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归因训练对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1)

2014-11-23阳淑芸马剑芳谢源进向梦思王冬华

护理研究 2014年6期
关键词:归因效能量表

余 强,阳淑芸,马剑芳,谢源进,向梦思,王冬华

归因理论认为,不同的归因方式对学生的学习结果会产生不同的影响,积极合理的归因方式能够产生学习的动力,而归因训练是通过归因转变诱导积极性情感、期望的形成,为矫正自卑心理、增强一般自我效能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供新的途径和方法[1-3]。自主学习能力是护生终生学习的基础,也是其毕业后能够持续地适应护理工作岗位的先决条件。调查显示,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处于中等水平,亟待进一步提高[4]。鉴此,本研究将归因训练用于提高护生自主学习能力,观察训练前后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变化,以期找到提高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方法。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自愿形式招募某高校2013级护理学本科一年级学生,其中参加归因训练整个过程的学生有53人,男生4人,女生49人;年龄17岁~19岁,平均18岁。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护生自主学习能力测评量表:根据林毅等[5]编制的护理专业本科护生自主学习能力测评量表进行修订,该量表共26个条目,由自我管理能力(9条)、信息能力(10条)和学习合作能力(7条)3个分量表构成,采用Likert 5级计分,以1分~5分表示,得分范围26分~130分,得分越高说明自我学习能力越好。经小样本调查,Cronbach’sα为0.869,重测信度r为0.816。一般自我 效 能 感 量 表 (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由德国心理学家Schwarzer等于1981年编制完成,中文版的GSES由王才康等于2001年翻译修订[6]。该量表共10个条目,其中,“完全不正确”计1分,“基本正确”计2分,“多数正确”计3分,“完全正确”计4分,得分范围10分~40分,得分越高说明自我效能感水平越高。经小样本调查,Cronbach’sα为0.871,重测信度r为0.832。

1.2.2 训练方法 由护生参加研究者安排的归因训练课程,统一对参与训练的护生进行每周1次、每次2h~3h的归因训练,历时2个月。

1.2.2.1 小组讨论 将护生3人~5人分为一组,围绕以下主题进行讨论。主题1:学习目标与自主学习的关系;主题2:学习兴趣与自主学习的关系;主题3:自信与自主学习的关系。要求护生做好讨论记录及结果汇报,使其明白学习目标、学习兴趣及自信均会对自主学习能力产生影响。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为前提,与提升兴趣、设置目标及树立信心密不可分。

1.2.2.2 榜样示范 组织护生观看励志影片,研究者对影片内容进行讲解和分析,引导护生树立心中的榜样形象并对成功和失败进行客观、积极的归因。通过观看励志影片促使其将所学到的知识更好地应用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最后让护生进行头脑风暴式讨论,加深对榜样和归因的认识,并接受其归因反馈,以提高护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1.2.2.3 合作学习 集体定期进行团队游戏、案例分析,引导护生在游戏和分析中树立自信心,并尝试自行分析其中的事件,对其进行归因,使其体会到在积极归因中一般自我效能感的重要性,从而引导护生进行客观、积极的归因,并在其进行积极归因后对其表示肯定,若还有部分护生继续处于消极归因阶段则通过单独谈话对其进行引导。

1.2.2.4 角色扮演 组织护生将生活中常见的消极事件再现,通过轻松愉快的角色扮演方式来解决,如考试成绩不理想、实验操作失败及人际关系不融洽等。引导护生在角色扮演中,对问题进行适当的归因,及时发现问题并寻找合理的解决途径,使其能通过角色扮演更深刻地了解归因的重要性,培养其做出积极的归因。同时,根据护生原有的认知能力,针对不同的护生在学习中的学习策略进行适当的改进,帮助其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1.2.3 测评方法 训练前后采用护生自主学习能力测评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测评。测评前研究者以统一的指导语向护生说明研究的目的、方法,问卷统一发放,统一回收,训练前后各发放问卷53份,收回问卷53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1.2.4 统计学方法 调查所得资料采用SPSS 1 9.0软件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

2 结果(见表1)

表1 训练前后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及自我效能感比较(x±s) 分

3 讨论

3.1 归因训练的意义 所谓归因,是指人们关于行为和事件原因的自觉和判断[7]。归因训练是指通过一定的训练程序,使个体掌握某种归因技能,形成积极客观的归因风格,是近年来归因研究中十分活跃的一个领域[8]。成就动机归因训练有助于培养护生反思学习能力,发挥护生学习主观能动性[9]。个体在对自己行为的因果知觉中,存在各种归因偏差,通过归因训练,个体可以获得各种形式的归因反馈信息,从而消除归因偏差,形成积极的归因。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生只有拥有较高的专业技能和自主学习能力才能顺利融入社会。面对护理知识、专业技能不断更新,护生必须学会自主学习,掌握丰富而准确的知识,从而拥有较强的竞争力[10]。护生在学习活动中由于错误的、不精确的归因方式,导致不良的情绪、期望和行为,使其在学业上容易自我挫败,归因训练有利于护生形成良好的态度和情感,对自己的学习表现做出恰当的归因。正确地分析和评价自己的学习行为,使其归因方式更加积极合理,形成有效的学习动机,增强一般自我效能感,并掌握学习的策略,促进积极归因方式的稳定获得。目前,归因训练在护理方面应用较少,建议将归因训练广泛应用到护理学习中,增加护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其不良情绪和行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能,提高护生自主学习能力,为护生终生学习打基础。

3.2 归因训练的效果分析

3.2.1 归因训练对护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在归因训练前期,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部分护生习惯把学业失败归因于“时运不济”“能力有限”等方面。针对这种情况,在训练期间,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多种训练形式,对其传达信息,明确指出他们的失败是因为其努力不够、方法不对、自我管理差及一般自我效能感不强造成的,而不是自身能力差等导致的,训练引导他们在失败时更多地去归因于主观努力程度。王有智等[11]研究表明,一般自我效能感低者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获得性无能感,学习中克服困难的自我控制能力差;一般自我效能感高者能够对自身进行积极、正确的评价,进而能控制和坚持自己的学习行为,克服学习障碍,促进学业进步。在训练期间研究者对护生努力的结果给予及时的反馈,使他们不断感到自己的努力是有效的,真正从无助感中解脱出来,从而坚持努力去取得更大的成就。这样有利于其肯定自己,增强学习的自信心,进而避免产生自卑心理。积极的行为会使其形成积极的归因,并进一步提高自我效能感,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3.2.2 归因训练对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各维度的影响

3.2.2.1 归因训练对护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小组讨论法影响应对方式评分,有助于增强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12]。而归因训练为护生提供了一种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护生能根据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待解决问题的难易程度来安排学习时间、内容和计划,在学习中评估自己和他人,通过小组讨论等方法进行信息管理的反思及客观积极的归因,指导和控制其学习行为,增强其自我监控能力、对意志的控制力,进而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

3.2.2.2 归因训练对护生信息能力的影响 归因训练过程中,研究者以学长、学姐、朋友的身份,作为护生学习生活的指导者开展训练,消除其心理顾虑。当护生遇到问题时,研究者并不是简单地给出答案,而是向护生提供参考书目、数据库资源、医学相关网站等,鼓励其依靠小组成员的帮助去寻找信息,自主地解决问题。在每次训练结束后进行随访,确保产生的问题能得到有效地解决。表1结果显示,训练后护生的信息能力显著高于训练前,表明训练中护生能够有效地识别信息的可利用度,有效地对信息进行选择并应用在学习中。提示教育者应重新审视当前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针对护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

3.2.2.3 归因训练对护生学习合作能力的影响 合作学习能培养护生的学习合作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13]。通过归因训练中的榜样示范、合作学习、角色扮演等方法,使护生通过合作学习在不同的归因形式过程中发挥自己的特长。护生在训练过程中通过观看影片、团队游戏、合作学习、案例分析及角色扮演等活动,不断进行交流与协作。而且,研究者还进行个别的测试或抽查,团队成绩代表全体组员的成绩,以此来鼓励小组成员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在后期回访中,部分护生明确表明在参与此次训练前,觉得学习仅仅是自己个人的事情,往往不会和别人一块合作研究讨论问题,忽略了学习合作对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正面影响。表1结果表明,归因训练对护生学习合作能力有明显影响(P<0.01)。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应指导护生学会与人交流和相处,学会在竞争中进行协作,有意识地培养护生的合作意识与协作精神。

4 小结

本研究显示,归因训练对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一般自我效能感有积极的影响,归因训练能最大限度地增强护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激发其学习的热情,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为培养具有较高临床综合能力的护理人才奠定基础。

[1] 左红霞,熊晓美,李艳.男护生学业归因方式与职业认同感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0,25(10):68-70.

[2] 牛杰,夏念花,牛凤.归因训练提高护生基础护理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应用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2012(36):133-134.

[3] Lockhart LK,Rowe JE.Relationship of cognitive attributional style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 among apredominantly hispanic college student population[J].Individ Dif Res,2005,3(2):136-139.

[4] 谈学灵,温秋月,伍小飞,等.成都市535名高校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13,20(6):14-17.

[5] 林毅,姜安丽.护理专业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测评量表的研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21(6):1-4.

[6] 王才康,胡中锋,刘勇.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1,7(1):37-40.

[7] 郭念峰.心理咨询师(上册)[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79-82.

[8] Dweck CS.The role of expectations and attributions in the alleviation of learned helplessnes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75,31:674-685.

[9] 田茜,范秀珍.成就动机归因训练模式在护理基础技能教学中的应用设计[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7):94-95.

[10] 陈鹤,金鸿雁.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分析[J].吉林医学,2013,33(18):3742-3743.

[11] 王有智,王淑珍,欧阳仓.贫困地区中学生自我效能、内部动机与学业成就的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2005,28(4):826-829.

[12] 尹仕红.小组讨论法对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医学教育探索,2009,8(6):644-645.

[13] 赵玲,汤晓兰,王蓉,等.合作学习法对成人大专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J].护理学报,2013,20(16):8-10.

猜你喜欢

归因效能量表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错解归因 寻根溯源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促进高中生积极学习数学的归因方式研究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积极归因方式:当船漏水了
初中数学学习中教师归因与学生自我归因的比较研究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