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花注射液结合胰激肽原酶对糖尿病患者血清CRP、TNF-α及IL-6指标的影响

2014-11-21刘兴彦北京市延庆县医院检验科延庆102100

陕西中医 2014年7期
关键词:激肽原红花注射液

刘兴彦 北京市延庆县医院检验科(延庆102100)

近年来,本院采用胰激肽原酶+红花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2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采用该种方式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研究中所涉及的研究对象是2010年3月~2012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经入院后均经过严格的临床检查,并符合中华医学会中规定的相关诊断标准,且尿清蛋白排泄率指标在30~300mg/24h之间,肝肾功能正常,治疗组患者60例,其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8例,平均年龄(51.02±6.24)岁,对照组患者60例,男性24例,女性36例,平均年龄(50.63±6.01)岁;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经统计学分析未见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治疗期间均给予科学的饮食控制,保证蛋白质的摄入量≤0.8g/(kg·d)[1],并给予胰岛素皮下注射控制血糖水平。对照组患者在上述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2]治疗,每次10~20mg,每日2次,3周为1个疗程;治疗组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胰激肽原酶+红花注射液治疗,用药前先加入1.5mL灭菌注射用水,以每日10至40单位进行肌肉注射[3]治疗,每日3次,以3周为1个疗程。红花注射液经250~500mL浓度为10%的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以每次15mL的剂量静脉滴注,每日1次,3周为1个疗程。

观察指标 严密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变化,分别采集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经ELISA法[4]检测其血清CRP、TNF-α及IL-6指标。

疗效标准 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糖尿病的症状积分减少原来的60%以上,为显效;经临床治疗,患者的症状发生明显改善,症状积分高于30%,为有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善或加重,为无效。有效率=显效+有效。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结果 经临床治疗,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87%,对照组为60%,组间比较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n=60,例)

临床指标 经1个疗程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CRP、TNF-α及IL-6指标均有所改善,其中治疗组患者的指标改善情况优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变化分析(±s)

表2 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变化分析(±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 别 n 时间 CRP TNF-αIL-6治疗组 60 治疗前治疗后108.39±19.88 81.59±26.88△262.87±44.89 128.89±40.36△6.49±1.68 4.89±1.28△对照组 60 治疗前治疗后6.78±1.79 6.12±1.53 110.49±24.58 99.01±28.48 264.88±10.47 263.35±44.35

讨 论 在中医的古代文献中对于糖尿病病名没有相关记载,但根据其发病机制以及患者在临床上的效果表现,其被归属为消渴病。分析其中医病名病机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①患者所出现的脾肾亏虚为病机之本。②患者出现的淤血阻络为病机之标[4]。

糖尿病是临床中十分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近年来,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生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逐渐引起临床重视。红花注射液主要有红花醌苷、红黄色素、新红花苷、红花素等构成,活血化瘀作用明显,有文献研究,对糖尿病患者采用红花注射液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延缓肾功能退化速度,降低透析治疗的频率[5]。胰激肽原酶为一种蛋白水解酶,在哺乳动物的组织和血浆中以酶原的形式广泛存在,共同与激肽原组成激肽系统。并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有效的激活纤溶酶原,减轻血液粘稠度和减少尿蛋白的含量。本研究中治疗组患者采用胰激肽原酶+红花注射液治疗,临床疗效明显优于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有研究将2型糖尿病患者与健康人的CRP、TNF-α及IL-6指标进行对照,得知上述指标是糖尿病病理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炎症介质,在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中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的CRP、TNF-α及IL-6指标,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认为采用胰激肽原酶+红花注射液治疗糖尿病疗效明显,并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清CRP、TNF-α及IL-6指标。

[1]宋白利,姜宏卫,李利平,等.红花注射液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1,1(28):141-146.

[2]佘敦敏,朱 妍,张真稳,等.甲钴胺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J].安徽医药,2011,2(20):222-223.

[3]王晨光,相秉仁,佟 宪.2001-2007年胰激肽原酶对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影响的国内文献Meta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9,6(15):957-960.

[4]黎君君.胰激肽原酶与中药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性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09,6(15):50-51.

[5]孙 超,尹 晓,蒲 迎,等.2型糖尿病患者t-PA、PAI-1水平及胰激肽原酶治疗后的变化[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11(16):1061-1062.

猜你喜欢

激肽原红花注射液
红花榜
红花榜
碘帕醇注射液
红花榜
红花榜
血必净注射液与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
UPLC-MS/MS法同时测定血必净注射液中8 种成分
炎琥宁注射液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
胰激肽原酶联合金水宝胶囊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
莫沙必利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50例疗效及安全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