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图书资料管理现代化的思考

2014-11-24孙凤杰

黑龙江史志 2014年7期
关键词:图书资料现代化管理

孙凤杰

[摘 要]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与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图书资料现代化管理已然成为可能。本文就图书资料管理现代化谈几点思考意见。

[关键词]图书资料;管理;现代化

1.前言

在当前知识信息时代,知识创新、知识发展、知识爆炸带来信息学的扩大和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使传统的图书资料管理模式受到巨大冲击,图书资料管理的现代化迫在眉睫。本文就图书资料管理现代化谈几点思考意见。

2.图书资料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性

2.1有助于节约人力与财力

在图书资料的管理过程中,引入现代化管理技术,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将工作人员从以往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这不仅可以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降低员工的工作压力,而且可以降低因为员工手工操作出现错误而导致的损失。在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也节约了图书资料管理的人力与财力。

2.2有助于改善图书资料的保存方法

在以往的图书资料的管理中,需要对各种图书资料进行登记,工作量大,而且工作很繁琐。引入现代化技术之后,可以对图书的原始资料进行保护,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图书资料原件被借阅的次数,无形中降低了被损坏的风险。同时,运用现代化技术,图书资料的存放位置一目了然,方便管理人员进行查找。

2.3有助于拓宽读者的阅读视野

在图书资料的管理中,引入现代化技术,可以将图书馆中一些比较凌乱、分散的资料进行系统化的整理,分门别类、系统的进行保存。同时也可以将世界各地的最新新闻资料或者科研资料进行统计,纳入图书资料管理的信息化系统中。这为读者提供了了解最新资讯的平台,为读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有助于提升读者的阅读意识,促进读者创新思维的发展。

3.加强图书资料管理现代化的策略

3.1搭建电子阅览室平台

电子阅览室作为知识信息的实现工具越来越受到读者的垂青。它是对传统图书管理的一次根本改变,一改往日沉重、复杂、繁琐的工作与管理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电子阅览室所带来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同旧的方式即传统的图书馆相比具体表现在:(1)图书储备量不再受地方大小约束;(2)图书具体形式的改变,使图书的寿命可以存放一个世纪;(3)图书管理方式改为电子化和智能化管理,管理手段丰富而先进;(4)图书来源更广阔,更多样化,是的内容更丰富、更专业。

3.2实现图书管理网络化

图书管理网络化核心部分是图书馆计算机管理系统,它必须包括图书采编、图书流通、图书查询、期刊管理、公共管理和读者论坛六个子系统。

3.2.1图书采编系统

主要完成的是图书采购、验收、编目等入库前期工作。具体包括六个功能模块:(1)业务处理:完成图书采购流程中针对图书的各项业务,包括采验收及各种数据统计等;(2)经费管理完成图书采购过程中经费分配及统计工作;(3)单据管理:生成图书采购过程中的各种单据,包括订单、催订单、新书通报和账目等;(4)书商管理:包括书商信息的添加、删除和修改查询等;(5)图书编目:包括图书编目、文档查询、卡片处理等。

3.2.2图书流通系统

主要完成的是图书入库并进入流通后的管理运作。具体包括六个功能模块:(1)借还处理模块;它完成图书馆图书“出纳”部门的主要工作,其中包括借书、还书、续借及损书丢书处理等功能;(2)预约处理模块:它是根据图书馆特定任务的需求,满足特定读者预约未借到图书的功能。包括预约登记、预约取消和预约借书功能;(3)读者管理模块:它完成为读者办证、挂失、解挂、补证、查询等功能;(4)流通统计模块:它完成工作人员各种工作量的统计,包括统计时间段内借书、还书、续借预约登记、预约借书及罚款金额等数量;(5)典藏调拨模块:主要实现图书调拨、图书盘点、废书删除等功能。

3.2.3图书检索系统

提供图书馆工作人员和读者检索图书的一个子系统。它的主要功能是可以从多个检索点入手:(1)题名检索;(2)著者检索;(3)分类号检索;(4)ISBN检索;(5)出版社检索;(6)复合检索;(7)主题检索;(8)读者检索。检索该馆是否收藏某种图书,并显示该书的具体信息,复本量的大小及每个复本收藏于图书馆的什么库或阅览室,若此书已被其他读者借走,则给出借该书的读者信息及应还日期。

3.2.4期刊管理系统

实现馆内期刊线性管理工作的子系统。具体包括:(1)现刊管理:完成现刊的采购、验收和多角度的到刊统计功能;(2)过刊管理:完成过刊的装订和回库验收工作;(3)经费管理:完成经费的分配、统计和账目结算功能;(4)单据管理:生成订单、催订单、新刊通报等单据;(5)期刊查询:从刊名ISBN号、CODEN号等多个入口点进行查询。

3.3提升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图书资料现代化管理系统使图书馆成为信息媒体的中转站。它在减轻工作人员负担的同时,又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工作人员不仅会操作,还要会指导读者进入系统找寻他们的所需。这就相应地要求我们馆员提高自身素质。首先,提高适应信息教育需要的素质。如果信息素质状况不佳,信息意识不强,信息语言就会存有局限性。因此,急需依靠图书资料管理人员自身信息意识提高来带动客户群信息意识的提高。其次,是计算机管理理论素质的提高。以计算机应用为主的图书馆员,没有一定的计算机知识,仅了解图书馆的性质,也是寸步难行的。譬如,图书资料现代化管理系统的建立,要能提出与计算机原理匹配的图书馆管理方案目标,要提出可靠保障指标,要考虑系统能够在多个层次上实现安全接制、配置灵活、备用和可选,有很强的可升级性,能够适应应用和技术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代秋菊.我国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信息化建设初探[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1.

[2]穆俊娥.论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07.12.

猜你喜欢

图书资料现代化管理
信息化背景下图书资料管理方法分析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如何提高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探讨
图书馆图书资料在信息时代的管理与建设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我的女巫朋友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图书资料如何做好动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