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残余腰腿痛病人实施运动疗法效果观察

2014-11-23刘沛珍张瑞英

护理研究 2014年6期
关键词:直腿腰背腰腿痛

刘沛珍,张瑞英,黄 嘉

残留腰腿疼痛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有45%的病人术后残留腰痛,30%的病人出现腿痛,严重影响手术疗效和病人的生活质量[1]。运动疗法的目的是重新恢复腰背肌功能,增加腰背肌力量,改善其耐受力。本研究通过对腰椎间盘手术后病人实施运动疗法,分析运动疗法对腰椎间盘手术后残余腰腿痛的影响,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进行规范的运动锻炼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1年1月—12月入院并符合纳入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病人。入选标准:①腰椎间盘突出症;②有自主能力;③手术方式为腰椎间盘后路髓核摘除术;④年龄20岁~70岁。排除标准:①不愿意参加本研究;②认知障碍;③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④非手术治疗者。本次研究共获得符合标准的病人190例,在入院当天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92例,男55例,女37例;年龄(51.0±7.6)岁。对照组98例,男58例,女40例;年龄(54.0±8.3)岁。两组病人年龄、性别、入院时疼痛评分、直腿抬高角度和腰背伸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 方法

1.2.1 运动疗法运动训练由经过培训的责任护士负责指导和督促落实,所有病人均在术后第1天开始直腿抬高运动,术后第3天开始行腰背肌锻炼,术后第7天行腰椎屈曲锻炼,出院后3个月~6个月继续锻炼。观察组每天训练60min,上午、下午各1次,每次30min,每组动作10min;对照组常规训练,训练项目相同,但不设定具体运动时间,根据病人意愿及体力进行。每天训练时间最长80min,最短10min,每天训练时间为40.00min±8.50min,

1.2.1.1 直腿抬高运动 病人仰卧伸膝、伸踝,收缩腿部肌肉并缓慢将腿抬高,达到最大幅度后维持3s~5s,然后慢慢放下,放松3s~5s,左右交替进行。

1.2.1.2 腰背肌锻炼 ①四点支撑背伸运动:病人仰卧屈双肘和双膝,以双足、双肘四点作为支撑,用力将腹部、骨盆抬离床面,将腰向上拱起,做拱桥式运动,将腰抬至最高时维持3s~5s,然后慢慢放下,放松3s~5s。②飞燕式运动:病人俯卧去枕,双手往背部伸展,用力挺胸抬头,使头胸离开床面,同时膝关节伸直,两大腿用力向后离开床面,维持3s~5s,然后慢慢放下放松3s~5s。

1.2.1.3 腰椎屈曲锻炼 ①坐位时腰椎向左右两侧屈曲练习,25次/组~50次/组。②立位时腰椎向两侧屈曲练习,25次/组~50次/组。

1.2.2 随访 本次研究病人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个月~18个月。术后6个月、12个月病人来院复查,其余时间每月电话随访,了解病人训练情况,提高病人训练依从性。

1.2.3 评价指标 由经过培训的同一组责任护士分别在病人入院时、出院时、术后6个月及12个月测量以下指标。①疼痛评分: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2],0分为无痛,10分为最痛。②直腿抬高角度[3]:病人仰卧伸膝、伸踝,收缩腿部肌肉并缓慢将腿抬至最高,采用大量角器测量腿与床面形成的夹角度数。③腰背伸高度[4]:病人仰卧时将双足、双肘四点支撑在床上,然后向上拱起腰背部至最高点,用长尺测量髂前上棘与床面的垂直距离。

2 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不同时间评价指标变化比较

3 讨论

3.1 残余腰腿痛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病人的生活质量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的纤维环及软骨板的不全或完全断裂或者破裂,导致被包围在其内的髓核组织向裂隙方向移动,从而对周围的关节、脊髓及神经根产生压迫,最终导致病人出现一系列症状和体征,通常病人出现下腰痛伴腿痛或者合并下肢感觉异常,或者运动障碍[5]。近年来,腰椎间盘突出症呈逐年增多的趋势,手术治疗虽然治愈率较高,但部分病人术后残余腰腿痛,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因此,探讨一种安全、有效而又能减轻病人治疗痛苦的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现实意义。

3.2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运动疗法的理论依据 运动疗法的主要目的是减少术后神经根的粘连,增加腰背肌强度,改善其耐受力,增加脊柱的稳定性。直腿抬高能牵拉坐骨神经,使腰骶神经根位置改变,扩大神经根在椎管内的活动空间,减轻瘢痕组织的压迫,促进神经周围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6]。躯干肌肉练习利于腰椎屈伸肌功能及肌力的恢复,增强腰椎的稳定性,巩固疗效,同时尽可能避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复发。

3.3 运动疗法能有效减轻术后残余腰腿痛 观察组病人术后6个月、12个月腰腿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Wessels等[7]研究表明,运动疗法通过机械机制、神经根机制或操作性条件反射机制,能有效增强腰背肌的力量,改善腰腿部的活动能力,使腰腿痛得到减轻并改善与腰腿痛相关的一些功能,为避免术后残余腰腿痛发挥重要作用。

3.4 规范的运动疗法是保证康复效果的关键 目前,我国脊柱外科医护人员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认识不一致,有的医院仍执行术后严格卧床休息的规定,病人术后康复训练不规范,医护人员未跟进病人的依从性。本研究结果,对照组虽然也进行常规的康复训练,但运动疗法的随意性较大,术后残余腰腿痛的改善虽然也有一些效果,但明显低于观察组。综上所述,对腰椎间盘手术后病人进行规范的康复训练,提高病人运动锻炼的依从性,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康复效果。

[1] Dvorak J,Gauchat MH,Valach L.The outcome of surgery for lumbar disk hemiation[J].Spine,1998(13):1418.

[2] 李方财,陈其昕,徐侃,等,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的早中期疗效[J].中华骨科杂志,2007,27(8):580-585.

[3] 卓大宏.中国康复医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109.

[4] 于永林.骨疾病临床诊治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01.

[5] 黄燕春.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健康教育方式探讨[J].全科护理,2012,10(7C):2012-2013.

[6] 曾嬿.直腿抬高的角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恢复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1,24(3):937-938.

[7] Wessels T,van Tulder M,Sigl T,etal.What predicts outcome in nonoperatatives of chronic low back pain?A systematic review[J].Eur Spine J,2006,15(11):1633-1644.

猜你喜欢

直腿腰背腰腿痛
中医疗法治疗腰背肌损伤研究
恢刺扳机点结合电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验案1则
摆脱腰背疼痛的困扰
针刺结合艾灸仪治疗寒湿腰腿痛的临床观察
医针灸综合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效果
加强膝盖锻炼 提高耐寒能力
为什么医生让“直腿抬高”
中药透皮技术治疗颈肩腰腿痛
加强膝盖锻炼,提高耐寒能力
颈肩腰腿痛独特蜂疗 创造外敷治愈前列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