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空巢老人生活行为特征与照护需求的调查分析1)

2014-11-23鲍翠玉

护理研究 2014年6期
关键词:如厕空巢家务

巩 莹,巩 洁,鲍翠玉

居家养老的空巢老人依赖自身完成衣、食、住、行的现象非常普遍,但这并不意味着空巢老人满足自我照护,所以,逐步完善的居家养老服务应解决空巢老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行动困难,满足照护需求,以提升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1]。因此,本研究调查了社区空巢老人的生活行为特征和照护需求,并分析了影响照护需求的因素,以期为居家养老服务的逐步完善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湖北省咸宁市3个社区的70名空巢老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年龄≥60岁;无精神疾病和重大疾病。

1.2 方法

1.2.1 抽样方法 调查前首先经居委会同意并初步了解了社区内老年人的居住状况,然后随机抽取了3个社区的70名空巢老人。

1.2.2 调查方法 第一阶段:2013年3月研究者以访谈法和观察法调查了社区空巢老人日常的生活行为,自行编制生活行为及照护需求评估问卷。第二阶段:对其他5名研究者进行统一培训,于2013年6月进行入户调查,由老人自行填写问卷,或由研究者口述内容,老人回答,研究者代为填写。共发放问卷71份,有效回收70份,有效回收率99%。

1.2.3 调查工具 ①生活行为及照护需求评估问卷,共22个条目,涉及社区空巢老人5个方面的生活行为(起居、休息、如厕、卫生、家务)和照护需求。②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经济来源、患慢性病情况。

1.2.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10.0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70名空巢老人中,男31人,女39人;年龄60岁~89岁,平均73.8岁;经济来源:离退休金43人,子女给予19人,救济或保险金5人,其他3人;患慢性病情况:患有慢性病者58人,其中患1种~2种者28人,患3种~4种者19人,5种及以上者11人。

2.2 社区空巢老人的生活行为特征(见表1)

2.3 社区空巢老人生活行为的照护需求及影响因素 调查显示,社区空巢老人生活行为需要照护,按顺位由高到低排列为卫生(31人,44%)、如厕(27人,39%)、起居(18 人,26%)、休息(11人,16%)、家务(7人,10%)。分别将5个方面的照护需求作为应变量,以一般资料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见表2。

表1 社区空巢老人的生活行为特征(n=70)

表2 社区空巢老人的生活行为照护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3 讨论

3.1 社区空巢老人的生活行为特征

3.1.1 起居 空巢老人习惯穿开衫的47人,占67%。访谈中得知,套头衫需要抬高双臂给穿着带来不便,对于开衫衣服以按扣或贴片更为方便,减少了对准扣眼或对拉链的穿着困难,这说明老年人肩关节活动受限和精细动作完成难度增高的现象较普遍。这在握持餐具的灵准度上也有体现,握持良好者仅有20人,占总数的29%。老年人患慢性病较常见,所以长期服药也是他们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中长期服药的有58人,占总数83%,而伴随增龄导致的记忆力减退或药物的不良反应等,使得老年人长期用药时需要提醒。调查显示,需要提醒者占服药者总数的95%。

3.1.2 休息 70名空巢老人中,67人使用硬板床,占96%,这体现了对预防脊柱病变在使用寝具上的良好认知。没有午休习惯的22人,占31%。从访谈中得知,没有午休习惯的老人们并非完全不知午休对精力恢复的益处,而他们顾虑的是午休会导致夜间睡眠困难。34%的老年人不会利用助眠行为,因此,研究者认为在社区或居家护理中应提高老年人对睡眠调节方法的指导。起夜是老年人群中较为普遍的睡眠习惯,而起夜会引起体位变化、移动等,增加了跌倒的风险性。调查起夜方式显示,62%的老人选择去卫生间,研究者认为缩短睡房与厕所的距离、夜间照明和地面防滑是减少起夜安全隐患的重要措施。空巢老人在夜间感到不适时首选拨打“120”的仅占16%,自行服药者占44%。访谈中得知,老人们普遍认为加服日间的常用药便可缓解,或者先通知家人,等家人来后再去医院,说明老年人对夜间病情变化的认识存在着严重误区,需要医护人员和家人共同关注空巢老人的健康状况,并告知可行的呼救方式,以避免病情延误。

3.1.3 如厕 由于老年人骨骼肌肉老化,负重能力下降,所以由蹲位到立位时普遍感到费力,因此,坐式马桶更适合老人使用,马桶旁的扶助装置也是不可少的,结果显示,老人们在起身时需要借力的达到93%,扶助装置不仅可以达到助力作用,还可起到保护作用。需要关注的是老年人在居家环境中单人使用频次最多的是厕所和(或)浴室,因此应着重从安全角度处理空间、光线、防滑问题,同时也要考虑到,一旦发生意外时的呼救装置,结果显示,空巢老人的厕所和(或)浴室未安装呼叫装置的达100%,这说明在排除空巢老人居住安全隐患上仍存在着“盲区”,这需要全社会对此的关注。

3.1.4 卫生 调查结果显示,可自行完成1种~3种清洁方式的占66%,空巢老人选择的多是洗脸、刷牙、梳头,少数可完成洗脚和剪指甲。通过访谈可知,洗脚和剪趾甲需要身体弯曲,使得一部分肥胖或有腰椎疾患的老人难以完成。在沐浴方面,可自行完成的占56%,其中半数以上的老人虽能自行完成却感到困难或费力,说明随着年龄增长,沐浴是老年人日常生活中面临的主要困难之一,这需要社区护理人员和家庭成员给予相应的协助和照顾。

3.1.5 家务 社区空巢老人可自行完成1种~3种家务的占67%,多选择做饭、买菜、洗衣、洗碗等,这可能由于一些家电的使用可协助完成简单的家务工作,比如洗衣机、吸尘器等,使得多数老人们仍可承担几种日常家务。

3.2 社区空巢老人生活行为照护需求的影响因素 年龄、经济来源、患慢性病种数是空巢老人生活行为照护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年龄影响了空巢老人在起居、休息、如厕和卫生4个方面的照护需求,因随着年龄增长,空巢老人自我照护能力的逐渐减退,需要他人提供或协助生活照护[2]。空巢老人的经济来源是影响家务照护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家务相对于起居、休息、如厕、卫生并不是不可缺少的生活内容,所以经济来源影响了老年人是否需要家务照护,这说明空巢老人在经济允许的条件下,可能希望由他人照料或协助照料家务,以便有更多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患慢性病种数对身体机能有直接影响,也影响着空巢老人的日常生活活动。结果显示,患慢性病种数影响了起居、休息、卫生3方面的照护需求,可理解为患病种数越多,越需要他人的照护,而如厕的照护需求并未受到此影响,可能原因是如厕涉及隐私部位的暴露,在传统观念下,老人们不想由他人介入。

综上所述,在老龄化的进程中,为居家养老的空巢老人提供良好的生活照护是居家养老服务不断完善的任务,希望本研究能为此提供参考,进一步推进我国居家养老的良好发展。

[1] 陈湘威,古宏文.我国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的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3,11(1A):72-74.

[2] 杨敏,钱英.城市社区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护理研究,2012,26(1A):37-39.

猜你喜欢

如厕空巢家务
论跨性别者如厕权实现的困境与方式
幼儿如厕能力的培养策略
我们的家务,我们的家
一起做家务,一起建设一个真正的家
关爱空巢老人
关爱空巢老人
且谈如厕
空巢生日不孤独
爱她就让她学做家务
不爱做家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