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重柏林墙

2014-11-18金一南

领导文萃 2014年22期
关键词:柏林墙萨达姆条约

金一南

勉强的象征意义

为了便于让人们记住纷繁复杂的历史,一些事物或事件被精心挑选出来。柏林墙就是如此:它成为持续近半个世纪冷战的象征,成为德意志民族分裂的象征,它的兴建与坍塌甚至被描述成20世纪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抗与这种对抗终结的象征……这段墙被反复赋予了太多原本不该属于它的意义。

从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算起,到1991年底苏联解体,西方意义上的冷战持续了46年,而柏林墙只存在了28年。1961年8月动工兴建的时候,冷战已经进行了16年,1989年11月它坍塌的时候,离苏联解体还有2年。以它作为冷战的象征,仅从时间上看也十分勉强。

柏林墙更不该对德意志民族的分裂负责。对德国的分割是二战的产物,是美、苏、英、法四大国的共同决定,四个大国应该共同负责。是大国在随意肢解一个无辜的国家么?事实又并非如此。以希特勒为代表的德国法西斯不但使欧洲成为一片焦土,而且给全世界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分割德国受到多数国家的拥护。这些事实虽然不是柏林墙的全部基础,但也构成其基础中不能被忽略的重要部分。

至于柏林墙是否是两个阵营对抗的象征,事实就更加简单: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在1917年,早于柏林墙44年。从那个时候起,对社会主义的围堵就已开始。

这样说只是在陈述几件并不复杂的事实,并没有小看这段106公里长的混凝土墙在国际政治史中蕴含的重大意义。只有把不该它承担的东西讲清楚,该它承担的东西才能够真正显现。这个时候,我们才能真正看清柏林墙的倒塌引起了怎样的连锁反应。第一个连锁反应就是战争,而且是自越战结束后规模空前的海湾战争。

倒塌后的失衡

波斯湾与柏林墙相距甚远,各自的象征物更是风马牛不相及。把它们强行联系起来的是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和美国总统乔治·布什。

萨达姆不是最先意识到柏林墙倒塌后出现巨大权力真空的人,却是最先利用这一真空的人。当时两德忙于合并,美苏忙于重新界定欧洲的政治边界和秩序,国际社会忙于谈论冷战消除后世界的持久和平,人们并未意识到进入了一个失衡的世界以及失去平衡可能带来的机会和危险。萨达姆很快抓住了这个机会。他把向他提供军备和训练、签订有友好条约的苏联视为实现扩张的羁绊,柏林墙的倒塌则成为羁绊的明显解脱。他觉得再不需跟谁打招呼了,出动大军一日之内吞并科威特,让包括苏联在内的国际社会目瞪口呆于这个既成事实。当他把“伊科合并”比作两德合并时,人们都笑了起来,笑过之后,便没有去认真思索这两个相距遥远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后来事实证明,失衡世界最大的受益者并不是萨达姆这样的冒险者,而是在柏林墙西面小心谨慎蹲了几十年的美国。

没有柏林墙的倒塌,美国总统乔治·布什不可能调动全球力量,以冷战期间部署在欧洲的武装精锐,用半年时间的全面封锁和38天空中突袭及100小时地面战斗,将伊拉克压垮——美第七集团军原本的主要对手是柏林墙东面的华约部队,大墙不倒,它根本不可能从德国一路南下,又是火车又是轮船地急调到海湾地区,围歼伊拉克的共和国卫队。仅从这一点看萨达姆也大大失算了。他首先发难,想成为那座墙倒塌之后的最先受益者,结果却首先受难,成为这个世界的最先受害者。

南斯拉夫的命运比伊拉克更加严峻。后者发动入侵,是墙倒后对失衡世界的试探和冒险;前者分崩离析,则是墙倒后一张可以随手抛弃的旧牌。

波黑战争源于南斯拉夫的分裂。南斯拉夫分裂则源于柏林墙的倒塌。说南联盟因民族问题而解体的人们应该看到,冷战时期这些问题全部存在。当时维持南斯拉夫对西方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政治上将它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离经叛道”的样板,军事上将它作为北约、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的“缓冲”。因此在柏林墙倒塌之前,南联盟所有的民族问题都不是问题。那堵墙塌掉之后,原先不是问题的都成为问题了,更何况原先就存在的问题。

最先分裂的是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最先提供支持的是柏林墙倒塌后重新统一的德国。当时海湾战争刚刚打完,厄运由海湾转到了巴尔干。随后一发不可收拾:马其顿、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相继宣布独立,波黑共和国随即陷入了内战。俄罗斯支持波黑塞族,德国则把克罗地亚族视为自己的盟友。英、法希望通过支持穆族来抗衡德国在巴尔干的影响,美国则挟海湾大胜之余威,或支持穆族压德国,或支持克族压英、法,或支持穆、克压俄罗斯。没有大墙隔离的大国势力在波黑纵横捭阖,都在按照自己的意志与利益插手内战,重划版图。这就是为什么波黑战争久拖不决,成为二战结束后欧洲规模最大、最残酷战争的原因。

打造虚拟之墙

1989年圣诞节,美国波士顿交响乐团、苏联列宁格勒交响乐团、德国德累斯顿交响乐团齐集柏林大音乐厅,同台演出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以表示柏林墙倒塌后新的和谐。美国著名音乐家伯恩斯坦亲临指挥。当合唱队开始高唱《欢乐颂》时,群情激动,许多人跟着唱起来,很多人对这个场面长久不忘。

只从这个场面去找和谐的人,恐怕很难理解事情的另一面:柏林墙倒塌后,苏联很快解体,美国的战略对手没有了,它却一天也没有放松发展军备。美军使用的装备,不论数量还是质量,不论技术性能还是战术性能,不论杀伤威力还是打击精确性,皆远远甩下了对手,也远远甩下了盟友。但它的军费开支仍然年年递增。

世纪之交,美国哈佛大学防务代表团访华。有人问:失去了对手的美国为何仍在大力扩充军备?代表团成员、前驻欧裁军大使布兰克威尔讲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他说,美国在寻求一种自己也不能准确描述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使己方以极小的代价,给敌方造成巨大伤害。至于该力量如何使用,在什么前提下使用,他只能耸耸肩膀,说声不知道,也许未来的美国总统也不知道。可以听出来,美国是在跟一个看不见的对手竞赛。

真实的柏林墙倒塌10年后,美国采取了两个显著的动作。一个是美国国防部副部长沃尔特·斯洛科姆说的,如果美国最终不能说服俄罗斯同意修改1972年签署的《反弹道导弹条约》,美考虑退出该条约。另一个是美国参议院拒绝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这是半个世纪以来美参议院第一次拒绝接受一项军控条约。这两项条约本是柏林墙存在期间为求缓和达成的重大成果,是使世界免除核战争灾难的里程碑式进展。柏林墙不在了,美国说它们也将成为废纸。美国要建立“国家导弹防御系统”,说要防备想象中的朝鲜、伊朗、伊拉克等国导弹的攻击。美国要重新进行核试验,进一步提高自己核武库的质量,否则别人核武库的质量就会与美国接近。在说出并坚持这些理由的时候,它甚至不顾最亲密盟友英国的反对。

与柏林墙存在的时候比起来,美国现在口气硬多了,而且不容商量。从理论上说,柏林墙的倒塌本应使军备控制进展更为顺利,未料到事情却走到了反面。如果作为军控基石的《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反弹道导弹条约》被突破,军备竞赛势必重新开始,世界稳定的前提就将不复存在。柏林墙倒塌之前宣称自己充满责任心的美国,现在竟然是一副万事与它无关的态度。

(摘自《世界军事》)endprint

猜你喜欢

柏林墙萨达姆条约
作为国际法渊源的条约
条约解释中的拟制因素
柏林墙今昔
传萨达姆被捕前已不问政事专心写书
柏林墙外
农民需要“不平等条约”
穿越25年:柏林墙倒塌时
全面解读《视听表演北京条约
德欲重建柏林墙 抵抗经济危机
萨达姆与哈泽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