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催眠疗法对抑郁症疗效的影响*

2014-11-21何长江陈元堂行养玲

陕西中医 2014年7期
关键词:心理治疗量表差异

何长江 陈元堂 张 丽 行养玲 敖 磊

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三科(西安710061)

抑郁症患者的治疗随着新型抗抑郁药物的逐渐发展而逐渐得到改善,但是药物治疗副作用较多,需要长期维持治疗,影响患者的家庭功能和婚姻质量。近年来,探索心理治疗对于抑郁症患者的疗效逐渐得到学者的重视和认可[1]。研究表明,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疗效相当[2]。目前心理治疗领域流派较多,不同的流派建立在意识光谱的不同领域。催眠疗法探讨意识光谱的各个领域,统合各流派优点,在抑郁症的治疗领域占有显著优势[3]。我国学者在催眠治疗领域的研究还较缺乏,本文采用催眠疗法治疗抑郁症患者,观察催眠疗法对其家庭功能和婚姻质量的关系,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对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本院门诊或者住院治疗的抑郁症患者进行入组。入组标准:①符合《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10版》(ICD-10)抑郁症的诊断标准[4],HAMD 评分≥18分;②性别不限,年龄≥18岁;③受教育年限≥9年;④患者及其家人均知情同意,并签字。共入组172例,按入组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为86例,男女病例数治疗组为(36,50),对照组为(41,45);平均年龄治疗组为(33.7±7.52)岁,对照组为(35.1±7.87)岁;平均病程治疗组为(12.21±5.42)月,对照组为(13.51±5.81)月;平均受教育年限治疗组为(16.1±5.18)年,对照组为(17.9±5.41)年。各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催眠疗法。每两周一次,每次120min。具体治疗方法为:①解惑释疑:简要介绍催眠的基本原理,介绍人的生命中沟通的方法,包括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自己的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沟通、爱的本质等;②认识自我:对于自我迷失的状态和抑郁症的关系进行简要分析,进行观察“观察者”练习;③自我催眠:教会自我催眠的方法;④放松引导:采用催眠师特定引导语进行引导,采用空气麻醉剂法、情景想象法;⑤深化阶段:采用数数法、下楼梯法、电梯法;⑥治疗阶段:采用时间旅行法;⑦唤醒:采用数数法。对照组采用米氮平30mg/d治疗,持续服药6周。

量表评估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分别由两位高年资精神科医师分别单独评定。不同评定者对HAMD、HAMA评定的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81、0.82。所有量表均在入组后第0、6周进行评估。

疗效标准采用HAMD减分率<25%为无效;<50%且≥25%为好转;<75%且≥50%为显效;≥75%为痊愈。好转、显效、痊愈均为有效。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的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统计学差异。

治疗结果两组间临床疗效的比较 见表1。结果表明,两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治疗组70例(81.4%)有效,对照组71例(82.6%)有效,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5,P>0.05)。

表1 两组间临床疗效的比较

HAMD、HAMA评分变化在两组间的比较 见表2。对第0、6周的组内比较,两组HAMD、HAMA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第0、6周组间比较中,两组间的HAMD、HAM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HAMD、HAMA量表总评分比较(±s)

表2 两组HAMD、HAMA量表总评分比较(±s)

分 组 n 第0周 第6周HAMD 86 17.21±2.87 8.37±2.23治疗组 86 24.23±3.27 14.51±3.76对照组 86 23.68±3.43 13.12±3.53 HAMA治疗组 86 16.53±2.65 7.26±1.74对照组

讨论人体的可催眠现象被医学界所观察到的历史悠久,我国的《黄帝内经》中就有专门的催眠术描述,“移精变气,可心理而已”,心理就是催眠术,《黄帝内经》认为心理具有移易精神,改变气血的作用,所以可以借用心理的方法来影响自己的心理和生理功能[5]。现代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将催眠疗法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催眠疗法对抑郁焦虑患者的疗效与抗抑郁药物相当[6]。我国学者近年来开始逐渐将催眠术应用于临床实际,杨蜀云等[7]报道抗抑郁剂联合集体催眠疗法能显著提高急性期首发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初步探索了催眠疗法治疗抑郁症的可行性。

催眠疗法在实际应用中,经常要让人进入到一种非常放松的境界,这种放松本身就可以调节人体情绪和身体机能[8],缓解人体的焦虑抑郁症状。人体在放松之后,对于催眠师传递的信息常常会不加批判的接受,当催眠师的指令中暗含重新架构的语言时,抑郁症患者的不良架构模式就会被全盘改变。当催眠师告诉患者他身体上的不适已经消失时,各种躯体不适就会消失。本研究结果表明,单用催眠疗法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焦虑症状显著改善,81.4%的患者有效,与抗抑郁药物相当,与既往的研究结论一致。

总之,催眠疗法可以有效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值得精神科医师学习、重视。

[1]宋 丽,余 学,张慧芳.团体心理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1):51-53.

[2]汪作为,王亚光,方 芳,等.认知行为教育和自我管理预防抑郁症复发恶化效果[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2,21(12):1095-1097.

[3]戴伟华,吴红霞,沈 均.催眠治疗强迫症临床分析[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5,13(5):262-263.

[4]李 喆,孙学礼,黄 颐,等.难治性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特点及其与神经内分泌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7,7(8):575-579.

[5]Bozhko SA,Tiuvina NA.Comparative efficacy of non-medicamentous methods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neurotic anxiety disorders.Vopr Kurortol Fizioter Lech Fiz Kult.2008,11(6):18-22.

[6]Shih M,Yang YH,Koo M.A meta-analysis of hypnosis in the treatment of depressive symptoms:a brief communication[J].Int J Clin Exp Hypn,2009 ,57(4):431-442.

[7]杨蜀云,全映波.抗抑郁剂联合催眠疗法对首发抑郁症的疗效比较[J].精神医学杂志,2009,22(6):440-441.

[8]杨玉妹,杜鹏斌,王青华,等.自我催眠疗法在慢性疼痛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民康医学,2012,24(4):389-390.

猜你喜欢

心理治疗量表差异
相似与差异
心理治疗有七大误区
找句子差异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浅析壮族巫医治病中的心理治疗作用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中老年脑溢血患者采用精神护理与心理治疗干预的效果观察
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验证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