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人血小板增多症临床诊断及治疗

2014-11-20钱文辉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21期
关键词:临床诊断治疗

钱文辉

[摘要] 目的 总结成人血小板增多症的诊断要点,探讨血小板去除术在成人血小板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收集我院收治的50例成人血小板增多症患者,按随机双盲法分组,单纯采用羟基脲治疗对照组患者,为观察组患者行血小板去除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为缓解、进步、无效的病例分别为15例、8例、2例,临床有效率为9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x2=3.059,P<0.05)。 结论 血小板去除术可缓解乏力、烦热、气短、失眠等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值得在血小板增多症患者中推广。

[关键词] 成人血小板增多症;临床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 R558.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21-179-02

血小板增多症是一种出血性血液病,有原发和继发之分,临床症状表现为出血倾向、血栓形成,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临床上治疗血小板增多的方法较多,但疗效各异[1]。本研究为2010年12月~2013年11月25例成人血小板增多症患者应用血小板去除术治疗,手术效果较佳,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0年12月~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患者50例,入选病例均确诊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按随机双盲法将其分成观察组25例,对照组25例。观察组:男女比例11∶14,年龄45~66岁,平均(51.12±2.51)岁;对照组:男女比例12∶13,年龄46~66岁,平均(51.54±2.74)岁,两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手足麻木、头晕头痛、发作性肢端疼痛症状,比较两组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世界卫生组织诊断标准[2],原发性血小板增生症:(1)血小板计数持续>450×109/L;(2)骨髓活组织检查提示无明显粒系或红系增生,主要巨核系增生;(3)无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的证据或JAK 2V617F基因或其他克隆标记的表达;(4)排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或其他骨髓增值性疾病。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给予羟基脲(齐鲁制药有限公司,H37021289),口服,1片/次,2次/d,1个月为1个疗程,坚持用药3个疗程(注:当血小板数下降或症状缓解后即可停药,如有复发可再用药)。

1.3.2 观察组 应用美国baxter公司生产的CS-3000plus血细胞分离机及配套产品进行血小板去除手术,按患者血小板基数及体质量设置血循环量(常规情况为2个),血流速控制在40~60mL/min之间,坚持治疗2~3h,一次治疗不成功可再次治疗,术后叮嘱患者服用羟基脲,根据血小板计数下降程度调整药物剂量,1个月为1个疗程。

1.4 疗效评定

治疗3个月后,参照《血液病诊断及疗效评价标准》[3]评价疗效,临床效果分为缓解、进步、无效三个级别;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成年血小板增生症患者临床疗效统计

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为缓解、进步、无效的病例分别为15例、8例、2例,临床有效率为9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x2=3.059,P<0.05)。见表1。

2.2 两组成年血小板增生症患者不良反应统计

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未见不良反应。

3 讨论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为骨髓增生性疾病,常见于年龄>40岁的人群,其特征为骨髓中巨核细胞过度增生血中血小板数量异常增多,可伴有质量异常。乏力、气短、失眠、胁痛等临床症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有学者[4]为15例成人血小板增多症患者应用血小板去除术治疗,结果显示,11例患者头晕、恶心、视力模糊等临床症状减轻,血小板数降至(250~450)×109/L,4例患者血小板水平未见改善,于术后7~20d行第2次血小板去除术,术后血小板数降至(300~620)×109/L,提示血小板去除术在成人血小板增多症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为缓解、进步、无效的病例分别为15例、8例、2例,临床有效率为9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x2=3.059,P<0.05),近似于相关文献[5],进一步表明血小板去除术可缓解乏力、烦热、气短、失眠等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改善预后。

止血、溶血、降低血小板数量是血小板增多症的治疗原则,羟基脲是治疗血小板增生症的有效药物,有研究数据显示[6],羟基脲治疗成人血小板增生症的近期有效率在80.0%左右,本组对照组患者应用羟基脲治疗,临床有效率为76.0%,近似于相关文献[7]。药物可有效缓解患者乏力、烦热、气短、失眠等临床症状,但药物治疗血小板增多症,起效慢,疗效差,给予血小板去除术的同时应用羟基脲治疗,短期内便可降低血小板计数,缓解动脉管壁痉挛,减轻血液粘着力,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减轻患者不适症状。本研究观察组患者中无一例出现不良反应,表明血小板去除术临床安全性高,也提示联合治疗可弥补药物治疗见效慢,长期使用不良反应大的缺点。

为保证血小板去除术的手术效果,术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控制好循环血量,治疗结束后复查血小板计数,叮嘱患者若出现头晕、恶心、视力模糊等临床症状应及其就诊。

综上所述,血小板去除术可缓解乏力、烦热、气短、失眠等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值得在血小板增多症患者中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段赟,李雪松,夏小军.从中医学“血浊”理论探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J].中医研究,2011,4(1):8-10.

[2] 刘凌,庞缨,叶絮,等.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1,19(10):3508-3510.

[3] 夏云金,周梅玲,万楚成,等.治疗性血小板单采术在血小板增多症患者中的应用[J].血栓与止血学,2011,6(2):266-268.

[4] 王学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和骨髓纤维化:目前的处理和靶向治疗[J].现代肿瘤医学,2009,10(10):2008-2011.

[5] 张可杰,鹿全意,李蒲,等.血小板参数联合乳酸脱氢酶在血小板增多症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0,4(6):972-975.

[6] 杨平,王静.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合并类风湿关节炎1例[J].中国保健营养,2012,22(10):5090-5091.

[7] 束玲玲,杨默.伊马替尼治疗血小板增多症及其他骨髓增殖性疾病的研究及应用[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2,6(6):1507-1512.

[8] 陶晓勇,刘淑艳,耿晓非,等.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并发颅内静脉血栓形成临床资料分析2例报道并文献复习[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5(21):9568-9571.

[9] 陈皙,段美丽.血小板增多症诊治进展[J].山东医药,2013,13(48):82-85.

[10] 吴洁,任燕梅.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669例原因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3,6(12):1432.

[11] 蔺莉,杨桦,黄建平,等.妊娠合并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1,12(10):789-792.

[12] 夏珺,徐卫,张苏江,等.Jak2v617f点突变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临床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08,2(2):416-420.

(收稿日期:2014-06-30)

猜你喜欢

临床诊断治疗
探究内镜检查对缺血性结肠病的诊断价值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细小病毒患犬病例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下肢静脉血栓诊断中D—二聚体定量检测的应用价值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