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周期波动实证分析

2014-11-12郭众

商业经济研究 2014年31期
关键词:仿真模拟乘数

郭众

内容摘要:在现代经济周期理论中,投资波动被认为是导致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因素。本文在对我国经济周期进行划分和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应用“乘数-加速数”模型对经济周期波动的敛散性进行定量分析,并得出结论。

关键词:经济周期波动 投资波动 乘数-加速数模型 仿真模拟

我国经济周期的研究现状

经济周期(Business cycle)是指一国总产出、总收入和总就业的波动过程,而这种波动以经济中的许多因素同时而普遍地扩张和收缩为特征。但许多学者对我国经济周期波动呈现出来的收敛与发散趋势的研究缺乏定量分析,在对我国经济周期波动提出政策建议时缺乏实际效果的模拟。基于此,本文采用“乘数-加速数”模型以及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经济周期波动进行定量研究,并利用matlab软件对宏观经济政策建议效果进行模拟。

我国经济周期的划分及原因分析

本文根据“谷-谷”法将我国1953-2009年划分为9个经济周期,而从2010年开始则进入一个新的经济周期(见表1)。1953-1976年,经历了5个较为完整的周期,属于典型的古典经济周期模式。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周期表现为经济波动幅度变小,处于扩张状态的概率较大,由原来的“大起大落”变为“短起短落”,再到1994年以后的“缓起缓落”,从2001年开始表现为“高位-平缓”型。中国经济在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也逐渐形成“高谷底、低峰值、长平台”的周期特征,我国的宏观经济波动整体上呈收敛态势。

在对经济周期初步分析之后,本文试图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固定资产投资不仅创造供给也创造需求,是供需一体的经济活动。我国经济的增长过程中伴随着较高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图1(数据来源同表1)表明1979-2012年期间,特别是1990年以来,当投资增长较快时,经济增长也较快;投资增长放缓,经济增长也减慢。二者总体上保持一致,但也有差别,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先于经济增长。为进一步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增长率和固定资产增长率(FAI)之间的关系,先对GDP增长率和FAI增长率的平稳性进行检验,采用ADF法检验这两个时间序列的平稳性,经济增长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在5%的显著性水平之下都是平稳的。在此基础上,对GDP增长率和FAI增长率之间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得出经济增长率和投资增长率的趋势成分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双向Granger影响关系(见表2)。

“乘数-加速数”理论及模型

2000年时我国GDP对投资的依赖度为36%,而2011年这一比例已达到43%,经济增长靠投资拉动也愈演愈烈。基于投资在我国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波动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分析采用“乘数-加速数”模型。模型表明,仅仅是乘数和加速数之间的相互作用就能够产生内生的周期性波动。净投资的增加通过乘数作用使得产量增加,产量的增加又通过加速数的作用使得投资进一步增加,从而使得国民经济产生积累性的扩张,当产量增长到一定阶段之后,由于资源的局限和消费需求以及技术水平的约束使得经济活动达到上限,产量增长停滞,在加速数的作用之下导致投资开始停止增加或减少,投资的降低在乘数的作用之下使得产出也下降,从而产生了积累性的收缩局面,经济进入衰退阶段。但衰退也是有一个下限的,一般而言总投资大于零,企业在衰退时有剩余的生产能力,此时加速数不会起作用,但乘数仍发挥作用,所以衰退到一定阶段就会停止,此时达到谷底。正是由于加速数和乘数的共同作用,使得经济不断出现扩张与收缩的周期性波动。

本文使用的是四部门的“乘数-加速数”模型。国民收入Yt由四部分组成:消费Ct、投资It、政府支出Gt和净出口Xt,且有Yt=Ct+It+Gt+Xt,t表示时间。Ct=C0+βYt-1,C0表示自发消费,β表示边际消费倾向。It=I0+α(Ct-Ct-1),I0为自发投资,α为加速数,可得到Yt-β(1+α)Yt-1+αβYt-2

=Gt+Xt+C0+I0。该差分方程的特征方程有:c2-β(1+α)c+αβ=0,两个根为c1、c2。由差分方程的特性可知其敛散性取决于根,可以分三种情况讨论其敛散性:当差分方程有不同实根时,仅当0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实证分析及仿真模拟

(一)实证分析

利用“乘数-加速数”模型对我国1978-2012年的经济周期波动进行分析。根据上面的差分方程可建立计量经济模型:

Y*t=cons+ρYt-1+μYt-2+εt (1)

模型中Y*t表示不包括政府购买支出及净出口后的GDP;Yt为第t期GDP;常数项为自发投资和自发消费之和,εt为随机干扰项。利用Eviews 6.0进行OLS估计,结果如下:

Y*t=438.374+1.5008xYt-1-0.8308xYt-2 (2)

t值:(4.38) (9.11) (-4.35)

得到了不错的回归结果,调整后的R2=0.9805,各解释变量系数的t值在1%的显著水平下均显著,通过序列相关检验发现模型的残差序列不存在自相关。此时β=0.67,α=1.24,且β<4α/(1+α)2,αβ<1,得出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是平稳且收敛的阶梯波动。

(二)模拟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周期波动中加速数为1.24,边际消费倾向为0.67,自发性的消费和投资为438.374。运用matlab软件对宏观经济运行状况进行模拟,在没有政府宏观调控时,经济自发运行结果如图2所示,经济的自发运行会产生波动,随着时间推移波动减弱,但稳态时产量水平也较低。可以得出,我国经济周期波动是平稳且收敛的阶梯波动。

为分析消费因素对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设置3个不同的边际消费倾向参数(见图3),当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时,经济周期波动幅度越大,长期的均衡水平则相差无几,在经济周期波动中边际消费倾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样,政府投资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设置三个不同的政府投资的参数(见图4),不同的政府投资对经济周期波动产生的影响是不一样的,政府投资越大造成经济周期波动越大,但政府投资过小也使得经济在短期内均衡收入水平较低,政府要选择适当的投资规模。

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研究结论如下:政府当局要分析边际消费倾向、加速数和政府购买支出对国民经济稳定性的作用,以及不同的边际消费倾向与加速数的组合效应,如可以通过提高投资效率、抑制过度消费等,以减缓国民经济大幅波动;政府宏观调控应尊重经济周期波动规律,尊重市场经济规律,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定性,政策调控的节奏很重要,“粗放式”宏观调控可能会造成经济的“大起大落”,应采取“微调式”宏观调控,加强宏观调控的“精确性”,构建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

为了进一步减缓经济周期波动,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提出如下政策建议:一是鼓励民间投资,减弱投资水平的波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周期波动属于投资驱动型的经济周期,投资在我国经济周期波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充分利用投资这个因素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服务。我国投资支出波动的幅度较大,所以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弱投资水平的波动。造成我国投资水平波动幅度较大的原因之一是政策的变化较快,即政策的不稳定性,这对投资者而言增大了风险,因此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应把握好时机,增强政策的稳定性和透明度,从而减轻投资水平的大幅波动。要促进民间投资,通过综合应用货币政策、财政补贴、规范市场秩序等手段来增强投资者信心,使投资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二是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加速数为1.24,经济的增长与资本的边际生产率二者之间存在着高度的正相关,而经济增长与加速数则是存在着负相关,因此应不断地推进技术创新,从而使得我国的资本边际生产率提高。当前我国的科技创新主要集中在国有大型企业,应当鼓励非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要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支持非国有经济的技术进步,使非国有经济成为我国技术创新的主力军。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补贴、税收政策的优惠、规范相应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来推动非国有经济的技术创新。三是不断完善资本市场,建立高效的资本形成和利用机制。我国经济的增长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较高的投资来支撑的,因此要不断地完善资本市场,使得居民过剩的资金可以通过金融市场来投资,同时可以为经济的发展不断注入资本。在资本市场的完善中应当以市场为导向,构建高效的金融市场机制,推动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参考文献:

1.刘树成,张晓晶,张平.实现经济周期波动在适度高位的平滑化.经济研究,2005(2)

2.姚敏,周潮.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经济问题探索,2013(7)

3.陈杰,王立勇.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成因及潜在因素.改革,2008(3)

4.华东芳,洪敏.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实证研究.统计与决策,2013(1)

5.庄丽婷.投资乘数-加速数模型与我国经济周期波动探讨.价格月刊,2010(4)

6.蒋中一.数理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endprint

为分析消费因素对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设置3个不同的边际消费倾向参数(见图3),当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时,经济周期波动幅度越大,长期的均衡水平则相差无几,在经济周期波动中边际消费倾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样,政府投资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设置三个不同的政府投资的参数(见图4),不同的政府投资对经济周期波动产生的影响是不一样的,政府投资越大造成经济周期波动越大,但政府投资过小也使得经济在短期内均衡收入水平较低,政府要选择适当的投资规模。

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研究结论如下:政府当局要分析边际消费倾向、加速数和政府购买支出对国民经济稳定性的作用,以及不同的边际消费倾向与加速数的组合效应,如可以通过提高投资效率、抑制过度消费等,以减缓国民经济大幅波动;政府宏观调控应尊重经济周期波动规律,尊重市场经济规律,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定性,政策调控的节奏很重要,“粗放式”宏观调控可能会造成经济的“大起大落”,应采取“微调式”宏观调控,加强宏观调控的“精确性”,构建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

为了进一步减缓经济周期波动,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提出如下政策建议:一是鼓励民间投资,减弱投资水平的波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周期波动属于投资驱动型的经济周期,投资在我国经济周期波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充分利用投资这个因素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服务。我国投资支出波动的幅度较大,所以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弱投资水平的波动。造成我国投资水平波动幅度较大的原因之一是政策的变化较快,即政策的不稳定性,这对投资者而言增大了风险,因此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应把握好时机,增强政策的稳定性和透明度,从而减轻投资水平的大幅波动。要促进民间投资,通过综合应用货币政策、财政补贴、规范市场秩序等手段来增强投资者信心,使投资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二是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加速数为1.24,经济的增长与资本的边际生产率二者之间存在着高度的正相关,而经济增长与加速数则是存在着负相关,因此应不断地推进技术创新,从而使得我国的资本边际生产率提高。当前我国的科技创新主要集中在国有大型企业,应当鼓励非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要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支持非国有经济的技术进步,使非国有经济成为我国技术创新的主力军。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补贴、税收政策的优惠、规范相应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来推动非国有经济的技术创新。三是不断完善资本市场,建立高效的资本形成和利用机制。我国经济的增长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较高的投资来支撑的,因此要不断地完善资本市场,使得居民过剩的资金可以通过金融市场来投资,同时可以为经济的发展不断注入资本。在资本市场的完善中应当以市场为导向,构建高效的金融市场机制,推动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参考文献:

1.刘树成,张晓晶,张平.实现经济周期波动在适度高位的平滑化.经济研究,2005(2)

2.姚敏,周潮.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经济问题探索,2013(7)

3.陈杰,王立勇.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成因及潜在因素.改革,2008(3)

4.华东芳,洪敏.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实证研究.统计与决策,2013(1)

5.庄丽婷.投资乘数-加速数模型与我国经济周期波动探讨.价格月刊,2010(4)

6.蒋中一.数理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endprint

为分析消费因素对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设置3个不同的边际消费倾向参数(见图3),当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时,经济周期波动幅度越大,长期的均衡水平则相差无几,在经济周期波动中边际消费倾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样,政府投资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设置三个不同的政府投资的参数(见图4),不同的政府投资对经济周期波动产生的影响是不一样的,政府投资越大造成经济周期波动越大,但政府投资过小也使得经济在短期内均衡收入水平较低,政府要选择适当的投资规模。

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研究结论如下:政府当局要分析边际消费倾向、加速数和政府购买支出对国民经济稳定性的作用,以及不同的边际消费倾向与加速数的组合效应,如可以通过提高投资效率、抑制过度消费等,以减缓国民经济大幅波动;政府宏观调控应尊重经济周期波动规律,尊重市场经济规律,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定性,政策调控的节奏很重要,“粗放式”宏观调控可能会造成经济的“大起大落”,应采取“微调式”宏观调控,加强宏观调控的“精确性”,构建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

为了进一步减缓经济周期波动,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提出如下政策建议:一是鼓励民间投资,减弱投资水平的波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周期波动属于投资驱动型的经济周期,投资在我国经济周期波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充分利用投资这个因素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服务。我国投资支出波动的幅度较大,所以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弱投资水平的波动。造成我国投资水平波动幅度较大的原因之一是政策的变化较快,即政策的不稳定性,这对投资者而言增大了风险,因此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应把握好时机,增强政策的稳定性和透明度,从而减轻投资水平的大幅波动。要促进民间投资,通过综合应用货币政策、财政补贴、规范市场秩序等手段来增强投资者信心,使投资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二是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加速数为1.24,经济的增长与资本的边际生产率二者之间存在着高度的正相关,而经济增长与加速数则是存在着负相关,因此应不断地推进技术创新,从而使得我国的资本边际生产率提高。当前我国的科技创新主要集中在国有大型企业,应当鼓励非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要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支持非国有经济的技术进步,使非国有经济成为我国技术创新的主力军。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补贴、税收政策的优惠、规范相应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来推动非国有经济的技术创新。三是不断完善资本市场,建立高效的资本形成和利用机制。我国经济的增长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较高的投资来支撑的,因此要不断地完善资本市场,使得居民过剩的资金可以通过金融市场来投资,同时可以为经济的发展不断注入资本。在资本市场的完善中应当以市场为导向,构建高效的金融市场机制,推动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参考文献:

1.刘树成,张晓晶,张平.实现经济周期波动在适度高位的平滑化.经济研究,2005(2)

2.姚敏,周潮.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经济问题探索,2013(7)

3.陈杰,王立勇.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成因及潜在因素.改革,2008(3)

4.华东芳,洪敏.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实证研究.统计与决策,2013(1)

5.庄丽婷.投资乘数-加速数模型与我国经济周期波动探讨.价格月刊,2010(4)

6.蒋中一.数理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endprint

猜你喜欢

仿真模拟乘数
如何处理乘法算式中调皮的0
看错了数字
转化,让计算更简便
混合拉延筋对DP780覆盖件成形回弹影响研究
理性认知西藏投资乘数小于1问题:以1996—2014年为例
寻找突破角巧解算式谜
Lagrange乘数法的部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