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认识 完善措施做好企业财务管理工作

2014-11-07杨舜艺

中国经贸导刊 2014年30期
关键词:成本管理财务管理

摘要:财务管理是指对企业的投资、筹资、经营中现金流量运动以及利润分配进行规划、安排和控制的过程。财务管理具有资金管理、成本控制和管理监督等三大功能。行使财务管理职能,集中管理企业资金、实施预算管理制度、加强流动资金分析、实施目标成本管理和构建全员成本控制系统,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可行而必要的措施。

关键词:财务管理 功能预算管理 成本管理 全员控制

一、财务管理的内涵

(一)财务管理的概念

财务管理是指在特定的法律法规框架内,为了实现确定的战略目标而对企业进行的投资、筹资和经营中现金流量运动以及利润分配进行规划、安排和控制的过程。和企业管理的其他手段一样,系统、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对规范经营活动,提高企业经济效率和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管理实践的历史证明,财务管理活动是决定企业经济效益优劣的重要而关键的因素。

(二)财务管理的内容

随着业务领域的拓展和企业运作模式的变迁,财务管理的外延越来越大。从参与企业财务活动一系列组织过程的角度看,财务管理活动包括不同渠道资金的筹措、不同项目资金的投放与最终分配等内容。从处理内外不同关系的视角来看,财务管理活动的范畴从内向外延伸,又包含了一般企业与专业性金融机构、债权人和债务人、投资人和政府等。除上述内容之外,财务管理的业务内容还有很多。如与企业有各种业务往来的各种实体之间的财务关系,以及企业与内部员工之间的各种财务关系等。

二、财务管理的职能

(一)资金管理功能

资金是企业得以存续和发展的前提。换句话说,任何一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必须基于一定数量的资金。在企业运营过程中,财务部门配合业务部门综合各方面的信息和数据,基于对市场和企业的分析判断,从金融市场筹集资金,根据分析预测定向投放资金,利用数量有限的资金投入,发挥资金的杠杆原理,以企业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简而言之,资金的筹措、运用和分配就是财务管理中的资金管理功能。

(二)成本控制功能

成本的高低变动与企业的经营成果呈反向变动,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耗费的成本越多,经济效果越差;成本支出越少,剩余的利润就越多。财务人员身处成本管理流程中的关键环节,依据各种财务管理规定,在保障企业生产经营正常资金需要的前提下,通过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产品成本、期间费用、研发费用等项目的控制,通过对职工薪酬福利、劳动保险支出的严格管理,缩减、杜绝各个环节不合理的支出,在减少或降低企业各种成本的基础上合理增厚企业利润,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管理监督功能

要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转,必须要有一套完备的管理监督制度。财务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企业日常运作和项目资金运用的数量、范围和途径进行监督,确保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资金使用合理合规,引导、保障企业始终朝着预期的战略目标前进。监督功能的有效发挥,还有益于企业充分利用各种内外资源,最大程度挖掘自身潜能,用最小的成本投入获得最大的经济成果。

三、完善企业财务管理的措施

(一)集中管理企业资金

企业活动从组织、生产、销售整个过程纷繁复杂,参与部门众多,相应的资金使用环节和部门也很多。如果各部门各自为政,采取分散的方式管理资金,必将难以统一协调调度,出现财务风险的概率将大为增加。为了充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发挥监督职能,降低可能的财务风险,企业应采取资金集中管理的模式。具体来说,可以进行组织结构方面的变革来达到目标,即成立资金结算中心,对资金进行集中管理。资金结算中心可以对多头账户实施有效监控,统一调度企业的各种资金,发挥结算中心的蓄水池功能。实施集中管理,可以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奠定良好的资金基础。

(二)推行预算管理制度

目前,绝大多数企业采用的资金管理依然局限于生产过程完结之后,此时,即便发现资金使用存在弊端也已经为时于事无补。因为紧缺的资金已经流失,负面的影响已经产生。针对这种现象,为了避免发生资金损失,企业必须未雨绸缪,全面推行资金预算管理制度。财务部门要按照预算要求,确保资金合理流动,让资金在运动中实现最大程度的增值。

(三)加强流动资金管理

一般而言,企业净流动资产数量愈多,预示着其短期偿债能力越强,企业在资金市场筹措资金和在要素市场购买原材料等要素时发出的信号就是企业信用等级较高,偿债和付款能力较强。这样,企业筹资和购买其他要素的成本和难易程度也随之降低。因此,企业应加强对流动资金的分析、预测和控制,将流动资金的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的关键和重点,贯穿于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和流程。要随时关注、掌控流动资金的流动方向,确保企业保持足够的支付和债务清偿能力。

(四)实施目标成本管理

目标成本管理是一种锁定成本的管理模式,是在资源数量确定的情况下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方法。企业要实行目标成本管理,一是要深知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在此基础上厘定合理的目标成本。二是要将企业总的目标成本逐步分解细化为便于实现的分目标成本,以增强执行者达到目标的自信心。三是要为目标执行者创造良好的实施氛围,便于其积极主动参与企业目标成本管理制度。

(五)构建全员成本控制系统

成本控制最根本的是要调动企业员工参与的积极性。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必须充分引入激励与约束机制,构建全员积极参与的成本控制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要将企业的既定的成本费用目标逐层分解落实。一是要不折不扣的落实到相关职能部门,二是分解下放到车间班组直至个人,形成一个蛛网般纵横交错、环环相扣的成本费用管理网络,并对全员进行严格考核。通过构建全员成本控制系统,力求提高企业员的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庆阁.论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资金时间价值管理[J]. 商业会计,2012(4)

[2]嵇秀兰.加强企业财务监督完善企业财务管理[J]. 企业研究,2012(4)

[3]俞红梅.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成本控制工作分析[J]. 中国商贸,2012(9)

(杨舜艺,1971年生,江苏无锡人,江苏省电力公司无锡供电公司)endprint

猜你喜欢

成本管理财务管理
医院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公路施工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试析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财务专业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
基于项目管理的企业年度重点工作管理
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研究
对军工企业成本管理开展评价工作的探究
加强公路工程成本管理的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