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徽州文化之定义、成因、传承的再思考

2014-11-12江胜利

黄山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宜居中原徽州

江胜利

(黄山学院 文学院,安徽 黄山245041)

近些年来,徽州文化很热,论文论著颇丰。有些尽管还可能是徽州文化的基本问题,但仍然有研究和探讨的价值。特别是探讨三个基本问题——如何定义徽州文化、徽州文化的核心成因是什么、徽州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如何定义徽州文化

所谓定义,是对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确切而简要的说明。要求既言简意赅,又有区别性。什么是徽州文化,徽学专家已有不少定义。赵华富认为,徽州文化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特别是封建社会衰落时期徽州的物质文明史、制度文明史和精神文明史。[1]8朱万曙认为,徽州文化是指历史上徽州区域的富有特色的文化积淀和文化现象。[2]56上述两个定义语言简明,区别性却不够强。汪良发等认为,徽州文化是起于宋而至于清,兼及过去与现在的徽州本土和本土以外的徽州人所创造的以物质、制度和精神文化为主体的既有区域性又有普遍性的典型文化。[3]7该定义从主体、内容、时间和空间等四个要素加以说明,可谓面面俱到。但足以区别徽州文化与其他地域文化本质特征的概括起来也就一句话:徽州文化即徽州的文化。徽州文化当然是徽州的文化,没有徽州之地,岂有徽州文化,此之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但徽州的文化并不等于徽州文化,徽州文化是徽州的文化中最有成就的核心部分。这个最有成就的核心部分是徽州的文化之于其他部分以及其他区域文化不可企及、不可逾越的,因而也可以成为区别其他区域文化的本质特征之一。由于这个最有成就的核心部分本身含有创造的主体和时间,完全可以取代所谓主体和时间的要素,使徽州文化的定义既言简意赅,又具有区别性。徽州文化不仅内容系统丰富,学科流派众多,而且成就都很高,要把它们作为区别特征概括到徽州文化的定义中去,就要充分认识到徽州文化其实是封建社会后期的中国文化的缩影这一史实。读徽州宗族可知当时中国之宗法;读新安理学,即通当时中国之儒学;读徽派朴学,能解当时中国之学术;说徽州商帮,一定“无徽不成镇”;说徽州教育,则“十户之村,不废诵读。”另如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州戏曲、徽州文房四宝、徽州四雕等,无一不代表当时文化的中国水平。仿照当下时髦话,真可谓“是徽州的,就是中国的”。这是别的区域文化难以达到的文化成就。将此概括到徽州文化定义中,即“徽州文化是徽州所创造的代表封建社会后期中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区域文化”。这个定义既强调徽州文化不可替代的区域性,也强调了徽州文化所创造的崇高成就性。

当然也可能有人会提出质疑,难道北京文化、西安文化的成就不如徽州文化吗?那倒不是。北京文化、西安文化都是京都文化,原本就可代表国家文化。而徽州不仅远离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且地处偏远山区,先期经济并不发达,之后却能成为文风昌盛、名人辈出的礼仪之邦,创造出博大精深、辉煌灿烂的徽州文化。徽州文化的这种典型性因此更为突出、更难能可贵。如果我们在定义中突出这种典型性,则可在“徽州”前面加上“偏远山区”一语,即“徽州文化是偏远山区徽州所创造的代表封建社会后期中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区域文化。”实际上,徽州地处偏僻山区是一个地理概念,为言简意赅,未必非加“偏远山区”一语不可。

关于徽州文化定义,我们认为还有用以区别其他区域文化的本质特征,就是徽州文化还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遗存,不仅有许多见诸著录的文献典籍,还有大量尚未被著述的家刻本,如家谱、族谱等资料文献,更有20世纪40、50年代发现的几十万件宋元明清直至民国时期的契约文书,内容十分广泛,并直接导致专门研究徽州文化的新学科——徽州学的建立和发展。黄山——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西递宏村世界文化遗产,5 000余处国家级和省级地面文物与20万件馆藏文物,共同见证徽州文化的发生、发展与存在。这也是其他区域文化尚未有见的。如果将此区别特征概括写入徽州文化的定义,则徽州文化的定义可以是:徽州文化是中国明清前后徽州人民所创造的既能代表当时国家水平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又被大量文书文物等遗存见证的区域文化。表1是一个义素分析矩阵图,可以判断徽州文化这个定义的区别度和准确度。

表1 义素矩阵分析图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认为徽州文化实质上是这样一种以小见大且有历史深度的区域文化。现在,徽州文化不仅被许多学术团体、学者专家激情研究和介绍,也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民大众所接受、品味和欣赏,呈现出很强的鲜活性。

二、徽州文化的核心成因

我们说徽州文化代表封建社会后期中国文化。有意思的是,这两种文化却在不同的通道中运行:封建社会逐渐衰落,走下降通道;徽州文化却日渐兴盛,走上升通道。因此徽州文化成因值得更加深入地研究。

关于徽州文化形成的主要原因,徽学研究一般认为是:(一)中原文化的输入,不仅给徽州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而且带来了以孔孟儒学为核心的中原文化;(二)程朱理学的勃兴,徽州人从此有了自己的核心理念,并作为构建徽州文化的精神支柱;(三)徽商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徽州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为徽州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原动力;(四)徽州教育的高度发达,为徽州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人才。这些我们认为多是些间接原因,因为人们仍然可以问:中原文化因何输入徽州,为何又因徽州而兴盛?程朱理学、徽商经济、徽州教育又因何得以勃兴、发展和发达。

实际上学界已达成共识,徽州文化的形成与历史上中原三大战乱导致中原世家大族因避乱而进入徽州有密切关联,但却忽略了徽州的生态环境与中原世家大族进入其间的逻辑关系;学界也研究徽州的地理与环境,但却以之为徽州人背井离乡之根本原因。徽州生态环境的宜人宜居,导致躲避战乱的中原世家大族进入徽州,留在徽州,并为徽州的文化带来了以孔孟儒学为核心的先进中原文化,二者在融合中逐步形成徽州文化。

徽州生态环境之宜居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安全宜居

众所周知,徽州位于皖南山区腹地,又处皖浙赣三省交界处,地势之险要正如徽州名人晚清翰林许承尧所说:“徽之为郡,在山岭川谷崎岖之中,东有大障山之固,西有浙岭之塞,南有江滩之险,北有黄山之厄。即山为城,因溪为隍。百城襟带,三面距江。地势斗绝,山川雄深。自睦之歙,皆鸟道萦纡。两旁峭壁,仅通单车。……以此守固,孰能逾之。”[3]36即使后来日本人侵占中国,也未敢进入徽州一步。可见徽州真乃安全之地。历史上中原世家大族迁入徽州也都是为了躲避战乱,因此安全宜居,一定是他们进入徽州的首要原因。徽州文化的许多经典中,如徽州古村落、徽州宗族制与乡约制度以及徽州建筑等都蕴含有对安全问题的思考。所以中原人进入徽州,首先与徽州地域安全宜居密切关联。

2.生态宜居

徽州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更是宜人宜居。生态宜居应是历史上中原人留在徽州休养生息的又一重要原因。徽州是新安江、青弋江、阊江三江的发源地,既崇山峻岭列布、河溪纵横、众山环绕、盆地相连,又平展肥沃、气候湿润、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这对逃避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唐末“黄巢之乱”和北宋末年“靖康之乱”的中原人来说,无疑是一块适于农耕、宜于生活的“世外桃源”。据史料记载,隋朝末年(公元606年)徽州人口户数不过6 154户,即使经历西晋末年的中原人的第一次大规模南迁徽州之后,当时歙州总面积12 880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也不超过0.5户人家。地多人少,适合中原世家大族举族搬迁,聚族而居。可见徽州地理环境的安全宜居和生态宜居实在是历史上中原世家大族避险求生的世外桃源。

关于生态宜居,这在徽州氏族宗谱上多有记载。如《西递胡氏壬派宗谱》:“壬派五世祖道经西递铺,见水势西流,爰偕堪舆家人入西川境,遍观形势,有虎阜前蹲,罗峰拱秀,天马涌泉之胜,犀牛望月之奇”,“风燥水聚,土厚泉甘,遂自婺源迁来其间。”[3]66在风水理论的关照下,风水选定便建宗祠,供奉祖宗牌位。故诸多世家大族或圣人名士,其先祖来自中原等外籍,虽后又迁出徽州,一生客居他乡,却认徽州为祖籍,如朱熹。可见,风水对于宗氏家族的重要。在宏村、呈坎等众多徽州古村落均有关于风水卜居的记载。西递、宏村已是“世界文化遗产”,呈坎也正在以“风水八卦”之独特魅力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风水理论似乎有些深奥玄妙,但其中两个方面还是非常明确的:一是运用风水在村落的选址、布局和建设中选择依山傍水、天地人浑然一体的最佳宜居地。二是用风水寄托宗族对未来兴旺和发达的憧憬。前者证明,徽州生态确实宜人宜居,因而被历史上的中原人相中并以为风水宝地,聚族而居,至今为徽州留下了大量有形的文化瑰宝,如古村落等;后者昭示,来到徽州的中原世家大族的兴旺发达之心并未泯灭,社会稳定以后,他们果然在徽州大兴中原文化,大办儒学教育,不仅为家族而且为徽州培养出大量人才,从而为徽州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打下最根本的基础。上述分析告诉我们,徽州由于区域环境的安全宜居、生态宜人、风水观念,致使历史上逃避战乱的中原世家大族来到徽州,住在徽州,并在徽州祈求发展,这是徽州文化形成的核心原因。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强调徽州生态环境的宜居性是徽州文化的核心原因,是为了突出徽州文化形成的内因,却并不否认历史上中原世家大族迁入徽州输入先进的中原文化是徽州文化形成的外因,这个外因通过内因发挥作用。

第一,中原人大规模迁入,使徽州人口急剧增长。前文已有所述,经晋末“永嘉之乱”至隋朝,徽州人口数增至6 154户。又据史料记载,到唐天宝年间(公元742年)又增至38 320户,增长30倍;至北宋元丰年间(公元1078年)竟达127 203户。又增长了3倍多。其结果首先是使徽州社会呈现出人丁兴旺的繁荣景象,这是徽州文化兴起的前奏。

第二,在这些因避难而进入徽州的中原人里,有众多举族而迁的名门旺族,或显臣达贵,或儒学世家,他们聚族而居,重宗法血缘,严主仆之别,使徽州宗法制度得以逐渐形成。

第三,这些中原世家大族不仅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工具,还带来了以孔孟儒学为核心的中原文化。在与当地的长期融合中,他们既大兴中原文化,为徽州文化的形成奠定思想文化的基础,又大办儒学教育,为徽州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培养了所需人才。

第四,中原人的大规模流入使徽州人口陡增,又直接导致徽州人口大规模流出经商,致使徽商经济兴起与繁荣。前后两次大规模的流动且与当地相融合,也大大提高了婚姻、生育质量,使徽州人与徽州籍人的血统品质有了较大提高。

三、徽州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徽州文化的价值和地位,学界已经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我们每读徽州文化,时常为之震撼:如此徽州一块地,居然中华一段史;也时常为之扼腕:正当中天时,却因国破落。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如此灿烂的文化,如此博大精深的文化,一定要世世代代传下去,让它永远立于世界之林。”怎样才能把徽州文化“世世代代传下去”呢?

1.徽州文化的价值在被徽州学深入挖掘和彰显中传下去

研究徽州文化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不仅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徽学,而且徽学还与藏学、敦煌学一并成为中国三大地域显学。研究徽州文化,已使徽州文化的价值得到较大发现,其各种资源得到了开发,并形成一定的文化生产力。研究徽州文化,也扩大了徽州文化的影响力,使其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不断提高,并产生品牌效应。继续深入徽学研究,能进一步挖掘并彰显徽州文化的价值,这无疑是把徽州文化“传下去”的基础。但仅此就能把徽州文化 “世世代代传下去”,恐力所不能及。因为徽学研究徽州文化是历史的研究、学术的研究,所展现的辉煌是过去的辉煌。而要使徽州文化“世世代代传下去”,一定要在徽州文化的不断发展、不断创造辉煌中得以实现。

2.徽州文化在为地方经济服务中传下去

徽州文化的所在地黄山市历届政府尽管规划的发展目标有所不同,或“全国最美,山区最富,生态最佳”,或把黄山建成“经济繁荣,生态优良,风景秀丽,可持续发展的国际风景和文化的旅游城市”,或“把黄山风景区打造成全国综合竞争力最强的自然景区,把黄山市建设成全国同类旅游城市综合竞争力最强的城市”等,都坚持以“打好黄山牌,做好徽文章”作为实现发展目标的最重要的策略。因为他们最了解、最明白黄山与徽州文化的价值以及对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性。于是在黄山、西递、宏村申遗成功后,又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5项,安徽省首批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18项,确定国家级和省级等各种地面文物5 000余处。如此级别高、数量多的文物遗存被充分展现,特别是一地两处世界文化遗产且得到大力宣传,为建设现代高品味的文化旅游城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黄山游客大量增加,也创造出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致力开展的“徽州生态文化区保护”、“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以及“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等大项目,都必将为徽州文化的传承作出重要的贡献。但要徽州文化“世世代代传下去”仅靠现在的地方政府给力,也未必力所能及。原因有二:①自然和文化生态在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利用中很难把握好保护和利用之间的度,生态链一旦受到破坏,往往难以修复。作为地方各级政府,每届都有自己的富民政策和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目标(GDP),在无工不富理念的影响下,大力引资办工厂,这即使在建设国际性风景和文化旅游城市的黄山也莫能例外。《黄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年》第三章第十条:“加快市经济技术园区建设,做大做强纺织服装、旅游商品、彩印包装、生物医药、机电太阳能利用、精细化工、汽车零部件、矿产资源利用和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全面振兴工业经济。”建设生态最佳的现代国际旅游城市,并把徽州文化“世世代代传下去”,要求对污染“零容忍”,地方政府如果缺乏经济实力的强大支撑,要做到这一点是有很大困难的。②由于各种原因,历史上“徽州府”的“一府六县”与现在黄山市的“三区四县”相差甚远:与绩溪县隔着市,与婺源县隔着省,长此以往势必各说各的徽州文化。尽管成立 “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由于缺乏强有力的行政管束,徽州文化生态得不到良好保护,至今尚未显露明显的转机。千百年徽州境内之黄山,近些年却黄山市里徽州区。所谓新型文化——黄山文化,究竟是黄山市文化、黄山区文化,还是黄山风景区文化;如果徽州区也讲区域文化,又如何区分两个不同的“徽州文化”。这些区域和体制上所构成的徽州文化外延与内涵的相离相悖,必然影响徽州文化的传承,而这些似乎都是地方政府较难解决的。

3.徽州文化的传承要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上

前文说过,要使徽州文化“世世代代传下去”,一定要徽州文化在不断发展不断创造辉煌中得以实现。探究曾经灿烂辉煌的徽州文化的核心成因是区域自然生态的宜居性与进入的先进文化的融合,我们也探究了现代区域文化中最辉煌的深圳文化。如果说徽州文化是封建社会后期中国文化的缩影,则深圳文化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弱变强、由贫穷而渐富的现代中国文化的缩影。深圳原本只是一个沿海的小渔村,经短短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建设成为现代中国的一线城市。究其原因,它不仅充分发挥利用沿海并靠近香港的区位优势,吸引集结全国大批高品质创新人才,更重要的是邓小平理论的直接指引和中央政策的超力度支持,使深圳建设由区域上升到国家层面。国家的改革开放正是由点 (深圳)到线(沿海、沿江),由线到面(东部、西部、中部)达到全面发展的。现代的深圳文化与古代的徽州文化之间有异曲同工之妙,即区域优势+先进理念。深圳顺应时代,充分发挥自身区域优势,凭靠工业发展使区域空间迅速升值。如果黄山市也走深圳发展工业之路未必就能通达辉煌。因为这里原本是创造徽州文化的地方,而不是发展工业的地方。以前的徽州文化未曾有工业一席之地,将来也不应该有。国家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也日趋严重,生态不堪重负。对此,党中央与时俱进,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之国家战略,这显然为徽州文化重新崛起带来契机——在曾经创造过灿烂辉煌、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的故土上建设一个规模较大的自然与文化生态的新型城市。这里有黄山绝美风景、品位极高的徽州文化、青山绿水蓝天,当全国乃至世界的许多地方正在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感到焦虑,生态逐渐失去平衡感到惶恐的时候,如果人们发现地球上还有徽州这么一块美丽宜居的“世外桃源”,就会纷至踏来,居住度假、养神养心。这个时候,国家也需要有这样一个“点”:充分发挥自身区域优势,建成一个世人神往且心旷神怡的人间天堂,为科学发展、和谐进步探索出一条新路。产生徽州文化的地方——黄山市有做这个“点”的条件和能力。因为“科学发展观”是当今国家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最先进的理念,这里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与品位极高的文化生态,两者融为一体,古时已经为此灿烂过,未来一定更辉煌。当然也需要国家的政策扶持。

(1)恢复原“徽州”地名与建制。宋徽宗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徽州文化因此兴盛;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留县,“徽州原有的建制解体和版图变化,使徽州文化发展伤筋动骨。”[1]12之间共791年,“徽州”不仅见证徽州文化发展的兴与衰,标榜徽州文化的辉煌与灿烂,而且深藏着徽州人的人心向背。恢复“徽州”地名与建制,将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个区域的自然生态优势和文化生态优势,并在自然和文化生态新城市建设中显现出强大的凝聚力,使历史永续,将来更辉煌。

(2)给“徽州”建设自然和文化生态城市特别政策和特别经费,使之成为国内唯一的高品质自然和文化生态城市。没有工厂,也能使人民富裕;没有汽车尾气,交通也十分便捷;行走于崇山小溪之间,也能借高科技的信息服务把握世界风云变化。让这里的每一寸土地和每一升空气都得到升值。

(3)如果作为国家级自然和文化生态城市,可考虑将青阳县(包括九华山)与旌德县划入,使生态城市内佛教(九华山)、道教(齐云山)相向,集两山一湖于一体,既扩大发展空间,也增加文化厚重。

“发展是硬道理”使深圳成为特区,并引领全国经济建设飞速发展,国家因此由贫弱走向繁荣富强;“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坚持可持续发展将给曾经创造灿烂文化的徽州故地带来再度辉煌的莫大契机和无限希望,建立一个完全自然与文化生态的新型城市将会为全国建设和谐社会,坚持可持续发展开辟出一条崭新之路。

[1]赵华富.论徽州学的研究对象[C]//朱万曙.论徽学.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

[2]朱万曙.徽州文化与徽学[J].中国发展,2003(3).

[3]汪良发.徽州文化十二讲[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宜居中原徽州
高山仰止处 幽密跌宕地——徽州大峡谷
徽州春雪
相约天然氧吧 感受宜居“金匮”
宜居的海底城市
沁园春·赞中原
徽州绿荫
浓墨重彩 绘中原出彩画卷
追梦新时代 中原更出彩
宜居大化
御中原 画饼充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