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热通腑方配合手术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疗效观察

2014-11-21柳德元北京市朝阳区左家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100027

陕西中医 2014年7期
关键词:脓肿阑尾阑尾炎

杜 鹤 柳德元 白 涛 北京市朝阳区左家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100027)

阑尾周围脓肿是因急性阑尾炎发生化脓或穿孔,同时治疗不及时或患者抵抗力低下、疗效不佳,造成炎症未能得以控制,细菌透过阑尾壁或由阑尾穿孔进入腹腔,导致阑尾周围组织粘连,大网膜及邻近组织形成包裹致弥漫性腹膜炎局限而形成炎性包块或脓腔[1],它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目前,该病的治疗主要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措施,其中手术治疗被认为是治疗阑尾脓肿更为有效的方法[2],但同时,手术治疗存在术后并发症较多的弊端,甚至可危及患者生命,因此严重阻碍了阑尾周围脓肿手术治疗的开展。2010年3月~2012年3月,本院对45例采用手术治疗的阑尾周围脓肿患者结合了中医药辅助治疗措施,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进行治疗的阑尾周围脓肿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8例,女42例;年龄16~73岁,平均年龄(37.2±6.8)岁。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或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并符合如下诊断依据:①有典型阑尾炎病史,兼具不同程度的发热症状;②发病数日以上,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③右下腹触及痛性肿块,存在局限性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其边界、大小及性质经B超检查所证实;④排除可能引起右下腹肿块的其他原因[3]。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治疗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36.9±6.5)岁。对照组:男25,女20例,年龄(37.4±7.1)岁。两组患者性别比例、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硬膜外麻醉下取麦氏切口,逐层入腹,吸引器吸尽脓液,用手指轻轻地分离组织之间的粘连,暴露回盲部后清除脓腔中的坏死组织及阑尾粪石。术中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进行相应处理,尽可能将阑尾全部切除,若遇回盲部因炎性反应造成水肿、粘连明显者,不可盲目强行分离,如果残端可以包埋则进行包埋处理,如包埋困难则单纯结扎,或以浆肌层下剥除法处理阑尾残端;若遇根部腐烂而不能结扎者,可以缝合残端或行盲肠浆肌层缝合,也可以用周围系膜、网膜缝合覆盖[4]。术中根据腹腔污染情况决定是否进行冲洗,所有患者均在右髂凹处或者回盲部另作截口放置引流管进行引流。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3~5d拔出引流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内服中药、外用针灸进行治疗,清热通腑方:红藤、三颗针、金银花各30g,桃仁15g,薏苡仁、丹皮各12g,甘草3g,芒硝6g(冲服),大黄10g(后下),煎服[5],每天1剂,分4次服用;针灸治疗则针刺双侧上巨虚穴,每天1次。

疗效标准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切口愈合的情况、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临床疗效评价采用如下标准[1],治愈:患者全身及局部症状、体征完全消失,血象正常,B超检查阑尾区无异常回声;有效:患者全身及局部症状、体征减轻,血象略高,B超检查阑尾区液性暗区明显缩小;无效:上述各项无改善或反而加重。治愈率=治愈例数/总例数×100%;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统计学方法 数据资料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均为100%,治疗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比较 经过治疗,治疗组手术切口愈合达Ⅰ级甲等的患者人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发生肠瘘1例,肠粘连2例,对照组肠梗阻3例,肠瘘3例,肠粘连4例,腹腔感染2例,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住院时间为5~11d,对照组为7~21d,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了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比较

讨 论 阑尾炎(Appendicitis)是一种常见的腹部外科疾病,它是由于多种因素而形成的炎性改变,其预后取决于是否及时的诊断和治疗。伴随阑尾炎病情的持续发展,可出现化脓、穿孔,出现局限性腹膜炎,而其中阑尾周围脓肿的发病率可占阑尾炎的4%~10%[5,6]。传统观点倾向于保守治疗,认为手术治疗很可能会破坏小肠、大网膜形成的保护性屏障,从而使炎症扩散形成弥漫性腹膜炎。此外,因为组织炎症水肿和广泛的粘连,使得粘连不易分离且阑尾不易寻找,若强行切除阑尾更有损伤肠管,形成肠瘘的可能。然而,非手术治疗也具有治疗时间长,疗效不确切,患者经济压力大,精神负担重等多种弊端[7]。

阑尾周围脓肿属于祖国医学中“肠痈”的范畴,因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湿热内蕴;或饱食后急剧奔走,肠道运化失司,而肠道气血瘀滞,蕴湿生热,瘀滞化热,热积不散,热盛肉腐,败血浊气壅遏,酝而成脓[3]。因此,有学者主张,在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过程中,中医药治疗能够起到清热解毒、行气活血、祛瘀散结之效,从而显改善腹腔血液循环,促进炎症的局限与吸收[4]。

为了尽可能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或避免因手术治疗而引发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有效发挥手术治疗的优势,本研究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对45例阑尾周围脓肿患者进行治疗,即手术治疗联合中药内服并配合针灸治疗。同时,以仅采用手术治疗的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在临床疗效、切口愈合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显示,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均为100%,验证了手术在阑尾周围脓肿患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尽管急性期水肿明显,手术分离粘连组织困难,但轻柔缓慢、精心细致的处理还是能够使疾病得以有效控制的。在治疗结果中我们也看到,治疗组的治愈率(93.3%)显著高于对照组(77.8%),而切口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则治疗组较低(6.7%vs26.7%),住院时间治疗组(8.2±1.3)d,也较对照组的(12.1±4.8)d明显缩短。本研究中治疗组中药方剂中红藤、三颗针、金银花、牡丹皮、甘草、大黄均为清热解毒药物,有抑菌或杀菌作用;桃仁为活血药物,可改善微循环,增加局部血流量,从而促进白细胞的吞噬作用,有助于炎症的消散和吸收;而芒硝除了具有泻下作用外,还对阑尾及脾脏的网状内皮系统有明显的刺激作用,增强增生现象与吞噬能力,从而调动机体的内在抵抗能力。而治疗组针刺双侧足上巨虚穴位,可以达疏通经络、消除“肠痈”之效[8]。腹腔镜手术技术的推广为临床治疗阑尾周围脓肿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9]。

综上所述,中医药联合手术治疗阑尾周围脓肿,既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又能够促进炎症部位脓肿的吸收,有效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内外兼治,标本兼顾,值得临床应用。

[1]曾凡勇,王远洋,罗友泉,等.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临床疗效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9,31(6):48-50.

[2]姜兴文.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脓肿89例临床观察[J].实用临床医学,2010,11(11):66,68.

[3]赖添武.中西医结合微创治疗阑尾周围脓肿30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7):1162-1163.

[4]许正国,蔡敬国,孟昭旭.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60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1(10):1691-1692.

[5]谢小华.手术加中药治疗阑尾脓肿的临床观察[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1(11):62-62.

[6]钟克力,陈 杰,杨明利,等.腹腔镜手术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对比分析[J].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2013,7(2):140-141.

[7]任培土,鲁葆春,傅 宏.阑尾周围脓肿复发的病因分析[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0,13(5):381.

[8]陈志华,陈 科.中药、针灸联合抗生素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19):2682-2683.

[9]王 晖,宋 斌,韩希望.腹腔镜下治疗复杂性阑尾炎89例[J].陕西医学杂志,2011,40(11):1545-1546.

猜你喜欢

脓肿阑尾阑尾炎
老年急性阑尾炎行开放阑尾切除术与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的疗效对比
腹腔镜高位阑尾切除术的不同入路戳孔对比
脑脓肿并肺动静脉瘘2例及文献复习
新生儿腹膜后脓肿2例
Meckle憩室炎误诊为急性阑尾炎5例外科治疗
腔内悬吊联合置管引流治疗瘘管性脓肿
阑尾先切法与传统阑尾切除法比较
比较对照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
细菌性肝脓肿64例诊治分析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急性阑尾炎9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