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隐患重重的“黄金周”经济

2014-11-11戴伯淼

大科技·百科新说 2014年11期
关键词:黄金周商家经济

戴伯淼

春节、十一这两个黄金周,是大多数国人一年中最为期待的一段时光,它们不仅仅给了一年到头在工作岗位上辛勤劳动的人们一个正大光明去休闲放松的机会,同时对于经济也有着重要的刺激和拉动作用。

以2013年为例,春节期间,全国零售与餐饮销售额约为5390亿元,而国庆黄金周的同类销售额更是高达8700亿元。与之相对,2013年批发与零售业加上住宿和餐饮业的GDP总额约为67200亿元,这意味着,仅这两个黄金周,就完成了这两个部门全年超过20%的销售额,假日经济的巨大能量可见一斑。

但是,假日经济在为中国经济带来勃勃生机的同时,是否也埋下了什么隐患呢?

不上“档次”的GDP

黄金周能够刺激经济,增进消费是个不争的事实。但是,因为黄金周而实实在在获得增长的到底有哪几个部门呢?答案呼之欲出,餐饮、零售、旅游这三个部门应该是当仁不让地头三名。

2014年春节,虽然没有了过去三公消费的支撑,但是零售和餐饮行业的销售额依然相当可观,达到了610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3.3%。这部分收入的增长,其实就是春节的两项重要活动带来的,一个是吃喝,另一个是节礼。可想而之,餐厅销售得最多的就是预示红红火火的大鱼大肉,而商店销售最热门的肯定是服装、食品、营养保健品等走亲访友时的“必需品”。

而除了传统的过年习俗外,也有许多人借着长假的机会选择了去旅游一下,放松身心。因此,平时游客流量平平的全国各个旅游景点,也一下子变得人满为患,据统计,2014年春节黄金周期间,全国各景点共接待游客2.31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63.9亿元,接近2013年全年旅游总收入(2.9万亿元)的5%。

然而,被黄金周“推动”而高速增长的餐饮零售行业以及旅游业,很少拥有属于自己的新技术、新工艺以及新创造,它们往往是一年又一年地重复着过去的老路。即使做出改变,也只是把菜的拼盘换个新花样,把保健品换个新包装,给旅游景点拉上几条庆祝节日的横幅罢了。

这样的GDP增长虽然表面上看是欣欣向荣,但事实上却是“空心”的增长,是劣质的GDP增长。一旦黄金周过去,这些增长也就会戛然而止,如同无根之水,无法做到细水长流。因此,黄金周经济对国家来说,提升的其实是“低档次”的GDP增长,而且还是不可持续的GDP增长,与那些依靠科技进步、技术创新而增加的GDP,绝不可相提并论。

被集中浪费的资源

有人或许要说了,对于国家GDP增长来说,黄金周经济就算是个鸡肋,也还是有点“肉”啊!对于商家来说,节假日绝对是最好的商机,是大赚一笔的关键时刻。

如果你也这么认为的话,那可真是大错特错了。

消费者之所以会在节假日进行“疯狂”购物,主要原因是很多人期待在商家节假日的降价促销活动中“省点钱”,因而将一年的许多购物计划都安排在了节假日来进行,这就导致了节假日购物高峰的出现。但是,我们一定要明白,消费者本身的需求是固定的,比如对于大型家电来说,每个家庭一般只需要一台洗衣机、一台电冰箱,一般人并不会在没有需求的时候,仅仅因为商家的降价就选择购买新的产品。这就是说,是需求本身而不是黄金周,才是消费者购物的根本动力。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会发现,节假日只不过是将人们对大型家电一年的消费计划,挤在了几个特殊的时间段一起进行而已。即使没有任何节假日,消费者只要有需要,也还是会购买自己所需的产品,只不过从时间上就会比较分散罢了。而分散的消费反而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工成本,提高销售价格,增加单个商品的销售收入。

而一些小型商品,比如专门为节假日准备的保健品礼盒、烟花爆竹等等,对商家来说更是一柄双刃剑。一到节假日,商家们为了能够获取更多利益,投入大量资金来生产“应景”的商品,这种做法会导致资金集中流入某个商品领域,使该商品市场迅速达到饱和。

与此同时,节假日特有商品又具有极大的时限性,一旦节日过了,销售量马上会跌落谷底,这将迫使未销售完商品的商家低价处理这些商品,造成极大的金钱与资源的浪费。比如2014年的烟花爆竹,由于污染的日益严重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消费市场极大地缩水,导致很多商人赔了本,纷纷表示明年一定不再做这个生意。

而且,这还只是浅层的不利影响。我们知道,无论是什么商品,其生产都需要启动资金、生产资料、生产设备、生产人员以及一定的生产周期。为了生产节假日商品,在节假日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商家就要把精力转移到这些商品之上,投入大量资金和生产资料,而这些钱和材料原本可以用来生产其他更关键、更高效、更具核心竞争力的商品。也就是说,节假日商品的扎堆出现,往往是以牺牲其他生产性投资为代价的,如果少一些资金被投入到节假日商品的生产中,或许宽带“高速路”就能增加上百米,高铁的轨道也能向更远的地方延伸。因此,即使是对商人来说,假日经济带来的,也不完全是好事。

被“贴上”价格标签的感情

对于国家和商家来说,黄金周经济有着这样或那样的隐患,那么对于个人来说,黄金周又有什么不利影响呢?事实上,对于个人来说,节假日经济则是既“伤钱”又“伤感情”。

人们在过节选购礼品的时候,往往会在心中拟定一份“礼品单”,这份单子或者因送礼对象职位高低而定,或者因送礼对象与自己的关系亲疏而定。处于这份礼品单越上面位置的送礼对象,收到的礼物价格自然也就越昂贵。因此,节假日送礼成了人们之间相互攀比、显示地位以及衡量感情的重要工具,而衡量的“标准”,自然是贴在礼品上的价格标签了。

很多人在距离过节还有一个多月的时候,就开始为送礼而发愁。原本,赠送礼物应该像《诗经》说的那样“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希望在互相赠送礼物的过程中,拉近彼此的感情,变成一个彼此都能感到身心愉悦的过程。但是,随着假日经济的发展,商家刻意地给假日商品分出了三六九等,这就导致人们不得不将送礼对象也在自己的心中分出等级。送得超过等级了,对方可能会误会你对他有所求;送得等级低了,对方又可能认为你看不起他。一来二去,送礼的味道全都变了。

原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可以也应该时时维护的。周末没事做,打个电话出来小聚一下;旅游归来,寄个明信片、送些当地特产 ;长时间不见面,发个短信问候几句。但是黄金周经济的兴盛却将人们联络感情的时间,“压缩”到了短短的七天当中,并且还限制了联络方式——互送礼物。这无异于给感情打上了一个价签,让人与人的关系变得“数量化”了,也变疏远了。这样看来,即使对于个人来说,联络感情这个节假日最大的功能,也已经逐渐失效了。

以黄金周为代表的节假日,本来有着重要的文化内涵,也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放松休闲的机会,同时节假日经济更是对国家、市场与个人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黄金周经济背后埋藏着重重隐患。如何理性地对待黄金周,让黄金周经济再无隐忧,或许是我们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猜你喜欢

黄金周商家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中国人不骗中国人
“黄金周”,复活
商家出售假冒商品,消费者获十倍赔偿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易淘食进驻百度钱包中小商家盼低费率
我的黄金周又来了!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