积分减少≥30%,<70%;无效:关节疼痛、红肿等症状与关节活动无明显改善,积分减少<30%。

4 统计学处理

经过1个疗程治疗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尿酸指标和VAS评分,两组间及治疗前后血尿酸含量比较均采用t检验,两组疗效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SPSS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

5 治疗结果

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组改善临床症状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4.545,P <0.05);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t=1.652,P >0.05)。见表1、表2。

表1 治疗前后血尿酸含量(±s,mmol)

表1 治疗前后血尿酸含量(±s,mmol)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P治疗组 60 546.55 ±67.43 410.63 ±49.87 P <0.01对照组 60 545.32 ±72.11 416.72 ±52.36 P<0.01

表2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疗结果对比 例(%)

6 讨论

痛风性关节炎发病率高,治愈困难且反复发作,易致多种合并症的发生,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西医的常规治疗[2],首选秋水仙碱最有效,用药后6~12 h症状可减轻,但毒性较大,且不能降低血尿酸,也不能阻止痛风石的形成和发展,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长期服用可能会损伤肝肾功能等。一般用药至症状控制或副作用出现时应停药。双氯芬酸钠等非甾体类药物消炎止痛,约需3~5天才控制发作,也可引起胃肠道反应以及头晕、皮疹等副作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强的松可控制症状,但不宜长期使用。由于本病病情缠绵反复,长期反复口服西药制剂可引起多种毒副作用,造成胃肠道和肝肾功能的损伤等等。因此寻找疗效确切且毒副作用较小的治疗方法是医学界同仁的共同目标。

中医学认为本病属于中医“痹证”范畴[3],《东垣十书》、《丹溪心法》等将此病归为“痛风”、“历节”、“白虎历节”等范畴。本病多由于饮食失节、饮酒不忌、恣食膏粱厚味等,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日久而生。本病是本虚标实之证,以肝脾肾功能失调为本,痰浊湿热内蕴为标,又因本病多偏重湿热,刺络放血多选取病灶部位阿是穴,局部泻法让其少量出血,湿邪浊毒随血而出,使临床症状迅速控制。阿是穴刺血疗法源于《灵枢·小针解》“菀陈则除之者,去血脉也”[4]。故可用刺络放血法清热化痰、利湿消肿。“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针刺患部阿是穴以及所在经络的“子”、“母”穴,“补母泻子”,调补肝脾肾之虚,泻热化痰利湿,标本同治,以达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消肿止痛之功。而且,在研究中发现,采用刺络放血加针刺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在治疗1~2次后一部分患者的临床症状可迅速得到改善,在治疗1个疗程后大部分患者的症状均可得到改善甚至消失,血尿酸也可明显降低甚至达到正常水平。在临床治疗中发现,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的方面起效迅速,疗效优于对照组。但两组之间治疗前后血尿酸的检测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本研究表明,刺络放血加补母泻子针刺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起效迅速,改善临床症状疗效优于西药组,具有见效快、疗效好、无毒副作用的优点。而西药治疗也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损伤胃肠道及肝肾功能等,长期服用易产生耐药性,反而降低了临床疗效。因此,在临床上,运用刺络放血加针刺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值得推广应用。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2]罗树梅.白虎加桂枝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0,25(7):1173

[3]金泽,张滨滨.电针配合刺络放血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2,28(2):37 -38

[4]王勇,刘运雄,陈庆美.循经取穴结合刺血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J].湖北中医杂志,2011,33(1):69

猜你喜欢

刺络患部痛风性
非布司他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
防控家兔疥癣病验方20例
浅谈中医拔罐法治疗头痛
探讨针刺、拔罐结合刺络放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
夏天热卖
X线、CT、MRI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对比
古代刺络理论的历史演变
彝药“我思”治疗痛风性关节炎60例临床观察
清热利湿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痛风性关节炎50例
巧用蓖麻治兔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