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探索

2014-11-22陆雅娟

启迪·教育教学 2014年11期
关键词:创造能力美术教学学习兴趣

陆雅娟

[摘 要] 在我国,中小学美术教学目前在学校基础教育中仍然处于一个最薄弱的环节,导致了中小学校综合素质和创造力的全面发展受到严重抑制。作为小学阶段基础教育的美术教学,担负着陶冶学生情操、提高素养、增强美感体验,培养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开启创造思维的重任。而如何守护这些幼小孩子的创造性成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美术教学必将要成为这些孩子们的守护神。

[关键词] 美术教学 创造能力 学习兴趣 教学方式

校园里的孩子天真无邪,他们在成长中对未来世界总是充满着幻想,充满着希望,在其发展中,学校的美术教学对他们的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美术不仅仅是孩子们的特殊语言,还寄托着他们的希望、对未来的幻想和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因此,美术教学如何进行,时时刻刻牵动着孩子。美术教学怎么来圆孩子们的美术梦是目前每一个教师应该思索的问题。

深入我国学校的教育:过去十年的学校美术教学虽然取得了令人可观的成绩,但是我们看到了,由于学校教育中提供给美术教学的体制不够健全、不够完善,因此我国美术教学在其开展中还是处于弱势。要怎样才能使美术教学顺应时代要求,要怎样才能使美术教学真正成为学校学生发展的核心,要怎样为培养新中国的花朵作出自己独特的贡献真正发挥美术应有的功能,是一个值得人们思考的大问题,也是美术教师面临的严肃课题。

由于广大教师、学者对美术教学缺乏正确和深层的认识,美术课被降至可有可无的副课,更是得不到老师和广大学生的重视。在现今,学校以考试为测试学生优良的教育制度下,这种现象便愈演愈烈。作为小学阶段基础教育的美术教学,它不仅担负着陶冶学生的情操,对他们素养的提高、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培养、开启创造思维都有决定性的作用。而如何守护这些幼小孩子的创造性思维成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因此,为了适应21世纪的教育发展与改革,为了适应社会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我们需要一支素质优秀的教师队伍。

教师如何发展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值得深思。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它是人类思维的高级过程。不同于一般的思想活动,是根据已有的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可能性答案的一种展开性思维方式。创造性思维是一个人智力水平高度发展的表现。创造性思维与人的想象紧密联系,它参与创造思维之后,能够结合过去的经验,在想象中形成创造性的新形象,提出新的假设,使创造性活动顺利开展。对学生个人来讲,创新不必是原创造,可以是再创造,只要对于学生个人来说是新颖的、首创的就可以了。我们目前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的创造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动力,形成创新性格。以往小学美术教学大多采用封闭落后的临摹式教学,以及变相临摹的模仿教学。虽然有些学生的作品能够在明暗、色彩、构图等方面达到一定的水准,但这样的美术教学会使儿童形成思维定势,限制儿童了想象能力和创造的空间。我结合自身对小学教育教学理论的探讨,提出小学美术课堂的优化应从以下几方面:

一、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教师针对学生自身原有美术基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良好个性。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是美术教学的基础。培养美术兴趣可以是多方面的,教师要对不同年龄段的不同学生进行因材施教,采用多样的手段,比如游戏、故事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多创造成功的机会并充分的对学生进行鼓励,兴趣也便能自认而然的激发出来了。

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美国、日本、法国等发达国家小学美术教学中,认为艺术教育的最终目标并不是艺术活动有的形结果,而要真正重要的唤起创造的热忱,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大胆的发展创造性思维。

教师在平时教育教学中,在鼓励学生自由绘画时,要逐渐引导学生进入创意绘画,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最大限度地挖掘潜藏在学生心灵深处无意识积累的模糊印象,则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目的,而并非让学生依葫芦画瓢。发展创造性思维不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都是挑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便是美术教学中的灵魂所在。

三、运用独特的教学方式

在学生看来,美术课较之其他课程有趣的多,但也会有枯燥的地方。因此作为指导者的教师,在传授美术知识中要注重孩子的个性特长,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如在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中,通过丰富的美术史知识来启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之处于积极状态,但方式方法应多样化。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渗透其他学科的知识,让其更有兴趣去接受和理解。也可在学生作画的过程中,放一些轻音乐,感染气氛,使学生大脑皮层的紧张状态得到放松,从而达到在轻松愉快中完成作业的目的。为了使学生感知,尽快引起学生的兴趣,也可以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比如讲童话故事、传说、谜语,激发学生对绘画的乐趣,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以“情”启学,用音乐导入内容使教学过程赋予感情色彩,给所画的东西赋予灵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如此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发展,丰富了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

美术学习注重的是眼、脑、手共同协调发展,对于初学者而已,对美术没有一定的欣赏感知能力,最初浅的造型创作也只局限在简单绘画层面。小学美术课的欣赏是学生学习的前提、是创作的准备,更是其美术素养和审美情趣的缩影。美术课程的视觉性特征,也需要通过各种图形、图像的刻画、暗示、诱导,使学生产生艺术的体验和联想,完成感受、理解、表现等美术活动,表达思想情感,进行情感的沟通。

学生独特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利用绘画本身的魅力和各种引导手段来激发学生对绘画的兴趣。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绘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总之,我们要打破学校传统的依葫芦画瓢的教学模式,将学生的绘画从成人化中转变回来,不断的提高儿童的综合素质。优化美术的课堂教育。让教师赋予美术教学灵魂,用心圆这些孩子梦。

参考文献:

[1]林正范.大学心理学[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2]鲁道夫阿恩海姆.对美术教学的意见[M].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

猜你喜欢

创造能力美术教学学习兴趣
音乐教育对于幼儿创造能力的有效培养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席成金
数学建模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搞好幼儿美术教学,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