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宽带生态”将是打破量收剪刀差的关键

2014-11-01赵光磊

通信世界 2014年17期
关键词:宽带商业模式运营商

本刊记者 | 赵光磊

宽带网络资源是国内运营商立身之本,运营商的管道优势中短期内很难有新玩家能撼动其地位,包括近期中国移动在全国大力推动有线宽带网络的部署,都是为了抓住固网宽带的网络优势,以为后续的业务开展打下基础。实际上,无论是“宽带中国”战略、三网融合战略等从政策层面为宽带建设提供利好,还是运营商为了抓住“管道”这一最后的“救命稻草”,对宽带网络价值的深耕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近两年来,国内运营商大规模推进FTTH的建设,宽带速率已经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然而管道的价值变现始终是困扰电信运营商的一个难点,“路”与“车”的关系一直无法达到平衡,而今年以来,电信运营商在新型宽带业务层面的探索也已初露端倪。

由主导转为协作

电信运营商在行业中的垄断地位使其长期处于甲方地位,与下游产业链的合作也长期占据主动优势,包括近年来三大运营商纷纷试水互联网类的相关业务应用,试图不依托于下游厂商,独立拓展相关热门业务,然而结局多以惨淡收场,如此案例,不胜枚举。

长期以来,电信运营商一直被行业诟病的发展困境就在于其体制弊端,某运营商员工透露,电信运营商每年都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推出类互联网业务,然而产品推出后往往不伦不类,而且用户体验很难保证。运营商的国企体制背景下,很难推出真正互联网化的产品。

从宽带业务的发展来看,电信运营商目前推出的大宽带业务仅限于IPTV业务,业务类型十分单一,而且盈利能力也相当有限,如何最大化发挥其管道优势也是运营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从数据流量的增长来看,来自互联网侧的数据流量增长最为明显,如何能够加强与互联网公司的合作,从而有效缩小数据流量剪刀差,是运营商后续谋求以数据流量为核心收入来源的关键一环。而在与这类公司的合作方面,运营商的主导优势已经一去不复返,在平等合作的基础上才能促成这一转变。随着电信运营商日益被管道化,其开始放低身段,加强与下游产业的合作。中国电信科技委主任韦乐平在谈及去电信化时,就明确提出了与互联网公司的充分合作,才是电信运营商寻求长远发展的生存之道。

对于运营商去电信化的转变,之前业界对此仍有较大质疑,运营商长期以来的惯有姿态短期内很难转变,而今年以来,一些地方运营商在流量经营、产业协同合作等方面的大胆尝试也表明运营商已经在开放合作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

借力破局

从宽带的运营来看,运营商长期以来的商业模式就是通过卖带宽的形式为用户提供服务,按照接入带宽的速率制定不同类别的资费标准,供用户选择。然而随着10M、20M甚至100M接入能力的实现,用户对于如此大的接入带宽并未有太大兴趣,尤其是缺乏与之相对应的业务模式,100M与2M的接入带宽,用户的实际感知差异很小,从而使得很多用户开始抵制运营商强制推广大带宽接入等业务模式,传统的宽带商业模式已经走入一个瓶颈,在如此强调用户体验的时代,如无法提供让用户满意的服务标准,将很难获得产品品牌、企业形象等各方面的用户认可。

单从用户体验来看,通过多方合作来创新业务类型,从而打造新型商业模式,将是打破当前宽带市场僵局的一大切入点。今年5月份,福建电信与迅雷合作,共同为用户提供光速下载能力,用户在使用迅雷下载业务时,可以瞬间将下载速率提升十倍以上,自2012年8月提速产品上线以来,迅雷签约用户规模已经近10万。这种后向提速的商业模式,充分考虑用户的实际需求,实现了由业务驱动带宽的提升,这种精准定位付费提速还能有效提升用户的忠诚度。这种商业模式上的转变为运营商精细化经营宽带网络开启了一扇大门。据了解,目前已有优酷土豆、腾讯游戏、百度云等数十家OTT厂商对此模式表示了浓厚兴趣,很快用户就能对多种大流量业务开启这种“我的带宽我作主”的定制模式,针对自己喜爱的业务享受VIP式服务。

通过与互联网公司的绑定合作,有效解决了运营商的用户推广难题,同时为其后续拓展宽带网络的延伸价值提供了方向,只有真正建立基于宽带网络的良性生态体系,才能最大化发挥运营商的管道价值。

猜你喜欢

宽带商业模式运营商
我国行政村、脱贫村通宽带率达100%
装宽带的人
射频宽带放大器设计
商业模式从0到N
取消“漫游费”只能等运营商“良心发现”?
一种新颖的宽带大功率分配器
第一章 在腐败火上烤的三大运营商
三大运营商换帅不是一个简单的巧合
三大运营商换帅
传统媒体商业模式坍塌的根源