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媒体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与对策

2014-11-26陈尤英

办公室业务 2014年14期
关键词:新闻媒体政工政治

文/陈尤英

作为党和国家的重要舆论阵地和文化阵地,新闻媒体肩负着价值传播和舆论引导等特殊职责和使命,在思想政治工作领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新形势下,新闻媒体自身的思想政治工作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并且在有些单位和部门有弱化的趋势,应引起重视。

一、面临的新挑战

新时期,互联网发展深刻影响着舆论环境,传统媒体受到新兴媒体的严峻挑战;在新闻改革和产业化背景下,经济利益多元化和价值取向多元化冲击着原有的新闻伦理道德规范。新闻媒体所处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闻媒体思想政治工作呈现复杂性、多变性、长期性和艰巨性等新特点。

(一)不自信导致精神“缺钙”。

日益兴起的新媒体不断挤压传统媒体特别是报纸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自2011年以来,传来的都是不容乐观的信息:发行量下降,广告收入下降,影响力下降。沉寂数年的“传统媒体寒冬来临”“报纸消亡”等言论又再次兴起。因对媒体命运和前途的担忧,部分从业人员感觉前路茫茫,甚至悲观失望。此外,还有人喜欢拿我国的新闻制度和新闻观与外国的比,表现出对价值观的不自信。对个人而言,也有因能力的不足而产生不自信者。凡此种种,导致部分媒体从业人员出现信任危机,缺乏精神支柱,或得过且过,或焦虑不安,甚至有极少数记者心态失衡走歪路,搞新闻敲诈和假新闻,败坏了新闻工作者队伍的社会形象,损害了新闻媒体公信力。

(二)职业认同感缺失带来迷失。

新闻记者,外界冠以“无冕之王”称号。光环之下,现实中的媒体从业人员需要面对的是普通职业所带来的艰难,巨大落差容易造成身份焦虑。同时,新闻行业面临激烈的竞争和压力:媒体与媒体之间、媒体内部新闻从业人员之间。不少媒体人自嘲“压力山大”,并给自己贴上了“新闻民工”的标签。很多都市报均实行 “工分制”和末位淘汰等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考核压力直指采编一线的记者,这也容易让新闻从业人员缺乏职业认同感。

媒体用工的双轨制和改革的不彻底,导致员工身份性质的多元化,有公务员、参公人员、全额事业、差额事业、自收自支事业、参公工人、事业工人、干部编制工人、社(台)聘、部门聘用等,“三六九等”待遇不同,产生不公平感。甚至在住房分配和福利方面都有巨大差别,体制外、处于低层级的青年记者缺乏归宿感,缺乏主人公意识,思想易出现波动,不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体制机制与“大政工”要求不匹配的困惑。很多经转企改制的新闻媒体,并没有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整合资源,建立“大政工”。有的在认识上出现偏差,错误地认为党建是“玩虚的”“务虚的”,花钱不创造效益,甚至弱化了党建工作,党建工作部门边缘化,在人、财、物等资源配置上不足。价值导向上,考核和激励机制缺乏思想政治工作的指标,以“稿子”(新闻)和“票子”(经营)为核心建立评价体系。政工队伍建设不够,政工干部的待遇和上升空间较采编等核心业务部门要“矮人一等”;在人员配备上,优秀人才不愿流向党建部门。

(四)“旧瓶装老酒”的局限。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应该随着社会发展与时俱进,但有些媒体做得不够。在内容上,或只重理论不联系实际,与时代脱节,与实际脱节;或老八股、老一套,没有新鲜气息;或远离群众,飘在空中不接地气。在形式上,重空洞说教,无说服力;重单向的灌输,“我说你听”,而不是双向交流,平等互动。手段单一,没有利用新的技术、新的传播形式以及媒体的优势与特点,宣传是“老三件”——墙报、板报、宣传册;工作是“三板斧”——狠抓就是开会,重视就是标语,落实就是动嘴,导致“进不了门、说不上话、交不了心”。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媒体打造核心竞争力,而思想政治工作问题的解决又有赖于新闻媒体的发展,两者应形成良性循环。新闻媒体要从战略发展的高度进行设计,将思想政治工作与采编工作、经营工作统筹起来,通过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内容创新和方法创新,建立可持续的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一)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为精神“补钙”。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新闻领域的正确反映和总体看法,包括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以及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同志对新闻工作的重要论述,是指导新闻工作实践的强大思想武器,应着重把握党性原则、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新闻宣传必须把讲政治放在首位、新闻宣传必须讲究引导艺术等基本观点。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要做到全覆盖,给全部媒体人一次思想补钙。要创新载体,将马克思主义新闻教育与“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结合起来,与三项学习教育结合起来,增强媒体从业人员的党性意识、导向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要通过教育,让从业人员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自觉与虚假新闻、新闻敲诈、有偿新闻、有偿不闻等新闻领域的“公害”作斗争。

(二)开展“中国梦”教育,为理想加油。“中国梦”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涵盖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等内容。在新时期,新闻媒体要敢于实现“新闻梦”,正视媒体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把握自己的核心优势,积极转型升级,开展多元化经营,积极推进新旧媒体的融合,构筑新的优势,为全体媒体人实现梦想创造条件。

要将“中国梦”融入思想政治工作,“中国梦”“新闻梦”及个人梦是统一,只有媒体事业的不断发展,媒体人才能更好地实现个人梦。要帮助媒体从业人员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形成强大的精神支柱。要让从业人员了解媒体战略规划、战略目标及具体的工作思路和工作举措,把广大员工的思想统一到媒体的转型升级和加快发展中来,增强向心力、凝聚力,增强忠诚度,开创媒体与员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良好局面。

(三)实施人文关怀,营造和谐氛围。以人为本,人文关怀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法宝。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时下,媒体竞争日趋白热化,而在内部,新闻采编、经营创收、行政管理等部门的人员承担着巨大的重任:记者要走基层,餐风露宿;编辑要经常熬夜加班,经营人员要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的严峻挑战,无论对身体还是对精神都是一种极大考验。长期绷紧一根弦的媒体工作者特别需要关心和安慰。人文关怀,要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首先是尊重员工。深入群众,以平等的视角、平等的身份走近他们,拉近距离,取得信任,交流、交友、交心。其次是了解员工。知民情、晓民难,通过多种渠道收集信息,关注员工需求,摸准员工心态,做到有的放矢。最后是真心帮助员工。尽可能地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成长环境,要坚持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帮助员工解决工作、思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四)探索建立符合媒体发展需要的“大政工”机制。从事业单位改制成文化企业后,媒体又有别于普通的企业,必须创新出符合自身特点的政工工作新机制。要整合原来的人事、党建以及工、青、妇、群等部门的资源,探索建立“大政工”格局,然后在采编、经营、行政、管理各个部门建立分支机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实现思想政治工作覆盖。要从媒体战略发展的高度建设政工干部队伍,注重吸引优秀的采编经营人才往政工转型,要解决好政工干部的待遇问题,尊重其劳动价值,打造一支会采编、懂经营,又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干部队伍,从根本上解决“不懂新闻的政工干部来做新闻从业人员思想工作”的窘局。创新考核机制,探索具有操作性的科学评价体系,将“政工元素”纳入对采编、经营和管理人员的考核中来,实施“思想政治不合格”一票否决的制度,增强考核的刚性约束。

(五)新瓶装新酒,春风化雨感化人。思想政治工作要有时代特色,要有本单位特点和优势。新闻媒体采编队伍中年轻人多,具有学历高、素质高,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快,生活阅历丰富等特点,也有人员工作分布比较散,流动性强等特点。要创新工作的内容,结合重大活动或者节庆开展好常规性活动,同时更需要典型教育,最好是身边的典型,或者是本媒体宣传过的典型,用真实的榜样来感染人、启发人。要创新工作载体,利用媒体的优势,运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如开设媒体党建网、业务交流QQ群,利用微信、微博等传播平台,也可借助时下很多传统媒体都在推进的全媒体平台,大大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物理空间。创新工作手段,整合各种资源为思想政治工作服务,如横向或纵向的合作。曾获得全国新闻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的广西日报传媒集团通联采访部,就是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典型。如党支部开展“正人品出精品”创先征友活动,将思想政治工作与新闻业务融合在一起;记者站党员分驻各市,难以集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为破解难题便创新政工举措,鼓励驻站党员参加驻地党组织民主生活会。一系列创新,均取得很好的效果,近年来,从那里产生了3名全国百佳和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

猜你喜欢

新闻媒体政工政治
《政工学刊》2021年优秀通讯员
烟草企业政工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基层政工工作者需要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雪中放牧新风景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刊发郭沫若佚文《宣传要领》的《政工通讯》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河北“全覆盖式”对各级新闻媒体进行财政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