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艾灸结合体位引导治疗胎位不正120例

2014-11-21康小琴万德馨张鲜芳陕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咸阳712000

陕西中医 2014年7期
关键词:胎位卧位艾灸

康小琴 万德馨 张鲜芳 陕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咸阳712000)

胎位不正是指妊娠28周以上,产前检查发现胎位呈臀位、横位、斜位者。中医学认为,本病与肾虚寒凝、脾虚湿滞及肝气郁结相关[1]。本研究自2011年1月~2013年1月采用艾灸结合体位引导治疗胎位不正12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为陕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妇科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将病人分为治疗组(艾灸至阴穴联合体位引导)和对照组(体位引导)。治疗组120例,年龄在22~35岁,中位年龄26.7岁。其中初产妇86例,经产妇34例;28~30周30例,30~32周50例,32~34周33例,34~36周7例,臀位80例,横位26例,斜位10例,足位4例;对照组120例,年龄在22~37岁,中位年龄27.2岁。其中初产妇84例,经产妇36例;28~30周31例,30~32周52例,32~34周31例,34~36周6例,臀位78例,横位25例,斜位12例,足位5例;两组患者基线条件(如孕妇年龄、生产胎次及妊娠月份)经卡方检验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治疗组嘱患者取仰卧屈膝位,松解腰带,令患者全身心放松,点燃艾条两支,两侧至阴穴同时进行,艾火距穴位约3~4cm左右进行熏烤,以孕妇感觉温热但不灼痛为宜,施温和灸10min~15min。然后采用胸膝卧位,15min。每日1次,7d为1个疗程[2]。对照组采用胸膝卧位的方法。每日1次,7d为1个疗程。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疗效标准治愈:经产检及B超复查确诊已转为枕前位或头位。未愈:治疗前后胎位不变化或变化不大。

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其中治疗组治愈110例,总有效率91.7%,对照组治愈83例,总有效率69.2%,经χ2经验,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时间见表1。治疗时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是在第1疗程、第2疗程疗效显著。

表1 两组治疗时间比较

讨论胎位不正,即胎位异常,可导致宫缩乏力,产程延长、子宫破裂、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严重影响孕妇及胎儿的身体健康,发现胎位不正时应及时采取措施纠正胎位,如若无效,需行剖宫产。《妇人大全良方·产难门》曰:“凡妇人以血为主,惟气顺则血顺,胎气安而后生理和,今富贵之家,往往保惜产母,唯恐运动,以致气滞血凝,胎不能转动,皆致难产”,指出气滞、血凝与胎位不正存在内在联系。至阴穴主滞产、胞衣不下,为足太阳膀胱经之井穴,五行属金,足太阳经气由此交入足少阴肾经,能助肾水,调肾气,促进气血运行,疏通经络,调整阴阳,矫正胎位之功效,后逐渐发展成矫正胎位的要穴及经验穴[1]。现代研究表明:艾灸至阴穴时,刺激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子宫活动增强,胎儿活动加剧,后二者是有助于胎儿转正的动力学因素,最终达到纠正胎位的目的[2]。

本研究采治疗组的治愈率及治愈时间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与国内相关研究结果相似[3,4]。临床观察发现,对照组的治疗效果不如治疗组原因如下:①孕妇因怀有胎儿,尤其是妊娠晚期,腹压较大,不能耐受长时间的膝胸卧位,且动作不规范,影响治疗效果;②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胸闷、气短等不适,依从性差,也影响膝胸卧位矫正胎位的效果。相比对照组而言,治疗组时间短,起效快,孕妇容易配合,临床效果较为满意。郑子萍等[5]研究发现艾灸转胎最佳时机30~34周,妊娠30周以前,因羊水较多,胎位不固定,可能自然转归,妊娠超过35周,胎儿过大,腹壁紧张,会影响转胎效果。由上可见,纠正胎位方法的选择取决于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孕妇的依从性及治疗时机的选择性,但合适的治疗可以提高孕妇治疗的信心,克服恐惧,在恰当时机治愈疾病。

[1]王启才.针灸治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67-168.

[2]刘吉吉.古今妇科针灸妙法大成[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3:179.

[3]李秀敏,郑冬梅,吕 燕.艾灸配合膝胸卧位纠正胎位不正[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0,10(5):65.

[4]陈 英,杨卫杰,曹晶晶.纯艾条温和灸治疗胎位不正100例[J].光明中医,2010,25(5):816-817.

[5]郑子萍.针灸并用矫正胎位治疗效果与相关影响因素关系的超声观察[J].中国针灸杂志,2002,22(1):19-20.

猜你喜欢

胎位卧位艾灸
顺产前胎位不正能否纠正
胎位异常包括哪些
艾灸与耳穴治疗假性近视
一款多功能便巧艾灸辅助器
冬病夏治 三伏艾灸效果好
俯卧位分娩对胎位异常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斜卧位与俯卧位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对比研究
站立位与卧位X线摄影对腰椎曲度测量影响的研究
针灸至阴穴配合八珍汤加减矫正胎位不正50例疗效观察
半坐卧位的使用范围及原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