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于军校《音乐欣赏》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4-11-20郑恺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4年10期
关键词:军旅音乐欣赏流行音乐

郑恺

完善个人素质和人格修养是目前很多高校人文类课程开设的重要目的,而音乐的魅力,就是可以让人在不知不觉中被它影响,受它熏陶。《音乐欣赏》课正是希望通过对音乐的深入解读,使广大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在原有欣赏水平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提升,感受更多的美好,培养其优秀的个人综合素质。因此,如何能在军校中,面对非音乐专业的同学,上好《音乐欣赏》呢?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主要从军旅歌曲、纯音乐作品和流行音乐三个内容,谈一谈自己对于《音乐欣赏》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军旅歌曲纯音乐流行音乐军校内一系列课程的设置其主要任务除了培育军人的专业技能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良好的军人品格和人格修养。政治理论和人文类相关课程在这些方面恰恰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人文类课程之一的《音乐欣赏》,其课程设置的主要目的,正是助推军人全面人文素质的养成。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教学内容和方法来发挥《音乐欣赏》课的作用。

一、助推军人品格的养成,讲透军旅歌曲之美

军营生活离不开军歌,它是广大官兵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音乐类型。对于军人品格和责任意识的塑造有着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作用。但根据笔者的了解,大家对军旅歌曲接触虽多,理解甚少。很多时候只是机械地学唱,并没有真正发现军旅歌曲之美。那么如何把军旅歌曲之美完整呈现呢?

在对军旅歌曲进行赏析时,笔者把军旅歌曲分为三类,分别是:军旅进行曲,军旅抒情歌曲和军营民谣。先通过欣赏不同风格的作品,从旋律线,歌词与音符的对应关系,表现情感三个方面对这三类军旅歌曲进行音乐形态和风格特征方面的总结。重点使大家对这三类作品所传达的不同情感类型有一个了解。接下来,启发学生发掘这三类不同风格的军旅歌曲,尤其是军旅进行曲和军旅抒情歌曲与时代发展的对应关系。通过讲解和赏析大家会发现,军旅进行曲往往表现战斗精神和战争岁月,多用以激发斗志,因此其经典作品常诞生于战争时期,或常出现在队列行进时。而军旅抒情歌曲往往抒发的情感较为深沉内敛,其号召性没有军旅进行曲那么强烈,但却感人至深,因此在和平时期出现的比较多。通过这样的比较,激发学生去关注不同音乐作品与社会文化环境的互动关系,从而使他们能够从更深的层面欣赏和理解音乐。在这一部分的赏析中,军旅进行曲是重点。

在掌握了军旅音乐的风格特点之后,接下来可以从军旅歌曲歌词所呈现的画面感和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方面,对军旅歌曲进行讲解。在这一部分的讲解中,军旅抒情歌曲和军营民谣是重点。因为对于非音乐专业的学生而言,向他们讲解乐理知识和过多音乐专业术语反而会使他们对要欣赏的作品产生距离感,而歌曲的好处就是它有具象的歌词可供解读,那么通过对军旅抒情歌曲和军营民谣歌词的分析,尤其是歌词所营造的画面感的构建,不仅有利于加深对歌曲的记忆,更能准确把握歌曲的情感。

通过音乐风格、歌词内容和音乐情感三方面的分析,可以说完成了对于军旅歌曲美感的鉴赏。但这并不能作为军旅歌曲讲解的结束,对于军校学生而言,更重要的是教会怎样在以后的训练和生活中表现军旅歌曲之美,因此,最后一部分内容就是从整体把握和注重细节两大部分共六个方面,教会学生如何从技术层面表现军旅歌曲之美。这一部分内容在笔者的另一篇文章中有详细说明,这里不再赘述。

二、促进音乐素养的完善,用画面解构纯音乐作品

即便是接受过专业音乐训练的学生,想要准确地分析一部纯音乐作品,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对于非音乐专业的学生而言,赏析纯音乐作品,尤其是西方交响乐,对他们来说的确非常困难。笔者认为,想要消除学生与纯音乐作品的距离感,重点在于用画面感和色彩感解构纯音乐作品在音乐形态上的各种构成要素。让学生经由具象的形象赏析逐渐过渡到抽象的艺术想象。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和钢琴协奏曲《黄河》可以说是我国在世界乐坛最负盛名的两部作品。在对这两部作品进行赏析时,笔者就尝试尽量用画面感来取代作品中专业音乐术语。让学生把欣赏的重点放在对作品中不同乐器音色的感知和整体情感的把握两个方面。

《梁祝》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这很有利于音乐画面的构建。笔者没有让学生关注协奏曲的定义和奏鸣曲式的曲式解构,而是借由《梁祝》音乐中的几个标题:“明媚春景”“草桥结拜”“同窗共读”“十八相送”“英台抗婚”“楼台会”“哭灵投坟”“化蝶”,按照故事的发展,让学生配合自己对梁祝故事的掌握构建画面进行赏析。例如,“草桥结拜”“十八相送”和“楼台会”三个部分都采取了小提琴和大提琴对答式的演奏方法来模拟人物谈话,这很有利于学生感知小提琴和大提琴的音色特点。“哭灵投坟”部分采取了我国传统戏曲中紧打慢唱的方式进行演绎,这种手法在听觉上很像一个人不停地向前奔跑,恰恰配合了故事发展中祝英台在出嫁途中听到梁山伯抑郁而终的消息后,狂奔向梁山伯坟墓的状态。让学生带着这样的画面感和想象来听赏,无形中就会拉近他们同纯音乐作品之间的距离,让他们的感受更真切。

而在赏析钢琴协奏曲《黄河》时,笔者根据四个乐章的不同内容,给音乐配上画面,在对每一个乐章旋律演奏特点介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听赏。尤其在第四乐章中。笔者先让学生对保卫黄河主题变奏的几个部分,东方红、国歌和国际歌的主题旋律进行逐一单独听赏,而后再进行整个乐章的音画赏析,从而使它们更容易捕捉到这些旋律,也更有余力来理解这些旋律在作品中所体现的意义。

三、提高审美欣赏的层次,透彻深入地了解流行音乐

作为大众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流行音乐,是学生日常文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对他们影响最大的一种音乐类型。因此,如何在《音乐欣赏》课上引导学生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流行音乐就显得非常重要。

笔者在针对流行音乐的赏析中,采取了以大陆城市流行音乐发展史作为主线,以历史为牵引,结合不同时期社会文化环境的发展,选取在流行音乐发展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进行听赏的方法。重点不是放在对单一流行音乐作品的解读,而是让学生明白,流行和通俗只是流行音乐的特点之一,而不是其本质特征。随着中国大陆流行音乐发展史的介绍,学生就会渐渐感觉到,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最早的流行音乐诞生一直到今天,流行音乐的发展始终与社会政治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导向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endprint

在对大陆流行音乐的发展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接下来就是引导学生全面的从创作主题、音乐风格和演唱方法等方面深入理解流行音乐的特点。

在创作主题方面,很多学生对流行

音乐创作主题的认知往往都是爱情。诚然,爱情是流行音乐主题创作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但它决不是全部。而且,在大陆流行乐发展之初,正是由于流行音乐总是以爱情为主题进行创作,还曾一度遭遇被官方禁播的处境,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受世界流行乐坛的影响,大陆流行音乐界发现可以用流行音乐来宣传公益,才使大陆流行音乐得以逐渐正名。流行音乐主题创作的思路也开始突破爱情这一单一主题,开始向亲情、友情,家国情等方面多元发展。因此,在流行音乐的赏析中,要尽量避免过多的选择以爱情为主题的音乐作品,因为这些作品,学生在平时已经有了很多的接触。而应选择其它主题多方位地让学生感受流行音乐的多元性和包容性。

对于音乐风格地分辨和赏析相对专业。因此在流行音乐音乐风格方面,笔者把它和流行音乐演唱方法两者相结合进行介绍,让学生通过记唱法来感受不同流行音乐的风格特点。从最初以邓丽君为代表的,以气声结合传统民歌唱法的演唱方式,到上世界八十年代后期喊唱的演唱方式,再到上世界九十年代逐渐强调个人音色辨识度的声音追求,和现在所提倡的对声音个性的彰显。每一种演唱方式的背后都是蕴藏着一个曲风,一个时代对流行音乐发展所打下的烙印,从这些不同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摇滚、R&B、爵士、电音、hip-pop、拉丁、民谣、乡村音乐等众多流行音乐曲风的独特魅力。

正是由于流行音乐有着包罗万象的融合性,因此在对流行音乐进行赏析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引导学生分辨不同流行音乐作品审美趣味的高低。尤其是随着流行音乐的发展,打动人心的创作越来越少。一些创作者开始用一些较为难登大雅之堂的歌词和制作,以满足人们低级趣味的方式来吸引听众的注意。我们所面对的学生,虽已升入大学,但其价值观和审美观还没有完全定型。因此很容易被这类作品乍听之下的刺激所吸引,从而影响他们正确审美取向的形成。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采取的方法是,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些虽然很流行但并不具备太多审美价值的流行音乐作品,我们可以分析它的价值,但不会在课堂上进行听赏,而是在对它进行批判的审视之后,选择与它风格相近但具有较高价值和精神境界的其它作品进行对比赏析。从而使学生对什么是好的流行音乐有一个清晰的标准。

以上是笔者对《音乐欣赏》教学内容中的一些思考。最后还有一点更深刻的感受是,想要让学生对所讲授的音乐和内容有所触动,教师自己首先要对该内容有共鸣,因此,在教学的时候应该采取把知识点的讲授调整为结合自身感受对所讲内容的诠释。让每一个内容都带有教师自身的知识特点和个性符号。面对非音乐专业的同学,要尽量少用音乐专业术语,而是把对音乐的理解提升到文化的层面,从审美的角度让学员感受音乐,提高修养。endprint

猜你喜欢

军旅音乐欣赏流行音乐
军旅青春正步走
胸怀军旅梦
流行音乐里的新国潮
本期主题:军旅
创新精神对流行音乐的作用
陶冶情操,培养审美
提高学生音乐欣赏兴趣的方法
林宥嘉:军旅回归,重新上路
巧用图谱 事半功倍
谈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与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